本专著是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0)“大陆碰撞过程中壳幔物质能量交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972026)“青藏东缘新生代两类高钾岩浆活动的对比研究”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合作项目“青藏东缘岩浆作用和第三纪盆地演化”的部分研究成果基础上提炼而成的,是对近年来青藏高原中东部古近纪盆地形成和演化、高原早期构造隆升方面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和总结。
约50Ma以来的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不仅制约了高原腹地及周边地区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高原早期构造隆升过程。高原中东部古近纪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高原早期构造隆升、陆壳变形、壳幔相互作用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密切相关。本书在消化和吸收大量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对6个典型古近纪盆地的详细解剖,通过详尽的盆地构造、盆地沉积学、生物地层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系统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古近纪盆地的构造变形样式、构造——沉积演化模式、盆地形成和封闭的年代学制约、高钾岩浆作用过程、壳幔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及其与高原早期构造隆升和超大型矿床形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区域挤压背景下的褶皱冲断变形——走滑盆地模式。
本书可供基础地质、能源地质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淮北平原区水文实验研究 本书特色 王振龙等编著的《淮北平原区水文实验研究》内容凝聚着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三代水文水资源科技工作人员5...
99%猿-趣味进化论 本书特色达尔文曾因提出“人类的祖先是猿”而受人嘲笑,但是,*近150年来生物研究的每一个科学进展都证实了进化的事实。在《99%猿:趣味进化...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上部将向您讲述人类探索外星文明150年的精彩历程。在这过去的150年中,我们经历过无数激动人心的时刻。从历史
化学与生活 节选 bsp;前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无论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处不与化学...
基因工程原理 第二版(上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版的基础上,吸收了本学科的新进展,增加了大量的新内容,重新审订、编写而成。全书共十二章,分上下两册,书末附有...
层序地层学原理-七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在回顾层序地层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叙述了层序地层学的分析方法,介绍了岸线迁移和层序界面,主要研究了体系域及其特征,论述了层...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内容简介 本书在简要介绍地球和地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生物的特征,分析这些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相...
标度,自相似性和中间渐近 本书特色 Professor Grigorii Isaakovich Barenblatt has written an outsta...
约翰·R·塞尔以他在语文学与精神方面的研究成果享誉全球。在本书中,他在自身的视野里,继续深入在实用哲学领域的研究,重新探讨
地质之美-经典地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精美高清晰的图片,通俗简练的文字,在国内原创地质科普书中非常少见★全书共分了7个大类,分别是山岳...
生态信息科学研究导论 内容简介 《生态信息科学研究导论》论述生态信息科学的发展现状、学科框架、原理与方法、趋势和动态等问题,重点介绍生态信息表达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大学物理学 第3册,电磁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清华大学教材《大学物理学》的第三册,讲述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静止和运动电荷的电场,运动电荷和电流的磁场,电场和磁场...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4版) 杨显清、王园、赵家升、 谢处方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01出版)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演绎法建立的公理化体系,即根据演绎推理的方法...
中华大典.理化典.物理学分典(全四册)(精装) 内容简介 ★ 《中华大典》是运用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目的是提供准确详实、便于检索的汉文古籍分类...
竺可桢,1890年生,浙江上虞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3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8年获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博士学位。同
《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2版)》考察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仅诞生在西方,而科学史上曾经遥遥领先
气象气侯与人类社会发展 本书特色 应用气象气候学是一门利用气象气候学理论,解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具体气象气候应用问题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近几十年已经受到世界各国人...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要 目录 科学理之识 科学人之魂 戚本超导论古农业文明卷引语一、先夏遗存(一)新石器时代早期(二)新石器时代中期(三)新石器时代晚期(四)入夏...
著名作家克斯特勒说过一句话“《天体运行论》是本无人读过的书”,这促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欧文·金格里奇教授由最初的质疑一发
人人都要思考,人人都要推理,人人都要论证,而且每一个人都要面对他人的推理和论证。我们每天都被来自诸多媒体(如书籍、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