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害怕某一天或某一个夜里,整个世界会在我的脚底消失,连脚踩的地都会消失,当我醒来时。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
有时候我一大早醒来,眼睛却不敢张开。我一个人孤孤单单,这世界上什么也没有,我感觉自己的呼吸,在这个大气层中,我是唯一一个会呼吸的东西,我憋住气感觉自己的心跳:咚、咚、咚,就像鼓声……
序
听, 那个发问的小孩
殷健灵
读《爸爸、妈妈、我和她》的时候,冬雨连绵的天气刚刚开晴。乳酪色的阳光涂抹在阳台一角,栏杆上,一只机灵的小鸟悠闲地踱步。这种时候,适合与于尔克•舒比格相逢—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次,我读到《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感觉犹如倾听一个智者的呓语。而这一次, 我遇到了一个发问的小孩。他莫名惊诧地看着周遭的世界, 用自己严肃的困惑、游戏式的提问, 让身边的成人不得不凝神思考。
这个小孩的提问幼稚却深奥,远及世界起源,近至自己的存在。目力所及的一切,头脑中倏忽飘过的念头,都会被纳入他的问题。你会惊讶这个小孩提问的能力,他的思考竟是如此“广博”:
“所有的东西都是搭配好的,一个配另一个。”“女人配男人”,但也有配得不好的,所以“他们离婚了”。
“那些缺少的东西到底在哪里?像我妹妹,当她还不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在哪里?”
“如果我们说谎会发生什么灾难?那是因为我们使用的语言错了吗? 如果有一种语言, 人没有办法用它说谎, 那我一定要学;如果有一种语言,人用它说谎而不会被发现,这种语言我更要学。”
天气、风、云、海洋,都值得好好想想。影子也值得仔细研究:“阴影比光厉害,它可以穿入关闭的柜子,穿入紧握的拳头,穿入紧闭的嘴,甚至进入人的身体里。”
癌细胞是什么? 它就是童话中从锅里漫出来的甜粥, 一直流出来,“挡也挡不住,*后还淹没了整个村庄。”
每件事情都可以思索, 包括“ 听”—“ 我甚至听到空气在低吟”。
什么是人的存在呢?假如世界上已经什么也没有了,“我”和
妹妹能做什么?
为什么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奇怪的动物种类?
什么是死亡? 奶奶死了, 她的双手“ 不再玩弄被子的边缘,不再摸索睡衣的纽扣孔。我好害怕, 因为它们太安静了。” 可是,死亡对所有的生命来说都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是的, 那个小孩还想了更多的事。包括妈妈和爸爸有时候没有马上睡觉,“ 他们互相抚摸, 他们这样做因为他们是大人。” 妹妹安妮说:“也许他们不像我们这么怕痒。”
为什么所有的东西都往下掉? 地球呢?它也往下掉吗?
灵魂在哪里?
我知道我是谁吗?
为什么人要画画?
……
不断发问的小男孩儿就像一个天真而深刻的哲学家。
于尔克•舒比格躲在小男孩的体内,以笔记体的断想,朴拙真实的童稚文字,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普通的家庭:沉稳严谨的爸爸、敏感的揣着小秘密的妈妈、爱发问的“我”、只能用“她”来指代的妹妹, 以及与这个家庭发生关系的各色人等。更重要的, 是他呈现给我们的与这个家庭紧密关联的周遭一切: 生命困惑、无常人生、道德伦理、自我认知……
因此,从这层意义上说,这本小书,其实是在探讨幽深的哲学、人生的奥秘。不过, 这样的小主人公, 决不是作家臆想出来的虚幻形象。他就在我们身边,没错。
俗世中的成人大约早已麻木于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了。没有好奇, 没有惊诧, 没有白日梦, 没有…… 虽然没有这些, 可是我们的心上却往往压着石头, 负重而行。懒于思考和发现的结果,是导致生活的无趣和苍白。
可是儿童呢? 他们惊讶着, 探索着, 发现着, 也欢呼着生活的丰富。读着舒比格这些机巧智慧却又朴素直白的文字, 我时不时会想起多年前读过的一本薄薄的译作《哲学与幼童》(柯灵夫人著,陈国容译),它曾经给了我 “儿童天生是哲学家”的启蒙教育。
哲学的本意是追求智慧,而追求智慧恰恰又是人的自然本性。皮亚杰承认儿童具有一种“含蓄的哲学”;雅斯贝尔斯则说:“我们常常能从孩子的言谈中,听到触及哲学奥秘的话来。”或许正因如此,我们常常能在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里发现真理与人生奥秘—就像眼前的这本《爸爸、妈妈、我和她》。
那个小孩怀着惊讶的情绪, 观察着人和事。他说出自己的主见。那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却蕴涵着深奥的哲理。读书的人,也会跟着一点一点地惊诧起来, 从凝滞平淡的情绪里, 一点一点地兴奋起来。
在这个故事里, 于尔克•舒比格仍然延续了自己的一贯风格,借看似呓语的童稚独白, 唤醒大人心中沉睡的小孩, 并且重新认识和发现身边的儿童。那些灵光乍现的东西, 就藏在句子与句子之间,藏在语词的背后。这样的阅读,很像一种寻宝游戏。当然,究竟能寻到什么,相信每个人的收获都是不同的。
2007年2月20日于上海
适合年龄:4岁以上,亲子共读;8岁以上,自主阅读
德国童书家于尔克•舒比格幻想中的年轻世界,如果你喜欢《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也一定会喜欢《爸爸、妈妈我和她》。
这是一个关于外国普通家庭的故事。作者用笔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家庭生活:爱发问的小男孩,沉默的妈妈,喜欢回答问题的爸爸,还有只能称为“她”的妹妹,以及与这个家庭发生关系的一切——爷爷奶奶、邻居……穿插于其中的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对话,迥异于中国式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散发着家庭生活的温馨。
这也是一个孩子对生活的思考。小男孩“我”带着莫名的惊诧,观察着周围的世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宇宙人生、生命无常、道德伦理、自我认知的困惑。
可以说,《爸爸妈妈我和她》启发了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对孩子树立良好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一定帮助;同时也唤醒了大人心中沉睡的小孩,使他们重新认识和发现身边的儿童,是一本同时适合孩子和成年人读的好书。读起来轻松、可爱,*重要的是,具有一般成年人不再拥有的哲思与理想,是一部把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的文学作品。
读舒比格的故事总觉得像嘴里含着糖果,不一样的故事就如同不一样的糖果,那甜甜的滋味在心头慢慢化开。罗特劳特· 苏珊娜· 贝尔纳的插图则像那些可爱的、美丽的糖果包装纸,你会想把它收集起来,不时再拿出来玩赏。 —翻译家林敏雅 在这个故事里,于尔克· 舒比克仍然延续了自己的一贯风格,借看似呓语的童稚独白,唤醒大人心中沉睡的小孩,并且重新认识和发现身边的儿童。那些灵光乍现的东西,就藏在句子与句子之间,藏在语词的背后。这样的阅读, 很像一种寻宝游戏。当然,究竟能寻到什么,相信每个人的收获都是不同的。 —作家殷健灵
于尔克·舒比格,1936年生于瑞士。他在大学学习过日耳曼语言文学、心理学、哲学。他后来从事过多种职业,在法国南部和科西嘉岛当过包装工、伐木工、园艺工人,也曾做过编辑和出版家。他现在定居于苏黎世,职业是心理治疗师,同时也写书。
于尔克·舒比格已出版的代表作品:《大海在哪里》、《爸爸妈妈我和她》、《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娜,1948年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她是一位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获奖颇多的插画家。她曾在慕尼黑专攻平面设计,从1977年开始成为自由插画家,为许多青少年读物和儿童读物绘制插图。
第三军团 本书特色 《第三军团》内容简介: 刚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辅民中学的华晓老师被校长顾永泰安排了一个绝密工作——到高二(5...
臭水河的秘密-人小鬼大双胞胎-1 本书特色 **集 臭水河的秘密高好好和高天天带着小京巴狗“崔宝宝”去野外郊游,无意中发现了一条臭气熏天的水沟,“喝臭水长熟的麦...
小说卷-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1 本书特色 宗介华主编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小说卷1)》是“中小学生阅读大系”里的其中一卷,针对中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和能力...
茵梦湖-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茵梦湖》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谴责了包办婚姻,通篇充满浓郁的伤感情调。主人公莱因哈德和伊莉莎白青梅竹马,情爱甚...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上下) 内容简介 尼尔斯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因恶作剧而得罪精灵,被他用魔法变成手指一般大的小人儿。他骑在鹅背上漫游世界,历经种种风险,做了很多...
米球球的大本营 内容简介 《米球球的大本营》作者出版有儿童诗集《甜甜的托儿所》、《小豆芽芽》、《圆圆和圈圈》。中篇小说《紫罗兰幼儿园》,童话集《郑春华童话》等。...
伊尔莎出走了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1-14岁 “国际安徒生奖”是由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1956年设立的世界性文学奖项,是国际上公认的儿童文学作家的...
《早安大猩猩(中英双语合辑)》内容简介:这一次,旋转的神奇树屋,带着杰克和安妮来到非洲山区。在那里,他们遇见一群了看起来凶
天地守护者-第一部 本书特色 一个古老的神秘传说,两个平行的异世界这是一个讲述百年轮回的传说。作品创造出了两个平行的异世界,其中一个世界与历史、国家、甚至神话的...
麦田里的老师 本书特色 《麦田里的老师》由李崇建所著,一写起作文就像烂泥趴在桌上的小六男孩,后来不但受邀写书评,文章还刊登于坊问教材。爱开黄腔、恶作剧,...
漂来的狗-(上下册)-插画版 本书特色 黄蓓佳的《漂来的狗儿》是一部讲述成长的小说。在“梧桐院”的小小天地里,一群中学教师的孩子和一个邻家女孩狗儿结成玩伴,玩得...
经典全阅读--城南旧事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个朋友。后来,英子的爸爸因...
阿拉丁和神灯-彩色世界童话全集-42 本书特色 《阿拉丁和神灯(精)/彩色世界童话全集》编著者格林。全套煌煌60巨册,囊括东西方*著名的童话。一套在手,无需他求...
奇耻外号窥探狂-校园幽默欢乐谷 本书特色 《奇耻外号"窥探狂"》是校园幽默欢乐谷·男生的温柔对抗之一。奇耻外号窥探狂-校园幽默欢乐谷 内容简介 为了能与明星合影...
作者:简•卡特勒(JaneCutler),1936年出生于纽约市,从小对阅读和戏剧充满兴趣,中学时最喜欢做的事是写作,于旧金山州立大学取
线装中华国粹:清代小品集萃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要读者人群是成人,阅读一定的国学名著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知识能力以及个人品行。单纯的古文对于学白话文长大的成...
青青望天树·中国原创儿童生态文学精品书系:老人、孩子和两只兔子 本书特色 一个老人守护着沙原上的家,发现了珍贵的生命——大肆捕猎后仅...
走在路上-朱自强精选儿童文学读本4A 本书特色 阅读给孩子带来的是生命的快乐和生活的实感,会转化为他们吸纳新事物和知识的能力,成为引领他们朝着人生目标奋进的一种...
野性的呼唤 本书特色 《野性的呼唤》中激荡人心的震撼力是通过其史诗般的语言实现的。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杰克·伦敦运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了北国的雪野,特别是巴克响应狼嗥...
儿童文学读本-第二册 本书特色 《儿童文学读本》(共八册)由商务印书馆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版,作者来自于一代出版名家张元济创办的尚公学校以及江苏**师范小学,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