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道家话语”作为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切入点,采用了话语理论、阐释学、发生学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重点讨论四个大问题: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发生,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构成,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与当代文学语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道家话语被现代阐释和被遮蔽所隐藏的价值规范和文化心理问题。本书理论基础扎实,资料翔实,论述严谨,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章 引论:亟须开垦的问题领域
**节 文献综述、课题价值和研究思路
一 文献综述
在讨论问题之前,有必要关注一下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学术界对“道家文化与新时期文学”这个问题的研究状况。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类是对道家文化与新时期文学关系的总体研究,第二类是对作家作品表现道家思想精神的个别研究。
在总体研究上,目前只有两篇论文:《道法自然——新时期文学中的道家美学》和《当代新道家——“当代思想史”片断》。它们的发表时间都比较早,此后再没有出现这类总体研究的论文,可见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研究的冷淡程度。
雷体沛的论文发表于1987年,论及的作家作品只截止到1986年。该论文把道家学派“天人合一”这个哲学命题作为理论出发点.主要考察老庄思想如何影响新时期文学创作及其美学风格。雷体沛认为,新时期一部分作品在大自然的观照下确认着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从人类命运的高度来探索人的价值及人生意义。这些作品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叙述分为三层:**层,人与自然对立,人被强行带到了自然的伟力之下来认同自然;第二层,在大自然的启悟下,人对现实和自我进行超越;第三层,人生的意义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体现。这些叙述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等哲学思想。如果说,这一部分作品在表达人与自然关系上还带着作家强烈的主体意识,那么另一部分作品则把宇宙的本体意义纳入艺术的领域,超越人自身,更好体现“天人合一”的精神。换言之,在这些作品中,人的主体意识开始隐退,向完全的客观化过渡,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于是在文学之中纳入了宇宙的本体意义,文学本体和宇宙本体完全叠合。
樊星的论文发表于1996年,论及的作品则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该论文从思想史角度对体现道家思想精神的新时期文学作了轮廓式描述,论述了文学中的“当代新道家”问题。樊星把道家精神的悄悄复归溯源到“文革”时期,认为早在“文革”中便有了疲倦、迷茫、冷漠情绪的滋长与蔓延,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木然”、“坐忘”选择,逍遥派的看客心态,感伤的知青歌曲,绝望的地下文学,调侃的民间笑话等,都体现了道家“反异化”、“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精神内涵。
……
刘小平,1966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安庆师范学校英语专业,199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著有《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等。
论语演义:一 本书特色 《论语》可说是中国**书,华人社会从孩提起即深受其影响,八岁读触动情思,八十岁时再读仍觉隽永无穷.人生在世,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二十章一...
天主之城(上下) 内容简介 圣奥古斯丁所著的《天主之城(上下西方正典)》共分二十二卷。**部分一至十卷主要在驳斥对基督教不实的攻击,第二部分十一至二十二卷则说明...
德国著名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时期(1919-1923年)的讲座和论文被视为海德格尔思想的真正开端。作者在其中尝试了以“形
大生命视域下的庄子哲学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大生命视域产生的近代文化背景,以《庄子》内七篇文本为主线,参证《庄子》外篇、杂篇中的文本资料,系统诠释庄子生命哲学体...
现代性和距离-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美学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了齐美尔思想中的三个关键词:现代性、碎片和距离来对齐美尔的美学思想展开探讨。与国内外学者将齐美尔...
梁启超讲阳明心学 本书特色《梁启超讲阳明心学》是作者许葆云对梁启超在1926年出版的专著《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所作的注评之作。许葆云就梁启超的《王阳明知行合一之...
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是一个争议且传奇的人物,一位神秘的政治哲学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极其深刻的思想家。他对经典文本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语言,真理与逻辑 内容简介 艾耶尔(A.J.Ayer),英国著名哲学家,牛津大学逻辑教授,维也纳小姐成员,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之一。本书为艾耶...
哲学的追问:哲学概念清淤录 内容简介本书既不是以问题为引领的哲学史研究,也不是对过去的哲学体系的系统描述和理论分析,更不是对某个理论或学派的深度探讨,而是对产生...
坛经-传统文化经典书法与解释-(上下) 内容简介 《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一作惠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
神奇之门 本书特色 奇门遁学,古称“帝王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神秘色彩的易学数术之一。本书由思维科学入手,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彻底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法文版:第四十三卷:第一卷:资本论 本书特色 正文和附录中的文献分别按写作或发表时间编排。在个别情况下,为了保持一部著作或一组文献的完整性和有...
《逻辑哲学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西方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哲学著作,为该世纪最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这以区区几万字的篇幅
《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从宗教战争的硝烟中燃起了一道教训:任何宗教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若不面临挑战显
《墨子》选评 内容简介 《墨子》有《修身》专篇,且放在全书第二篇的位置,可知墨者对个人修养非常重视。墨子有不少关于修身的言论,而且他强调“口言之,身必行之”。儒...
我们合理的信仰 本书特色 著于100多年前的《我们合理的信仰》,用简洁、浅显、晓畅的语言讲述了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对改革宗神学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内容涵盖上帝论...
庄子-传世经典文白对照 本书特色 《庄子》一书,今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内篇为庄子自著无疑,一般认为外篇除大部分为庄子手笔外,也有部分为后学所编...
原本大学微言 本书特色 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
一个被放弃的选择 本书特色 本书以梁启超《新民说》为基本史料,分析20世纪初期梁氏思想的内涵与变迁,及其在近代思想史上的意义。作者认为梁启超及其《新民说》有以下...
论语大义(上下) 本书特色 崔柏滔编著《论语大义(上下)》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全面地理解《论语》原文语义以及原文章句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论语》的学问体系。这就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