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道家话语”作为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切入点,采用了话语理论、阐释学、发生学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重点讨论四个大问题: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发生,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构成,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与当代文学语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道家话语被现代阐释和被遮蔽所隐藏的价值规范和文化心理问题。本书理论基础扎实,资料翔实,论述严谨,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章 引论:亟须开垦的问题领域
**节 文献综述、课题价值和研究思路
一 文献综述
在讨论问题之前,有必要关注一下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学术界对“道家文化与新时期文学”这个问题的研究状况。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类是对道家文化与新时期文学关系的总体研究,第二类是对作家作品表现道家思想精神的个别研究。
在总体研究上,目前只有两篇论文:《道法自然——新时期文学中的道家美学》和《当代新道家——“当代思想史”片断》。它们的发表时间都比较早,此后再没有出现这类总体研究的论文,可见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研究的冷淡程度。
雷体沛的论文发表于1987年,论及的作家作品只截止到1986年。该论文把道家学派“天人合一”这个哲学命题作为理论出发点.主要考察老庄思想如何影响新时期文学创作及其美学风格。雷体沛认为,新时期一部分作品在大自然的观照下确认着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从人类命运的高度来探索人的价值及人生意义。这些作品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叙述分为三层:**层,人与自然对立,人被强行带到了自然的伟力之下来认同自然;第二层,在大自然的启悟下,人对现实和自我进行超越;第三层,人生的意义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体现。这些叙述不同程度上体现了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等哲学思想。如果说,这一部分作品在表达人与自然关系上还带着作家强烈的主体意识,那么另一部分作品则把宇宙的本体意义纳入艺术的领域,超越人自身,更好体现“天人合一”的精神。换言之,在这些作品中,人的主体意识开始隐退,向完全的客观化过渡,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于是在文学之中纳入了宇宙的本体意义,文学本体和宇宙本体完全叠合。
樊星的论文发表于1996年,论及的作品则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该论文从思想史角度对体现道家思想精神的新时期文学作了轮廓式描述,论述了文学中的“当代新道家”问题。樊星把道家精神的悄悄复归溯源到“文革”时期,认为早在“文革”中便有了疲倦、迷茫、冷漠情绪的滋长与蔓延,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木然”、“坐忘”选择,逍遥派的看客心态,感伤的知青歌曲,绝望的地下文学,调侃的民间笑话等,都体现了道家“反异化”、“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精神内涵。
……
刘小平,1966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安庆师范学校英语专业,199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著有《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等。
王阳明人生励心课-幸福只在心中求 本书特色 用正能量激励内心,开启幸福的活法。知名王阳明研究专家鹤阑珊专门写给大众的心灵修行课继《一生伏首拜阳明》《王阳明:人生...
圣经百科辞典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主编梁工师承朱维之教授攻读圣经文学,被授予国际华裔圣经研究“前辈”学者称号★ 由...
顾炎武全集(全二十二册) 本书特色 顾炎武留下了大量著述,后世托名之作也很多。《顾炎武全集》是经专家考订后确定的顾炎武存世全部著作总集,收录了各类著作34种,其...
《校勘学释例》原名《元典章校勘释例》,是国学大师陈垣在校勘《元典章》基础上,分条陈列旧刻至误的类例,总结概括了校勘学中一
该书针对最新的(新出土或者新校订的)非汉语(以梵语为主)的佛经写本材料,将它们与相应的汉语译本进行了细致的语言学对勘研究
易经的智慧-5 本书特色 《易经的智慧》系列丛书共六部,本书为第五部,由同名电视讲座整理而成。《易经的智慧1:从开天辟地到师忧比乐》,从乾坤定位开始展开,讲述始...
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罗门则从自然法传统的立场,揭示了一个事实:普通法与自然法有一种特殊的亲合关系,普通法始终在运用自然法。恰恰是普通法成了自...
《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模式》是赫费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赫费从作为实践哲学的伦理学及作为概貌性科学的实践哲学两个方面对亚里士多
本書分校釋、校勘記、對照表、附錄及經目索引五大部分。本書在收錄漢文大藏經的種數上,做到盡可能周全,既包括中國古代至清朝的
任继愈谈武圣孙武与《孙子兵法》 本书特色 《任继愈谈武圣孙武与》是任继愈先生撰写的关于孙武、孙膑两位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文章合集。含《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孙...
一日一生 本书特色 人为何而活?面对人生的无常,我们该怎么面对生活?我们又该如何接受痛苦与死亡?当我们对于人生感到迷惘与烦恼,对于某个错误决定感到懊悔,觉得人生...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册)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主要是20世纪西方普遍流行的各主要流派和著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原始社会结构与功能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结构—功能主义人类学的经典作品,作者反对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文化的起源,主张用较复杂的“函数”、“变量”或“功能关系”来解...
先秦哲学沉思录 本书特色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经历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发展。**代学者的治学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史论结合的学风,他...
笛卡尔因“我思故我在”之说闻名于世,他从“我思”的原则出发,借助“直觉”和“演绎”,推导出物质世界存在的证明。然而,笛卡
西人西学翻译与晚清救国良策的探索 内容简介晚清西学翻译与华人的民族振兴的关系研究将是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不但能深化我们对晚清民族振...
旷世大儒--黄宗曦 本书特色 作为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有清一代学术的开山祖师之一,黄宗羲的思想及其在经济、政治、学术、文艺等领域的卓越成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
基督宗教社会学说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基础、社会秩序的结构两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个人与社会;社会秩序的原则;法律、权利与正义;婚姻和家庭;工作与职业;经济等。基...
中国当代学术思想文库: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本书特色 这本文集选入的是作者在2000年以来的部分论文,大致反映了作者在近年来所做的哲学工作。中国当代学术思想文库:没...
印度神话 本书特色 在这一股难以抗御的“文化热”中,我以孤陋闻的“野孤”之身,虽无意随喜,却实已被卷入其中。我是一个有话不说辄如骨鲠在喉的人,在许多会议上,在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