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是个善于接纳外来文明的民族。他们的祖先——回鹘在历史上曾信奉过多种宗教,与宗教相伴的是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特色的各种外来文化。在9~15世纪间,佛教在回鹘中流行,与之相伴,印度文化在回鹘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除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被译入回鹘文外,不少来自印度的文学作品也被译成回鹘文,对回鹘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来,随着宗教信仰的变迁,自15世纪始,回鹘人逐步放弃了佛教而皈依伊斯兰教,回鹘文也随之被阿拉伯文所取代,成为不为人知的“死文字”。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敦煌、吐鲁番等地大批回鹘文写本的发现,回鹘文字与文献才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成为认识与研究古代回鹘历史文化的绝无仅有的**手资料。
经国内外学者百余年来的研究,数以千计的回鹘文写、刻本得到刊布,其中大多为佛教典籍。
来自印度的佛教是一种想象奇幻、充满诗意的宗教,它善于把抽象、枯燥的说教寓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使不少佛经成了一篇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其中*富有民间文学特色的就是其中的佛传故事、本生故事、譬喻故事和因缘故事(灵应故事)。这类故事在回鹘文写本中多有发现,计达二百余件,其中大多数作品已由回鹘人根据自己的文化习惯进行了改编,颇有特色。此外,来自印度的许多著名文学作品,如佛教戏剧《弥勒会见记》、史诗《罗摩衍那》、童话故事集《五卷书》也都曾被译入回鹘文,得到广泛传播,而且对后世的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在古代中原地区一直未受到重视,均无汉译本,故而这些回鹘文译本堪称遗珍。
由于受各种条件(研究者必须精通回鹘文、梵文,而且兼备佛教、文学,乃至中亚其他古代民族语言等多方面的知识)的限制,这些作品一直没有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西方学界虽有研究,但都局限于文献解读与语言学探讨,至于这些作品在回鹘中的流传与影响,尤其是回鹘对印度佛教故事的受容与改造,始终无人涉及。这些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选粹(1950-2000):小说.戏曲.散文及赋篇 内容简介 由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每年总有一两次机会到国内参加跟古典文学有关的国际学...
劳伦斯——儿子和情人 内容简介 《儿子和情人》是英国著名作家D·H·劳伦斯的成名著,在这部以他本人青年时代生活为蓝本的小说中,作者通过对母子之情与恋人之情的细腻...
新编甲骨文字典 本书特色这部《新编甲骨文字典》增订版,是作者在一九九三年版《新编甲骨文字典》的基础上增删修订的。作者对旧版《新编甲骨文字典》的修订,是直接写在书...
试看北大才女 内容简介 性是人生的高峰体验性是人生的高峰体验,我从未觉得蹦极跳、过山翻滚车,抑或登上月球或火星有什么惊险刺激的,那种物化了的惊险全都是看得见摸得...
这么一个骄傲又强大的,让他愿意为之虔诚膜拜的男人,他只要在他身边,作个小小的守护卫士就好了。书签文字:只要他略微一笑,他
解密丹布朗 本书特色 《解密丹·布朗》:朱振武带您追寻丹·布朗成功之旅。全球畅销书《达·芬奇密码》简体中文版主译者,暨丹!布朗全部小说简体中文版主译者。解密丹布...
榕荫问月-审美之智 本书特色 《榕荫问月(审美之智)》是孙绍振编著的一本学术随笔,《榕荫问月(审美之智)》收录了《雄辩与幽默》;《科学家和人文精神》;《解读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史(全10册)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重达10公斤,线装书局出版★ 全书十卷,五百多万字,高有鹏教授独立完成★ 本书梳理出中国民间文学的...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 本书特色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随着2011、2012年这两个对于中华民国有着纪念意义的年份的到来,民国热还将持续升温。北洋军...
日本遁世文学的研究-中世知识人的思想与文章表现 本书特色 《日本遁世文学的研究--中世知识人的思想与文章表现》共分四篇分别是:**篇使用了安良冈康作译注《方丈记...
普鲁斯特的空间-轻与重-22 本书特色 普鲁斯特在其作品中,构建时间的同时,对空间的构建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构建空间等于构建时间。于是,作品中的时间常常采用空间...
麦家,作家,编剧。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曾从军17年;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
诗论 本书特色 《诗论》是朱光潜先生的重要代表作,此书借西方诗论来研究中国诗歌,用中国诗歌来印证西方诗论,是一本开创性的著作。本是湖内容涉及诗歌与音乐、舞蹈、绘...
(全一冊)「床伴以上,戀人未滿!」七海擅於利用自己的美貌,而且堅持不談戀愛,只有幾個固定的炮友。有一天,他的炮友之一和真叫
民谣吉他基础入门 内容简介 《民谣吉他基础入门》主要是针对吉他初学者所编写的,是一本入门教材。考虑到读者对象多为初学者,所以书中系统地讲述了民谣吉他的一系列乐理...
苏轼评传 内容简介 此书是曾枣庄先生为苏轼鸣不平而写。作者认为苏轼一生不仅在文学的各个领域颇富革新精神,而且在政治上也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的“丰财”、“强兵”、“择...
△最轻松愉悦的经典重读,遇见最值得一读的文字△中央美院国画博士韩一维、清华美院教授王海燕配精美插图△良人、匠心、妙悟、真
何谓“记忆”?它的机制、媒介、功能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历史、生物科学、信息科学、政治学、哲学、宗教和
《白蛇》通过细腻、戏剧性很强的笔法,描写了上世纪70年代的两个女人:徐群山、孙丽坤在社会大环境下内心世界的压力和变化,以及
合影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就伸出一个“V”的手势来。雀跃的,胜利的,完满的,开怀的,V是最好的,胜利是最好的。每一次冲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