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生态美学丛书”之一,该书对文艺学百年历史的全面回顾及发展趋向的理论展望,并提出了历史人物在文艺学理论发展中的作用,思维方式在文艺学的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文艺学向生态文艺学的现代转换。全书共分11章,具体内容包括“百年文论:历史分期与发展特征”“现实主义:中国文艺学发展的主线”“冲出悖论: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精神的守望者:转型中的知识分子”“文艺学:在逻辑的发展链上”等。该书可供各大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nbsp; 序
山东理工大学以文学院为依托,于2002年末成立了“生
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体现了学校在学术研究上的前
瞻性。中心成立四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工作,
目前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生态美学丛书》(共五本)。这是迄
今我所知道的一个科研机构在生态美学研究中所集中出版的第
一套丛书,从其覆盖面来说,既有韩德信教授论述生态文艺学
产生的必然性的史论式的论著,也有盖光教授有关“文艺生态
审美”的专论,还有岳友熙博士的“生态环境美学”、张艳梅
博士等人的“生态批评”、王立等人的“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
外文学作品”。在立论上,则主要凭借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
事实证明,生态、审美与人文三者之间的统一只有在当代生态
存在论“此在与世界”的在世结构中才有可能,而在传统的
“主客二分”的在世结构中,三者是不可能统一的。因此,哲
学理念之由认识论到当代存在论的转变,成为当代生态美学与
生态文艺学成立的前提。我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必将对我国当代
方兴未艾的生态美学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生态美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提出,历经13年
之久,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迄今为止已经召开有关学术会议
七八次,出版专著10余部,有10多名博士生进行这方面的研
究,有的已经写出博士论文并答辩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大约有
4个与之有关的项目获得立项。目前,生态美学的发展面临着
许多有利的条件与良好的机遇。我国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目
标的确立、“以人为本”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提出
都为我国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开拓了现实的空间;从国际学术
界来说,生态美学于20世纪中期产生以后,在人们越来越体
认到环境问题对于人的生存威胁倍加严重之时,包含生态美学
在内的各种生态理论日益勃兴。如果我们将1950年海德格尔
发表《物》一文,提出“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作为其开端,那
么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作为生态批评“里程碑”的《寂静的
春天》的发表与1978年鲁克尔特提出“生态批评”与“生态
诗学”概念则是生态美学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伴随着生
态批评成为“显学”,20世纪90年代“环境美学”得到长足
发展。2006年,国际美学学会会长、荷兰美学家海因兹.比兹
沃德在我国参加学术会议时指出,当前艺术美学、生态环境美
学与生活美学构成了美学的热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
们对于生态美学的研究正是对于国际美学发展的一种呼应。何
况,我国古代有着极为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无论是儒家的
“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佛家的“善待众生”
等生态智慧,早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成为我们构建当
代生态美学理论与进行中西对话的宝贵财富。
当然,生态美学作为美学的新的生长点,它的发展仍然处
于建构的过程之中,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特别是对其特有内
涵的探索更应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重点,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
的生态美学理论形态更是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但生态美学的发
展很可能是我国美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但愿山东理工大学
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与文学院的同行能在丛书出版的
基础上再接再厉,在生态美学理论的严整与完备上作出更多努
力,为我国这一新兴学科生长点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也使
其逐步成为学校学科发展的一个亮点,在全国产生更大的影
响。
当年,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之
时邀请我加盟,我也欣然同意,曾经有幸去参加过几次活动,
但终因杂务繁忙没有尽责,深为遗憾。现在看到该中心与文学
院的同行写出系统的丛书,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实感欣慰,所
以写了以上的话与山东理工大学的同行共勉。
曾繁仁
2007年3月10日
于济南六里山下
第四章现实主义:中国
文艺学发展的主线
现实主义这一文艺学中的创作方法与原则,在中国文艺学
的发展中却无限扩张了其内涵。透过现实主义在中国文艺学发
展史中的地位变迁,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中国文艺学发展以
及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斗争,都可从其中折射出来。因此,
现实主义已经成为文艺学的中心概念。如果说,中国文学、文
艺学是中国近百年政治斗争的历史见证的话,那么,现实主义
则是中国政治斗争与社会运动的风向标与晴雨表。比如“五
四”新文学运动中对现实主义的倡导,其目的在于用写实主义
来纠正中国古典小说主观虚构的毛病,同时,也要求关注同情
被侮辱与被损害者。17年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论争,特别是
对胡风的批判,导致现实主义逐渐远离文学领域,成为政治斗
争的工具,并开始引领政治斗争与社会运动。总之,作为文艺
学范畴的现实主义,已经居于文艺学中的核心地位,其影响范
围已经远远超越了文艺学与文学创作,而进入到政治斗争与社
会运动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实主义是中国文艺学发展的
主线。
**节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开始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创作出
一批现实主义的力作。对这一文学现象,国内学术界表现出两
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对此现象大加赞扬,他们以“现实主
义复归”、“现实主义冲击波”或“新现实主义”界定这一文学
现象;另一种则认为这是文学在世纪末的堕落,是人文精神的
全面失落。我们认为这既不是“现实主义的复归”,也不是
“人文精神的失落”,而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
面前,努力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表达着对人生价值的渴望,
体现着自身的真正内涵。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现实主义热,
恰恰是表明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特定历史阶段走
向成熟与自觉的标志。
布莱希特认为:“现实主义不是形式上事情。不能把绝无
仅有的一位(或数量上有限的一批)现实主义者的形式拿来,
称之为现实主义形式。这是非现实主义的。这样做,势必导致
这样的结论:现实主义者要么是斯威夫特和阿里斯多芬,要么
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现实在改变,要表现现实,则表现
方式必须改变。”①尽管布莱希特在这里谈的是现实主义与现
代主义的转化问题,但他却触及到了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这一重要问题。
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随着生产方式、思维方式
和审美理想的变化而呈现为不同的历史形态。我们首先对现实
主义从产生到发展作一追溯。作为词义上的追溯,现实主义一
词可上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曾指出古希腊悲剧作
家欧里庇得斯是“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这可看作是现
实主义思想的端倪,但他并不是从严格理论意义上论述现实主
义的。作为内容上的追溯,席勒**次从一般意义上概括了现
实主义。席勒在1795年写的《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指
出:欧洲文学史中出现过两类诗人,一类是素朴的诗人,另一
类是感伤的诗人。前者尽可能完善地模仿现实,后者*大可能
地表现理想。席勒又进一步指出:古代多产生素朴诗人,近代
以感伤诗人居多。于是,席勒把现实主义看作古代文学创作方
法。近代对现实主义的超越则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席勒明确
区分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不同,但他由于缺乏应有的历史
观念,否定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850
年,法国小说家桑·佛洛里首次在文艺领域提出‘现实主义’
这一概念时,本来是对从司汤达到巴尔扎克这一具体的新的现
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命名”。①别林斯基和高尔基等人则把现实
主义、浪漫主义看作是贯穿于整个欧洲文学史的两种不同类型
的创作方法。在高尔基等人眼里,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原
则,其内容是静止不动的。而变化不居的现实世界却要围绕它
来变化。这表明他们未能将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来看
待,而是把它看作一个静态的实体范畴。这种观点显然是不符
合文学创作实践的。
作者简介
韩德信,男,1964年9月出生,山东淄博人,文学
博士,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
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审美文化研究。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l项,山东省软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项。
内容提要
此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文学
理论发展趋向研究”(01BZW09)的结项成果之一。
本书是对文艺学百年历史的全面回顾及发展趋
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叙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八十年代两本旧著《古典小说艺术琐谈》和《〈水浒〉艺术探微》重新编缀、增补而成。探讨的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中一直考量...
按制度办事:最新企业规范化管理推行实务(工作流程卷)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论述了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到的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工具化,并提供了具体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
拉祜族文学简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还有《哈尼族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基诺族文学简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鄂伦...
对话性阅读与批评 本书特色 好的批评家首先是一个理想的读者。所有的文学批评都应基于与作家的拟想的、潜在的对话基础之上。本书秉着这种对文学批评活动的理解,重新将中...
创意摄影手法 内容简介 片断:共置性拟人化着力于借助拟人体的形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与人相象或与人构成某种关系,巧妙地让拟人体与人一起呈现于画面,从而进入到拟人的...
星云大师谈幸福 内容简介 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
白话文学史 内容简介 名为《白话文学史》,其实是中国文学史,因为白话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段*热闹、*富于创造性、*可以代表时代的文学史。本书所说的“白话”范...
闲话幽默 目录 幽默与滑稽从滑稽到幽默从夸张到幽默从来源说起幽默是啥怎样学会幽默幽默从何而来幽默眼神幽默何以难解笑和幽默难忘的幽默俏皮话的幽默不像的幽默中国人的...
数学家的沉思诗魂-数学家思想文库之四 节选 ·希尔伯特(1 8 6 2—1 9 4 3) 今年初的2月14日,大卫·...
人间词话笺证鲁迅旧体诗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两部分,**部分是作者对《人间词话》的笺证;第二部分是对鲁迅先生的旧体诗结合历史背景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人间词话笺证...
三国闲谭 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的内容丰富多彩,三国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以我们的学识,深知很难在各方面都可人之意,读者朋友如果能因此书对《三国演义》更多几分了解...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的作者带我们进入了十二部现当代文学名著:《狂人日记》、《知堂文集》、《电》、
聊斋闲话 本书特色 《闲话聊斋》深刻揭露蒲松龄“愤青”本质,以及现代人看穿狐仙鬼怪表象下的真世情。麻辣说仙界、阳间和妖怪群体里的那些潜规则,做了神仙未必好,上头...
《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初版于1991年6月,是“新世纪文丛”的一种。1998年9月再版时,文字上作了少量修订,
人体正常值速查与保健手册 本书特色 如今,借助先进的仪器和科学的数据,人们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了解边的更加容易,对疾病的纺织也更加轻松,热门不在简单地等发病后才去医...
钢琴考级曲集-2004-2008版合集-上册(1-7级)-附CD1张 本书特色 《钢琴考级曲集(2004~2008版合集)上册(1-7级)》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WilliamGalstonisadistinguishedpoliticalphilosopherwhoseworkisinformedbytheexperi...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册 内容简介 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是时,国势颓危,列强环...
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新时期中国电影观众问题研究 目录 引言:流变不居的沙丘:观众史——看不见的电影史/1一、判断的批判:观众史/2二、立体的平面:电影观/4绪...
黄药眠口述自传 内容简介 他只知道自己生于广东梅县,母亲是弃婴;他不知道究竟谁是自己的生父,他的童年是在鄙视和屈辱中度过的。 他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奉派到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