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生态美学丛书”之一,该书对文艺学百年历史的全面回顾及发展趋向的理论展望,并提出了历史人物在文艺学理论发展中的作用,思维方式在文艺学的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文艺学向生态文艺学的现代转换。全书共分11章,具体内容包括“百年文论:历史分期与发展特征”“现实主义:中国文艺学发展的主线”“冲出悖论: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精神的守望者:转型中的知识分子”“文艺学:在逻辑的发展链上”等。该书可供各大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nbsp; 序
山东理工大学以文学院为依托,于2002年末成立了“生
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体现了学校在学术研究上的前
瞻性。中心成立四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工作,
目前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生态美学丛书》(共五本)。这是迄
今我所知道的一个科研机构在生态美学研究中所集中出版的第
一套丛书,从其覆盖面来说,既有韩德信教授论述生态文艺学
产生的必然性的史论式的论著,也有盖光教授有关“文艺生态
审美”的专论,还有岳友熙博士的“生态环境美学”、张艳梅
博士等人的“生态批评”、王立等人的“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
外文学作品”。在立论上,则主要凭借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
事实证明,生态、审美与人文三者之间的统一只有在当代生态
存在论“此在与世界”的在世结构中才有可能,而在传统的
“主客二分”的在世结构中,三者是不可能统一的。因此,哲
学理念之由认识论到当代存在论的转变,成为当代生态美学与
生态文艺学成立的前提。我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必将对我国当代
方兴未艾的生态美学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生态美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提出,历经13年
之久,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迄今为止已经召开有关学术会议
七八次,出版专著10余部,有10多名博士生进行这方面的研
究,有的已经写出博士论文并答辩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大约有
4个与之有关的项目获得立项。目前,生态美学的发展面临着
许多有利的条件与良好的机遇。我国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目
标的确立、“以人为本”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提出
都为我国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开拓了现实的空间;从国际学术
界来说,生态美学于20世纪中期产生以后,在人们越来越体
认到环境问题对于人的生存威胁倍加严重之时,包含生态美学
在内的各种生态理论日益勃兴。如果我们将1950年海德格尔
发表《物》一文,提出“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作为其开端,那
么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作为生态批评“里程碑”的《寂静的
春天》的发表与1978年鲁克尔特提出“生态批评”与“生态
诗学”概念则是生态美学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伴随着生
态批评成为“显学”,20世纪90年代“环境美学”得到长足
发展。2006年,国际美学学会会长、荷兰美学家海因兹.比兹
沃德在我国参加学术会议时指出,当前艺术美学、生态环境美
学与生活美学构成了美学的热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
们对于生态美学的研究正是对于国际美学发展的一种呼应。何
况,我国古代有着极为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无论是儒家的
“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佛家的“善待众生”
等生态智慧,早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成为我们构建当
代生态美学理论与进行中西对话的宝贵财富。
当然,生态美学作为美学的新的生长点,它的发展仍然处
于建构的过程之中,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特别是对其特有内
涵的探索更应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重点,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
的生态美学理论形态更是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但生态美学的发
展很可能是我国美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但愿山东理工大学
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与文学院的同行能在丛书出版的
基础上再接再厉,在生态美学理论的严整与完备上作出更多努
力,为我国这一新兴学科生长点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也使
其逐步成为学校学科发展的一个亮点,在全国产生更大的影
响。
当年,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之
时邀请我加盟,我也欣然同意,曾经有幸去参加过几次活动,
但终因杂务繁忙没有尽责,深为遗憾。现在看到该中心与文学
院的同行写出系统的丛书,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实感欣慰,所
以写了以上的话与山东理工大学的同行共勉。
曾繁仁
2007年3月10日
于济南六里山下
第四章现实主义:中国
文艺学发展的主线
现实主义这一文艺学中的创作方法与原则,在中国文艺学
的发展中却无限扩张了其内涵。透过现实主义在中国文艺学发
展史中的地位变迁,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中国文艺学发展以
及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斗争,都可从其中折射出来。因此,
现实主义已经成为文艺学的中心概念。如果说,中国文学、文
艺学是中国近百年政治斗争的历史见证的话,那么,现实主义
则是中国政治斗争与社会运动的风向标与晴雨表。比如“五
四”新文学运动中对现实主义的倡导,其目的在于用写实主义
来纠正中国古典小说主观虚构的毛病,同时,也要求关注同情
被侮辱与被损害者。17年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论争,特别是
对胡风的批判,导致现实主义逐渐远离文学领域,成为政治斗
争的工具,并开始引领政治斗争与社会运动。总之,作为文艺
学范畴的现实主义,已经居于文艺学中的核心地位,其影响范
围已经远远超越了文艺学与文学创作,而进入到政治斗争与社
会运动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实主义是中国文艺学发展的
主线。
**节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开始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创作出
一批现实主义的力作。对这一文学现象,国内学术界表现出两
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对此现象大加赞扬,他们以“现实主
义复归”、“现实主义冲击波”或“新现实主义”界定这一文学
现象;另一种则认为这是文学在世纪末的堕落,是人文精神的
全面失落。我们认为这既不是“现实主义的复归”,也不是
“人文精神的失落”,而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
面前,努力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表达着对人生价值的渴望,
体现着自身的真正内涵。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现实主义热,
恰恰是表明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特定历史阶段走
向成熟与自觉的标志。
布莱希特认为:“现实主义不是形式上事情。不能把绝无
仅有的一位(或数量上有限的一批)现实主义者的形式拿来,
称之为现实主义形式。这是非现实主义的。这样做,势必导致
这样的结论:现实主义者要么是斯威夫特和阿里斯多芬,要么
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现实在改变,要表现现实,则表现
方式必须改变。”①尽管布莱希特在这里谈的是现实主义与现
代主义的转化问题,但他却触及到了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这一重要问题。
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随着生产方式、思维方式
和审美理想的变化而呈现为不同的历史形态。我们首先对现实
主义从产生到发展作一追溯。作为词义上的追溯,现实主义一
词可上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曾指出古希腊悲剧作
家欧里庇得斯是“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这可看作是现
实主义思想的端倪,但他并不是从严格理论意义上论述现实主
义的。作为内容上的追溯,席勒**次从一般意义上概括了现
实主义。席勒在1795年写的《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指
出:欧洲文学史中出现过两类诗人,一类是素朴的诗人,另一
类是感伤的诗人。前者尽可能完善地模仿现实,后者*大可能
地表现理想。席勒又进一步指出:古代多产生素朴诗人,近代
以感伤诗人居多。于是,席勒把现实主义看作古代文学创作方
法。近代对现实主义的超越则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席勒明确
区分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不同,但他由于缺乏应有的历史
观念,否定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850
年,法国小说家桑·佛洛里首次在文艺领域提出‘现实主义’
这一概念时,本来是对从司汤达到巴尔扎克这一具体的新的现
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命名”。①别林斯基和高尔基等人则把现实
主义、浪漫主义看作是贯穿于整个欧洲文学史的两种不同类型
的创作方法。在高尔基等人眼里,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原
则,其内容是静止不动的。而变化不居的现实世界却要围绕它
来变化。这表明他们未能将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来看
待,而是把它看作一个静态的实体范畴。这种观点显然是不符
合文学创作实践的。
作者简介
韩德信,男,1964年9月出生,山东淄博人,文学
博士,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
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审美文化研究。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l项,山东省软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项。
内容提要
此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文学
理论发展趋向研究”(01BZW09)的结项成果之一。
本书是对文艺学百年历史的全面回顾及发展趋
生物化学-第2版-(供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 内容简介 《生物化学(第2版)》主要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代谢,基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专题医药...
语言变革与汉语小说的现代生成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个特点是体系的完整性,涉及问题的广泛性。第二个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第三个特点是材料丰富,富有对话精神。...
宋元音乐文学研究 本书特色 音乐与文学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表演还是各种社会艺术活动中,一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形成了艺术史上音乐与文学联姻乃至互补、共生的特点。本书...
“垮掉一代”及其他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文楚安,教授、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对“垮掉一代”文学有很深的研究,其译著《在路上》,《金斯伯...
迟子建,女,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
人间词话:插图本 本书特色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以“境界”说为核心理论。《人间词话》的版本较为复杂,本书是依据1982年第5期...
英语解疑文库 本书特色 笔者从英语惯用法范围内的难点和易混淆的问题中筛选出256个题条,这些都是从一般词典语法书上得不到解答或得不到圆满解答的疑难问题,如分裂不...
鹤庐印存 内容简介 自古玺印,不仅作为信物,且有崇高之艺术内涵,从战国至汉而登峰造极,为后世篆刻典范。金石家视为上品,争相搜集,清同光年间,曾风靡一时。吴门望族...
纳兰性德研究论丛 本书特色 ★ 本书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纳兰性德研究专栏三十年选集★ 16开平装,厚达584页,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研究范围广泛,视角各...
《小完美》是一部笔记书,采用《我不是完美小孩》内文的画作,呈现主角人物古灵精怪的多种样貌,并饰以多款细节插图,呈现灵巧轻
《孙子兵法》选评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成书于我国春秋晚清期,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古老的兵法经典著作,是中华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灿瑰宝,对中国军事文化不断发展...
抽思织锦-诗学观念与文体论集 本书特色 《抽思织锦:诗学观念与文体论集》中的文字确实有“锦”的气质:细腻,精致,准确,从容,会心……抽思织锦-诗学观念与文体论集...
紫禁城论剑:第四届全国大专辩论会辩词实录 内容简介 辩论的本质源于博学、智慧、涵养、推理与口才。大凡有人群的地方总少不了辩论。"辩",是为了认识和掌握真理;"论...
清代女作家弹词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书中具体包括了:明清妇女观的渐变与女性文学的繁荣、同情妇女的思想与男女平等观念的初萌、青楼...
杨红樱科学童话系列--小蛙人游大 海 内容简介 深深的海底看似平静,然而事实上,时时刻刻都有战争发生。一条比目鱼静静地侧卧在海底泥沙里,尽管他的体色与周围环境浑...
《几米经典:失乐园全集(新版)(套装共5册)》内容简介:小樱子听不见,眼镜小乖看不见,漂亮的小天使娜娜不能说话,驴头妹家里很有
神圣的地域文化承续-当代关中文学场的生成与建构探源 内容简介 专著力求内容创新。首先是框架方面,在"场域"的框架内论述关中文学场的生成与建构,以相互联系的场域内...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编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等院校文科专用教材,是高校师生准确、系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化并进而步入民族传统文化殿堂的阶梯与津梁。全书脉络清晰...
《外国文学大师读本丛书:茨威格读本》收入茨威格最为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