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生态美学丛书”之一,该书对文艺学百年历史的全面回顾及发展趋向的理论展望,并提出了历史人物在文艺学理论发展中的作用,思维方式在文艺学的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文艺学向生态文艺学的现代转换。全书共分11章,具体内容包括“百年文论:历史分期与发展特征”“现实主义:中国文艺学发展的主线”“冲出悖论: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精神的守望者:转型中的知识分子”“文艺学:在逻辑的发展链上”等。该书可供各大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nbsp; 序
山东理工大学以文学院为依托,于2002年末成立了“生
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体现了学校在学术研究上的前
瞻性。中心成立四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工作,
目前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生态美学丛书》(共五本)。这是迄
今我所知道的一个科研机构在生态美学研究中所集中出版的第
一套丛书,从其覆盖面来说,既有韩德信教授论述生态文艺学
产生的必然性的史论式的论著,也有盖光教授有关“文艺生态
审美”的专论,还有岳友熙博士的“生态环境美学”、张艳梅
博士等人的“生态批评”、王立等人的“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
外文学作品”。在立论上,则主要凭借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
事实证明,生态、审美与人文三者之间的统一只有在当代生态
存在论“此在与世界”的在世结构中才有可能,而在传统的
“主客二分”的在世结构中,三者是不可能统一的。因此,哲
学理念之由认识论到当代存在论的转变,成为当代生态美学与
生态文艺学成立的前提。我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必将对我国当代
方兴未艾的生态美学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生态美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提出,历经13年
之久,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迄今为止已经召开有关学术会议
七八次,出版专著10余部,有10多名博士生进行这方面的研
究,有的已经写出博士论文并答辩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大约有
4个与之有关的项目获得立项。目前,生态美学的发展面临着
许多有利的条件与良好的机遇。我国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目
标的确立、“以人为本”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提出
都为我国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开拓了现实的空间;从国际学术
界来说,生态美学于20世纪中期产生以后,在人们越来越体
认到环境问题对于人的生存威胁倍加严重之时,包含生态美学
在内的各种生态理论日益勃兴。如果我们将1950年海德格尔
发表《物》一文,提出“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作为其开端,那
么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作为生态批评“里程碑”的《寂静的
春天》的发表与1978年鲁克尔特提出“生态批评”与“生态
诗学”概念则是生态美学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伴随着生
态批评成为“显学”,20世纪90年代“环境美学”得到长足
发展。2006年,国际美学学会会长、荷兰美学家海因兹.比兹
沃德在我国参加学术会议时指出,当前艺术美学、生态环境美
学与生活美学构成了美学的热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
们对于生态美学的研究正是对于国际美学发展的一种呼应。何
况,我国古代有着极为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无论是儒家的
“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佛家的“善待众生”
等生态智慧,早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成为我们构建当
代生态美学理论与进行中西对话的宝贵财富。
当然,生态美学作为美学的新的生长点,它的发展仍然处
于建构的过程之中,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特别是对其特有内
涵的探索更应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重点,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
的生态美学理论形态更是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但生态美学的发
展很可能是我国美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但愿山东理工大学
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与文学院的同行能在丛书出版的
基础上再接再厉,在生态美学理论的严整与完备上作出更多努
力,为我国这一新兴学科生长点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也使
其逐步成为学校学科发展的一个亮点,在全国产生更大的影
响。
当年,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之
时邀请我加盟,我也欣然同意,曾经有幸去参加过几次活动,
但终因杂务繁忙没有尽责,深为遗憾。现在看到该中心与文学
院的同行写出系统的丛书,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实感欣慰,所
以写了以上的话与山东理工大学的同行共勉。
曾繁仁
2007年3月10日
于济南六里山下
第四章现实主义:中国
文艺学发展的主线
现实主义这一文艺学中的创作方法与原则,在中国文艺学
的发展中却无限扩张了其内涵。透过现实主义在中国文艺学发
展史中的地位变迁,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中国文艺学发展以
及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斗争,都可从其中折射出来。因此,
现实主义已经成为文艺学的中心概念。如果说,中国文学、文
艺学是中国近百年政治斗争的历史见证的话,那么,现实主义
则是中国政治斗争与社会运动的风向标与晴雨表。比如“五
四”新文学运动中对现实主义的倡导,其目的在于用写实主义
来纠正中国古典小说主观虚构的毛病,同时,也要求关注同情
被侮辱与被损害者。17年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论争,特别是
对胡风的批判,导致现实主义逐渐远离文学领域,成为政治斗
争的工具,并开始引领政治斗争与社会运动。总之,作为文艺
学范畴的现实主义,已经居于文艺学中的核心地位,其影响范
围已经远远超越了文艺学与文学创作,而进入到政治斗争与社
会运动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实主义是中国文艺学发展的
主线。
**节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开始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创作出
一批现实主义的力作。对这一文学现象,国内学术界表现出两
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对此现象大加赞扬,他们以“现实主
义复归”、“现实主义冲击波”或“新现实主义”界定这一文学
现象;另一种则认为这是文学在世纪末的堕落,是人文精神的
全面失落。我们认为这既不是“现实主义的复归”,也不是
“人文精神的失落”,而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
面前,努力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表达着对人生价值的渴望,
体现着自身的真正内涵。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现实主义热,
恰恰是表明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特定历史阶段走
向成熟与自觉的标志。
布莱希特认为:“现实主义不是形式上事情。不能把绝无
仅有的一位(或数量上有限的一批)现实主义者的形式拿来,
称之为现实主义形式。这是非现实主义的。这样做,势必导致
这样的结论:现实主义者要么是斯威夫特和阿里斯多芬,要么
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现实在改变,要表现现实,则表现
方式必须改变。”①尽管布莱希特在这里谈的是现实主义与现
代主义的转化问题,但他却触及到了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这一重要问题。
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随着生产方式、思维方式
和审美理想的变化而呈现为不同的历史形态。我们首先对现实
主义从产生到发展作一追溯。作为词义上的追溯,现实主义一
词可上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曾指出古希腊悲剧作
家欧里庇得斯是“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这可看作是现
实主义思想的端倪,但他并不是从严格理论意义上论述现实主
义的。作为内容上的追溯,席勒**次从一般意义上概括了现
实主义。席勒在1795年写的《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指
出:欧洲文学史中出现过两类诗人,一类是素朴的诗人,另一
类是感伤的诗人。前者尽可能完善地模仿现实,后者*大可能
地表现理想。席勒又进一步指出:古代多产生素朴诗人,近代
以感伤诗人居多。于是,席勒把现实主义看作古代文学创作方
法。近代对现实主义的超越则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席勒明确
区分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不同,但他由于缺乏应有的历史
观念,否定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850
年,法国小说家桑·佛洛里首次在文艺领域提出‘现实主义’
这一概念时,本来是对从司汤达到巴尔扎克这一具体的新的现
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命名”。①别林斯基和高尔基等人则把现实
主义、浪漫主义看作是贯穿于整个欧洲文学史的两种不同类型
的创作方法。在高尔基等人眼里,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原
则,其内容是静止不动的。而变化不居的现实世界却要围绕它
来变化。这表明他们未能将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来看
待,而是把它看作一个静态的实体范畴。这种观点显然是不符
合文学创作实践的。
作者简介
韩德信,男,1964年9月出生,山东淄博人,文学
博士,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
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审美文化研究。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l项,山东省软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项。
内容提要
此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文学
理论发展趋向研究”(01BZW09)的结项成果之一。
本书是对文艺学百年历史的全面回顾及发展趋
格律诗词写作备要 内容简介 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格律诗词写作备要》是为学习格律诗词的爱好者提供准确而又简捷的途径,掌握格律的基本要领,认识对仗的方法和技巧...
延安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如果说,西方现代性话语在中国“五四”理论旅行的结果,是使中国现代知识建构一套旨在改造国民的灵魂、扫除封建积弊的启蒙主义西方话语系统,那么...
孔庆东文集-井底飞天(精装版) 本书特色 《井底飞天》: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被誉为“继钱钟书以来真正的幽默”。他的作品,让你“先是笑到要死,再是忙着深思”。孔庆...
南宋江湖词派研究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研究宋代词学流派的学术著作。从江湖文化人手来界定江湖词派,分析姜夔对江湖词派的典范意义。认为言情咏物是江湖词派擅长的抒情言志...
马瑞芳:讲聊斋(图文本) 内容简介 本书以著名作家、博士生导师马瑞芳女士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所作系列讲座为基础,又加入了大量相关内容编撰而成。本书以作者...
民法(第三版) 本书特色 《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教材。民法(第三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
宋词百阕 内容简介 唐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词(全称曲子词),又名诗余、长短句,始于唐,盛于宋。词本是配合曲调演唱的歌辞。应该说是随着当时音乐的发展...
科学与人译丛——宇宙、量子和人脑 内容简介 宇宙、量子和人脑罗杰·彭罗斯有关大尺度的宇宙物理学、小尺度的量子物理学和大脑物理学的独创的、挑战性的思想已经成为大家...
紳士な社長・章生と秘書の和真は仕事もHも相性ぴったりのラブラブな夫婦vそろそろ子どもがほしい和真だけど旦那様が中出し種付
神狗历险记:震后余生 内容简介 对于地震造成的灾害,人们越来越有痛心之体验了。而对于地震本身及防震减灾,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也较之过去有了更...
文艺生态审美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研究“生态美学”的专著,书中从生态审美存在论、生态审美思维方法论、主客体生态艺术结构论、生态审美价值论以及自然审美、环境审美...
金牌员工的22个生存法则 内容简介 本书以短时间有效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授人以“渔”,教会企业员工全新的职场理念与窍门。金牌员工的22个生存法则...
古典名著释读丛书: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陈文部研究《儒林外史》的一部用心之作。书中首篇“一部关于士人心态的专书”为总论。...
文学的故事 本书特色 文学就是那把能够打开你心灵的钥匙……品味文学就是品味人生。文学的故事 内容简介 人类是在故事中成长的,从蛮荒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在“混沌与野...
定陵探险第一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章,主要介绍了山水形胜十三陵、掘皇陵仁智互见、费筹措一波三折、神宗与酒色财气、天降大任待后昆等内容。定陵探险第一人 目录 导...
科学大战与后现代主义科学观 目录 前言**部分“科学论”与科学主义“科学论”及其语境化从科学方法应用的限度看科学主义科学主义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简评哈耶克对科学主...
中国古代生活丛书中国古代的工匠 目录 一 工匠的产生与演变 1自由平等的氏族工匠 2等级社会下层的手工业者 3官匠与民匠 二 个体手工业者 1古老长久的匠作形式...
科学探索丛书美国之旅--The Southwest西南部 内容简介 如果你希望读到地道的英语,在享受英语阅读乐趣的同时又能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这套由外语教学与研...
《山海经》一书,自古称为奇书,学者或据以考地理,或藉之论神话,世人所津津乐道者则无非充斥其中的四海神奇、远方怪物。本书凭
好吧,杜佑山认了,武甲的确是「无价」。不过武甲心心念念的那个人却不是他┅┅杜佑山的故友魏南河也好不到哪去,乐正七终於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