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等多国科学家雄心勃勃
地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几年后,将要定位所有的基因,破译所有的遗
传密码,从而更进一步揭示出人类生老病死的奥秘。
人们为此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千百年来,人类企盼已久的永葆健康,
长寿不老的日子,仿佛真的将要来临。
破译了基因这部“生命天书”,一切问题真的就能迎刃而解了吗?实际
上,这仍然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这本生命天书是不可能将人的生命功
能的故事完全讲出来的。基因并不能决定人的行为方式或自然属性,它只
能决定蛋白质,而这些具有实物粒子属性的蛋白质并不能单独决定生命
现象。
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宇宙中存在有两种基本的物质形态:一种是由
电子、原子、分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实物粒子形态;另一种是不具备实物粒
子属性的“场”,包括引力场、电场、磁场、电磁波、可见光等。
生命中同样也存在着这两种基本的物质形态。
但是,自从1543年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向人体内部进军以来,人类
医学一直都是以“实物粒子形态”为核心,对生命进行着解剖分析式的探索。
400多年的岁月里,沿着这种研究思路,莫尔迦尼的《论疾病的定位和
原因》把疾病定位于器官;毕夏建立了组织病理学,把疾病定位于组织上;微
尔肖创立细胞病理学,把疾病定位于细胞上;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
现,疾病又开始定位到分子和亚分子水平。
基因及由基因所决定的蛋白质,就是由电子、原子、分子等基本粒子构
成的实物粒子形态。实物粒子只能构成生命机体的空间形态与大小,及由
实物粒子参与的新陈代谢、生理生化过程。但是这些以实物粒子为载体的
生命结构,却成了现代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向和全部内容。在
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基因图谱只不过是一张由实物粒子构成的人体分子层
面上的解剖图谱。如果再进一步解剖分析下去,就到了没有任何生命意义
的电子、原子等基本粒子层次。可以说,解剖分析式的思路已使现代医学走
到了尽头。然而,生命中以“场”为载体的结构形式至今仍然未能走进现代
医学的科学殿堂。但这种结构形式却对生命功能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很多生命现象不解之迷的形成原因。
生命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生命形式都应该是以实物粒子为载体的
时空结构和以“场”为载体的衍生结构的高度统一体。时空结构是基础,衍
生结构反作用于时空结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命机体的整体
功能。
语言、行为、梦幻、情感、命运、第六感觉,这些都是生命机体整体功能的
体现,这些生命现象都是机体时空结构与衍生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梦是什么?情为何物?梦中为何能有预见性?真爱是怎样形成的?第
六感觉是否存在,感觉器官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途径吗?
生命中到底有无“灵魂”,它是怎样的一种结构形式?“耶酥基督”为何
能使你的病症有所好转,难道真的有上帝存在?命运是否由上帝决定?基
因对人的命运又有多大影响呢?这些悬而未决的生命现象,正是滋生迷信
活动的主要根源,也是人类形成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些迷雾般的生命现象,生命定律将在这里依次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经络的本质、穴位的真相、心理的结构,这些千古之谜也都将在这里得
到*深刻、*彻底的阐述。
生命定律还将从理论上对中西医学进行接轨,构筑起整体医学模式,并
依据这一模式对健康、情商、第三状态等现代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在推算你
的实际健康值的过程中,生命定律将全方位地提醒你应该怎样活着,才能使
你尽可能地做到延年益寿,永葆健康。
第六章怎样活着
有人曾说,人生共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拥有这种
人生境界的人纯洁无瑕,童心不泯,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另一种是看山
不像山,看水不像水。走进这种人生境界的人激愤不平、忧虑警惕,不愿意
轻易相信什么。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
槐。山自然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是单纯的水,他们会这山望着那山高,
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
止和满足的一天。
还有一种人生境界就是,看山还是
山,看水还是水。处于这种境界的人茅
塞顿开,回归自然。任你红尘滚滚,我
自清风朗月。人在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
志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图名利,与
人无争。
三种人生境界,三种不同的活法。那
么,到底应该怎样活着,才更有利于我们
的身心健康呢?
一、生命定律认识下的第三状态
精明能干的黄先生,从来就是看山不像山,看水不像水的人。他心高气
傲,遇事都要三思而行。拼命进取,忙碌一生,追求一生,但始终未能达到自
己理想的天堂。
为此,他经常抱怨这个世界黑白颠倒,是非混淆。
近两年来,不知何故,失眠、厌倦与疲惫开始困扰着他,并且愈演愈烈。
对生活忧心忡忡,情绪反复无常。外貌也变得瘦削、僵硬、刻薄,两眼空洞无
神。许多家医院都给他进行了全面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医院*后的
诊断是神经衰弱。实际上,黄先生正处在第三状态的笼罩中。
(一)第三状态是怎样形成的
第三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
呈现活力降低,功能减退的状态。主要表现如睡眠障碍、食欲不佳、体力下
降、工作懈怠;疲劳、乏力、头晕、腰酸、耳鸣等。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
上和社会适应上的良好状态。”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之为人体的**状态;而
将由目前的医学水平明确诊断为疾病的状态,称之为人体的第二状态;由此
看来,人体的第三状态就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因此,学者们又称
人体第三状态为亚健康状态。这种提法其实很不准确,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第三状态实际上仍然属于机体的一种疾病状态。
依据生命定律理论分析可知,只有机体的时空结构与衍生结构同时处
于有序状态,机体才能被称之为健康状态,也就是机体的**状态;而第二
状态则是指机体的时空结构与衍生结构均处于病变的状态;只有当机体的
时空结构没有病变,而衍生结构处于病变的状态,才能称之为机体的第三状
态,这样我们就找到了第三状态的本质原因了。
第三状态是由机体衍生结构发生了病变所导致的,而“心理”又属于衍
生结构的部分功能,因此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第三状态可表现出如下特征:
处在第三状态的人,注意力涣散,难以全身心、高效率地从事工作与学
习;主观随意,记忆力下降,思维、想象力贫乏。人在第三状态中,悲观无聊,
放纵自我,应该关注的事无所用心,不必介意的事,难以割舍,为莫名的苦
恼,无聊的心境所笼罩。第三状态对个体的*大影响是意志品质下降,自我
调控能力降低,难以果敢从事,行为无法适度把握。
衍生结构是由生物信息、生物场及其所需能量所构成,大量无序生物信
息的产生,生物场与环境场的不相适应,以及机体衍生结构运行所需能量的
不合理分配,都可直接引起衍生结构的紊乱,导致第三状态的产生。
英文原版11-小妇人 (Little Women) 内容简介 Four sisters live athome with their mother surviv...
戈尔巴乔夫沉浮录 内容简介 本书谈的不仅仅是戈尔巴乔夫这个苏联和俄罗斯历史中颇有争议的人物,它是作者对几十年在苏共中央的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是对苏共的一次深刻剖析...
日本民族诗歌史 本书特色 和歌、俳句是日本的古典诗歌。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关于日本传统诗歌发展历史的智慧藏本。日本民族诗歌史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日本民族诗歌史,...
风雨中的野百合-中国现代文人的悲剧命运 内容简介 20世纪的中国,政治、革命等宏大的主题无疑是压倒一切的核心,几乎每一个知识分子都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其中,现代文人...
中国新诗五十年 本书特色 1.作者林贤治近年来活跃在国内知识界,以思想先锋、人格精神名重一时。在这部新作中,作者对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面貌作了全新的揭发和论述,大...
品水浒-品事篇 本书特色 堪称天下奇书,四成杜撰三分造。常人误读,书生误解,专家误导。啥叫英雄 谁是豪杰 是非颠倒!叹古今往事,云遮雾罩,真面目,谁知晓 胡作非...
英语词汇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的统一教材。全书内容丰富,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英语词汇的发展、词汇的基本知识、英语的亲属关系、词的形态结构、...
楚辞与简帛文献 本书特色 本书是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黄灵庚教授主持的2006年6月批准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楚辞与简帛文献研究”(06b...
谢瑶环 本书特色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文艺形式,是通过文学语言与多幅连环画面,互相依附,互相补充,密切配合来塑造形象,叙述故...
薛砺若宋词通论 本书特色 《薛砺若宋词通论》共分为七编,主要内容包括:作家及其词集;宋词中所表现的一个宋代社会素描;宋词作风的时间分剖;北宋与南宋词风的一般比较...
男装裁剪与缝制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高级男西服及大衣的设计、制板和缝制工艺的基础知识,集作者几十年制作高档男装之经验。书中采用的男装胸度式、短寸式及原...
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论马克思主义神话诗学的本源)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与浪漫派反讽》一书是西方英语学界一部研究马克思思想与德国浪漫派联系的经典著作。本书的角度相...
南大戏剧论丛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将戏剧、电影、电视剧的研究联为一体是有道理的。自从电影、电视剧出现之后,便把这两种新的艺术形式与戏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倾向。电...
MPA教材系列丛书:公共经济学 本书特色 《公共经济学》力求简洁、明了、完整、统一。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经济学理论基...
《成为和平饭店》以一栋建筑为主线。讲述了和平饭店这一富何象征意义、遍布历史遗痕的上海纪念碑式建筑的前世今生。作者以非虚构
本書收錄了余華的十二篇短篇作品,這裡的作品是與現實最為接近的,它是最令人感到親切,但也是最令人感到不安的,余華發現自己的
陆士谔小说考论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认为,陆士谔小说研究是近代文学研究不断深入的必然。亦如有论者指出:研究上海近代小说不能不顾及到江苏的作家群和明清以来江苏的学术...
秦汉英雄传-11 本书特色 《秦汉英雄传》主要以秦末汉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为背景,全景再现了刘邦、张良、项羽以及陈胜、吴广等历史人物叱咤风云的业绩和相关的历史事...
魏晋南北朝-中国诗歌通史 本书特色 《中国诗歌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精)》由钱志熙所著,填补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空白。其中有多处创新:一是从多民族融...
印度宗教文化与回鹘民间文学 内容简介 维吾尔族是个善于接纳外来文明的民族。他们的祖先——回鹘在历史上曾信奉过多种宗教,与宗教相伴的是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特色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