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标志着大和民族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明治天皇在日本人眼
里,不仅仅是一代名君,简直就是一个救世主。然而,这仅仅是日本人
的结论。在中国人眼里,这个明治天皇完全是另外的样子,大概和恶魔
相去不远。
1868年,明治天皇亲政。亲政后,他立即把“开拓疆域布威四方”
列为日本的基本国策,希望以此解决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现状。
1871年,实行中央集权,创建了新式军队,开始推行军国主义。中国成
了他的试验对象。1874年,派兵入侵台湾,进行扩张试探。大清帝国此
时已经老朽,正受英、法的摧残和蹂躏,对明治天皇这种趁火打劫行
为,只能忍气吞声。这便证实了明治天皇的一种判断:中国这个古老、
庞大、落后的国家只能任人宰割了。之后,日本发动了多次战争,*终
目的都是为了吞并中国。1894年出兵朝鲜,为的是获得一个突进中国大
陆的跳板;同年发动甲午战争,是想把中国海军扼杀在摇篮之中;1900
年参与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天津,目的在于试探一下世界列强的实力;
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是为了和俄国争夺中国东北地区的利益。裕仁天
皇继位后,继承明治天皇的衣钵,继续对外扩张。1931年9月18日,
日本揭开了第二次中日战争的序幕。1937年7月7日,日本开始把战火
烧到中国华北。至于后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那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
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面对这些铁的事实,中国人从1937年开始奋起反抗。8年后,中国
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一起,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
利。抗日战争,是值得中国人民大书特书的大事件。
距抗日战争爆发已整整70个年头。中日两国早已开始交好,日本
的电器产品普遍进入中国家庭,这是一个事实。但是,仇恨可以消解,
历史却决不可忘记。特别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中国人更不应该淡忘
这一段受日本欺压凌辱的历史。日本国内不断有人跳出来公然否认对中
国的侵略,连教科书都要抹去“侵略”一词,这不能不使中国人加倍警
惕。鉴于此,了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更深层的动因很有必要。
我们认为,在战争结束62年后,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
在一种概念的层面上,分辨战争的性质,披露日军在华的种种暴行,还
远远不够。日本之所以敢于发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之所以能
在战败后迅速崛起,与日本的国民性格、日本的文化底蕴、人性*普通
的优点与弱点大有关系。从这些角度重新审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大抵
能看出日本民族的一些本相及战争爆发的原因。于是,我们产生了从日
本这一方面入手,描画这场战争的想法。
我们以为这么做有如下几方面的好处:**,它能够为读者提供较
为完整的中日战争因果关系脉络图;第二,它能够提供日军各阶层人物
在侵华战争各个发展阶段心理嬗变的基本轮廓;第三,它能较为从容地
描画出日本上层在战争中的种种内幕;第四,它能对日军高级将领进行
性格上的把握,以人物命运昭示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必败的结局;第五,
它能以准文学形式为读者提供比较鲜活的战争画卷。
日本一亿国民,在20世纪上半叶做了长达15年的帝国梦。这个梦
在1945年破碎了,但它绝对不是一个可笑的滑稽剧,而是一个值得日
本人民、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深刻反省的悲剧。日本如何启动战争机
器,如何煽动日本全体国民对中国的仇视,这些秘闻内幕,对多数中国
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把一亿人的声音统一成一个,代价是惨重的。
因此,我们花了大量笔墨对1931年至1937年的日本上层进行了客观的
描画。因为不了解这一段历史,就无法解释日本军人在中国的种种暴
行,就无法解释日本在本世纪40年代为什么敢向十几个国家同时开战,
而且这些国家还包括中、美、苏三个大国。
历史是无法假设的,发生过的事情,任凭后人评说。在日本侵华战
争中,日本军人死于中国的,超过100万人。这100万个生命消失了,
说他们罪有应得,无疑是十分正确的。然而,六七十年后,我们再这么
简单地下结论,恐怕对不起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几百万英烈。我们
认为,仔细研究日本l0O万军人的死,可以寻找到一种能接近战争本源
的甬道,看清日本人的肉体和精神结构,进而寻觅出防止战争爆发的途
径。这便是撰写本书的目的。
书将付梓,疏漏不当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17艘中国军舰悲壮自沉。日106师团迷路赣西北深山,遭毁
灭性打击。薛岳仰天长叹:“106师团命不该绝!暂留尔等人
头,改日我再来取。”冈村心中吃惊:这种打法,不出5年,日本
将没有青壮男子。
规模空前的中日武汉大会战,于1938年8月27日拉开了帷幕。
自6月中旬开始,日军即开始外围作战。在近两个月的外围作战
中,日军付出了惨重代价,伤亡人数逾5万。日11军106师团,7月28
日从九江向西南攻击前进。当日即被中国第4军阻于马鞍山、金家山一
线。8日,106师团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中日双方五六万人在这一地区
进行7天7夜的争夺。8月4日,106师团攻至中国守军主阵地前沿。8
月5日,中国守军组织大规模逆袭,毙敌逾千。8月6日,敌106师团
又留下300具尸体。冈村宁次见106师团伤亡惨重,被迫下令让106师
团停止进攻,原地驻防。至此,106师团伤亡8000多,参战部队中,中
队长、小队长死伤过半。
8月20日,日军各参战部队到达各指定位置集结待命。
8月22日,日大本营命令:华中派遣军、中国方面舰队当适时发起
进攻,击溃中国军队主力并攻占武汉,华北方面军在华北发动牵制性
进攻。
是日17时,烟俊六司令官下达如下作战命令:
11军在海军配合下,沿长江两岸攻占武汉,主力置于长江以南,从
咸宁地区切断粤汉铁路,由南方迂回武汉;另一路攻向德安、永修,相
机攻占南昌。第2军自大别山攻占信阳,尔后沿平汉铁路及其以西地区
南下,从北面、西北面迂回包围武汉,另一路从商城南下,横越大别山
达麻城,由东北方向策应沿江部队进攻武汉。航空兵团以主力协助第11
军、1部协助第2军作战。攻击时间为8月27日。
8月27日,日军集结于合肥、九江地区的部队开始按计划攻向
武汉。
9月1日,日第2军13师团攻占了熊集,2日攻占开顺街。这时日
军已经可以隔河看见中国守军的阵地了。
日军对面是中国宋希濂的71军,蒋伏生36师在上海、南京、徐州
与日军恶战过,对日作战有一定的经验。13师团注定要吃一些苦头。
自9月4日起,13师团发起40余次进攻,伤亡3000多,仍没突破
中国守军防线。11日晚,中国守军主动撤离。
9月14日,日第lO师团占领
罗山。此时,该师团已减员20%。
第2军司令官彦王得知进攻受
阻,即令藤田进第3师团开赴罗山
地区。
9月16日,在太原、娘子关、
台儿庄屡建奇功的中国孙连仲26路
军,被迫撤出商城。
9月20日,孙连仲组织了大规
模的反击作战,连连重创日13、16
两师团。日军虽多次组织自杀性冲锋,终未突破守军防线。战至9月25
日,日13师团每个中队仅剩下40人,从合肥出发时,每个中队为180
人。20天里,日军13师团伤亡即达12000人。
这一路日军,因受到孙连仲集团顽强抵抗,10月26日才达麻城。
这时,蒋介石已决定放弃武汉。因此,日军这两个师团在进攻武汉的作
战中,未起多大作用。
10月4日,日军开始包围信阳。
10月9日,日第3师团攻占大洋河。11日占领彭家湾至三官庙一
线的平汉铁路。至此,信阳已处在日军的南北夹击中。
10月12日,日筱冢义男第10师团之冈田资第8旅团攻占信阳。
长江沿线。
8月23日,冈村宁次司令官下令江北稻叶四郎的第6师团由黄梅攻
占广济及长江北岸田家镇要塞。9月7日,冈村又令第9师团及台湾旅
团攻占瑞昌,配合第6师团行动。9月10日,冈村再令本间雅睛第27
师团前往威宁,遮断粤汉铁路;106师团攻德安,掩护27师团攻咸宁。
8月30日,日第6师团开始攻广济。经8天8夜激战,第6师团占
领广济。但是稻叶此时已无继续攻击能力,只好固守广济,等候补充战
死的3000多人留下的空额。
到9月28日,日军以伤亡一万多人的代价,完成了对田家镇要塞
的包围。此时,长江之战已经平息。中国7艘战舰因无空中掩护,只能
被动挨炸。9月27日,这7条战舰在田家镇以东10公里长江中,悲壮
自沉,想以自己的身体作日舰通过时之障碍。其中有3艘舰,全体官兵
不忍弃舰,与舰一起自沉。
9月29日,日第6师团第ll旅团以死伤2000人为代价,占领田家
镇要塞。
27师团102旅团9月25日从九江出发,29日在白水街遭黄维18军
迎头痛击,103联队长谷川幸造大佐被击毙。27师团不得不改变进攻方
向。10月5日,27师团攻占右溪。
106师团在这一阶段作战中,再一次走麦城。
9月20日,冈村为了减弱长江主攻部队的压力,万般无奈,令101
师团和前一阶段作战伤了元气的106师团攻占德安和德安以西地区。
腥风血雨的日本宫廷暗杀
十万日本少女欲为战争献出贞操
百余名日本将领魂断异乡
五百万日军百万亡命中国…
<编辑推荐>= 日本侵华战争历时十五年,以日
本无条件投降结束。十五年间,五百
余万日军,近百万亡命中国。本书以
战争时序为经,以人物命运为纬,以
纪实的手法,呈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
战争轶事、宫廷秘闻,再现了日本上
至天皇、大臣,下至将士、军妓在战争
中的命运沉浮。战争场面血腥惨烈,
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实为一部血迹
斑斑的日本侵华战争史和日军人物
命运史。
《治疗密码》内容简介:《治疗密码:修复潜意识,开启正能量》内容简介::“治疗密码”是首部量子物理能量疗法,它通过调整身体的能量
《冲浪之歌》内容简介:本书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故事,生动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上海电视创业创新和产业化运作的冲
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书特色 史学珍珠,权威全译本。了解法国大革命必读书,中译本印行二十周年。旧制度与大革命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经典研究著述。书中通过...
国宝流失之谜 本书特色 《国宝流失之谜》主要讲述了我国数件国宝文物流失与回归的传奇故事。泱泱中华,国宝无限,但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流变中,有许多国之瑰宝消亡不见,或...
《ModelArts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指南》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平台ModelArts和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流程,介绍基本概念、关键模块
中国馆藏满铁资料联合目录(全30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1版1印★ 1906年6月,日俄战争后,日本设立“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简...
西北边疆卷 戡定新疆记-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西北边疆卷-三 内容简介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西北边疆卷三:戡定新疆记》是西北边疆再次出现危机,清政府收复...
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两京新记辑校 大业杂记辑校 本书特色 《两京新记》,唐玄宗时史官韦述撰成于开元年间。原书共五卷,内容包括隋唐东西两京长安、洛阳的总述和宫城、...
《近代国造舰船志》内容简介:从2007年开始,陈悦通过种种渠道,广泛搜集中外史料,深化研究成果,将清末船政建造的舰船按照船级
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明清现代嘉兴的望族 本书特色"《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以所搜集的从春秋战国到民国时期有关伶人的文献资料,简述了伶人的历史及对伶人的研究状况。 ...
萨拉·B.波默罗伊,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研究中心知名古典学及历史教授(荣誉退休教授),主要从事古希腊、罗马女性及历史研究,
重建中国上古史的探索 本书特色 本书是历史学者王震中的一部有关中国上古史的富有学术创新的著作。也是王震中采用三重证据法,将历史学与考古学和民族学相结合,以文明和...
《远方之镜:动荡不安的14世纪》内容简介:14世纪的欧洲包含了两个相互冲突的图景:这是一个属于十字军、大教堂和骑士制度的荣耀时
中国通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旧籍读得很多的一位学者,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为学界同人传为美谈。他是易中...
看得见的中国史--商 本书特色 夏桀无道,成汤吊民伐罪,取而代之。新君武功赫赫,天下“莫敢不来主,曰商是常”。“天命玄鸟,降...
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二 本书特色 《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2)》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之一。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二 内容简介...
《历史讲演录》内容简介:《历史讲演录》是雷蒙·阿隆的遗作,于1989年出版,同时还是1972-1974年期间作者在法兰西学院的讲课课程。
《从创作到临摹(修订本)》内容简介:对一个学书者而言,经历了大量以肖似为尚的临摹之后,便已具备了一定的传统功底和创作能力。
《国史纲要(增补本)》由雷海宗所著,原为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的中国通史教材,讲授对象主要为非历史专业的学生,因其
《小学生叶圣陶读本》内容简介:《小学生叶圣陶读本》把选文分作了“夏天的雨后”、“小蚬回家去了”、“稻草人”、“阿凤”、“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