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的宪政主义者不值得中国人称颂,因为他不可能真正理解一个中国宪政主义者那种痛苦,正像一个意大利的足球迷不可能理解中国球迷的痛苦一样;美国的宪政主义者是美国成功的产物,而中国的宪政主义者是中国近代以来遭受一系列挫折的结果。本书提供的是一个中国法学从业者的一种思考和一种思考方式。
苏格拉底的洞穴
这个世界上总有穿皮鞋和穿草鞋的,有住洋房和草房的,任何声称的美好制度都不大可能消灭差别,即便有一种制度确实能使人人都穿上皮鞋,我也相信那鞋的质量是不同的。制度的作用*多是决定谁穿皮鞋谁穿草鞋而已。人性是奇妙的,西装革履也许压根就比衣衫褴褛高贵,反过来说也可以——张承志就反过来说:“官是*下贱的一种存在”。但这不能否认我们对草鞋在美学上的赞赏:“自然”、“时尚”、“个性”等等不一而足。关键的是这草鞋穿在谁的脚上。记得小时候,我祖母就常说:“富人吃肥肉那叫能‘享福’,穷人吃肥肉那叫‘肚子缺油水”’。我信这个。从现在的礼仪学上讲,一个人吃了肉不擦嘴,嘴上油光光的,是不雅的。相反,小时候,我祖母讲了另一个故事:一个穷人怕吃不上肉让人笑话,就在自己的门上挂了块油布,出门的时候用这油布擦擦嘴,像是吃了肉似的。他这样做,是因为他并不认为嘴上油光光的是不雅,相反,那是“富”的象征,是尊严的妆饰。我的一个朋友赚了不少钱,他对钱的痴迷已升华为美学了:他说,他的*大快乐就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偷偷地数钱玩。
饶舌半天,我想说的是:我们存活于两个世界:一个是理性的,一个是审美的。“皮鞋”优于“草鞋”是理性的,“草鞋更好”则是审美的。张承志那话是审美的,并不算是理性。把这话再扯开去,可能就谈到“民主”问题了。美国的两位哲学家郝大维、安乐哲曾把西方世界定义为“理性秩序”,把中国诠释成“审美秩序”,挺有意思。按我的理解,西方人功于“计算”(这里不是坏词),资本主义肯定与“簿记制度”有关。而“民主”则寄生于理性秩序。民主制度通俗地讲就是“数人头的制度”。这里的“人头”并不具审美意义,无论富人还是穷人在“计算上”具有同等价值,它只是个“数”,并不意味着哪个“头”更好看,更高贵。把他们看成“同等的丑陋”好了:都是为了自己的算计才参与到这个制度中来的,没有对自己利益与权利的算计,民主就毫无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它与皮鞋好看还是草鞋更美没有关系,它信奉的是“丑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制度的深意在于:它消除了皮鞋与草鞋的高贵与低贱、美与丑,只要是个可计量的“数”就可以决定自己的谋算。贵贱、美丑在此没有意义,穷人与富人、贵者与贱人一样被看作具有同等的智商,即便一个目不识丁的粗汉也被假定为会谋算,分得清谁会对自己更好。民主信奉的是智慧,而不是美德。理性在本质上与智慧关系密切,而与美德的关系疏远。民主不是有德的人玩的游戏,而是莽汉与绅士丑陋地平在的制度。苏格拉底在讲坛上是智者——由此他的学生柏拉图就信奉“知识即美德”,而在“公民大会”里,他就是一俗人,与其他“洞穴”里的人没有分别。在这里,没有训导者和被训导者,大家互相言说又互相聆听。穷人为了算计,巴结富人,富人为了算计,阿谀穷人——他绝不能瞧不起穷人,因为无论他多富,他若在政治的位置上表现不好,穷人始终存在撤换他的手段。美学上的瞧不起与理性的计算肯定是相违的。柏拉图拒绝民主,是因为它不符合审美,这是对的。问题是,一个符合审美的秩序往往又是违于理性的。就审美而言,我赞同柏拉图的理想国方案,但就理性来讲,那的确是一个糟糕的规划。譬如,柏拉图在规划中曾设想把小孩子们从他的父本身边夺走交给哲学家们来改造。听起来不错,但更改上绝无实行的可能:少数几个从来没有给孩子换过尿布的单身哲学家保姆怎么来带领这一大帮孩子们?又怎么能防止饱受想念孩子之苦的父母不会在夜里把哲学家杀掉,偷回他们的孩子?柏拉图或许不知道,审美秩序的颜色往往都是血色的。
……
王人博,山东莱西人,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法论坛》主编。代表性作品主要有:论文《民权词义考论》、《一个最低的法治概念》、《宪法的中国性》、《权力与技术》等;著作《法洽论》、《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宪政的中国之道》等。
名家·名译--巴黎圣母院 本书特色 雨果*林晓会译的《巴黎圣母院(全译本名家名 译)(精)》以1482年的法国为背景,以吉卜赛姑娘爱 丝美拉达与年轻英俊的卫队长...
宋词是黄昏的窗棂 本书特色 *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阅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经典的阅读,就会思维停顿,思想风干,思路堵塞,造成生命的空虚死寂...
我们的文明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系大型电视行动《文明之路·世界文明环球纪行》配套图书。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兼中央新影厂党委书记、厂长高峰和总导演、编导、志愿者等...
《金融战争:金融资本如何在全球掠夺财富》内容简介:一说起战争,人们头脑里浮现的是轰鸣的大炮、呼啸的飞机。确实,这些都是典型
世界华文文学经典欣赏 本书特色本书在海内外首次依据艺术开掘上的独创性、风格流派上的代表性、艺术影响上的广泛性三个标准对在华人文化圈和其他文化圈中产生了极大影响的...
《石天金山》内容简介:本书以1877年昆士兰北部的“淘金热”为背景,揭开渐渐被人们遗忘的澳大利亚黑暗历史的一页。1877年,年仅20
节选--------------------------------------------俺也写个大风歌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
唐山大地震 本书特色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悲惨的一页。作者当年赴唐山参与了抗震救灾活动,以其亲身经历和感受,全景式地真...
三国·荆州 本书特色 1.著名作家、编剧朱苏进亲自编选杂文集,重点收录《三国·荆州》,本篇也是张艺谋2018年秋季大片《影》的初始版本,电影定档2...
莎士比亚全集(五) 本书特色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还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革命阶级,有与封建的、宗教的黑暗热力作斗争的革命进气。作为这一阶级的思想家和代...
落花之美 本书特色 论文是同学术对话,*忌感情用事,翻泽是同洋人对话,必须鹦鹉学舌;而散文则是同自己对话,惟求听命于心灵。林少华编著的《落花之美》内容可分为五个...
2017中国最佳短篇小说 本书特色 短篇小说的选本,偏爱于平实的、大众的、贴近现实生活的世情、世态。二十年的坚持与努力,都是为给当代文学历史寻找准确的精神坐标与...
空裙子 本书特色 一部现代小说文体创新的力作,以北京众生相为代表的新都市小说,集梦幻乡村的湖光山色与巴洛克风格的诗意语言追求,一部划时代的先锋性杰作!《空裙子》...
目录总序【第一卷 文学观念的起源】第一章 文始第二章 道分第三章 言语第四章 歌诗第五章 礼乐第六章 辞赋第七章 文学第
唐诗三百首详析 本书特色本书是《唐诗三百首》的注释本,初版于1948年,书中对诗人生平事迹和创作特点等均有简要介绍,注释简明浅显,不作过多征引和考证,着重于揭示...
《中产阶级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内容简介:创造财富就是造福社会,当个人赚钱越多的时候,对社会贡献就越大。同时,非凡的财富创造
彩色的田野:诗歌·戏剧卷 本书特色 沈轩主编的这本彩色的田野(皖北地区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选诗歌戏剧卷)》一书精心选编这一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从不同侧面记录了皖北发...
梦里潮音:我的八十年代文学记忆 本书特色 如果说中国文学在20世纪拥有两个自己的年代,那么,一个是在“五四”精神感召下产生的“三十年代”,另一个就是“...
我的秘密之花 本书特色 这部个人秘史,在海男的细密感性的文字与记载心绪的图像中,浮现出来,敞露出来。从1962年一直到2003年,是海男出生、成长与成熟的时间,...
对联通 内容简介 对联同其他文艺一样,也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文心雕龙·丽辞》“句句相衔”,“字字相丽丽”,《史通·叙事篇》所谓“编字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