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学术史著述,历经近十年的努力,试图追踪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关注文学史观念的不断变革,极力全面搜寻已经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在目前已经搜索到的80多本当代文学史著作中进行版本比较研究,特别关注文学史编撰者这一主体的“文学史精神”及文学史实践,力求全面真实地描述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的学术风貌。该著述的总体构想,亦即体例框架具体设计为:绪论+五章+余论三个部分。
《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研究》这部学术史著述,历经近十年的努力,试图追踪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关注文学史观念的不断变革,极力全面搜寻已经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在目前已经搜索到的80多本当代文学史著作中进行版本比较研究,特别关注文学史编撰者这一主体的“文学史精神”及文学史实践,力求全面真实地描述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的学术风貌。该著述的总体构想,亦即体例框架具体设计为:绪论+五章+余论三个部分。
章中国当代文学史家
及其代表史著解读
一、 “文学史梦想"与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概览
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有很多梦想,梦想天下太
平,世界大同;梦想政通人和,国富民安;梦想学术民主,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梦想三尺讲台,弟子云集,授业解惑,等
等。20世纪初,中国学人的梦想是发展现代社会教育,开办
大学并在大学课堂开设国学门类,讲授中国文学史、西国文学
史等课程,以传播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传统。于是, “撰写一
部中国文学史”便成为大学文科教授们的梦想,而这一梦想与
民族振兴、国家想象是一致的。正是在这一梦想的激励之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了写史、读史的学术时尚,出版了一
大批中国学人自己编写的文学史著作,开始摆脱了由他国学人
编写中国文学史的尴尬处境,逐步确立了民族文学史的多元形
态,建构了我们自己的文学史观念和写作模式。历经一个世纪
的努力,中国文学史巨经成为一门成绩卓著的独立学科,据统
计,仅中国古典文学史著作就已经有1600多部。
在实践“文学史梦想”的过程中,涌现出难以计数的文学
史家、学者、教授。他们当中有林传甲、黄人、吴梅等拓荒
者;有谢无量、胡云翼、谭正璧等后来者;鲁迅、周作人、胡
适、郑振铎、钱基博等都曾有小说史、新文学史、通俗文学
史、白话文学史等著作问世;新中国文学史家队伍更其壮大,
陆侃如、冯沅君、朱东润、郭绍虞、刘大杰、游国恩等的中国
古典文学史、批评史、诗歌史的研究;王瑶、唐至囗丁易直至
黄修己、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
新时期几代文学史工作者精诚努力,推动了文学史学科建设的
同时,造就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文学史界新人,仅在当代文学史
研究领域就可以开列一长串名单,朱寨、洪子诚、张钟、郭志
刚、刘锡庆、张炯、杨匡汉、陈平原、孟繁华、程光炜、陈美
兰、於可训l、金汉、王庆生、董健、丁帆、王彬彬、陈思和、
邱岚、徐国伦、孔范今、吴义勤、吴秀明等等都是这一领域人
们熟悉的名字。据不完全统计,担当中国当代文学史主编的专
家、学者竞有100多人,还不要说参与文学史工作的具体撰稿
人、资料员的人数。“文学史梦想”如同一支火炬在老中青几
代人手中传递着,燃烧着,并将照亮后之来者。
当历史的脚步迈入20世纪中期,新中国的学人再一次做
着“文学史梦”的时候,文学史传统已经被战乱等社会历史原
因多次割断,因此续接文学史传统,建设新中国文学史的新形
态、新模式、新观念便成了实现文学史梦想的当务之急。新的
文学史工程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领域实施,在“五四”新文
学领域实践,而且开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领域尝试。1959
年,北大中文系部分青年教师与55级学生联合编印的《中国
现代文学史·当代部分纲要》,就透露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科
建设的*初信息。尽管当时中国当代文学刚刚开启了近十年的
历程,尽管当代文学史还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尾巴”地
位,但是“当代部分纲要”已经预示着中国当代文学史建构的
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有必要重提《中国现代文学史·
当代部分纲要》,它的当代文学史学科启蒙意义远远大于其本
身的“纲要”化特征。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种文学史启蒙
和体制化进程,就不可能有当下的88部“中国当代文学史”
著作以及数量可观的诗歌史、散文哽、小说史、戏剧史的问
世。
随后的20世纪6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史系统化的建构展
开。由山东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
院文学研究所等三家院所,分别编写出版了中国当代文学史著
作,即: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
出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年出版;
《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作家出版社,1963年出版。
这是中国当代学术史上推出的**批中国当代文学史。其
贡献和特点是显见的——首先,适时地总结了新中国*初十年
文学发展的形貌和历史轨迹,掀开了当代人撰写当代文学史的
**页,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史又延伸了一个年代。其
次,提供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新观念、新模式。“新中国文
学”的命名,划开了新中国与旧中国文学在体制上的鲜明界
限,开启了人民文学的新纪元。第三,确立了文学史研究的
“教科书意识”和文学史集体编写的先例。
王春荣,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大学文学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
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辽宁省电影
家协会副主席。主攻中国当代文学、女性
诗学等。曾出版《新女性文学论纲》《女性
生存与女性文化诗学》《女性声音的诗学》
(合著)《新时期电影的多元结构》《意义
的生成与阐释: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学研究》
等学术著作5部,参与教育部“十一五”规划
项目《女性文学教程》的编写。在国家和省
级刊物发表论文数篇,代表作有《现代女性
文论对中国文论建设的特殊意义》《新时期
文学“文化边缘人”谱系图》等。《中国社
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等刊物都曾转载或评
论过上述论文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本书特色 1992年本书获全国高校第二届优秀教材奖(一等奖)。2008年本书获改革开放三十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百项精品成果奖”之精品奖。...
80后批评家的枪和玫瑰 本书特色 自2012年以来,关于“80后”批评家难“冒头”的话题,经媒体放大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艺报》《文学报》《文汇读书周报》等...
萧乾译作全集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上下) 内容简介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菲尔丁的代表作品。就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来说,这部作品可以称为英国18世纪社会...
北京大学出版社先声文丛心灵革命 本书特色 海外中国研究重要奖项列文森奖得主 陈平原 夏晓虹 汪晖 杨联芬 力荐 以爱情这一新颖极具吸引力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讲述晚...
宗璞(1928-),原名冯钟璞,笔名还有绿蘩、任小哲等。祖籍河南省唐河,生于北京,为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儿时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
捷进英语4(两册) 内容简介 每级课本包括1册主课本和1册学习用书,两册书相辅相成、配合使用。每级分为9个单元,每单元3课。主课本:每单元包括3篇课文,每篇课文...
古墙(中国长城与民族融合)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的形式讲述历代长城的修建与中华民族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民族融合与民族发展,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一个永恒的话...
红楼解梦第八集:黛玉原型画像考 本书特色 《红楼解梦》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不仅包括立论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论,而且包括解梦...
蒙古民族基督宗教史 内容简介 《蒙古民族基督宗教史》是我国**部研究蒙古民族和蒙古地区基督宗教传播发展情况的历史学、宗教学著作。作者在遍检古今中外大量零散但又丰...
《花儿与少年》:严歌苓非常机警,她敏锐地意识到人的处境中有古典力学不能解决的吊诡:为了寻求“幸福”,一个女人离婚,再嫁,
走过荒原:199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记 本书特色 中国有句古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人类在20世纪生了一场大病,文明的肌体长出了恶瘤,即使做了切除手术,也不能...
某地官员梁知在省委党校进修期间,与一名80后个性女孩金金发生婚外情,却在进修结束后,抛弃金金回到家乡。已经怀有身孕的金金由
现代家庭实用宝典--麻将入门 内容简介 在家庭上学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难题,人们往往希望能找到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快捷方法。以便能更好的生活。随着生活水平...
拉辛与莎士比亚-袖珍经典 本书特色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厘清...
词曲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王易编著的《词曲史》详述词曲演化史,以词曲文体形式的发展演变为纲,在此基础上按明义、溯源、具体、衍流、析派、构律、启变、入病...
聚散之际,献予伤感成人礼。★“中国时报”2012开卷好书奖!★以《城南旧事》的童稚抒写《台北人》的感怀。★黄春明、张大春、柯
呐喊与流言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论文、书评及讲稿共35篇,大部分是作者近年新作,也有一些十几前的旧文。以论题分类,大致可分“张爱玲与现代中文文学”、“重读文革”及...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极力调侃生活的琐碎,巧解各路话题新闻,用简短、精炼的笔调刻画出生活舞台上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当然亦有
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作者在文学论述方面的三部代表作《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红楼梦评论》以叔本华的悲剧哲学思想来研究《红...
超现实主义宣言 内容简介 超现实主义运动涉及文学、绘画和音乐等艺术领域。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梦幻,重视思维的原始状态,是一次精神革命。为此布勒东提倡自动写作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