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学术史著述,历经近十年的努力,试图追踪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关注文学史观念的不断变革,极力全面搜寻已经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在目前已经搜索到的80多本当代文学史著作中进行版本比较研究,特别关注文学史编撰者这一主体的“文学史精神”及文学史实践,力求全面真实地描述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的学术风貌。该著述的总体构想,亦即体例框架具体设计为:绪论+五章+余论三个部分。
《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研究》这部学术史著述,历经近十年的努力,试图追踪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关注文学史观念的不断变革,极力全面搜寻已经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在目前已经搜索到的80多本当代文学史著作中进行版本比较研究,特别关注文学史编撰者这一主体的“文学史精神”及文学史实践,力求全面真实地描述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的学术风貌。该著述的总体构想,亦即体例框架具体设计为:绪论+五章+余论三个部分。
章中国当代文学史家
及其代表史著解读
一、 “文学史梦想"与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概览
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有很多梦想,梦想天下太
平,世界大同;梦想政通人和,国富民安;梦想学术民主,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梦想三尺讲台,弟子云集,授业解惑,等
等。20世纪初,中国学人的梦想是发展现代社会教育,开办
大学并在大学课堂开设国学门类,讲授中国文学史、西国文学
史等课程,以传播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传统。于是, “撰写一
部中国文学史”便成为大学文科教授们的梦想,而这一梦想与
民族振兴、国家想象是一致的。正是在这一梦想的激励之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了写史、读史的学术时尚,出版了一
大批中国学人自己编写的文学史著作,开始摆脱了由他国学人
编写中国文学史的尴尬处境,逐步确立了民族文学史的多元形
态,建构了我们自己的文学史观念和写作模式。历经一个世纪
的努力,中国文学史巨经成为一门成绩卓著的独立学科,据统
计,仅中国古典文学史著作就已经有1600多部。
在实践“文学史梦想”的过程中,涌现出难以计数的文学
史家、学者、教授。他们当中有林传甲、黄人、吴梅等拓荒
者;有谢无量、胡云翼、谭正璧等后来者;鲁迅、周作人、胡
适、郑振铎、钱基博等都曾有小说史、新文学史、通俗文学
史、白话文学史等著作问世;新中国文学史家队伍更其壮大,
陆侃如、冯沅君、朱东润、郭绍虞、刘大杰、游国恩等的中国
古典文学史、批评史、诗歌史的研究;王瑶、唐至囗丁易直至
黄修己、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
新时期几代文学史工作者精诚努力,推动了文学史学科建设的
同时,造就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文学史界新人,仅在当代文学史
研究领域就可以开列一长串名单,朱寨、洪子诚、张钟、郭志
刚、刘锡庆、张炯、杨匡汉、陈平原、孟繁华、程光炜、陈美
兰、於可训l、金汉、王庆生、董健、丁帆、王彬彬、陈思和、
邱岚、徐国伦、孔范今、吴义勤、吴秀明等等都是这一领域人
们熟悉的名字。据不完全统计,担当中国当代文学史主编的专
家、学者竞有100多人,还不要说参与文学史工作的具体撰稿
人、资料员的人数。“文学史梦想”如同一支火炬在老中青几
代人手中传递着,燃烧着,并将照亮后之来者。
当历史的脚步迈入20世纪中期,新中国的学人再一次做
着“文学史梦”的时候,文学史传统已经被战乱等社会历史原
因多次割断,因此续接文学史传统,建设新中国文学史的新形
态、新模式、新观念便成了实现文学史梦想的当务之急。新的
文学史工程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领域实施,在“五四”新文
学领域实践,而且开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领域尝试。1959
年,北大中文系部分青年教师与55级学生联合编印的《中国
现代文学史·当代部分纲要》,就透露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科
建设的*初信息。尽管当时中国当代文学刚刚开启了近十年的
历程,尽管当代文学史还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尾巴”地
位,但是“当代部分纲要”已经预示着中国当代文学史建构的
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有必要重提《中国现代文学史·
当代部分纲要》,它的当代文学史学科启蒙意义远远大于其本
身的“纲要”化特征。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种文学史启蒙
和体制化进程,就不可能有当下的88部“中国当代文学史”
著作以及数量可观的诗歌史、散文哽、小说史、戏剧史的问
世。
随后的20世纪6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史系统化的建构展
开。由山东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
院文学研究所等三家院所,分别编写出版了中国当代文学史著
作,即: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
出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年出版;
《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作家出版社,1963年出版。
这是中国当代学术史上推出的**批中国当代文学史。其
贡献和特点是显见的——首先,适时地总结了新中国*初十年
文学发展的形貌和历史轨迹,掀开了当代人撰写当代文学史的
**页,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史又延伸了一个年代。其
次,提供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新观念、新模式。“新中国文
学”的命名,划开了新中国与旧中国文学在体制上的鲜明界
限,开启了人民文学的新纪元。第三,确立了文学史研究的
“教科书意识”和文学史集体编写的先例。
王春荣,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大学文学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
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辽宁省电影
家协会副主席。主攻中国当代文学、女性
诗学等。曾出版《新女性文学论纲》《女性
生存与女性文化诗学》《女性声音的诗学》
(合著)《新时期电影的多元结构》《意义
的生成与阐释: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学研究》
等学术著作5部,参与教育部“十一五”规划
项目《女性文学教程》的编写。在国家和省
级刊物发表论文数篇,代表作有《现代女性
文论对中国文论建设的特殊意义》《新时期
文学“文化边缘人”谱系图》等。《中国社
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等刊物都曾转载或评
论过上述论文
大伟品水浒 本书特色 感悟人生成败之谜,破解北宋治安密码,传授防范自卫要决。大伟品水浒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圈套;潘金莲出轨之谜;弱者;武大郎捉奸血染的...
比较与超越:世纪之交中西文论之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世纪之交的中西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时间跨度从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的中西文论概观的反思,到21世...
文心可鉴-范曾古体文赋八篇评注 本书特色 本书共有赋文八篇,分别为《炎黄赋》《水泊梁山记》《崂泉铭》《寿翁铭》《八大山人记》《孔子大典祭文》《黄帝颂》《莽神州赋...
元代文人心态 本书特色 么书仪编著的《元代文人心态》是研究元代知识分子的开拓性著作。作者不囿于文史学界的观点,对元代知识分子进行了创造性的综合性研究。作者从全新...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宋辽金卷 本书特色 郭预衡编著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宋辽金卷)》是配合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而编的辅助教材,已列入国家教委组织制定...
《小完美》是一部笔记书,采用《我不是完美小孩》内文的画作,呈现主角人物古灵精怪的多种样貌,并饰以多款细节插图,呈现灵巧轻
新声与绝响——施议对当代诗词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集合了施议对先生的数十篇力作, 回顾了当代诗词发展变革历程, 对当代重要诗词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 总结了当...
安得情怀似旧时 关于古典与爱情的浅吟低唱 内容简介 又逢春花怒放,又有明月当头,为了梦想和幸福颠沛流离的你啊,是否还记得,曾经摇曳在少年情怀里的那抹幽香,那缕清...
文案凡有果必有因,蒼煢沒有想到,一心想阻止十二年前慘劇發生的自己,才是害死孔孔的真正元兇,為了締結兩人的相遇,所付出的遠
佛心处事 内容简介 本书《佛心处事》,就是用佛心处理大事。其实“佛心”也就是“人心”,佛事也是从人事民展而来的。用“佛心”处事只是换个角度来思考处理人间事务。为...
中国叙事学-第2版 本书特色 《中国叙事学》将中国的叙事传统放在世界文学的范围内进行考量,而且以此为课程的切入点,再慢慢地引入中国叙事文学的代表性文体——明清“...
《文心雕龙》探疑 本书特色 《文心雕龙探疑》(作者万奇、李金秋)专门针对《文心雕龙》各篇中,历来学者存有歧解的疑点,逐一辨析。注重从与相关段落、全篇主旨、写作实...
飞扬与落寞-中国古代文人的另类面孔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今,凡文人,大概无非两类。一是以文学为目的者,一是以文学为手段者。为目的,往往执著追求,弄不好要为文学送掉小...
一本书搞懂欧洲经典文学 本书特色 穆宏燕主编的《一本书搞懂欧洲经典文学》是世界文学名著的精缩版。其特点是“精缩”与“原汁原味”兼顾:既不是介绍性的。也不是摘录式...
民国儿童文学文论辑评-(上.下册) 本书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泉根主编的民国儿童文学研究系列之一。王泉根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儿童文学...
佐野恭一就讀的明星高中.綠丘學園,被稱為野獸的男人.千葉雅也就讀的則是壞學生巢穴的東高,兩所學校之間只隔了一道圍籬。千葉
词的伦理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诗学文本的解读。作者通过对汉语现代诗歌的阅读和写作体验,从汉语的词的独特视角,用隐喻的方式回归中国的古典传统。作者对汉词语的敏感和关...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Duras,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
西方文学经典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了目前我国高校外国学教学内容的精华部分,读者借之可在较短时间内尽可能把握住西方文学的基本理念、发展线索、主要流派、代表作家及...
黄炎培与近代中国的儒商 目录 前言**章 导论:黄炎培与他的几位商界朋友第二章 张謇:对社会负责的经理人**节 转入经商的道路第二节 经商理念——谋公众之利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