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学术史著述,历经近十年的努力,试图追踪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关注文学史观念的不断变革,极力全面搜寻已经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在目前已经搜索到的80多本当代文学史著作中进行版本比较研究,特别关注文学史编撰者这一主体的“文学史精神”及文学史实践,力求全面真实地描述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的学术风貌。该著述的总体构想,亦即体例框架具体设计为:绪论+五章+余论三个部分。
《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研究》这部学术史著述,历经近十年的努力,试图追踪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关注文学史观念的不断变革,极力全面搜寻已经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在目前已经搜索到的80多本当代文学史著作中进行版本比较研究,特别关注文学史编撰者这一主体的“文学史精神”及文学史实践,力求全面真实地描述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的学术风貌。该著述的总体构想,亦即体例框架具体设计为:绪论+五章+余论三个部分。
章中国当代文学史家
及其代表史著解读
一、 “文学史梦想"与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概览
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有很多梦想,梦想天下太
平,世界大同;梦想政通人和,国富民安;梦想学术民主,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梦想三尺讲台,弟子云集,授业解惑,等
等。20世纪初,中国学人的梦想是发展现代社会教育,开办
大学并在大学课堂开设国学门类,讲授中国文学史、西国文学
史等课程,以传播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传统。于是, “撰写一
部中国文学史”便成为大学文科教授们的梦想,而这一梦想与
民族振兴、国家想象是一致的。正是在这一梦想的激励之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了写史、读史的学术时尚,出版了一
大批中国学人自己编写的文学史著作,开始摆脱了由他国学人
编写中国文学史的尴尬处境,逐步确立了民族文学史的多元形
态,建构了我们自己的文学史观念和写作模式。历经一个世纪
的努力,中国文学史巨经成为一门成绩卓著的独立学科,据统
计,仅中国古典文学史著作就已经有1600多部。
在实践“文学史梦想”的过程中,涌现出难以计数的文学
史家、学者、教授。他们当中有林传甲、黄人、吴梅等拓荒
者;有谢无量、胡云翼、谭正璧等后来者;鲁迅、周作人、胡
适、郑振铎、钱基博等都曾有小说史、新文学史、通俗文学
史、白话文学史等著作问世;新中国文学史家队伍更其壮大,
陆侃如、冯沅君、朱东润、郭绍虞、刘大杰、游国恩等的中国
古典文学史、批评史、诗歌史的研究;王瑶、唐至囗丁易直至
黄修己、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
新时期几代文学史工作者精诚努力,推动了文学史学科建设的
同时,造就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文学史界新人,仅在当代文学史
研究领域就可以开列一长串名单,朱寨、洪子诚、张钟、郭志
刚、刘锡庆、张炯、杨匡汉、陈平原、孟繁华、程光炜、陈美
兰、於可训l、金汉、王庆生、董健、丁帆、王彬彬、陈思和、
邱岚、徐国伦、孔范今、吴义勤、吴秀明等等都是这一领域人
们熟悉的名字。据不完全统计,担当中国当代文学史主编的专
家、学者竞有100多人,还不要说参与文学史工作的具体撰稿
人、资料员的人数。“文学史梦想”如同一支火炬在老中青几
代人手中传递着,燃烧着,并将照亮后之来者。
当历史的脚步迈入20世纪中期,新中国的学人再一次做
着“文学史梦”的时候,文学史传统已经被战乱等社会历史原
因多次割断,因此续接文学史传统,建设新中国文学史的新形
态、新模式、新观念便成了实现文学史梦想的当务之急。新的
文学史工程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领域实施,在“五四”新文
学领域实践,而且开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领域尝试。1959
年,北大中文系部分青年教师与55级学生联合编印的《中国
现代文学史·当代部分纲要》,就透露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科
建设的*初信息。尽管当时中国当代文学刚刚开启了近十年的
历程,尽管当代文学史还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尾巴”地
位,但是“当代部分纲要”已经预示着中国当代文学史建构的
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有必要重提《中国现代文学史·
当代部分纲要》,它的当代文学史学科启蒙意义远远大于其本
身的“纲要”化特征。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种文学史启蒙
和体制化进程,就不可能有当下的88部“中国当代文学史”
著作以及数量可观的诗歌史、散文哽、小说史、戏剧史的问
世。
随后的20世纪6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史系统化的建构展
开。由山东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
院文学研究所等三家院所,分别编写出版了中国当代文学史著
作,即: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
出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年出版;
《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作家出版社,1963年出版。
这是中国当代学术史上推出的**批中国当代文学史。其
贡献和特点是显见的——首先,适时地总结了新中国*初十年
文学发展的形貌和历史轨迹,掀开了当代人撰写当代文学史的
**页,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史又延伸了一个年代。其
次,提供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新观念、新模式。“新中国文
学”的命名,划开了新中国与旧中国文学在体制上的鲜明界
限,开启了人民文学的新纪元。第三,确立了文学史研究的
“教科书意识”和文学史集体编写的先例。
王春荣,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大学文学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
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辽宁省电影
家协会副主席。主攻中国当代文学、女性
诗学等。曾出版《新女性文学论纲》《女性
生存与女性文化诗学》《女性声音的诗学》
(合著)《新时期电影的多元结构》《意义
的生成与阐释: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学研究》
等学术著作5部,参与教育部“十一五”规划
项目《女性文学教程》的编写。在国家和省
级刊物发表论文数篇,代表作有《现代女性
文论对中国文论建设的特殊意义》《新时期
文学“文化边缘人”谱系图》等。《中国社
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等刊物都曾转载或评
论过上述论文
上海浦东风景 本书特色 上海浦东新区地处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带的中点,位于长江和黄浦江入海口的交汇处,面积533平方公里,人口163万。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府...
高级英语视听说教程1(教师用书)(附光盘 本书特色 《高级英语视听说教程1:教师用书》(引进改编版)适合大学英语本科高级听说课程,特别是基础英语后的高级选修课程...
保加利亚文学(外国文学史丛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介绍保加利亚文学的通俗读物,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保加利亚文学,并重点介绍了十几位保加利亚著名文学家。 本书系统、...
《向西方学习(走近胡适)》共分5编11章,内容包括重估旧文明,国民性批判:医治民族心灵的创伤、呼唤个性解放、理性之光、用理性之
本书是一本小说作品集,书中主要讲述的故事内容是狗日的粮食、白涡、虚证、伏羲伏羲、教育诗、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三X与一个作
《1934—1935中缅边界调查日记》内容简介:1934年英国入侵云南边境造成“班洪事件”,周光倬为“外交部特派云南边地调查专员”,经
时尚英语趣文--美丽加工业:健康人生 内容简介 互联网的出现尽管只有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其普及和发展的速度却是前所未有的。今天,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
《东藏记》是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第二卷,并可独立成篇。这部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
中国曲艺通史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八章,包括:古代说唱对曲艺的孕育——汉前时期、曲艺的初成——汉至南北朝时期、曲艺的成熟——唐五代时期、曲艺的发展与繁荣——两宋时期...
《代表作•中间代》,十位中国文坛活跃的青年作家自选最满意短篇小说。他们多为“70后”,作品个性鲜明。他们没有赶上文学爆炸的好
法国沙龙女人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的目标并不宽泛,而主要集中于能代表当时社会*纯粹精神文化生活的那些女性身上,从文学和礼仪的角度追述他们对文明的影响。法国沙龙女人...
美丽与衰愁:一个真实的周璇 本书特色 1934年上海各家电台联合举办歌星比赛,白虹、周璇、汪曼杰名列三甲。周璇被报刊评论为“新出现的小歌星,前程似锦”,电台评她...
融合老版本前6本换了出版社的新版完结篇作者简介 完结版作者:吉原理恵子插画:長門サイチ目录 一本の煙草が、出会えた奇跡を昇
文化视野下的古代文学研究 本书特色 《文化视野下的古代文学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名书目文献出版社,1979年成立。1996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内容简介:本书围绕“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支柱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
迦陵杂文集 本书特色 我的老师顾羡季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我当时对此并无深刻的了解,但如今当我历尽了一生的忧苦...
《林语堂散文》中林语堂的人生哲学亦如他的社会观、政治观和历史观一样复杂。林语堂自幼耳濡目染于“亲情似海的基督教家庭”,他
韩东以诗歌和长篇小说为人所知,但他的中、短篇小说亦堪称当代汉语文学的经典杰作。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于细微处见真情,于轻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本书特色 一个民族,它那历代不灭的灵魂,以各种形式在无尽的时空里体现,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形式,就是体现在其以母语写出的经典文本中。正如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