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言
王伟光
利益和利益关系问题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必
须关注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围绕利益和利益关系问
题的研究,形成了不少新的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贡献。但从总体上看,这方面的研究依然还是很不够的,我
们应该按照党中央提出来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要要求,进一步加大利益关系研究的力度。特别是以下一些
方面的问题值得从深层次上探讨:
一是利益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现有的马克
思主义哲学教材来看,利益理论的应有地位没有体现出来。少数教
材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纳入了利益范畴,但也还很不
够。没有一个科学准确的利益范畴,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
题如人的实践、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动力、人的本质和价值等虽
然在教材中得以表达,但对其实质的理解难以令人满意,因为人的
实践目的、社会发展动力、人的价值等问题都不可能被充分注意到。
随着社会生活对利益作用的不断证实,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
并没有根据现实的变动对利益的哲学分析作一个准确的定位。如
果把实践——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人的价
值实现看做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逻辑严谨的范畴体系,对利益的
哲学阐释显得必要。实践的目的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人的主体性
必然牵涉到利益,因而对利益的哲学概括是对实践的哲学概括的前
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究其实质表现
为现实主体利益之间差别、矛盾、冲突,人的价值归宿要解决的正是
正确处理利与义、己与他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些也都是以利益分
析为基础。
二是对利益的动力作用的认识和发挥。在人类社会历史的长
河中,利益人以主体的地位留下无数痕迹。利益人的行为影响和改
变着世界。人们的各种谋利活动,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实践活
动,无不与利益相关联。从静态看,作为社会成员维持生活生产的
一定条件和向往目标,利益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凝聚功不可没;从动
态看,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调整和革命的原发性因素,相
伴人类始终的利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沿着
“利益人”意识增进的合理趋向,致力于调动主体积极性,促使社会
的全面进步。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认定,更是将“利益人”提到突出
地位,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主体合理需要的应有重要作
用得以恢复,政府、法制、舆论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增长。利益取
向的改革在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带来
一些负面影响,其所固有的各种限度都明显体现出来。展望未来,
有效率的发展仍旧是长时期内的重要目标,“利益人”的作用应当得
到*大限度的发挥,各项具体政策的制定还应主要照顾到主体积极
性能动性。当然,必须着手解决“急功近利”的后遗症,建立一个合
理的新型伦理规范机制,对“利益人”行为给予奖惩,以适宜的办法
解决分配不公问题,更加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是社会利益群体的划分标准和类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中,利益主体的独立性和群体意识明显增
强。如何根据现实的情况来对原有的和新生的利益群体进行划
分,看法是很多的,如影响比较大的有中国社科院提出的“十阶
层”划分法等。这些划分到底科学不科学,到底对我们的决策可以
起到什么样的参考作用,应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来加以
认真的研究。
四是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随着中国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关键阶段,利益关系的处理越来越被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
指出:“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
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
至关紧要。”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
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统筹协调各方
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限度激发
社会创造活力,*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
素。”到底如何正确认识现实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如何全面把握这
种变化对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影响,如何切实做好协调利益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这篇大文章,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
以这些方面为突破口来推动利益理论和当代中国利益关系研
究,我认为是十分迫切的,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和现实工作者的共
同长期努力。彭劲松是我所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0届博
士毕业生。他的博士毕业论文是专门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的利益关系的,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党校出版社和中央党校研究室
从事编辑、文稿撰写和理论研究工作,对利益范畴和当代中国利益
关系相关问题进行了长期而比较系统的关注。期间,他先后参与了
一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一般课题和中央党校其他课题的研
究,并围绕这个主题发表了三十余篇论文。这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的专著《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分析》,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问题的基
本理论为指导,就当代中国利益关系的现状和协调,提出了一些新
颖的见解和看法,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无疑是有裨益的。特此向理
论界和广大读者予以推荐,是为序。
(二)不当部门利益的负面后果
不当部门利益的膨胀有着深层次的复杂原因,是随着市场经济的
快速发展、社会整体的转型过渡、财政制度的监管不力、社会监督的严
重缺乏等而不可避免的现象。其所产生的负面后果值得我们关注。
滋生腐败,助长不良之风。部门利益实质上是隐性的公共权力
异化,部门利益的扩张使得设租寻租行为公开化。部门领导和关键
岗位的部门工作人员,很容易利用手中的权力追求个人利益,化部
门利益为一己之私利。“小金库”为乱发奖金、形象工程、吃喝风、送
礼风等行为提供了方便,成为官员堕落的温床。
固化特权,滞延改革步伐。对部门权力的追求和维护,影响公
共权力的独立化和透明化,降低政府工作效率。职权交叉重叠,机
,构设置不合理,经济事务与行政事务不分,官僚主义盛行,影响公共
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职能不清,使得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产
品难以到位,应该承担的社会保障等功能难以有效承担。
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部门利益的扩张把一部分公共利益
转移到政府机关人员手中,社会财富分配扭曲,人为加大社会收入
的差距,也降低了社会公平程度,引起人们对于政府的不满。利用
强制力量进行“乱收费,乱罚款”,可能引起和加剧人们的对抗行为。
一些部门决策往往反映的是强势集团的利益,社会大众尤其是困难
群体的利益被严重忽视,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与权威,损害党与政府
在人民中的形象。
增加成本,阻碍经济运行。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加大了社会成
本。各个部门人浮于事,国家财政收入开支50%以上用于“养人”
(发达国家一般在20%左右)。创业者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时间、精
力还在不断增加,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各种费用还在不断增加。市
场经济的秩序难以完全建立,国家经济发展和实力受到影响。
眼光狭隘,影响法律权威。各个部门纷纷利用自身便利条件,
以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等形式扩大自身权限,将部门意志上升
为国家意志,或将国家意志歪曲为部门意志。从自身的狭隘利益出
发,在立法中过多设置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相对一方的义务和
责任,而淡化政府主管部门的义务和责任,导致双方权利义务的不
对等。行业法律法规重叠,相互协调性很差,影响人们对于法律规
范权威的信心。
(三)部门利益的遏制对策
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关键。不当部门利益的存在,表明
政府转型还不彻底。要致力于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使政府职能回
归原位,消除部门利益的产生根源。改别人容易,当改革改到自己
头上来的时候是*为困难的。改变部门自我改革的思路,借助利益
相关方(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和利益超脱方(专家、社会公众、舆
论媒体)的共同参与来加大改革力度。
以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为重点。财政制度的不完善,是政府部门
通过乱收费、乱罚款来追逐自身不当利益的土壤。应加大财政法制
建设的力度,制定《财政基本法》,尽可能地把政府及其各部门的收
人统一纳人预算管理二;对必要的收费,严格实行牧支两条线管理。
财政预算要保证政府各部门的正常开支,避免“只给政策不给钱”,
让各政府部门领导忙于找钱,以解决单位福利和办公经费的做法。
行政、执法、司法要与经济利益相脱离,工商、质监、城管、交通、公检
法等,由财政全额供养,不可以随意设置收费项目。严格预算外资
金管理,规范政府采购活动。
以强化社会监督为保障。政府部门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其权力
的运用理所当然要受到人民的监督。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中提倡
民主公开的工作作风,以服务于人民为荣,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借助群众评议、公开协商、听证质询、来访信访、舆论报道等多种形
式,时刻保持清醒,及时纠正错误。上级部门和同级部门有相互监
督的义务,要注意定期检查、交流情况、协同行动。
以规范部门立法为突破。立法要体现公平、公正、统一的原则,
切实防止部门利益法定化。
清代江西乡试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部系统研究清代江西乡试的专著,从时间和空间交叉、制度史与活动史融合的维度梳理了清代江西乡试基本制度,再...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2: 铁幕 本书特色 本书记述了二战后期盟军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前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雅尔塔会议的顺利召开,苏联红军直捣柏林,德国法西斯的溃败...
谁在误读中国-央视名嘴杨锐纵论天下 本书特色 谁在误读中国,或许我们误读了世界,我们是否在误读自己,但愿人们没有误读杨锐。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谁在误读中国谁在...
太阳旗下的毒魔:侵华日军毒气战真相 内容简介 侵华日军毒气战真相。1937年-1945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者不仅给中国造成20...
作者简介郭华榕,北京大学教授。1952年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53年在北京俄专学习,1954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学习。197
《山居七年》内容简介:2014年因借山而居火爆网络的青年诗人、画家二冬,在终南山的小院儿里诗意地栖居七年了。很多人以为他住个一
喋血柏林墙-德国情报机构大揭秘 本书特色 你的荣誉便是你的忠诚。希特勒的题词道出了党卫军与德军谍报局的根本区别。在希姆莱和海德里希的领导下。党卫军成了希特勒的御...
理性的异化-实证主义思想史 本书特色 波兰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编著,衣俊卿主编的《理性的异化——实证主义思想史》此书记叙了实证主义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资料翔实,...
国家监察制度改革研究 本书特色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搅动"一池春水",既重新配置了国家权力,又重构了国家反腐败体制,为"打老虎"和"拍苍蝇"织下...
劈波斩浪逐荷夷:郑成功收复台湾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介绍郑成功横渡台湾海峡收复台湾的通俗读物。它从郑成功个人的成长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发展壮大谈起,阐述了台湾自古以...
战争毁坏了三个民族代表人物的纪念碑,但是基座却留存了下来。也许,这座纪念碑还会修复?也可能将会矗立起一座新碑,用以教育今
Nochildlikesgoingtobedandaseveryparentknows,theirlittletreasureswilltryanddelayi...
“巴巴罗萨”行动 本书特色 《“巴巴罗萨”行动》详细讲述了德国侵苏战争**周的历史:开篇首先对于(那次)国防军自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1941年的胜利作了全面回顾,...
社会主义通史-第五卷 本书特色 本选题2001年8月3日选题论证会通过,当时名为《科学社会主义史》,选题为我们自己提出并做出初步方案,约请中央党校组织专家撰写,...
《梁启超修身三书:曾文正公嘉言钞》内容简介:《曾文正公嘉言钞》是从曾国藩的书札、家书、家训、日记、文章中摘录有关修身内容汇
公共管理案例(公共管理案例系列教材) 本书特色 《公共管理案例》: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建设项目成果。公共管理案例(公共管理案例系列教材) 目录 走向新的地...
《金牌销售成交》内容简介: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实战技巧与方法,帮助读者与客户迅速达成交易,通过信念、准备、筛选、聆听、沟通、成
2017-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央重要会议与文件,收录了对2017年党委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中共...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本书特色 思想政治教育蕴涵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复杂的系统构造、多元的实践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需要从理论到实践,...
《社会进化与政治学说》一书的主旨是提供一套清晰阐述的社会哲学,以作为解决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论指导。作者霍布豪斯以进化与进步的区分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