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倒西壁。如今收拾归去,依旧水连天碧。
济公(济颠禅师)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本书详尽地描述了济公的生平和故事,并收录了他的多道诗偈,堪称济公系列小说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济公电视剧的热播,一曲“鞋儿破、帽儿破”,伴随着“南无阿弥陀佛”的旋律,唱遍了大街小巷,济公一下子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这部连续剧在当时影响力之深广,是没有亲历的人无法想象的。
**回 静中动罗汉投胎 来处去高僧辞世
诗曰:爱网无关爱不缠,金田有种种金丹,禅心要在尘中净,功行终须世上全。烦恼脱于烦恼际,死生超出死生间,不能火里生枝叶,安得花开火里莲。
这八句诗,是说那释教门中的罗汉,虽然上登极乐,无灭无生,但不在人世翻筋斗,弄把戏,则佛法何以阐明?神通难以显示,那能点醒这尘世一般的愚庸?如今且说一位罗汉,因一念慈悲,在那西湖上留下五十年圣迹,后来万代瞻仰,莫不称奇道异,你道是谁?
话说大宋高宗南迁建都在浙江临安府(即今杭州),这浙中有一座天台山*为灵秀,乃是个活佛住的处所。这高宗建都在旁,遂改为台州府。这府中有座国清寺,寺中的长老法名一本,道号性空,僧腊已是六十八岁,也是累劫中修来的一尊罗汉,他往往默示禅机,绝不轻易露出本相。
这年,正值残冬,北风凛洌,彤云密布,雨雪飞扬。晚斋后,长老在方丈室中禅椅上,端然独坐。众弟子群侍两旁,佛前香烟霭霭,玻璃灯影幢幢。师弟们相对多时,有一弟子会悟于心,跪在长老面前道:‘弟子蒙师慈悲点示静理,今弟子细细参悟,已知静中滋味,有如此之美矣。’长老微笑道:‘你虽会得静中滋味固妙。然有静必有动,亦不可因静中有滋味,而遂谓动中全无滋味也。’弟子惊讶道:‘蒙师慈悲点示静理,今复云动,岂动中又别有滋味耶?’长老道:‘动中若无滋味,则处静者不思动矣。’正说著,只听得豁喇喇一声响亮,犹如霹雳,众弟子尽吃一惊。长老道:‘你等不必吃惊,此正所谓静中之动也。可细细看来,声从何起?’
众弟子领了法旨,遂一同移灯出了方丈室,行至法堂转上大殿,并无声影,再走入罗汉堂去,只见一尊紫磨金色的罗汉,连一张彩画的木椅,都跌倒在地,众僧才明白,原来声出于此,遂回方丈室报知长老。长老也不做声,闭目垂眉竟入殿去了。去不多时,忽回来说道:‘适来一声震动,跌倒在地上者,乃紫脚罗汉静极而动,已投胎人世矣!幸去不远,异日尔等自有知者。待弥月时,老僧当亲往一看,并与之诀别也。’众僧听了,俱各惊异不提。正是:
已知来定来,早辨去时去;
来去两分明,方是菩提路。
话说台州府天台县,有一位宰官,姓李名茂春,又名赞善,为人纯谨厚重,不贪荣利,做了几年官,就弃职归隐于家。夫人王氏,十分好善,但是年过三十并无子嗣,赞善又笃于夫妻之好,不肯娶妾,夫妻两个日夜求佛赐子。忽一夜,王夫人梦见一尊罗汉,将一朵五色莲花相赠,夫人接来,一口吞下,自此之后,遂身怀六甲。到了十月满足,一更时分,生下一男,面如满月,眉目清奇。临生之时,红光满室,瑞气盈门,赞善夫妻两人欢喜异常,赞善忙烧香点烛,拜谢天地,一时亲友尽来称贺。
到了满月,正在开筵宴客,忽门公来报:‘国清寺性空长老,在外求见赞善。’赞善暗想:这性空和尚,乃当世高僧,等闲不轻出寺,为何今日到此?连忙接入堂中,施礼相见。便道:‘下官尘俗中,蒙老师法驾光临,必有事故。’长老道:‘并无别事,闻得公子弥月,特来祝贺。但此子与老衲有些来处因缘,欲求一见,与他说个明白。’赞善满心欢喜,忙进内与夫人说知,叫丫环抱著,自己跟出来送与长老观看。长老双手接在怀中,将手摸著他的头道:‘你好快脚,怎冷了,不怕这等大雪,竟走了来。但圣凡相隔天渊,来便来了,切不可走差了路头。’那孩子就像知道的一般,微微而笑。长老又拍他两拍,高声赞道:
‘莫要笑!莫要笑!你的事儿我知道。见我静修没痛痒,你要动中活虎跳。跳便跳,不可迷了静中窍。色会烧身,气会改道,钱财只合帮修造。若忧冻死须菩提,滚热黄汤真实妙。你来我去两分明,慎勿大家胡厮靠。
长老赞罢,遂将孩子抱还丫环叫她抱了进去。又问赞善道:‘公子曾命名否?’赞善道:‘连日因庆贺烦冗,尚未得佳名。’长老道:‘既未有名,老僧不揣冒昧,妄定一名,叫做修元,顾名思义叫他恒修本命元辰,不知大人以为如何?’赞善大喜道:‘元为四德之首,修乃一身之本,谨领大师台教,感谢不尽。’长老遂起身作别。赞善道:‘蒙老师远临,本当素斋,少申款敬。奈今设席宴宾,庖人烹宰,厨灶不洁,以致怠慢,容他日亲诣宝刹叩谢。’长老道:‘说谢是不敢当,但老僧不日即将西归,大人如不见弃,屈至小庵一送,叨宠实多。’赞善道:‘吾师僧腊尚未过高,正宜安享清福,为何忽发此言?’长老道:‘有来有去,乃循环之理,老僧岂敢有违。’遂别了赞善,回至寺中静坐。
过了数日,时值上元,长老方出法堂升座。命侍者撞钟擂鼓,聚集众人,次第顶礼毕,两班排立。长老道:‘老朽不日西归,有几句辞世偈言,念与大众听著:
正月半,放花灯,大众年年乐太平,老僧随众已见惯,归去来兮话一声。既归去,复何疑,自家心事自家知,若使旁人知得此,定被旁人说是非。故不说,痴成呆,生死之间难用乖,山僧二九西归去,特报诸山次第来。生死来,休惊怖,今古人人有此路,黄泉白骨久已非,唯有青山还似故。水有声,山有色,阎罗老子无情客,奉劝大众早修行,先后同登极乐国。
长老念罢,大众听得西归之语,尽皆惶惶,一齐跪下恳求道:‘弟子们根器顽钝,正赖师慈,指示法教,幸再留数十载,以明慧灯之不灭!’长老道:‘慧灯如何得灭?因被灵光,致老僧隐焰。死生定数,岂可稽留?可抄录法语,速报诸山,令十八日早来送我。’吩咐毕,遂下法堂,众僧只得一面置龛,一面传报。
作者介绍:
天花藏主人: 明末清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其编、订的小说尚有《人间乐》《鸳鸯媒》《平山冷燕》《玉姣梨》等。
编者介绍:
明洁:原名董晓鹂,1993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曾为大学老师,后为以翻译为主的自由撰稿人。主要译著有:《与生命相约》、《活得安祥》、《佛之心法》、《正念的奇迹》、《生命的转化与疗救》、《步入解脱》、《切穿妄想的金刚石》、《呼吸!你活着》、《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等。
《亡父》内容简介:我是万父之父但我从来没有搞清楚搞清楚我到底是哪一种动物。终结一切都包裹在终结未解之谜中。从来都不知道什么
四棵杨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1949年后中国9亿农民30年间乡村生活的史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白鹿原》……第八届,可能就是《四棵杨...
唐太宗 本书特色 庶几成康,功德兼隆,四夷宾服,震撼八荒的一代天可汗!唐太宗 内容简介 《唐太宗》通过晋阳起兵、平定诸雄、玄武门之变、抚民以静、文治天下、临终托...
木木集——巴金译丛 本书特色 屠格涅夫,19世纪中叶俄国作家的杰出代表。他出身贵族,倾向开明,关注特殊时代中人们的运命,迅速而细致地反映着社会现象内的一处处心灵...
蛙 本书特色 莫言所著的《蛙》通过讲述一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既反映了乡土中国六十年的生育史,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
《时间机器》内容简介:《时间机器》运用了某种近乎恐怖的手法和错综复杂的情节,展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感人故事,描绘了一幅未来世
你为什么没朋友 内容简介 本书中作者以自己的实际体验和生活经历为样本, 慢慢刻画出“朋友”这一角色在人际关系中的意义与坐标。到底什么才是朋友, 什么才算友情? ...
直到孤独尽头 本书特色 一部感人至深的成长小说,一个关于失去、孤独和爱的动人故事被350家书店评选为“独立书商年度挚爱”雄踞德国《明镜》周刊畅销榜长达一年以冷静...
鸦 本书特色 神性、人性和魔性*极端的碰撞;*具崩坏性、*给力的意外结局!。获得日本亚马逊网店四星评价推荐。 《鸦》:新本格推理奠基人麻耶...
感悟名家经典小说--生死场 内容简介 本书收有《王阿嫂的死》、《看风筝》、《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黄河》、《后花园》、《小城三月》、《呼兰河传》等9篇中...
拉斯维加斯:血字谜案-CSI:犯罪现场调查 本书特色 ★推荐1:美国12年来*炙手可热的刑事剧系列,首次引进国内,由该剧组授权,力邀美国知名作家攥写本系列小说,...
《小兵张嘎》内容简介:《小兵张嘎》是我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至今总发行量超过500万册。小说叙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地
《明朝那些事儿·第1部》内容简介:《明朝那些事儿》由当年明月所著,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
占星.开放日 目录 《开放日:占星DESTINY》秘·仪开放日/ILIVE隐事色即是空/朱古力新地下铁/霍艳非·主打时光机(一)花·色孔雀胆/甘世佳圣诞。再见空...
牧师 本书特色 北欧的阿加莎克里斯蒂 瑞典推理小说女王荣获法国推理创作*高奖——“法国推理小说大奖”全球售出28种语言版权 法国媒体巨擘ugc已购下电影拍摄权牧...
瓦格纳教授的发明 本书特色 ★ 別利亚耶夫是前苏联的科幻小说大师,被称为“苏联科幻之父”★ 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别利亚耶夫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生动,...
生长蘑菇的地方-张炜中短篇小说精品选 本书特色 无疑,这是他十分珍爱的一部书,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书中所选的篇目都是他自己认为写得*好的。翻开书,随便读一段文字,...
血雷飞珠 目录 **章 自甘投虎阱 拼死犯龙威第二章 方幸逃虎口 又苦陷情关第三章 已遭丧父痛 复遭酷刑苦第四章 怪诞的遭遇 诡异的奇人第五章 玄罡伤怪杰 绝艺...
极暗之室 本书特色 我曾听到墙里传来死人的窃窃私语,他们肯定有数不完的悲苦要向世人倾诉。犯罪悬疑小说大师约翰?希欧林震撼新作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邓肯?罗利国际匕首奖...
远方诗意-当代名家精品珍藏 本书特色 《远方诗意(当代名家精品珍藏)(精)》是著名作家刘庆邦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自己从初三开始到当煤矿工人之前的一段生活经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