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徐艺乙, 生于1956年9月,江苏省南通
市人,汉族。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国家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曾任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民艺研究室主
任、《(中国民间工艺》编辑部主任、南京
博物院民膜民俗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南
京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工艺
美术、民俗艺术、’民间物质文化研究,出版
编著、专著、译著三十余部。其中,《中国
民间美术全集·用品卷》、《c中国民间美
术全集-王具卷)》获1993年度全国“五个’
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中国艺术研究院第
三届科研成果特别奖、首届国家社会科学
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 《c中国清魂官
章 民俗文物的分类问题
分类,也叫做“归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依据
某些原则,根据事物的异同划分类别,并阐明各类事物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在自然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
中,各类事物虽然可以视为“同出于一”,却“所为各
异”①。通过科学的分类,人们可以正确地认识事物发
展的规律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某项事物以
及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科学和相关学科进一步发展的
趋势。对事物进行分类,是所有事物在科学研究进程
中的基础工作,民俗文物暨民间物质文化的研究也不
能例外。
**节一般分类的历史与分类的方法
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是在人类自身的进化过程
中积累起来的。早期的人类由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
原因,活动的半径受到很大限制,但所接触到的各种新
鲜的事物已足以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多样性。在长时间
的为了生存而进行劳作的过程中,人们依据对自然界
物种的识别,对与他们的生活有直接的密切联系的各
种事物给予名称,由此逐步建立起一个以生活环境中
的植物、动物等的整套词汇为中心的极为实用的知识
体系,并且通过口头的方式广为传播。这些以能否食用的植物
和动物以及其他生活资料为主要内容的词汇,虽然有着很大的
局限性,却非常实用,能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便
利,同时,也构建了*初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体现着生产方式和
生活方式的文明传统。一般看来,在农耕民族的词汇中,以植物
栽培和动物驯养等方面的内容较为多见;游牧民族的词汇则反
映出对野生动物和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着更多的了解;居住
在海边的部族很可能对潮汐带来的海洋生物有着相当专业的知
识;而生活在丛林中的土著有可能对林间的鸟类习性了如指掌。
这样的文明传统所体现着的多样性特征,一直延续到今天。
人类在自然界中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通过自然来营造生
活的能力逐步增强的同时,人类也逐渐地认识到自然界中的事
物千变万化,各不相同。若是不能列出名目,便无从认识,也难
以利用。“凡事有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也。分理一失,乱由之
生②。”于是,在人们长期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分类的学问和分
类的方法。在中国,分类学的传统主要体现在知识、文献等领域
中;而在西方,分类学的知识则在博物学、生物学等领域内得到
充分应用。
华夏民族的先民们为寻找生活资料而形成了对自然物进行
“选择”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使得中国人对自然物理的性质
有着深切的认识,从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知识的谱系。
“方以类别,物以群分”③的朴素观念,便是古代中国人对分类的
基本认识,这也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在处置各
类事件、事物以及编纂图书的过程中广为应用。春秋战国时期
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通常被看作是哲学范畴的知识,但也不妨
将其看作是*早的自然物分类体系,因为“天有五行,水、火、
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④。相传在西周时期就已缀辑
成篇、汉代初年又经多人增补的《尔雅》一书,是中国人*早采
用分门别类的方式编成的训解词义的书。书中分列释诂、释言、
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
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19个门类,对当时人们
的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的名称及其字或词的含义,进行了不同
程度的解释。其中,释虫、释鱼、释鸟、释兽与动物的类别有关,
释虫包括了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释鱼包括各种海水鱼和淡水鱼、
两栖动物、低级脊椎爬行动物及鲸、虾、蟹、贝等;释鸟涵盖了各
种飞禽;释兽专指哺乳动物。这样的编排方式也可以视为中国
古代*早的动物分类,与瑞典博物学家卡洛鲁斯·林耐⑤在
1750年代确立的六纲系统相比较,这样的分类只是少列了两栖
纲和蠕虫纲两种。在汉代初年编辑的《诗(经)》是中国*早的
诗歌总集,共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
歌305篇,成书时将其分成风、赋、比、兴、雅、颂⑥6类编排,大概
是*早的诗歌艺术的分类了。
《Kubernetes实战》内容简介:Docker的流行激活了一直不温不火的PaaS,随之而来的是各类Micro-PaaS的出现,Kubernetes是其中最具...
《微南京·纸上金陵》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南京城历史、文化的作品集。作者通过自己收藏的有关南京的老广告,来还原过往南京的风俗
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 本书特色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有助于解决中国民族史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若干理...
华学.第九.十辑(全六册) 内容简介 简介《华学》是由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共同...
十六国、隋史:大字版 本书特色 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系列丛书,权威历史学家带你领略历史之美!《十六国、隋史》(大字版)是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十六...
隋唐五代史 本书特色 国人缺乏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观点,明确以大历史观为重的史学著作; 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现代史学四大家”,吕思勉毕生功力所在,四大...
传习录 本书特色 ★精心译注,文白对照,精装珍藏,古为今用 无障碍阅读 精辟透彻。 ★阳明心学经典 儒家之作,全译全注、文白对照、精僻透彻讲解详评,通俗易懂,无...
重庆往事:一个犹太人的晚年回忆:1940-1951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德裔犹太人卡佛岗一家为逃避德国纳粹迫害,在接连被英、法、荷兰等国拒绝入境后,过境苏联到达...
本书探讨了1851-1911年晚清政府对海外华人态度的转变。作者简介 颜清湟,1937年出生于福建永春,1956年毕业于吉隆坡尊孔中学,1
Dazzlinginitsoriginality,wittyandperceptiveinunearthingpatternsofbehaviorthathis...
国际名人看中国:我在中国的六十年 本书特色 本书以自传的形式真实地描述了作者在中国生活的六十年,包括作者年幼时在东北的生活,在上海的成长及在上海亲自经历的战争和...
北京民族史 本书特色 北京民族史在北京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许辉主编的《北京民族史》以时间为序,对北京地区少数民族的起源问题、民族融合问题、主...
史记:百家汇评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史记》白文本的基础上,以旁批的形式对《史记》的研究评注性文字进行汇集辑录而成的一个新的《史记》版本。史记:百家汇评本 内容...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3版)》主要内容:任何实际运行中的政府,都不仅是一种体制,而且是一个过程。因此,关于政府问题的研究,必
中世纪的世界史,就是亚洲的历史。你一定听过玄奘西行取经或者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除了传播佛法和增进贸易,这些旅行还间接促进了
匈奴-古代游牧国家的兴亡 本书特色 这本由日本的泽田勳所著,王庆宪和人晓明所译的《匈奴(古代游牧国家的兴亡)》将概述匈奴民族历史的大致轮廓,以达到介绍匈奴民族社...
當台灣經濟呈現疲弱的L型低欲望、新平庸正在帶領我們向下沉淪薪資凍漲、未來不明,新世代「向內、向下、向後」,喪失成功欲,只在
《世界汉学(第13卷)》内容简介:《世界汉学(第13卷)》旨在给关切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事实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各国汉学家,提供一个
隐忍与抗争-抗战中的北平文化界-北平抗战实录 本书特色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存文化血脉,各大高校几乎都选择了内迁,西南联大等内迁高校的事迹广为人知。但是,对于留...
建水史话 内容简介 位于云南南部的古城建水,距昆明220公里,距锡都个旧72公里。这里文物荟萃,风光秀丽,1994年1月被国务院同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