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书画装裱是对书画进行装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护、修复
书画文物的重要方法。在中国,书画装裱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
书法、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物修复工艺
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书画装裱技术传到了日本以后,在日本有
了新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日之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展开,日本的书画装裱
在国人面前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目。
刘舜强同志曾经在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书画的装裱与修复工作,
后求学日本,现在专心于书画装裱的理论研究工作,发表多篇学术
文章。刘舜强同志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对日本的书画装裱、修
复理论和方法加以总结,完成此书。我相信,这本书的问世,将有
助于读者了解日本书画装裱的由来、发展历史、相应的款式与流
派、材料、工具与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书画艺术、日
本文化和传统工艺的人员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前言
书画装裱又称为装潢,在历史上还曾使用过“装治”、“潢治”、
“装池”、“装褫”、“装背”、“裱褙”等称呼。“装”原本是装饰、装
束的意思,“潢”则是指为纸张进行染色。因此,装潢一词*初是
指将进行过裁治染色的写有一定内容的纸张,制作并装饰成可供阅
读或观赏的形式。书画的装裱是伴随着书画创作产生和发展的一种
特殊的工艺美术,它对于更好地表现书画的内容和思想有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而书画的修复则是延长古代艺术品的寿命,对书画进行
长期保存的一项基本措施。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众多珍贵的书
法、绘画等艺术作品,能够幸存到今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过
装裱与修复的缘故。可以说,装裱与书画休戚相关,紧密相连。
中国的书画装裱技术始于两晋,经过隋代的发展,到了唐代已
经基本完善,在经过宋代的大发展后,到了明代,书画装裱的款式、
使用工具、技法开始逐渐定型,在清代经过进一步完善后形成了我
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中国书画装裱技术。
在历史上,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列岛,与中国有着割不断的
历史情结。无论是汉代的“委奴国王”、还是魏晋时期的卑弥乎女
王以及后来的圣德太子都与中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始终注意加强
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自圣德太子全面学习中国文化
开始,日本的文化艺术也开始以中国文化艺术为范本进行模仿和创
作。这样的模仿表现在建筑、雕塑、金属工艺、瓷器、漆器等各个
领域,在书法绘画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日本在模仿中国的书法、绘
画过程的同时也学习了中国书画装裱的技法,并一直以“装潢”一
词对这种工艺进行诠释。日本崇尚佛教,佛教文化传入日本后,对
日本的书画装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早期的日本书画装潢在很大程
度上服务于佛教。从平安时代后期开始,日本的文化逐渐脱离对中
国文化的模仿,形成了有着浓厚日本特色的文化,诗歌、书法、绘
画都开始呈现出新的面目。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书画装潢逐渐走
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经过镰仓一室町时代,乃至后来的江户时
代,在日本的武家文化、茶文化、市井文化以及来自中国的文人风
的共同影响下,日本的书画装潢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有了自
己鲜明的特点,成为了日本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无论怎
样,曰本的书画与书画装潢作为东方美术的一个分支,与中国书画
艺术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和中国的书画及书画装裱艺术有诸多相
似之处。
在中国,目前关于日本文化研究的书籍已经不在少数,其中一
部分涉及曰本的书法、绘画艺术,但是对于与日本书法、绘画艺术
密切相关的日本书画装潢方面的书籍还尚未见到,毋庸讳言,书画
装裱技术在中国一直被作为书法、绘画艺术的附属工艺看待,没有
人把它作为独立的一类艺术、一种文化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更没
有人将其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加以讨论,因此,针对中国书法、绘画
之外的日本书画装潢,其研究工作则更是无人问津。
本书对日本书画装潢的由来、发展的历史作了初步的研究,对
日本书画装潢的流派、装潢样式等进行介绍,同时对相应的选材、
工具、技法也作了简要的陈述。目的是希望读者对日本的书画装潢
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日本美术乃至整
个东方美术的形成与发展。
“装裱”和“装潢”在整治书画作品的过程中,描述的基本上
是一个概念,但在中国使用“装裱”一词较多,在日本使用“装潢”、
“表具”等词汇较多,因此本书在谈到涉及日本的方式时使用“装
潢”一词,表达中国的方式、方法时使用“装裱”一词,以此进行
区别。
由于作者才识有限,加之资料不甚完备,因此书中必有谬误之
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第五章 日本书画装潢修复中使用
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画装潢离不开各类工具,不同
的工具应用于纸张的制备、表装裂的裁剪、浆糊的调制以及作品托
裱的各个环节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早期的装潢用具现在已经无从查考,只有《装潢志》
中对书画装潢用具的内容有些记载,其中的裱褙十三科中有界尺、
裁板、杆贴、糊刷、裁刀等几个种类。现在,中国用于书画装潢的
工具主要有棕刷(由树棕编织而成,用于托纸、覆褙等工作)、浆
刷(由树棕编织而成,用于在托好的画心四周涂刷稠浆糊)、排笔
(由多支毛笔并列连接而成,用于刷水或刷稀浆糊)、裁刀(手工打
制,用于裁切纸张、绫绢等,主要有马蹄刀、立刀)、裁尺(两边
粘有竹条的长木板)与裁板(长条状实木板)等(图一。五,中国
装裱用刷子、排笔;图一O六,裁纸用的马蹄刀)。
中国的书画装潢技术传到日本后,受当地地理环境、文化等诸
多因素影响,日本书画装潢修复中使用的工具逐渐区别于中国的传
统工具,开始使用更加具有日本特色的装潢工具。
在日本的书画装潢与修复工作中,表具师通常使用的工具有:
各类刷子(在日文中写作“刷毛”)、刀具(包丁)、量尺、裁板(定
规)、剪刀、钳子、糊漉、糊盆及各种辅助性工具。
用于日本书画装潢的刷毛约成型于1400年前后,是从镰仓一
室町时代的经师在制作和粘贴屏风、障子的过程中涂刷浆糊时使用
的工具演变而来的。*初,用于日本书画装潢中的刷毛,取材基本
上以猪毛和鹿毛为主,后来随着装潢技术的发展,刷毛的取材更加
广泛,各种植物纤维如树棕、动物毛发如山羊毛、绵羊毛、熊毛、
狸毛、鹿毛等都成为制作刷毛的材料。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用于
日本书画装潢的刷毛,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糊刷毛、付回刷毛、
水刷毛、抚刷毛、极刷毛、打刷毛等。这些刷子在形制上大体相同,
通常是由两块带手柄的桐木片夹住各种不同材质的动物毛发或植物
纤维制成。桐木手柄略呈“凸”字型,上方中央处有一小孔,供悬
挂之用。选择桐木作为刷身和刷柄,是因为日本全国出产桐木,并
且桐木质地精良、重量较轻,表具师用手握住刷柄后,可以灵活挥
动手臂。桐木还有良好的吸水性,在遇水受潮和受热干燥的过程中
不易变形。
糊刷毛(图一o七)。在书画装潢过程中,为了将纸张与纸张、
纸张与装潢织物紧密粘接,需要使用刷子蘸取浆水和浆糊涂刷在纸
张表面。这时使用到的刷子在日本被称为“糊刷毛”。
糊刷毛是使用马鬃毛或马尾毛制成的刷子。马鬃和马尾毛较粗
而有韧性,可以充分对浆糊进行捣练,同时马鬃和马尾毛表面比较
粗糙,在使用时可以较多的蘸取浆糊。通常,糊刷毛刷身宽15、高
约15、厚1厘米,刷足部分长约2.7厘米。连为一体的刷身和刷柄
为桐木的芯材部分制成。刷足由棕榈绳绑扎固定在桐木质刷身上。
关东地区(以东京为中心)的糊刷毛刷身呈三角状,关西地区(以
京都、大阪为中心)呈圆弧状。
除了以马毛制成的糊刷毛外,日本还有一种刷足前端为山羊毛
的糊刷毛,这种刷毛在形制和尺寸上都与马毛制的糊刷毛相仿,但
是刷足较为柔软,通常用于在美栖纸或宇陀纸上刷古糊时使用。也
有人将这种刷毛称为“白刷毛”(图一。八)。
付回刷毛(图一。九)。在日本书画装潢过程中,需要将经过
里打(托裱)的本纸和表装裂进行粘接。这项工作在日本被称为“付
回”或“切继”。在这项工作中,需要在本纸的四周和表装裂四周
涂上稠浆糊,然后进行粘贴。在中国,这项工作通常由装裱师用手
指蘸浆糊,下衬浆油纸(经托裱的刷有桐油的纸张,可防水)涂抹
名家图说四大丫鬟-(图文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名家图说红楼人物系列”之一,是关于《红楼梦》中晴雯、袭人、平儿、紫鹃四个大观园中的丫鬟。众多研究文章的作者们透彻...
IC卡技术及其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现有各种IC卡(包括存储卡、计数卡、逻辑加密卡、协议认证卡、TM卡、CPU卡和射频卡等)的基本原理...
苗族民间诗歌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境内的原生态苗族民间诗歌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与全面的分析,揭示了深沉的美学特征,还将苗族民间诗歌同“诗经”、汉赋进行了多视角的比较...
信仰之海 本书特色 《信仰之海》是纳博科夫研究者李小均先生的*新学术随笔集,李先生精通翻译,本书有专门文字探讨翻译之道,汉语优美,是不可多得的中译者。信仰之海 ...
汉诗与和习:从《东瀛诗选》到日本的诗歌自觉 本书特色 《东瀛诗选》迄今在日本学界仍受到重视,其对日本汉诗及汉诗人作出许多精当评价的[诗人评介]部分尤为日本学者所...
纸玫瑰 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是用章回体的形式写成的,而它的作者却是一个很年轻的人。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几年许多高中生、大学生写的小说,感觉上是这些小说十有八...
我有一个梦想-公民读本国家编 内容简介 本书由李庆明主编。 约翰·穆勒说过:“一个绝对不能参与政治事务的人,不能称为公民。”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是和一个国家的政治...
白话文学史 本书特色 《白话文学史》为胡适著述的简明中国文学史通俗读本,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的地位。全书为白话文写成,明白流畅,质朴风趣。作者以全...
白话文学史 本书特色 胡适断言凡有价值的文学必是白话文学;文言文学概无价值。所以他以为中国二千年间只有些“死文学”。 这本书把汉以后的中国文学史,定性为文言文学...
应用语言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现代语言学丛书中的一册,全书共分十个部分,以浅显的文字和简明的方式对应用语言学的基本内容作了系统的阐述,其内容包括“语种识别”、“标...
《H庄园的午餐》内容简介:一个英国版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无论多么细密的诡计都逃不过波洛的眼睛。”——《每日邮报》 年轻
在古老的中国传说中,孟姜女是一位对爱情忠贞不渝、徒步千里为丈夫送寒衣的奇女子。当时,皇帝为了阻止外敌入侵,抓走了所有青壮
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增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逐一介绍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等。20世纪西...
从零开始学K线-新手入门.洞悉K线.股市获利之道 本书特色 涵盖内容,k线基础知识入门,五大类k线组合,四大类k线缺口,三大类k线形态,各种k线情形的操作建议,...
悲欢颐和园 内容简介 讲述昨天的故事,特别是回忆那辉煌或沧桑的过去,不为别的,只是想告诉人们一段过去,一段关于颐和园的历史。 用风景如画来形容颐和园的秀丽,是人...
流行百年:中国流行小说经典 本书特色 流行小说与高雅小说——流行小说是一种社会时尚——流行小说的“就事论事”与高雅小说的“就事论理”——流行小说是“大众文化”而...
德国儿童文学纵横 本书特色 《世界儿童文学研究丛书》共10本,由韦苇、王泉根、朱自强、方卫平、舒伟、孙建江等专家学者执笔,以儿童文学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作家作品及文...
古代汉语常识 内容简介 什么是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
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诗传 内容简介 俞晓群、止庵倾情推荐,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版主吕明光,地震,海啸,核辐射,2012,你的心,多久没有安静过了?今天,我们需...
毛宗纲批评本-三国演义 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