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追述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被以往的史学家所忽略的社会群体——自由职业者群体——在二十世纪初期上海的诞生和发展。通过探讨律师,医生,会计师,新闻记者,和大学教授这样的自由职业群体及其组织和他们得以发生其职业和社会功能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本书揭示了民国时期社会阶级形成的新的模式,和职业化作为现代化之产物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本书对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主义这些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解,并对当今中国社会里的相似现象提供了一个历史参照。
本书追述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被以往的史学家所忽略的社会群体——自由职业者群体——在二十世纪初期上海的诞生和发展。通过探讨律师,医生,会计师,新闻记者,和大学教授这样的自由职业群体及其组织和他们得以发生其职业和社会功能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本书揭示了民国时期社会阶级形成的新的模式,和职业化作为现代化之产物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本书对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主义这些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解,并对当今中国社会里的相似现象提供了一个历史参照。
章 民国政府与律师业
第三章阐明了从北洋政府时期到南京政府十年间,民国政府对自
愿团体一直持有的怀疑态度。在此背景下,我们将探讨民国时期政府
对于自由职业界和自由职业团体的政策。因为所有的社会团体中,自
由职业社团显得*具有合法性,因为它们的公共性被他们自身所宣
扬,并且为政府和一般大众所承认。为了建成一个现代国家,北洋政
府对司法改革给予相当重视,开始了司法系统基础结构的建设。与此
同时,政府鼓励律师业的发展,并承认律师公会为合法性团体。[1]
本章将详细考察民国政府倡导、规范和管理律师业的方式。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律师群体
1.律师法规
清末开始的司法改革为现代司法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准备了基
础。1910年颁布的刑法草案,为律师代表原告和被告利益的实践
提供了法律依据。当中华民国建立之时,一些律师已经存在于上
海和其他地区。在1912年1月各地律师发起建立了几个律师公
会,包括在上海的中华民国律师公会。
1912年3月上任的袁世凯政府可以选择忽视那些自发组成的
律师公会,或采取行动来管理和控制这类团体。它选择了管理和
控制的政策。1912年春有些律师请求司法部承认在全国各地已
经建立的律师公会,司法部回答说,有关律师的一系列法规还没有
准备好,等司法部制定法规以后将会审查批准此类律师公会。[1]
果然,到1912年9月,司法部颁布了《律师暂行章程》,由此正式确
立了律师业的存在。
仿效日本的有关法规,《律师暂行章程》规定了律师的资格,注
册程序,义务和惩戒程序。按照章程,男性公民具有下列三项资格
之一者能够成为律师:(1)从本国或外国的大学或专科学校学习
法律或法政三年以上而毕业者;(2)担任法官或检察官或者在大
学或专门学校教授法政三年以上者;(3)在外国专门学校学习法
政十八个月得有证书,并充任法官,或检察官,或巡警官,或在大学
和专科学校教授法律,满一年者。有下列五项资格之一者,可以申
请参加考试获取律师资格:(1)在法政学校学习三年毕业者;
(2)在本国或外国专门学校学习法政二年者;(3)在本国或外国专
门学校学习法政十八个月者;(4)在大学或专门学校教授法政十
八个月者;(5)充任过法官或检察官者。该章程规定,每个地方审
判厅管辖区域须设立一个律师公会。章程第30条禁止律师公会
参与在司法或有关律师共同利益之外的其他事务。[2]
到1913年8月,司法部已经给全国1520名律师颁发了执
照。[1]1913年3月,江苏省已有124名律师在江苏高等审判厅
注册执业。他们都因毕业于国内外大学法学院或法学系而取得资
格。[2]这些律师当中,22名是新建立的上海律师公会的成
员。[3]虽然有些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法律从业者对《律师暂行章
程》不满,但其他符合政府颁布的资格的律师都欢迎这项政府法
规,因为它通过排除没有资格的从业人员和建立具有资格的律师
的合法性,使得律师业走上职业化之路。这些律师对政府法规的
支持可以解释中华民国律师总会迅速而平稳地改组为上海律师
公会。
在这里,政府的作为和律师的反应都是值得注意的。袁世凯
政府关于律师业的法规,是清末新政就开始的司法改革的继
续。[4]在美国和英国,律师公会是律师们努力保护自身作为一
种自由职业的结果;律师公会推进了这些国家的律师业的职业标
准。与此相对照,北洋政府仿效了德国和日本的范例,主动着手对
律师业加以规范和管理,包括主持律师资格考试。它把对律师业
的管理看作建立现代国家所必需的司法改革之一部分。
就政府法规要求律师建立和加入当地律师公会而言,上海律
师公会不是一个自愿社团。不过,在政府制定章程以前,中华民国
律师总会和其他律师社团已经建立。这一事实表明,律师们强烈
希望建立自觉和自律的团体来标志他们是一个专门职业。同时,
即使必须受到政府控制,律师们也愿意寻求中央政府的正式认可,
以获得他们职业的合法性。他们充分认识并接受这一交换条件。
在晚清,地方精英越来越从他们在当地公共场域的活动,
徐小群 198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
本科。1985年取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
同年秋赴美国留学。1993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中国
近现代史专业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弗吉尼
亚州克利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除了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
外,他的专著《中国自由职业者与民国政府》
中国政府白皮书-(5)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政治在2005年至2006年期间发布的白皮书,包括《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200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中国知...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导论和三篇,导论评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的主要论域和论题,**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础》,第二篇《思想政...
毛泽东团结凝聚人心 本书特色 郭德宏、陈登才、钟世虎著的《毛泽东团结凝聚人心》以鲜明地概括了毛泽东的成功之路——凝聚人心。毛泽东善于赢得人心、凝聚人心,从根本上...
希腊政治理论 内容简介 从梭伦的立法思想到自然哲学家的政治考虑,再到后期智者之独立的政治学说,直至落定于对柏拉图的全面审量。本书以其敏锐和深刻、平实而独到的观察...
国际化与国内政治 内容简介 《国际化与国内政治》是将比较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结合起来探讨国际经济力量影响国内政治的一本重要论文集,参与各章写作的作者都是在国际政...
《中国历代军事制度》依据我国现有可信的历史资料和实物,系统地整理了我国历代——从先秦到中华民国的军制。其中包括军队组成、
三十六计-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本书特色《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智谋书,它精炼概括了中国谋略的全部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宝库...
《资本论》导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肖殿荒在多年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包括《资本论》解说和《资本论》研究两大部分。《资本论》解说部分对《资本论》**、二卷的...
甲午战争的千条细节 本书特色 作者所作1000条微博讲述甲午战争的历史细节,在网上互动非常热烈,本书特此辑录成书,从中日外交战、情报战、舆论战、国民、军人、军事...
周保松,出生于中国农村,八十年代中移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毕业,英国约克大学硕士,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哲学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助理教授,研究...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 本书特色 为帮助国内外读者学习研究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和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史和...
美國所擁有的海外基地居全球之冠,美國滿足了嗎?800個海外基地,是全球安全的保障亦或是障礙?作者要揭開美軍基地的神秘面紗,它
东北亚研究论丛:五 本书特色 姜维东编写的《东北亚研究论丛(5)》为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畛域的论文集,涵盖了中国东北史、中朝关系史、中日关系史、中俄关系史、东北亚...
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注重史论结合。史实叙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而学者点评则汪洋恣肆、鞭辟入里、发人深省。该书让人...
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 内容简介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加迪斯是近20多年来*重要的美国外交史学家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史家乃至战略思想家。他精...
华东战场秘密战 本书特色 你知道华东地区**起两万多国民党大部队起义的曲折经过吗?你知道邓子恢、张爱萍、张震怎样派人策反该部两个主力师长,发展他们为中共特别党员...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37平津抗战平津狼烟起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土肥原贤二、梅津美治郎等日本人轮番登场,想要洞开中国华北门户。何应钦等中国官员不愿损伤...
长征中的毛泽东及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本书特色 军事上长期推行的极左路线,违背了红军的实际和革命的实际,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保留革命火种,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
《图说竹鼠高效养殖技术(修订版)》内容简介: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从竹鼠养殖可行性分析、竹鼠养殖场及鼠舍的建造、人工驯养引种、
我是建国 我叫国庆:建国60年民生往事 本书特色 《我是建国 我叫国庆:建国60年民生往事》是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是建国 我叫国庆:建国60年民生往事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