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从国门打开到甲午战争前西学传人中日之比较研究”的研究成果,考察和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应接新的西学东渐之不同状况及西学在两国的不同面貌,追溯彼此发生落差的缘由。作者认为:两国在国门打开之前,西学积淀有深浅之别,政界学界对待西学的态度也很不相同,这成为近代两国西学出现巨大落差的历史渊源。自两国相继打开国门到日本展开明治维新,由于彼此对外危机感有强弱之异、走向世界有快慢之分,导致西学传入之不同格局的形成。而在日本发生明治维新之后,中日对待西学的指导思想、国家政权与西学相关的举措、社会矛盾与西学的关联度等都有很大差异,致使当时两国西学的广度与深度、传播面与吸收西学的成效都相去甚远,这成为两国近代化进程拉开距离的重要原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中日两国在19世纪40、50年代先后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都曾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但相隔不到半个世纪,两国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状况——中国在半殖民地的苦海中越陷越深,而日本却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一个新崛起的角色,加入到压迫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的列强之中。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宣告了这种反差强烈的格局正式形成。
近代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一直是学界内外高度关注的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原因作了许多探讨和研究,其中,两国吸收近代西学的差异及其深远影响,引发了很多思考和议论。
西学在中日两国的传播,都是从16世纪前半期随着早期西方殖民势力东来而开始发生的。就其历程来看,在19世纪之前,西学在中日的传播有不少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都受到西方殖民扩张的推动,与西方传教士的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中日两国都由此接触到西方近代初期的自然科学、宗教和一些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且都由于西方教会势力的活动危及统治秩序,导致日、中统治者先后取缔教会的传教活动,并*终殃及宗教之外的西学传播。当然,中日之间也有差异:由于中国一直是西方势力在远东扩张的重点目标,相应地,在传教及其他西学的传播方面,中国也就成为*主要的对象,进而成为东亚地区西学的中心;而日本从17世纪
……
李少军,湖北汉阳人,1958年6月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中毕业后作为知青下乡,在湖北省孝昌县农村担任民办教师,1978年3月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此后一直在武汉大学学习、工作,其间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并先后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作访问研究。参与撰著的《鸦片战争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受到学界好评,获1997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另有个人专著《迎来近代剧变的经世学人:魏源与冯桂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及论文、译作多篇。1999年以来主持国内外科研课题若干项。
盟军夺宝队 本书特色 **本揭示“二战”欧洲战场艺术品下落的历史纪实作品。从搜集资料到本书出版,并拍摄纪录片,历经近20年时间。大量不为人所指的细节被披露出来。...
(精)海内孤本全新再版:说南宋·151年的偏安之痛 本书特色 本书详述南宋时期中国历史的曲折多难,自“靖康之耻”到元兵攻陷广东、陆秀夫背负卫王投海,其间名贤辈出...
《俄罗斯史》(第7版)是一部名副其实的通史,从史前时期一直讲到普京执政时期,全书分七大部分,依次分别是导论、基辅罗斯、蒙古统
放逐与回归-苏东坡与他的时代 本书特色 苏东坡与众多读书人一样,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功之心入仕,或在庙堂,或在州郡,都认真履行自己对理想的承诺。但是...
孟森明史讲义 本书特色 《孟森明史讲义》为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孟森先生是近代中国明清史研究的开创者,成就卓著。本书虽为讲义,但却是*...
绍兴市志娄校(2007/12) 本书特色 本书校勘之《绍兴市志》,采用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版本。本书结构依循《绍兴市志》顺序,去除其卷序号以为本书之篇...
作者将倭仁研究置于近代中国面对“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从学术史入手,以中西历史文化矛盾冲突为切入点,全
温州文史论丛 本书特色 钱志熙所著的《温州文史论丛》通过对温州的历史与其现实的关系的研究,不仅对于温州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可以解决学术上的上述重...
裴松之注三国志(套装上下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含《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
早期罗马帝国-希腊罗马史料集-(六)-(英文影印版) 本书特色 《希腊罗马文献集》旨在为古典学的学生和学者提供原始史料汇编,其中收入了古典史领域的关键文献,并翻...
作者冈田和裕1937年出生于中国东北的丹东,职业是新闻记者和杂志编辑,专门研究近现代史。日本战败那年,冈田先生8岁,假如当时他
《间谍王》内容简介:作者运用从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搜集到的大量从未披露过的历史档案资料,和其高超的讲故事能力,出色的讲述了
中国古代纪时考 本书特色 “天干地支”纪年从何而起?干支是先用来纪年还是纪日?太岁纪年与干支是什么关系?汉代为何既有“鸡鸣&...
《如何共同生活——法兰西学院课程和研究班讲义(1976-1977)》内容简介:本书是罗兰·巴尔特为法兰西学院所授课程和所开研究班准备
乾隆盛世-漫说中国历史-44-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
白话资治通鉴-家庭书架升级版 本书特色 《白话资治通鉴(升级版)》是我国**部编年体通史。为宋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
中华国学百部-史记·本纪(卷一) 内容简介 《史记》原名《太史公记》,简称《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本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问长达三千...
三国5 本书特色 我没有选择改写或是节译,而是斗胆尝试采用*适合长篇巨制的报纸连载小说的体例来对这部作品进行再创作,并且在刘备、曹操、关羽、张飞以及其他一些主要...
第三种黑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14 本书特色 人不同于禽兽,毋庸置疑:人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亦毋庸置疑。根据现代遗传学研究,我们与另外两种黑猩猩的基因组,有百...
中国历代党争史 本书特色 《中国历代党争史》描述了先秦至清末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朋党现象。通过历朝历代党派与党派之间,党派与皇权之间、人与人之间权力斗争的历史追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