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典故依据《词海》解释:1.典制和掌故;2.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这样看来,典故的释义要比掌故来得宽泛。以编者个人的理解,掌故要比典故更民间化、俚俗化、口语化,与逸闻、逸事往往成双出对;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顾名思义,典故也可解释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词句。因此,它更书面化、正规化,是正统文学的一个分支。典故运用很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整个故事的大概,以成语等固定的词或短语在民众中约定俗成。譬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守株待兔、邯郸学步、画蛇添足等,令人一目了然,一读题目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所以,典故通常与成语紧紧联系在一起。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典故是汉语词汇中的特殊部分。它们结构简练、含义丰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在许多成语典故中,字面上不易准确理解,必须认真加以查考。这是成语典故逐渐被人们遗忘和弃用的主要原因。
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如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嫦娥的女士偷吃了长生不老的药,但她吃的多了点,就不由自主地飞到月亮上去了。这就是典故“嫦娥奔月”的由来;第二,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如古代有个叫谢灵运的诗人,说世界上所有人的才华加起来要有十斗的话,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他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后来人们就称才华超出普通人很多的人为“才高八斗”;第三,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如“天女散花”这个典故来源于佛经,后来常用来形容下雪、落花地的情形。“替罪羊”这个典故来源于圣经,喻指为代替别人承担过错的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读者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册
一、安邦治国故事
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用来比喻居有定所、乐于工作的社会安乐蓝图。
此典出自《老子》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又见《汉书•货殖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老子生活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当时,阶级斗争非常激烈,人民不满意自己的“食”、“服”、“居”、“俗”,不“重死”,敢于犯上作乱,暴动起义,因而就产生了频繁的战争。
针对这种状况,老子提出了他的理想:建立一个国小人少的社会。这个社会不要提高物质生活,不要发展文化生活,人民无欲无知,满足于朴素、简单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让人民感觉到他们的饮食香甜,衣服美好,住宅安适,生活满足。
老子的这种理想是复古倒退的,但他的意图是反对奴隶制,反对一个阶级剥削压迫另一个阶级。这一点,有其积极的一面。
拨乱反正
“拨乱反正”,用以比喻治平乱世,使恢复正常,将国家政事导人正轨。
此典出自《汉书•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在我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和封建统治阶级及其文人,为了巩固其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而制定了一些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称作礼或礼教。统治阶级对于礼是非常重视的。儒家从孔子开始就提倡礼治,要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统治者都安分守己,遵守礼制,不得僭越,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论语•宪问》中有“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同时也要求对人民“齐之以礼”,《苟子•修身》中有“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之说。
……
李卓吾先生批点西游记 本书特色 本书为《李卓吾先生批点西游记》的整理普及本,以简体字横排出版。本书点校以明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为底本,校以明唐氏世德堂本...
《Quarkus实践指南》内容简介:Quarkus是一个来自Red Hat公司的超音速亚原子Kurbernetes原生Java框架。该框架允许Java开发人员结...
团购:文明之门5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收录文学、舞蹈、戏剧、音乐及航海的故事★ 精美的图片,配以言简意赅的解说文字★ 是一套通俗雅...
神秘的怪异现象-科学探索与发现 本书特色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发生于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数不胜数。人类从诞生之日...
现代北京话研究 内容简介 《现代北京话研究》一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一民先生多年来潜心研究北京话的代表性成果,包括构词、语音、词汇、语法、北京话与现...
世界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本书特色 世界文化广博而深邃,犹如一条绵长的大河,给我们留下了说不完的故事。民俗、历史、文学、戏剧、音乐……如烟如海的文化结晶,既是一座具...
怎样作哀挽联 本书特色 对联的普遍应用,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有耳闻目睹,问题是有些媒体所传播、许多人口头所诵玩、不少场合所揭示的所谓对联,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并非...
古典名著释读丛书: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 内容简介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对《金瓶梅》的作者、成书、版本、方言、传播、影响等基本问题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评述;二是对...
文明的开端-房龙经典作品选·全译本珍藏版 本书特色《文明的开端》用独特的语言风格将人类从蒙昧到理性的文明发展史讲述得娓娓动听、妙趣横生。从人类漫长的生存探索到定...
夏娃备案 本书特色 “e批评丛书”是一套关于几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评论。由十位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批评家所著,他们在九十年代取得了丰硕的批评业绩,他们的地...
广州音字典-(普通话对照)(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字典收录各字、均注明普通话的读音、意义和用法,以及广州方言的读音、特殊的意义和用法,有关普通话的注音、释义,以...
汉小学文献语言研究论稿 本书特色 本书是汪启明博士的一批论文的汇编文集,共有24篇,内容包括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和文献学。论文*早写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启明...
文化遗产关键词(第二辑) 本书特色 ★ 我国文化遗产学相关知识谱系梳理方面的优秀著作★ 总结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体系★ 以关键词系列为名目,以中西方两线知...
笔记小品精粹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笔记著作源远流长,任传统文史古籍中被视为“稗官”。在诸多笔记小品中,《阅微草堂笔记》劝善惩恶,强调因果;《子不语》则搜奇猎异,遣...
国学长河-(上下册) 内容简介 《中国国学通览:国学长河(套装上下册)》详细梳理了国学演变的基本脉络,涉及国学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主要学术形态,力...
专家讲敦煌 本书特色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
中国西部风物志丛书:新疆·哈密风物志 内容简介 这套书不是纯学术著作,却有着深厚的学术内涵,耐人咀嚼;这套书也不是文艺作品和游记,但它却以生动优美的文笔咏物状景...
中国酒文化 本书特色 蒋雁峰编著的《中国酒文化》在宏观的层面上对酒文化进行了系统性的把握,不仅从酒文化的历史、内涵、载体、功能,政治形态、经济形态、道德形态、美...
黄河下游地区卷-中国饮食文化史 本书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史》(十卷本)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中带有统领性的课题,是填补空白之作。 由中国饮食文化研...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内容简介 以数十幅“二战”中犹太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为主,围绕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