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廊(第9辑)》介绍了:方增先、王梦湖、苏华、刘树枫、白崇然、包少茂、骆晓萌等画家的生平事迹及其代表作品。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是以笔墨为主,与科技不同。科技可以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连续发展。而国画、书法则不同,不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直接更上一层楼,而是要从头开始做学问。别人的功夫、别人的经验只能是别人的。一个画家,20岁就是20岁的感受,60岁就是60岁的体验,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艺术上的成功因素本来是多方面的,包括天时、地利、人和,先天和后天的诸多因素。而*难得的就是自知之明。即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是以笔墨为主,与科技不同。科技可以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连续发展。而国画、书法则不同,不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直接更上一层楼,而是要从头开始做学问。别人的功夫、别人的经验只能是别人的。一个画家,20岁就是20岁的感受,60岁就是60岁的体验,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艺术上的成功因素本来是多方面的,包括天时、地利、人和,先天和后天的诸多因素。而*难得的就是自知之明。即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本书为《中国画廊》第九辑,介绍了方增先、王梦湖、苏华、刘树枫、白崇然、包少茂、骆晓萌等画家的生平事迹及其代表作品。
先 有论者曾将现代国画人物画分为京派、浙派两大流派。所谓京派即指以蒋兆和为代表,而以中央美术学院
为创作中心的北方画派,浙派则是强调写意的笔墨传统.以方增先为代表,而以浙江美院为中心的南方画派。在当代
中国美术史上,方增先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不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创作了《粒粒皆辛苦》、《说红书》等
经典作品.就是他撰写的《水墨写意人物画技法》至今还影响着后学。在他五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以艺术家的真诚
和执著,不断地颠覆自己.一生都在创造,他遵循”把中国人物画与西方绘画的距离拉开再拉开”.“在人物结构造型
方面向西方借鉴再借鉴”的原则,积极改造中国人物画。他引入西方结构学,解决了中国人物画的“形似”问题.他
从传统的写意花鸟画的用笔悟得构成水墨美感的诸种因素.*早用传统笔墨真切地反映生活中真实的人。他的创造结
束了自徐悲鸿以来写实主义与传统文人画及西方现代主义的对立紧张.使写实主义与文人画传统及西方现代主义由价
值对立走向价值融合.从而实现了自蒋兆和写实主义改革之后的写意人物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现代性审美价值转换。
王梦湖 著名山水画家王梦湖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热爱生活,钟情于大山林海,竹楼村寨。多年来.他十分注重
生活的积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他的足迹.饱游饫看,贮奇山异水之形象于胸中.记湘西云贵的旖旎风光于笔下。
面对大自然.梦湖的方法是自取所需,追求的是“妙道之境”,撷取的是他心中的意象。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取舍
境趣的意味.既不是照搬自然的简单摹写.也不是脱离生活的凭空编造.而是“予与山川神遇而迹化”,把自己的审美
理想以山水景物为依托表现出来,营构心灵深处的“第二世界”。在抒写胸中之象时,王梦湖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底溢于
笔端。他喜用羊亳中锋用笔,在结构上以线为骨,皴擦形式多变,不拘一格,不落俗套,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变化,一
切为了画面的效果。他常喜在浓墨、枯笔的基础上一抹花青、赭石、石青、石绿,达到华滋的效果。他的作品质朴、纯
情.一种静谧之美显现在画面之中.不媚,不俗、不火、不凡,不是随意演唱的通俗歌曲,而是格调雅致、民族性很强
的一曲情歌。他是在用笔、用情向人们诉说青山绿水的故事。
苏 华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苏华对中国大写意花鸟画传统的继承,抓住了本质,从而形成了自己作品品格高,气质
佳的特点。她的作品以满腔的热情讴歌自然和生命,以其简练、概括的笔墨语言,描写花鸟画的形神意趣。在她的画面
中,不以形似为目的.旨在表达画家的情感与精神;借物抒情.状物言志,在潜心研习古今画法的基础上.向现代结构、
块面组合、夸张变形的形式美领域拓进。她的花鸟画非某花某乌的真实写照.而是以纯熟的笔墨技巧,浓郁的情思,重
神态、重意境,把对象从繁杂的背景中提炼出来,加以净化.尽情挥写,抒情达意。她的画用笔精致,变化多端.具有
苍润、浑朴、放逸的审美情趣。在大写意花鸟画中.书写的意识、书写的笔墨、书写的形式美和节奏感,几乎可以说是
作品的灵魂和生命线。苏华的大写意花鸟画正是注意到这一点,她的作品讲究用线的虚实、刚柔、疏密、浓淡、粗细、
曲直的变化,透露出强烈的书写意味.同时也透出扎实的传统笔墨和书法艺术的功底。这种对“书画同源”的深刻理解
和感悟,使苏华的作品在整体的形式美感上站得住、有分量、有力度,显示出一种大意境、大手笔的大家风范。
孔奇 游历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吸吮东西方文化的养分.努力营造一个现代的独具个性的东方审美境界.是当代
著名画家孔奇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在他看来.客观世界绝不仅仅是单纯的造型结构和色彩组成,那里面还有着音律
和气韵.有着幻觉与错位,有着太多的难以言状的美的元素等等。而所有的这些美的元素都是很难以一种单一的艺术
语言去表达的。因此,在他的人物画表现中.借西方现代绘画和中国水墨画的理念和技巧来充实自己的创作,是一种
必然.也是一种挑战。基于这些认识.孔奇开始利用各种综合的手段在具象与抽象、线与面、虚与实、有限与无限之
间演绎着时空自由的语汇,在画面上真诚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也使他品尝到了创造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既然是创造,就
必然渗透着画家的主体精神与主观情感。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已不再是特定主题的直白阐释与浅薄的图解,而是经过
筛选、取舍与扬弃之后的物象与心象的结晶。在夸张、变形、扭曲与叠加的外部形态中包含的是一种现代阅读空间的
建立.一种狭隘审美心理的放弃,一种现代艺术观的悄然生长.充满了奇异、梦幻、飘逸、浪
贾德江(1947.1-),安徽合肥人。擅长连环画、中国画。1964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校。历任中学美术教师、安徽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作品有连环画《送情报》、《一江春水向东流》,插图《拂晓》等。现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副社长,是中国美术类画册出版龙头人物。网上搜索其名字可见以个人名义主编画集近万部,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廊》、《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个案研究》、《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名家名画》等。
杨参军-当代油画家 本书特色 乡土杨参军是有乡土的。在参军所有的自述中,总是满怀深情地记写他的家乡。淮北的广袤大地,一边是 人文渊薮之所,一边是少水枯竭之地。西...
陈洪绶版画/古刻新韵八辑 内容简介 陈洪绶著的《陈洪绶版画/古刻新韵》以古代经典刻本为底本,予以影印出版。旨在反映中国古代的版画艺术水平和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
东方壁画史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继《中国壁画史纲》和《欧洲壁画史纲》之后的第三本壁画史,组成了壁画史三部曲。本书全面地介绍了除中国之外的东方壁画史发展概况,包...
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韦江凡作品 内容简介 为了发扬光大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继承和发展中国画的优秀成果,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向广大读者推出一套《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
图说中国绘画颜料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以画家的视角、为读者娓娓道来中国绘画颜料的历史故事书。全书共分四章,*章介绍了从原始时代至今的颜料发展之路,第二章介绍了颜料...
《移动平台深度神经网络实战》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讲解怎么养大象,以及如何把大象装进口袋里的实战书。深度学习的出现和应用,把许
《B端产品方法论:入门、实战与进阶》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系统讲解B端产品设计、运营、标准化、商业化以及B端产品经理职业成长的著
翎毛花卉-芥子园画谱 本书特色 《芥子园画谱》是清初由王槩等编绘,清初画风崇尚临摹与仿古,是初学中国画技法的一本教科书,可以从此书中学习用笔,写形、构图等基本技...
本书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前期怎么拍与后期怎么修。前期部分分为2篇共5章。没有采用常规的罗列式写作手法,而是运用了递进式的创作手法,从最基础的摄影参数开始,到手机摄...
《东方云帆》内容简介:本书为“文化产业经典案例丛书”之一。本书主要撰写十五年来上影集团在文化产业道路上的探索,上海电影的发
水粉人体写生 本书特色乔瓦尼·席瓦尔第是一名享有盛誉的意大利作家与艺术家。本书聚焦于水粉人体写生,从介绍水粉画的材料和工具入手,对水粉的特点和历史、所需使用的材...
CanonEC700D数码单反摄影从新手到高手 本书特色 photo365创作的《canon eos700d数码单反摄影 从新手到高手》是一本特别为佳能eos ...
俄罗斯绘画系列:涅斯捷罗夫 目录 前言遁世者被害的德米特里王子圣·谢尔基·拉多日斯基瓦洛福洛梅的幻梦瓦洛福洛梅的幻梦(局部)威尼斯圣马克教堂为弗拉基米尔教堂壁画...
《历史上的交易智慧》内容简介:商业模式概念正式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一直没有引起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直到2000年前后,因为互联
素描入门-超跑线 本书特色 《起跑线:素描入门》为美术入门阶段学习的辅导书,主要讲解了素描静物表现方法。全书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基础知识及单体训练,配有相应...
冯索瓦.史奇顿觉醒的异度城市 本书特色 ★ 8开精装,铜版纸全彩图文,印质上佳,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 冯索瓦·史奇顿,比利时著名漫画家,昂古莱姆漫画大奖得主...
让镜头聚焦民众,感受事实的力量。腾讯网新闻中心著名栏目《活着》集结成书,由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出品。时代变迁,百姓沉浮,都自
中国当代有名画家技法丛书周中耀工笔花鸟画技法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作者大量工笔花鸟画作品,包括荷花、菊花、芭蕉、月季、竹子、翠鸟、蝴蝶、鹰,黄莺等,题材相当丰...
《现代服务业会计实操技能》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现代服务业会计核算概述;企业期初资料概况;第一、二、三、四季度经
西域绘画-4 内容简介 本书中除了一件比较特殊的《景教人物图》,其余全部收录的是菩萨画像。景教在唐代拥有不少的信众,而且帝王也大多对其弘护有加。出自敦煌藏经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