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分上、下两卷)、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本书选出2007年度杂文*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该年度*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本书是“2007年选系列丛书”的杂文集,精选了2007年度在报刊公开发表的*优秀的杂文作品,尽显年度杂文写作之盛景与实绩。入选作品,或立论新颖独到、发人所未发、令人为之一震,或极具思想锋芒、尖锐触及习俗及传统、给人以醒醐灌顶、拍案惊奇感觉。
唱与假唱之间
阮直
这是—个杂文资源相当丰富的时代,同时又是—个杂文作品不够繁荣的
时代。杂文素材几乎让每—个有幽默感的人,随口就能调侃出几句杂文语言
的经典,但类似于杂文形式的批判类艺术体裁在当今却都没有显现出“牛市”
的走向。比如讽刺的相声不如调侃的小品,批评的漫画就不如幽默的漫画。
我们还缺少为真理、为杂文殉情的勇敢者,写杂文的人首先要考虑的
是生存,甚至是不要给编辑,不要给总编、社长添烦心的事。有时一篇小
小的杂文,会让努力了十几年才当上的总编、社长“下课”,每个杂文家都
能制造出这样的“风险”。所以*好的杂文如今不在报刊上,而在网络
中。报刊上的杂文家在写作的手法上、技巧上要高于网络写手,但在思想
的锋芒上就逊色于网络上的杂文了,网络杂文若是“原生态”,纸媒杂文
就有“假唱”的成分在其中了。
写杂文不仅需要文才,更需要文胆,我的好几个朋友,都是写杂文的
高手,但随着职位的提升,地位的重要之后,他们的“文胆”就退化了。他
们说,没办法,我总不能吃着人家喝着人家再骂着人家吧。
如今这杂坛看似一片繁荣,其实也像某些地区的经济一样,有虚假的
一面。从发行量上百万的大报到发行几千份的地方小报,都有个言论版,
可真正能让人叫好、记住,称得上是杂文的作品、就少得可怜了,更何况如
今这杂文水准还远远落后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虽然有了巨人、大
师的肩膀可踩,可我们只有了攀爬高度的技巧,却不具备巨人、大师的胸
怀和眼光。这当然不是杂文家们自身的退化了,还有一个土壤的问题。
现如今要想成为文学大师,千万别选择杂文,你写小说、写诗、写电
影,都可拿这个“名人奖”,那个“工程奖”。本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杂文
家是**个“尤里卡”,比如农民问题,比如暂住证问题,比如医疗卫生的
市场化问题,比如农村教育负担过重的问题,都是杂文家、时论家*先发
出的声音,而后才由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综合起来再发言的,但*后把这
功劳都记在了“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的头上。
虽然杂文家们并不图功争名,但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职务人”们
是在“拒绝”杂文,如果承认了杂文的社会效应,那么就不能拒绝“批判”,
拒绝“对立”了。于是许多不想被组织“孤立”的人就避免不了“假唱”。
有不少编辑一再声称,我们的专栏能给作者充分的自由空间,但大地
的引力在那里,你再能跳又能有多高?就像世界跳高的记录每破一厘米,
都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那可是国家、组织用大把的票子鼓励着你跳的。
更何况一个杂文作者的“心理障碍”连他自己也突破不了。
有些“假唱”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毕竟让你唱了。总的来说,当下的
舆论环境还是1949年以来的*好时期,就像央视那个歌手大奖赛的舞
台,多种形式并存了,并且有了直播的现场,就算偶尔有人弄出点“政治
问题”,也不按政治问题处理了,而按技术失误、缺乏常识或违犯了纪律
来对待。一本杂志、一张报纸对于管理者来说就是一个刊号的许可问题。
许可了,就是宽容、就是接受,但底线是有的,声调也定好了,就这样的高
度了,允许你有各种各样的唱法,但唱出之后是和谐的,你就会有了评委
们的一致高分,才能进入下一轮继续唱,你嗓子再高也不能跑调吧。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在真唱和假唱之间,也能唱出自己的风格。如中
国的京剧、西洋的美声,都不是真唱的发音法,可在“反串”之间,在“花
腔”之间,也会博得一片喝彩。
“假唱”有时是“技巧”层面上的需要。就像张艺谋的电影,虽然在思
想性、人文性上不断地退化,但在电影美学技术层面上的东西却扩展到了
一个广泛的空间,杂文的不少“假唱”也适就了杂文的“文采”,这也是读
者的一种需要吧。
当今的杂文家幸运的是,读者对杂文的渴求要比杂文家们创作的动
力澎湃得多,每一个有正义感、有公正心的人,都渴望着更真实的声
音,——这就是每—个杂文家肩负的使命。
闲话余秋雨
&nb
向继东,资深编辑,湖南溆浦人,1953年11月生。站过讲台,做过地方史志编纂,1990年代初进入媒体业。编辑文字,也写些文字。有文章见诸《读书》《博览群书》《炎黄春秋》《书屋》《随笔》《社会科学论坛》《南方周末》《大公报》等。著有《生活没有旁观者》《思想的风景:近代思想史另类阅读》。主编有“新史学丛书”(广东人民出版社)、“回望文丛”(广西师大出版社)及《中国文史精华年选》、《中国杂文精选》等多种。曾任《书屋》杂志特约编辑,《随笔》杂志特邀副主编,现供职某省报。
近代豫商列传-豫商发展史与豫商案例研究 本书特色 豫商的概念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而且影响越来越大。这首先要归功于河南籍企业家们,是他们艰苦打拼,不断创造辉煌成...
雪国的诱惑 本书特色 一块高四十英寸的自然石,上面刻着“去来”两个字,简朴而素洁,比起那些皇帝的陵墓来,展现了俳人的俳格和人格力量。绿色的亮度差、彩度差的变化,...
跨世纪文丛精华本-顾城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顾城作品精选》:星月的来由我的幻想太阳照耀着无名的小花昨天,像黑色的蛇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小春天的谣曲跨世纪文丛精华本...
波动 本书特色中篇小说。初写于1974年,定稿于1979年,《今天》1979年第四至六期连载。北岛唯一发表的小说。 小说讲述文革中一对青年的爱情和几个人物的故事...
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 本书特色 《故事新编》收录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写于1922—1935年间的短篇小说八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共和国大审判 内容简介 一赶赴北京l紧急通知2面对历史3**次开庭二王洪文、张春桥策动上海武装叛乱4对王洪文的法庭调查5张春桥——权力的梦想与破灭6姚文元与武装...
汪曾祺看完他的小说,脱口而出“好!”马悦然称他为“天才的作家”王安忆说他的写作“精致却天衣无缝,平白如话又讳莫如深,乡情郁郁而古风淳淳”曹乃谦最新作品, 继续“...
炉端谐律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九枝灯、东游稿、散装集、十年心四辑, 收录的诗歌作品包括: 罗隐: 秾华辜负、李贺: 暗夜歌唇、钱谦益: 虞山旧悔、夏街: 雨中言、...
作者:(英国)弗吉尼亚·吴尔夫 译者:吴钧燮 谷启楠弗吉尼亚·吴尔夫(1882—1941),英国女作家。其作品摒弃传统的小说结构,运用“意识流”手法,注重心理描...
《因为风的缘故》是洛夫先生的抒情诗代表作选集,从其创作的大量抒情诗作品中精选而出,共收诗作140余首,代表洛夫抒情短诗创作的
榮獲首屆國家文藝獎的周夢蝶,乃一代傳奇詩人,曾長期在台北武昌街擺攤鬻書自活,澹泊狷介,蕭然一城市之大隱。每有所作,文壇傳
《郑板桥画传:三百年前·旧板桥》内容简介:难得糊涂,著名作家唐浩明倾情推荐 他个性鲜明,是一个疯疯癫癫的怪人,一个伟大的人道
《捣蛋鬼日记》内容简介:《捣蛋鬼日记》在西方世界是一本家喻户晓的经典著作,在各个年龄层的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受到世界各国
黑暗中的眼泪:巴丹死亡行军全记录 本书特色 对二战巴丹死亡行军的*详实权威的解读:揭开“二战”军事高层决策内幕,还原“巴丹行军”绝密历史真相对战争中非人道行为*...
素月楼联语 本书特色 《素月楼联语》是张伯驹先生编著的对联知识的著作,共分(一)故事;(二)祠宇、名胜;(三)集句、嵌字、歇后;(四)由字之结构声韵所生...
我这一辈子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老舍创作精华,包括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篇代表作《我这一辈子》以及短篇代表作《断魂枪》。这些作品多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挖掘...
通稿二零零三 本书特色 这是21岁时的韩寒写的一本关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杂文集。他用17个问题集中针对现行教育体制下出现的各种现象,从学生视角出发,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当你老了 本书特色 《当你老了》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爱情诗选。1889年1月30日,叶芝和茉德·冈尼初次邂逅,从此开始了一生了的沉迷纠葛。"她伫立窗...
万里望乡关 : 赵启光作品选集 本书特色 赵启光先生的作品主要分为"道家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文化交流"和"人生哲学"四大类。本书从中选取了与中国...
《姑妄言》是辽东人曹去晶创作于清代雍正初年的长篇章回小说,但从未见于文献记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其残抄本在上海一露鸿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