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方友出生的时候,尽管连年战乱,但颍河里的航运依然繁忙。
商船从京广线上的漯河顺水而下,能低达远在天边的南京和上海。由于航运,那个生养孙方友的集镇不但是当地的物质集散地,而且是民间说唱艺人乐意光顾的场所。农闲的时候,身背简单乐器的民间艺人乘船而来,说上十天半月之后又乘船而去,他们走一拨来一拨,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一个码头又一个码头的赶,不停地做着营生。在秋高气爽月光明媚的夜晚,如果碰巧了,镇里的街道上就有四、五个艺人在说唱。从河南坠子到山东大鼓,从木板大鼓到山东琴书,甚至还有来自豫西和皖北的艺人,他们往往唱的是河洛大鼓和凤阳花鼓。这些艺人说唱的内容从《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呼家将》到《岳飞传》,从《三全镇》、《金锁镇》、《大红袍》、《响马传》、《蓝桥会》到《包公案》,从《梁祝下山》到《白蛇传》,几乎无所不有。在那些被夜色所朦胧的面孔里,幼小的孙方友往往是*后一批离开的听众。因此,露水常常打湿他的眼睛和耳孔。即使在文革当中,这种简单的说唱艺术在那里也没有绝迹,仍在地下流行。
毫无疑问,孙方友的文学启蒙是从民间的说唱艺术开始的。但,对孙方友真正产生影响的是地方戏剧。
位于豫东的淮阳县,是历史上的陈州府地,也是产生和汇聚地方戏曲种类*多的地区之一。豫剧、越调、太平调、怀梆、二夹弦、四平调、曲戏、道情等等,这些不同的剧种,每年都会光顾孙方友幼年生活的新站镇。那些戏剧艺人不但带来了更为直接的视觉艺术,而且戏剧里所讲述的故事更宽泛,更接近民众的日常生活。孙方友不但熟悉戏剧里的故事和人物,而且能吟善唱,由于对戏剧艺术的热爱,他首先成了一名曲艺演员,不但能说山东快书,而且会说相声,然后,他成了镇剧团的一个名角。但他饰演的不再是传统剧目里的才子佳人,而是样板戏里的反面人物。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因饰演《白毛女》里的穆仁智,《红灯记》里的鸠山而名扬乡里。
如果说不同形式的说唱艺术和戏剧对孙方友产生了启蒙和影响,那么,他所生息的那块土地上存在着的文化基因和观念,对他的渗透则是自然的,无意识的。
那个靠着颍河的集镇有着十分特殊的文化土壤。在镇子西街,不但有一座明朝宣宗年间的寺院,一座明朝世宗年间的山陕会馆,而且出了集镇的东门,在颍河边上,还有一座洋牧师为船民和商贾修建的小教堂。这个集镇上的人口虽不足三千,却有三分之一的居民信伊斯兰教,每当教民到镇西街的清真寺守礼拜的时候,镇里的汉民则会赶到距镇子四十里的县城去太昊陵进香。1949年以后,虽然镇里的小学已经不讲四书五经,但那棵老槐树下的杏坛仍在,站在讲坛上的老师虽然已不是私塾先生,但他们偶然还会讲起陈州城里孔子当年被困的弦歌台。站在万亩城湖边上的人祖伏羲的陵墓上,如果天好,说不定就能遥望到离陈州府不足百里的老子的故乡。从幼年到青年,孙方友沐浴在各种文化的气息之中,出了西门进东门,自然而然地接受那种已经杂交的文化对他的浸染。
如果说那块有着丰厚的文化库藏的土地,为孙方友后来写《陈州笔记》奠定了基础,那么,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则使他身上所流淌的血液发生了质的变化,是他打开《陈州笔记》大门的钥匙。
孙方友初中没毕业就赶上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因而他中断学业回家务农。在*初的几年里,他学会了所有的农活。犁、锄、耧、耙,扬场放磙,喂牲口挑大粪,这些体力活对一个农家的后代来说算不了什么,而真正对他的磨砺是来自精神的层面。由于家庭的某种原因,孙方友成了可教子女。失去了政治地位,他即没有被推荐上学的资格也没有参军的资格,就连恋爱的对象也和他分了手。他拼命挣钱买一台收音机,却成了偷听敌台的嫌疑犯。20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孙方友逃到新疆当盲流,在石河子,在奎屯,在伊宁,在察布查尔,在霍城,在新疆的很多地方都曾经留下过他的足迹,几经生死。那种无意识的、不可回避的对于生存的苦难和精神的痛苦的体验,对后来写作《陈州笔记》的孙方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陈州笔记》,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可以这样说,我阅读《陈州笔记》的过程,就是《陈州笔记》的写作过程。《陈州笔记》里的一些著名的篇章,比如《雅盗》、《蚊刑》、《泥兴荷花壶》、《女匪》、《神偷》等等,我都是**个读者。就我本人的阅读感受,在艺术上,我认为《陈州笔记》的叙事在如下两个方面显示出她的重要特征:
一: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
一波三折里的一波,是水,指的是故事,而三折,则是浪,是推动故事的情节和细节。故事是《陈州笔记》里小说的母体,而故事里的人物,常常被推向生存的绝境,在浓烈的悲剧氛围里,到处弥漫着传奇的雾霭,情节一环套一环,细节一个跟一个。孙方友只所以能在不多的文字里表达一个沉重的主题,就是因为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我们读《陈州笔记》,就好像在听一个面目不清的人讲故事。我们看不到讲故事人的面容,但又时时感觉到他的存在,能听到他的声音,那声音仿佛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过来,可又仿佛近在眼前,他对你娓娓道来,讲一波三折的故事,这就是《陈州笔记》的叙事立场。一种在故事中变化的立场。在《陈州笔记》里,我们看到的是故事本来的面目,没有作者主观的评判,是与非都隐藏在故事里。但是,没有评判并不等于没有立场,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寄托在小说里的人物身上,把自己的爱和恨都埋藏在小说悲剧的氛围里,并以一波三折的故事,来盛载如下的社会意义:
对历史的审视和现代性。尽管《陈州笔记》里的小说大多以历史为背景,却有着强烈的现代精神,这种现代精神体现在故事的荒诞性上。《壮丁》里那个名叫袁二狗的壮丁,在战场上与那个头颅没有和身体连在一起的大胡子长官的对话;《瘫匪》里的瘫子在抢劫的过程中,在幻想中自己真的站了起来。这些情节看上去十分荒诞,却体现了现代艺术的一种精神实质,看似不动声色,却是内心世界的无限张扬。由于作者用现实的眼光来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了对历史审视的目的。
深厚的文化内涵。《陈州笔记》里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几乎包裹了我们生活里所有的文化母体。这些,只有细读《陈州笔记》,你才能慢慢体会,有些时候你只能意会。
人格力量的显示。在《陈州笔记》里,处处显示着让人信服的人格力量。《天职》里的何伏山出于医生的职责为一个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治好了病,而后他又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亲手杀手了他;日本军医宁愿用手枪打死何伏山也不愿意用手术刀活活解剖何伏山。这种人道主义与个体精神的对立,确实是对人格力量的一种深刻展现。在《泥兴荷花壶》里,民间艺人陈三关为挑选一件稀世珍品,可以不顾一切,可是在那件珍品挑出来之后,当他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人是段祺瑞的时候,他施计让段祺瑞自己用抢把壶打穿了。还有《捉鳖大王》里的刘二,《狼狗》里面的陈二少,在等等众多的小说中,这些人格力量和人性的探视,使得《陈州笔记》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对社会的批判。《陈州笔记》对人性的审视、对民族的匪性、不劳而获心态的展示、对来自不同阶级的利益冲突和权力冲突对民众造成的危害、对渗透我们民族骨髓的权力意识的厌恶,无不深藏在不同的故事背后,让人瞩目惊心。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尽管《陈州笔记》的叙事风格明显是得益于中国传统的叙事学,但我却把《陈州笔记》称为新笔记体小说。只所以称为新笔记体小说,是因为《陈州笔记》与我们以往看到的笔记体小说有着许多的差别,《陈州笔记》独有的艺术特色,是对笔记体小说文体的丰富和完善。孙方友深刻地领会、继承和拓宽了中国传统笔记文学的叙事风格。
对民间传说的修正。当然,对民间传说的修正是文学意义上的,流传在乡间的传说通过文学的手段,使其得到升华,更为广泛的流传,是《陈州笔记》吸取传统文化的*要渠道,并以全新的面貌出现,这是一种创造。
二:叙事语言的一石三鸟。
语言的一石三鸟,当然指的是句子的构成,是指叙事语言的丰富性,即是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载体,又包含着深刻的喻意。而就《陈州笔记》叙事语言的一石三鸟,可以归纳如下两个意思相近又相互渗透的层面:
准确性:有叙事语言的精和短构成;节奏感:叙事语言对古汉语字、词的运用,构成了仿佛溪水一样流动的节奏感;趣味性:叙事语言的趣味性则是来自对民间语言的吸收和运用。以上是**个层面,第二个层面则是语言的写实能力、对历史和现实的穿透力、叙事语言的丰富性。可以这样说,《陈州笔记》里的叙事语言达到了入木三分、炉火纯青的地步,一石三鸟的叙事语言体现了汉字特有的能量。
当然,《陈州笔记》里的叙事风格还有另外的方面。比如小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等等。总而言之,《陈州笔记》是作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
从另外一种意义来说,其实,《陈州笔记》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雅盗·神偷》写的是陈州奇士;《仙乐·青灯》写的是陈州奇女;《墨庄·花船》写的是陈州百行;《蚊刑·媚药》写的是陈州怪事;《鬼屁·穷相》写的是陈州市人;《花杀·狩猎》写的是陈州名流;《刀笔·绝响》写的是陈州传奇;《血灯·追魂》写的是陈州英烈,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州笔记》是一部百科全书,一部人文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孙方友在中国当代文学上的成就,与他的《陈州笔记》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收在这里的三百二十余篇笔记体小说,包括了到目前为止《陈州笔记》的全部篇章,孙方友为此而倾注了二十年的心血。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学意义上的陈州成了他的精神家园,他也因为这个家园而迎得了读者。《陈州笔记》在读者中的影响是广泛的。而陈州,也因《陈州笔记》,在现实中成了一个文化传播的符号,这使历史中的陈州不再单单是地理学上的陈州,而是文化意义上的陈州,是精神层面上的陈州。
《陈州笔记》确实成了认识和了解中原历史与文化的一把钥匙,你无法估量这种精神层面的传播有多么深远和持久。在未来的时间里,《陈州笔记》将越来越显示出她不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
墨白,2007年元月28日
短篇小说是小说门类里面极具因素的一种体裁,孙方友对短篇小说艺术上的追求,更明显地在这一点上体现出来。他善于在不多的文字里讲述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而在故事之外,又给读者留下一个充分想像的空间,如《雅盗》、《神偷》、《刺客》等。故事里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孙方友小说的另一方面。如《刀笔》里的孔祥斋,他深得中国文化的真谛,坦然而智慧地面对两江总督曾国藩,使曾听候他的摆布,为之研磨。
“陈州笔记”系列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雅盗·神偷》写的是陈州奇士,《仙乐·青灯》写的是陈州奇女,《墨庄·花船》写的是陈州百行,《蚊刑·媚药》写的是陈州怪事,《鬼屁·穷相》写的是陈州市人,《花杀·狩猎》写的是陈州名流,《刀笔·绝响》写的是陈州传奇,《血灯·追魂》写的是陈州英烈,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州笔记”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部人文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本书共分2册,内容包括:女匪、女票、女保镖、鸟女、盲女、侠女、织女、丑女、水妓、崔氏、母爱、九岁红、狐皮袍、陈州莲、瘦大姐、修真庵、竹斐园、琴音、祭音、祭台、鳖厨、月夜、画谜、红绣女、乞婆、盲婆、匪婆、三不见、黑老二、冰花、龙妹、贵妃、贵妇、雪碧……
孙方友,男,1950年生,河南淮阳县新站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文学院专业作家。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创作长篇小说四部,中篇小说三十六部,中短篇小说集十余部,电视剧百余集,计五百多万字。代表作有《虚幻构成》、《谎释》、《陈州笔记》系列、《小镇人物》系列等。有多篇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捷克等国文字。
《灵魂城圣战》内容简介:著名的寓言文学大师约翰·班扬在代表作《天路历程》第一部一举成名之后,遭到了敌对者的嫉妒与中伤,这些
死亡的化学反应-1 本书特色 医学侦探文学的新高峰── 一个让严谨的德国人也为之疯狂的英国新派探案小说系列! 自出版以来,连续3年占踞德国亚马逊销售...
《殡葬人的秘密》内容简介:生性羞怯的殡葬人对着尸体倾吐秘密;如日中天的作家突然宣布封笔;多疑的怨妇认为情人徒有一具躯壳;天
《草上的微光》内容简介:本书是白石一文的小说集,白石一文自承“最充满回忆”的作品,用三个故事完成当代人对生之意义的探求: 《
《着迷》内容简介:沈如归半生污秽黑暗,却在坠落悬崖之前抓住了一缕光,从此有了渴望。他离开的那天,藏了多年的秘密被公之于众,
《在这样的雨天》内容简介:本书以是枝裕和执导的日法合拍片《真相》为例,通过拍摄日记、亲笔信、特约稿、主创对谈、手绘分镜、采
大唐狄公案 内容简介 《大唐狄公案——跛腿乞丐》:全书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故事纷纭,案情凶险,...
《雪虫》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童年,不同的故乡。可无论走到哪里,故乡是人们永远回望的地方。对洪作而言,日本伊豆的小山村
《禁衣》内容简介:服装设计师米果因为给酒吧老板洪之鹤定做黑色晚装,与试衣模特祝晓璇一同卷入“丹青悬案”中,米果被陷害,祝晓
《寻器之旅》内容简介:漆艺家赤木明登与太太智子女士一起,带领读者在日本各地,寻找真正好用的生活器皿。在仓敷邂逅民艺的小街、
《迷你联萌大冒险:失序的原子星》内容简介:●《迷你世界》官方小说重磅来袭!完美继承游戏的想象和创造基因,一套全面激发孩子想
《汽车车身控制系统维修技能与技巧点拨》内容简介:本书结合汽车车身控制系统维修的一线工作实践,以汽车维修实践操作及检测维修技
旧京,旧京 本书特色 小说以作者青少年时代在开封的一段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中原古都中一条小街以及活跃其间的各色人物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转折时期的生存状态与命运浮沉。作...
妖银杏 内容简介 妖银杏身揣百两黄金与名家卷轴的忠三郎,居然在暗夜途中遭人拎起摔昏——当然,待他获救,怀中已空无一物。这可是树妖与女幽灵连手行抢?雪人文久二年元...
2013-中篇小说-21世纪年度小说选 本书特色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著的《2013中篇小说(21世纪年度小说选)》编选范围为当年全国各报刊上发表的中、短篇小说...
《血战太平洋》内容简介:西德尼·菲利普斯是个来自亚拉巴马州的随和少年,与同伴一起应征人伍。约翰·巴斯隆出身于移民家庭,喜欢
情场麻辣烫 本书特色 《情场麻辣烫》收录了吕保军、徐树建、侯拥华、刘正权、菊韵香、古保祥、汤小小、徐常愉、顾晓蕊、凤凰、杨海林、李金海、黄非红、邓洪卫、张爱国、...
《国盗物语·织田信长(后编)》内容简介:风驰电掣般展开进攻的织田信长得以上京,拥立足利义昭为将军,逐步实施天下布武之理想。
如愿 本书特色 ●王小柔的段子随笔一直保有稳定的销量,每本销量都在五万册以上。●本书关注内容广泛,民生时政、时尚花边、亲朋好友等等,作者总能从生活细节中发现欢乐...
闹与静-混沌行走-混沌行走三部曲-1 本书特色 《混沌行走ⅰ:闹与静》是英国作家派崔克?奈斯混沌行走系列三部曲的**本书。在一个叫做新世界的遥远星球上,普伦提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