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历史语境主义的方式,从新闻思想、新闻事业、新闻文化的综合角度,考察美国宪法**修正案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重在指出,在新闻自由从思想确立为制度的过程中,既有古典共和主义和英国传统的影响,也是美利坚的文化特色与现实选择的结果。天赋人权传统的“绝对自由”与普通法框架下的“相对自由”一直是困扰着新闻自由的重大问题。由此,**修正案具有两个相反相成的维度:从人权的角度衡量,是一个权利概念,以个人为出发点,有自由至上主义(libertarianism)的倾向;而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秩序概念,以社会为出发点,渗透着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的精神。在“伟大的宪政时刻”,共和主义占据上风,通过大规模政治辩论达到了协商民主的效果,这是留给后世的珍贵的政治遗产。而在目前通行的美国新闻史编撰中,共和主义被遗忘,自由至上主义一帜独张,其实,这种对自由的过度强调伤害的恰是自由自身。
**章共和与自由:文艺复举的遗产与英国的传统
第三节古典共和主义
意识形态的能量不能产生于自身,它只能把那些业已具有粗糙和不完整的形式而存在的言词、想法和企图加以整理、组合和引导。波科克(J.G.A.Pocock)论证了“政治语言”和“政治语言的社会作用”,指出人们的观念总是被一种承继而来的思想传统和价值传统而限定,也只有在这种特定传统和价值体系里,思想才能解释某些行为。从历史的角度看,政治语言是特定时代人们用以表达对政治生活看法的语言体系。而了解了这套语言,就等于把握了在该时代人们理解特定政治言论的方式方法。同时,个体思维应用了同时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结构,所以思想者个人的思维行为成了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事件,语言具有传播社会知识信息和分配社会权威的双重功能。
在14-16世纪,欧洲流行的政治语言逐渐转向了“共和”。“共和”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柏拉图的“理想国”(respoblica)其实就是“共和国”。在他设计的理想国家里,没有公民大会,没有法庭,没有法律的统治,公共决策由哲学家进行,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意味着控制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熟的整个过程。这一天真加独裁的混合物恰是当代西方“政治正确”的反面,但是起码他有一句话说得正确:“极端的自由,人们可能会走向极端的征服,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什么,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在晚年*后一部著作《法律篇》中,柏拉图退而求其次,精心设计了“第二等好的理想国”,之所以叫“法律篇”,是因为他将法律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出良好政体的根本原则是城邦受法律的支配,而不应受个别统治者和特殊阶级抑或利益集团的支配。正因为如此,在后世自由主义的谱系中,柏拉图也堂而皇之地有一席之地。
比柏拉图更为现实的是亚里士多德,他的“政治学之父”的美誉部分来自他对政治科学的推崇——*高的应用科学、属于*高主宰的科学。更关键的是,他将伦理学与政治学综合考虑,使伦理学成为政治学的一部分,从而“特别有见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无论我们是单个的,还是在社会里与群体一起——怎样才能过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关键应属“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里的“人”同样是指“公民”,因为城邦之外非神即兽,人只有在城邦的公共活动(即政治活动)中才能实现“幸福”。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和混合政体观点皆被视为“共和”的内容之一。关于前者,他提出人类具有语言能力和理性,可以相互交流,以讨论来达成共识,不过,并不是总可以达成共识,如果意见不一致就会引起社会动荡。而如何使人们基本达成共识呢?唯有教育。教育是政治正义的当务之急,城邦应该通过教育统一起来并转变为一个共同体。关于后者,在亚里士多德心目中有一张复杂的政治体制“排行榜”。**种标准是以德行的高下分配权力,于是将政体分为三种:君主政体、贤人政体、共和政体。第二种标准以财富的多寡分配权力,也分为三种:僭主制、寡头制、平民制。亚里士多德主和的是“混合制”,原因是,“凡能包含较多要素的总是较完善的政体,所以那些混合多种政体的应该是比较切合于事理。”
马凌,女,1969年出生,湖北武汉人。在南开大学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史学博士学位,后在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国家研究基地研究人员。主要学术领域:新闻传播思想史、政治传播、文化研究。写有专著《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并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外国文学评论》、《读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作品目录上 册照片及日记、信函手迹/(1)出版说明【余英时】/ⅰ余 序【余英时】/ⅲ编者序/简体字版弁言/编辑与校订说明
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社区认同研究-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 本书特色 《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社区认同研究: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从剖析贵州民地区乡村文化与农民社区认同关系的...
翟意安,1978年生,广西平乐县人。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日关系史...
《中国道路的历史基因》内容简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实行什么样的制度,是由其历史的传统和基因决定的。从分封到郡县,从井田到
拉尔夫・达仁道夫(Ralf Dahrendorf)勋爵1929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工人家庭。其父古斯塔夫・达仁道夫(Gustav Dahrendorf,190...
《沙乡年鉴》内容简介: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年),是一位著名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先驱”“
神学与哲学和科学的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以神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对话的方式来探讨人类思维的演进与过程。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寻求原始概念的形成,先人的文字记载对后人的启...
国内学者研究唐代军事制度的成果中,有关府兵制的论著就占了其中的大部分,这种状况固然揭示了府兵制对唐王朝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学者们对它的重视,同时却也反映了唐代军...
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 内容简介 这本书以对政策制定过程中一些关键人物的访谈为依据,试图描绘出撒切尔夫人执政的10年间,教育政策变迁及其形成的图象。...
《成为讲书人》内容简介:很多人出于分享的快乐,或者是工作的需求,需要去讲书。面向众人讲书,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简单是因为每
李侃如(Kenneth Licbcrthal),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现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心主任、外交政策与全球经济发展资深研究员。曾任美国密歇根大...
20几岁要懂得的社会常识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20几岁要懂得的社会常识大全集(超值白金版)》由蔡亚兰编著,本书旨在为20几岁即将踏入社...
广播电视规制研究 本书特色 《广播电视规制研究》以新闻传播学、规制经 济学为研究视角,紧扣文化体制改革与媒介融合的语 境,以公共 产品、外部性、信息不...
唐弢藏书-图书总录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唐弢是现代文学家、文学评论家和“鲁迅研究”专家。同时他在藏书和版本学研究方面也颇有成就★ 从...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增订本) 本书特色 梁晓声曾花费10余年时间厚积薄发的一部继*之后,分析剖析中国各阶层关系的著作。梁晓声根据中国的现状、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的...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从畅销书看日本社会走向-(全三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黄亚南运用扎实的学术底蕴,以及多年在日本学习、生活、工作的...
中国目录学:理论、传统与发展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王新才目录学方面的论文20余篇,内容主要涉及目录学基本理论、中国目录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录学传统等方面。 在研究...
变迁(一个中国古村落的商业兴衰史) 内容简介 在陕西省渭北高源上的韩城,迄今还屹立着一个古老的村落——党家村。它已有六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曾经“...
汪康年文集-(全二册) 本书特色 一、搜罗完备。编者搜集了散见于晚清其他报刊、书籍上的汪康年文章、书信,多有辑补。二、编排合理。全书分七辑,所收文章按发表(撰写...
《增长的奇迹:透视图表下的中国经济规律与走向》内容简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在最近的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