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身为一国之君的李后主在宫中创行缠足,李后主的词更为人所稔知,所以考证缠足的人,都把这件事推到李后主头上,何况李后主是亡国之君,当然有许多正人君子写文章时,常把这件事说是亡国的不祥之兆。其实照我的考据,窅娘实在并不是缠足的创始人,李后主只能算是提倡人。
从前我以为太监制度是中国民族史上的特有的,岂知考证所得,原来不仅中国有太监,外国也有太监,可以说是世界性的对男性的对男性的残酷之刑。虽然有些被迫害的,但大多数是因为贫穷,自愿接受这种不人道的酷刑。考证所得的许多事,可能会令读者拍案惊异,认为世界各国哪里会有这种荒谬情况,但图文俱备,绝非无稽。
作者认为窅娘并不是缠足的创始人,李后主只能算是提倡人。 本书作者考证所得的许多事,可能会令读者拍案惊异,认为世界各国哪里会有这种荒谬情况,但图文俱备,绝非无稽。
上篇女性酷刑缠足考
**章古来缠足知多少
妇女缠足曾经目睹
古籍所载缠足史事
名士狂言又长又臭
荒唐记载遗臭万年
北京大学曾经组织过一个“风俗调查研究会”,这是一个调查全国各地风俗习惯的机构。我觉得这项工作很有意义,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个机构后来却不曾有什么成绩。其时,北大教授张竞生曾经征集几个人的性事小说,编成一部《性史》,只是描写男女间的房帷私事,出版后闹得满城风雨,张竞生的教授席位也因此被解除。依我看,这部书与民间风俗习惯可以说关系甚少。
我是一名医药工作者,历年搜集了医学上的许多资料,因此我想写一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生理畸形”的小品文。可是我要声明,这些文史资料绝对不涉及秽亵。妇女缠足曾经目睹
我写这篇文字,也许有读者会问:“缠足的妇女,你究竟见过没有?”我的回答是:“曾经目睹。”
在我幼时,见到长一辈的妇女几乎个个是缠足的,凡是女孩长到五岁时,做母亲的就要为她缠足。小女孩的骨骼柔软,软到好像无骨一般(按:所谓磷质多而石灰质少,年长之后,即成相反状态),所以小女孩缠足时痛苦还不大,只是足部缠上三尺长的布带,觉得不习惯、不舒适而已。不少女孩子偷偷地在裹束之后,把它解开。做母亲的就会申斥:“女孩子如果不缠足,将来是没有人要的。”女孩子们听了母亲这几句话,只好勉勉强强地每天缠足了。
我家老辈婶婶妈妈、姑姑婆婆,没有一个不缠足的,这种风俗也影响到下一代的女孩子,她们不得不跟着走,只有顺从,毫无抗拒。大概到了八岁时,女孩子缠足的带子越加越长,而骨骼也渐渐硬起来,这时缠得太紧,就有剧痛的感觉,女孩子哭哭啼啼,吵吵闹闹,成为常事。缠足有一定的方式,虽说是自己缠足,但实际上都是母亲、外婆等逼着缠的。
……
陈存仁(1908-1990):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家。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丁甘仁、了仲英父子。1929年自设诊所,独立行医。 1928年,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 1929年3月17日,被中医界推选为五个代表之一,赴南京国民党政府抗议“废止中医案”。 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后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1937年,东渡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 1949年,赴港行医。 1957年,被推选为香港高级慈善机构东华三院总理。 1964年,获韩国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同年,编撰出版《中国医学史》。 1970年,被选为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 1979年,应日本“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共四大册,1982年正式出版)。 1980年初,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名誉博士衔。 1990年9月9日,病逝于美国洛杉矶寓所。
杨家将的故事(下) 本书特色 本书稿为杨家将故事,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其详细演义。故事催人奋进,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本书情节曲折动人,人物鲜活饱满。本书稿...
美国大报之中国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 内容简介 《美国大报之中国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采用语料库语言学辅助下的批评话语...
作为现代文学大师,叶圣陶的文学语言没有五四作家常有的欧化气息,深厚的古典修养和严肃踏实的写作态度,使他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现代汉语的规范、纯洁、健康做出了贡献。叶圣...
與野花的相遇我現在最感興趣的東西受到美麗包裝的引誘,我買了一包英國野花的種子。袋子上寫著「MEADOW LAND」,MEADOW就是草原、原野的意思。袋子裡連給...
民间文学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全面研讨新形势下民间文艺学自身的基本概念、基本表现形式等的变迁及民间文学的搜集、翻译、整理、保护和使用等方法,以及它与相关学科的...
历史符号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当下学界前沿领域“历史符号学”的探讨,论及了当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从跨学科和跨文化理论角度,重新思考中西学术比较研究...
国学与五四-饮风楼读书笔记-第一卷 本书特色 《国学与五四》一书系著名学者祝勇先生*新力作结集,共分两大部分。上篇为《国学笔记》,以国学经典名篇《诗经》《礼记》...
西学清代文化 内容简介 从明末清初开始的以传教士为媒介的中西文化交流,至鸦片战争以来欧风美雨挟同坚船利炮的大举入侵,虽然中西交往互动的方式乃至性质都发生了巨大的...
古汉语词汇讲话 内容简介 本书用丰富的资料、浅白的语言,讲述了古汉语词汇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词汇的历史发展、构成,词的书写形式,词的引申义,演变的规律,以及怎样学...
于魁智和他的戏 本书特色 这套“折桂令丛书”写的都是当下京剧舞台上*知名的红角,还有那些*能代表他们艺术水平与成就的好戏。角是好角,戏是好戏,好角之所以成为好角...
中华经典名句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名著名作中的经典名句,有原文、出处和白话译文,编辑成册,所收名言警句都是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脍炙人口的精华,具实...
《孩子,我拿什么留给你》内容简介:有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绝大多数的人在创业初期,平均每天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到6分钟!处于事
回忆录写作-(第二版) 本书特色 《回忆录写作(第2版)》由备受赞誉的回忆录作家、写作导师朱迪思·巴林顿编写,并进行了修订。目标读者是那些渴求实现*高...
《会馆史话》内容简介:会馆是明清以来流寓客地的同籍人以乡土为纽带而自发设置的一种社会组织,是对家族组织的超越和对社会变迁的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本书特色 由王思明、李明主编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精)/中国农业文化遗产》首次系统地调查、收集、整理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对其进行了...
应用语言学入门: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 本书特色 全书共16章,主要由以下三大部分构成:1)“语言及语言的使用”,包括第二至第六章,它们是:语法、词汇、语篇...
十家论易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十家论丛之一种,主题为古老的经典《易经》,由著名学者蔡尚思先生任主编。选辑近现代*有代表性的十家易学研究者——郭沫若、顾颉刚、李镜池、...
国宝档案4-玉器 陶器 瓷器 金银器 本书特色 《国宝档案4:玉器 陶器 瓷器 金银器案》的编者中央电视台知名品牌栏目《国宝档案》讲述国宝曲折动人的故事,提示国...
菲利普.德斯寇拉(Philippe Descola)作為法蘭西學院(Collège de France)人類學榮譽教授、師承李維史陀的美洲印地安研究大家、「四大...
古代汉语八千词 本书特色 汉语历史悠久,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从年代上讲,自有文字记载开始,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三千多年积存的古书上的语言,都属于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