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阶层的青年,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周围的社会却充满等级的偏见和鄙陋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这使得多愁善感、愤世嫉俗的主人公为理想的破灭而悲伤哭泣,愤而自杀,以示抗议。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现象,并表达了觉醒的德意志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一发表就在欧洲产生了强烈反响,流传各国,成为一部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作品。
《少年维特之烦恼》有关可怜的维特的逸事,凡是我能够搜集到的。我都尽心尽力地加以整理,现在提供给诸位,并且相信诸位会感激我的。你们不会不赞赏和喜爱他的才智与性格,也不会不为他的命运流泪。
你呀,心灵善良的人呀,如果你同他一样感到痛苦压抑,你自会从他的痛苦中汲取安慰,如果由于命运或者你自己过失,你未能找到知己,你自会把这本小书当作你的良友。
“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他必然害怕,不管他如何防范,事情总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与此相同,那些暗中做了好事的人,必然也会有一天,这些善举被众人所知。因此我们把这块基石同时也当作是纪念石。在这上面凿得深浅不同的空格里,应当放进各式各样的物品,为遥远的后世留下凭据。这些焊接起来的金属小盒装有文字资料,在这些金属板上刻着各式各样引人注意的东西,在这些漂亮的瓶子里装有陈年好酒,标上了它的酿造年代,还有各式各样的钱币,这都是今年铸造的。这一切都得自我们慷慨的房主。若是哪位来宾和在场的人愿意拿出些什么东西留给后世的话,那这里面还有空地方。”
稍顷,这位工匠环视四周,但正如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发生的那样,没有人有所准备,每个人都感到意外。终于有一个性格开朗的青年军官说话了,他说:“若是我该把这个宝匣中还没有的某件东西放进去的话,那我就把我的军服上的两个纽扣割下,它们也许值得保留到后世。”他说罢便做了。其他人也都做了类似的事情。女人们也不迟疑地把她们的小木梳放了进去,把小香水瓶和其他小装饰品也不加怜惜地拿了出来。只有奥狄莉在发呆,她心神专注地注视人们把东西拿出来,放到空格里去。直到爱德华向她说了一句亲切的话,才把她从这种神态中唤醒。她从颈上解下原来悬挂她父亲肖像的金项链,轻轻地放到其他一些小件宝物上面。爱德华随之稍显匆忙地提示,把严密合缝的顶盖打开,把东西装到里面。
那个年轻的工匠显得*忙,他又作出演说家的表情,继续说道:“我们立下这块基石是永久的,是为了确保这所房屋的现在和未来的主人的长远享有。我们把它像一件珍宝埋在这儿,与此同时我们会想到人世间的事物,即使是**牢固的,也会消亡;我们想到这样一种可能,这个封得牢牢的盖板会被重新打开,这种情形不外是说,现在我们尚未完成的一切都遭到毁坏。
“但是,我们要把我们的思想从未来引回到现在!我们要把这座房屋建成。让我们在今天的奠基仪式之后,立即加快我们的工作,使每一个工人在我们的地基上继续工作,而不是无所事事。这建筑会迅速耸立起来,会很快竣工,从现在尚未安装的窗户里,房主人、他的亲属和他的客人能惬意地眺望这一带的风光,谨祝在场的诸位身体健康,干杯!”
他把高脚杯中满满的酒一饮而尽,并把它掷向空中;摔毁人们欢乐时用的容器,这表明了一种极度的欢愉之情。但这次却发生了点意外:杯子没有落到地上,可这并不是出于奇迹。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著名诗人,文学家。1749年8月28日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1832年3月22日卒于魏玛。其生平和创作可分5个时期。
学习年代和狂飙突进时期(1765~1775) 1765年歌德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3年后因病回家。在莱比锡时期写出了具有洛可可风格的抒情诗和戏剧。1770年去斯特拉斯堡继续读法律,翌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770年9月与赫尔德结识。在后者的影响下,他阅读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剧本以及《莪相》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并开始采集民歌。这时他写出优美的抒情诗《欢会与离别》、《五月之歌》、《野地上的小玫瑰》等,开创了德国抒情诗的新时代。1771年8月回到法兰克福,此后几年里除写了《普罗米修斯》等许多诗篇外,还创作了剧本《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等,这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成为狂飙突进运动最为丰硕的成果。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小说中的维特反对封建习俗,渴望真正的爱情,要求个性自由,并希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但他在鄙陋的环境、黑暗的现实中四处碰壁,不幸的爱情又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只好以死来求得解脱。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以浓郁的诗意和强烈的感情表达了维特的痛苦、憧憬、他的多情善感和愤世嫉俗情绪,喊出了一代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这部小说发表后引起青年人的强烈共鸣,立即风靡欧洲,奠定了歌德在国际文坛的地位。
魏玛前期(1775~1786) 1775年11月歌德应魏玛公国奥古斯特公爵的邀请来到魏玛,担任国务参议员等许多职务,1782年获得贵族身份。他的职责有领导矿山开发、管理交通、领导军事到负责水利、掌管财政等等,此外还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繁忙的公务,浮华的宫廷应酬和爱情的挫折,使他无法得到创作所需要的安静和时间。和狂飙突进时期相比,他这时期的诗歌趋于平稳,对自然和人生由热情的歌颂转变为深入的观察和探索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歌德的《漫游者夜歌》、《致月亮》等诗歌以及《魔王》、《渔夫》等叙事谣曲均作于这一时期。
意大利之行和法国大革命时期(1786~1793) 歌德为了摆脱使他感到厌倦和苦闷的宫廷生活,于1786 年9 月3 日改名换姓,悄然去意大利旅行。意大利明媚的风光和完美的希腊罗马古典艺术使他陶醉。这期间他把《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散文稿改为诗体,完成了悲剧《埃格蒙特》。前者借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古典人道主义理想。后者取材于16世纪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史实,把埃格蒙特塑造成一个受人民爱戴的英雄。
歌德一生勤勉写作,确立了他作为世界大作家的地位。其作品数量之大达到惊人地步,《歌德全集最后手定本》达40册,他逝世后的补充本《歌德遗著》达20册。写有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代表作诗剧《浮士德》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著作。
《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德国出版后,很快连印了16版,还被翻译成英法意等20多种语言。拿破仑在远征埃及时还随身带着它,先后读了7遍。歌德还写了著名诗剧《浮士德》,自传记《诗与真》。1922年,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将小说翻译成中文,五四以后的中国也掀起了维特热,至今这部小说仍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已经成为经久不衰的世界名著。
《局外人》内容简介:《局外人》是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小说代表作。加缪这样评价他的“局外人
本集里所收入的二十七篇作品中,《罗生门》、《鼻子》、《地狱图》、《竹林中》取材于《今昔物语》等日本古籍。《罗生门》和《鼻
《复活》内容简介:《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其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
《十日谈(上下册)》内容简介:《十日谈》叙述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十名青年男女在一所别墅避难,他们终日欢宴,每人每天讲
罪与罚-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罪与罚》(全译本)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作家完全走向独创性的一个成熟的标志。从欧洲长篇小说发展历史的角...
《牛虻》是一部成功的小说,它描写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小说主人公牛虻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志士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成为世界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本书特色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六角丛书”的由来印张是计算图书定价的基本单位,在图书内容、开本、印张、材料和工艺相同的情况下,每个印...
《月亮与六便士(2018)》内容简介:书中的主人公“我”是伦敦怀才不遇的作家,偶然间认识了一位证券经纪人,对方在人届中年后突然
今本《老子》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所以又称《道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
闲话日本文坛众生相,用中文写作的日本女作家沈昌文查建英陈冠中李欧梵联合推荐!==========================================...
《我居于无限可能》内容简介:艾米莉·狄金森——19世纪天才诗人,比肩惠特曼、对美国文学做出重大贡献的现代主义诗歌先驱,博尔赫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恋爱小说。小说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
僕らは誰も彼女のことを忘れられなかった。私たち六人は、京都で学生時代を過ごした仲間だった。十年前、鞍馬の火祭りを訪れた私
《劝导》描写了一个曲折多磨的爱情故事。贵族小姐安妮・埃利奥特同青年军官温特沃思倾心相爱,订下了婚约。可是,她的父亲沃尔特爵
那年夏天,大海透过椰林吹来清爽的风,他们的爱情从这里开始。那是她的初恋,也是他的。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他们离散,时隔九年,在
Asixteen-year-oldgirldisappearsfromasmalltowninVirginiaa]Aseeminglyrandomandsens...
茶花女-名家导读版 本书特色 《茶花女》是小仲马*富盛名的经典之作。美丽的农村少女玛格丽特来到了纸醉金迷的巴黎,凭借着娇美的容颜、不俗的谈吐成为贵公子争相追捧的...
世纪之交,法国人举办了20世纪最佳法语图书的评选活动,结果,最终脱颖而出的是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但是,这位最佳法语图
“京都”是历史与传统的象征,长久以来凭借强韧的生命力与现代潮流相抗衡着。本书作者将自己的过去、对近日刚过世的父亲的思念,
安洁拉·卡特(AngelaCarter,1940-1992),英国最具独创性的作家之一,书写风格混杂魔幻写实、歌德式、女性主义。曾获得切特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