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的衰亡》(1936-1945)(套装全2册)里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侵略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战争给受害国人民和口本人民所带来的巨人灾难,以及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原著于1970年10月在美国出版后,即成了一本畅销书,并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仅在得奖当年就冉版三次,在西方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该著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夫战的历史,特别是对口本帝国丰义的侵略史,有一定价值,堪称《第二帝国的兴亡》的姊妹篇。
《日本帝国的衰亡》(1936-1945)(套装全2册)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所写的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纪实著作。作者在书中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口本帝国主义于1936—1945年问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遥相呼应,在东部开辟侵略战场,横行亚洲,侵略中国,蹂躏东南亚各国人民,发动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直至*后被迫求和投降的历程。书中史料极为丰富,有许多材料系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也有不少史料是一些原为日本天皇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提供的。
《日本帝国的衰亡》(1936-1945)(套装全2册)里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侵略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战争给受害国人民和口本人民所带来的巨人灾难,以及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原著于1970年10月在美国出版后,即成了一本畅销书,并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仅在得奖当年就冉版三次,在西方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该著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夫战的历史,特别是对口本帝国丰义的侵略史,有一定价值,堪称《第二帝国的兴亡》的姊妹篇。
第一章“下克上”:11936年2月25日下午,东京上空彤云密布,预兆不祥,大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全市,而且看样子还要下。前三个晚上已下了一英尺多,是五十四年不遇的大雪,交通受阻,陷于混乱,有的剧院不得不改为临时旅馆供回不了家的观众借宿。东京尽管披上了银装,可是看上去几乎仍然是既有西方色彩又有东方色彩。日本已经甩掉它过去的很多封建的东西,成了亚洲一个最先进最西方化的国家。离传统瓦顶的皇宫几百码的地方,一座四层钢筋水泥结构的新式建筑是处理宫廷事务和天皇办公的宫内省大厦。围绕皇宫的古老石墙和护城河外,同样是东西合璧:帝国剧场和第一生命大厦等一长排新式建筑犹如芝加哥的完全是西方式的高楼大厦,而仅仅相隔几个街区,就是狭窄的卵石小街,一排排艺妓馆、寿司铺以及和服店,鳞次栉比,还有房子摇摇欲坠的各种小商店,它们门上挂着随风扑动的暖帘和五颜六色的灯笼,即使在这样的阴天,也显出一派欢乐气氛。紧近皇宫一座小山上的是尚’未竣工的国会大厦,这座大楼主要是用冲绳运来的石块建造的,好像是仿埃及的式样。在这座威严的大厦的后面,是一幢幢政府首脑的宽敞官邸。其中最大的是首相官邸,这座官邸由两幢楼房组成,办公部分是早期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风格的西式建筑,起居部分是日本式的,墙薄如纸的滑动门,地板上铺榻榻米。但是,外表宁静的东京却酝酿着一场骚动,一场即将冲向大雪覆盖的街头的激烈骚动。皇宫外侧一端是第一(玉)师团的兵营。该兵营由于陆军省一名少佐告密说他们要发起武装叛乱而引起了当局对他们的注意。告密者说,他从某一青年军官那里获悉,一批激进分子计划于该日刺杀天皇的若干名顾问。嫌疑分子已受到监视,还给政界要员派了应付紧急情况的保镖。首相官邸的门窗都用钢筋和铁条加固,安上了直通警视厅的警报器。可是宪兵队和警方觉得他们满可以从容对付局势。一小撮叛乱分子不管有多么强烈的动机,毕竟翻不起大浪。此时他们对情报所说即将发生叛乱的可靠性如何正半信半疑。这一天眼看就要结束。 他们这种安然自得的态度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负责守卫皇宫的精锐部队中的造反情绪非常强烈。他们的傲慢不逊极为明显,因此已下令于数日内把他们调往满洲。他们露骨地蔑视当局,以致有一支部队竞以演习为名,集体跑到东京警视厅门前去撒尿。这些不服管束的官兵中另有一千四百人正在谋划揭竿而起,准备于次日拂晓前分头袭击东京六个目标,包括警视厅和若干政府官员的住宅。
约翰·托兰 1912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青年时代的托兰没有想过会成为历史学家,他那时的梦想是成为百老汇的剧作家。大学里,托兰学的就是戏剧创作。大学毕业后,他背起行囊走遍了美国。四十二岁以前,他是个事业上不成功的剧作家、官场里得不到赏识的军官、家庭生活中的失败者。1954年,有人约托兰写一部有关大飞艇的书,他利用在空军服役时的关系,走访了众多飞艇时代的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独家的第一手材料。这本《天空中的船只》使他一举成名,也正是从这一年起,他开始了“在历史中的生活”。托兰的著作侧重史料的搜集和对当事人的采访。在书中,他会把所知的一切全部告诉读者。
他写的历史著作有:《从乞丐到元首》、《日本帝国的衰亡》、《战争之神》、《丑闻:珍珠港事件及其后果》、《占领日本》和《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等。其中这本《日本帝国的衰亡》使他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
汉代篇-朕说历史 本书特色 百万读者的历史向阅读选择,“万万没想到”的奇葩视角解读两汉!超高人气主角“朕”御驾亲说,直击时代热点槽点知识点,深挖汉朝历史实锤及风...
《中国考古学史》内容简介:从考古的原义,古物与政治的关系,与人物的关系等,列举了周到民国以来考古发展的种种材料。是我国最早
北京大学史学丛书萧朝贵与太平天国早期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研究太平天国萧朝贵的学术著作。萧朝贵是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本书关于萧朝贵之于太平天国的历史贡献,萧朝贵...
学史丛录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史学方法论、美国研究、中国历史通论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是作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史学探索的成果汇集。作者...
罗马军队与帝位嬗递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研究罗马帝国专著。全书共十一章,主要包括奥古斯都时代、朱里奥——克劳狄时代、“四帝之年”时期、弗拉维王朝和安东民王朝、3...
晋国通史-(上.中.下册) 本书特色 李尚师、李玉明、王雅安编著的《晋国通史(上中下)/三晋文化研究丛书》是一部记述从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于古唐国开始,到...
《穿越牛熊》内容简介:本书针对中国股市的特殊环境,结合作者多年实战经验为普通散户量身而著。全书分为四部分:修为之路、穿越牛
中国近代史-最有份量的近代中国史-[未删节本] 本书特色 在这里,读懂近代中国迄今*权威、*有影响力的近代史专著与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三...
(函套装)全民阅读经典书系:资治通鉴(套装共8册) 本书特色 ★ 《资治通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本套书节选了其中有代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甲骨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甲骨首次正式整理公开展示,收录商代甲骨268片,其中不乏大片、重要之片,如武丁时期的大...
趣味无穷的历史传奇-十万个好故事 本书特色 《趣味无穷的历史传奇》是趣味百科系列其中一册,英国诗人雪莱说:“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石壁上的一首回旋曲。”它以不同的...
跨界-历史与哲学之间 本书特色 《跨界:历史与哲学之间》分为哲学、历史学两篇,上篇讨论的是历史哲学问题,下篇讨论历史学,尤其是当代的比较历史学、德国史等实例中反...
《温情手绘》内容简介:身边的一切看起来温馨而美好,总忍不住想去描绘,在笔尖留下它的美好。世界总有一个角落的是属于你的,梵高
魏晋南北朝史丛稿 本书特色 《魏晋南北朝史丛稿》:“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成果,武汉大学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资助出版。魏晋南北朝史丛稿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 本书特色 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更必须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现代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蕴含感情。但当下也有人对具体典籍...
《九寨沟生态导览手册》内容简介: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和200余幅精美的图片介绍了九寨沟的生态、文化知识,内容涉及气象、地质、水
秦始皇帝陵与兵马俑 内容简介 该书分“秦陵探微”、“震撼世人的兵马俑”、“感知秦陵”以及“秦陵、秦俑大事记”四部分内容。秦始皇帝陵与兵马俑 目录 前言秦陵探微一...
辉煌崛起-风雨兼程-新中国辉煌60年丛书第四卷 本书特色 《辉煌崛起(第4卷)》:风雨兼程-新中国辉煌60年丛书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庆祝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
日暮西山-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 本书特色 《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
近代以来,东西方各国在上海设立的各种工商机构数以千万计。本词典真实反映当时这些机构的情况,以《字林西报》馆1880~1941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