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人类怎样测量时间和发明钟表的故事。时间和人类生活有怎样重要的关系,一根杖、一本书、一盏灯为什么能够计量时间,钟表有多少式样,很大的钟是怎样改进而成为装饰在指环上的表……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凭了他那不可多得的才能,用散文的笔调、简练质朴的语言,向小读者们娓娓道来。
伊林的作品跟普通科学书还有一点显著差别,就是一般科学读物,不是记账式地叙述,就是抽象地说理,非常单调无味,使人不愿意去亲近。
刚刚相反,伊林的作品,却是用散文的笔法,借具体的形象来描写事物的现象和道理,极其生动有趣,非常受人欢迎。他凭了他那不可多得的才能,把奥妙复杂的事物,简单明白地讲出来。
举例来说吧。在《几点钟》里,他讲钟表的调节器,并不是抽象地说理,而是用公园的旋转栅这样的东西来作比喻。在《不夜天》里,他借用自来水管来说明电池的原理。他用这样具体的东西来作比喻,读者一看,就很容易明了了。
枯燥无味的理论,奥妙复杂的事物,经伊林这样用文艺的笔墨写出来,不但使人读来容易明白,并且让人觉得津津有味。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个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修养的作家,所以他能用艺术的手法传布科学知识。他打破了文艺书和通俗科学书之间明显的界限,因此他写出的东西,都是有文学价值的通俗科学书。这些书都是用简练质朴、清楚明白的文笔,深入浅出地写成的作品。有些简直是优美动人的散文诗。难怪它们能很快地畅销全球,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让人爱不释手呢。
nbsp; 言①
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的作品,到现在为止,我译出的
有《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人和山》《不夜天》《苏
联初阶》六本。
说到翻译伊林的作品,我不禁想起了亡友华恺。*初把
这位名作家的佳作介绍给我,鼓励我翻译的,就是这位诚恳
真挚的朋友。
“在静安寺路一家德国书店里,有几本苏联的新型儿
童科学读物,你可以去买来看看。你们写作儿童科学读物
的人,很可以看看他们的写法。”这是1932年秋他对我说
的话。
几天后。他就陪我一同到那书店去买书,当时看见的,
就是《几点钟》和《黑白》。
我先买了一本《几点钟》。这书写得非常好。我认为这样
的作品是值得翻译出来介绍给中国大众的。他也极力怂恿
我译,并且设法代我接洽出版的地方。于是花了两三星期的
工夫,我就一口气把这本书译成了。
1933年春。华恺又把《黑白》买来了。他本想自己译它。
可是后来他又把书给了我,让我翻译:
“还是你来译吧。同一个人译同一个作者的东西,也许
比较熟手一点呢。”
我当然是很高兴地接受了他的美意,像译《几点钟》一
样。在两三星期内,一口气完成了这件工作。
自从译了这两本佳作后,我对伊林的作品,就有了很深
的爱好。以后这位青年作家的新作一到中国,我就去买来
翻译。
《十万个为什么》是在1933年冬译出的。
此后有两年多,不见伊林的新作。直到1936年初夏,才
买到《人和山》。译者差不多是日夜不停笔地费了一个多月
的心血,才把它从那横行文字翻成方块字。
《不夜天》是1937年2月从国外买来译出的。
《苏联初阶》本是伊林*初轰动文坛的杰作,可是我反
而迟到*近才译出。这是因为中国早先已经有了一个译本,
我原来不打算译的。
在《不夜天》没有寄到之前,我忽然动了译《苏联初阶》
的念头。后来跟C兄谈起我这个意图,他也很赞成。
好在一本外国名著,有两个以上的译本,是常有的事。
多一个译本,并不一定是坏事,说不定倒可以使这部杰作更
容易流传开来。
于是,前前后后总共用了一个月的工夫,这部名著的翻
译算是完成了。
译者深信,伊林的作品是给少年和大众的不可多得的
精神上的粮食,所以总是抱着一颗热烈的心来翻译。我希望
这样有益又有趣的书能够深入到大众里面。
译过伊林这几本书之后,我觉得他的作品,不只是文字
优美,而且立论非常正确,他是用一种正确的新的世界观
去看一切事物。换句话说,他是从历史的观点去看一切事
物。在他的作品里,他描写的事物是跟着时代在那儿变化不
息的。
比如,他讲文字、纸、笔、墨水、印刷、钟、表、灯等等发
明,他一面描写历史的背景,一面说出它们是怎样跟着时代
逐步发展的,他不是把科学和发明“写成一篇现成的发现
和发明的总账”,而写成“人类跟物质阻力和传统思想搏击
的战场”。
我们就拿《不夜天》来作例子说吧。这本书讲的是灯的
发明故事。伊林开始描写人类当初没有灯。用烟火照明的情
形。后来人们觉得烟火不方便,又费木柴,于是由有松脂的
木柴想出了替代烟火的引火木。再进一步,又由引火木发明
了火炬;由火炬发明了油灯。
等到工业发达,城市兴起之后,人们要在夜里工作,于
是对又亮又便宜的灯的需要比以前更迫切。因此,有很多人
在这方面努力研究,于是煤油灯、煤气灯、电灯,都相继应时
出现。
这显然告诉我们。各种灯的发明是跟着时代的发展而
发展的。它们自成一个系统。古式灯是现代灯的祖宗。每
种新式灯的发明,都是从旧式灯蜕变来的。换句话说,新灯
的发明是旧式灯由低级形态发展到了高级形态。
普通人都把电灯的发明归功于爱迪生一个人。可是伊
林却不这样看。他认为爱迪生不过是许多灯的发明人当中
的~个。电灯是由煤油灯和煤气灯演变来的。爱迪生的发
明,不过是前人的发明更进一步发展的成果。
因为伊林是从历史的观点去看事物的,所以他的作品,
每本不啻是写出了人类生活进化史的一面。
他把“历史上的人类从蒙昧时代以及其原始的半意识
的生活形态进化而来的情形指示给儿童看。,使他们知道一
点从烟火发明者到爱迪生所经历的过程,从简陋的原始生活
到光明的人生大道所经历的过程。
他根据*进步的现代科学假设写成生动的故事。这些
故事不只是给读者一些科学知识,并且还在字里行间随时
给读者一个新的光明的启示。
我们读了伊林的作品。觉得它们跟普通科学书有一点
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普通科学书,总是讲化学的讲化学,讲
天文的讲天文,讲地质的讲地质,讲动物的讲动物…都是
各自单纯地讲自己那一部门,很少讲到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我们读了这些书之后,所见到的世界只能是支离破碎的部
分,而不是完整的全体。
可是,伊林的作品,常常描写出事物与事物的联系。事
物在自然界里是交相错杂、浑然一体的,彼此之间都有关
联。科学家们为了研究的便利,才把科学分门别类。伊林
的作品,常常打破这种人为的科学上的界限,描写出自然
界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人能洞察自然界的全体机构。
例如,在《人和山》里,讲改造河流的时候,他就描写到
地质、鱼类、农业等等跟河流的关系。讲控制气候的时候,他
就写出化学、电气、生理学、数学、技术工程、经济、政治等等
跟气象的关系。作者简直把自然和社会熔化于一炉。他一面
描写出自然界错综复杂的关系,一面又讲到人们应该怎样
共同地去征服自然,建设理想的社会。
伊林的这一特色。也就是他给我们的一大贡献:他使我
们看见了世界的整个机构。
伊林的作品跟普通科学书还有一点显著差别,就是一
般科学读物,不是记账式地叙述,就是抽象地说理,非常单
调无味,使人不愿意去亲近。
刚刚相反,伊林的作品,却是用散文的笔法,借具体的
形象来描写事物的现象和道理,极其生动有趣,非常受人欢
迎。他凭了他那不可多得的才能,把奥妙复杂的事物,简单
明白地讲出来。
举例来说吧。在《几点钟》里,他讲钟表的调节器,并
不是抽象地说理,而是用公园的旋转栅这样的东西来作
比喻。在《不夜天》里,他借用自来水管来说明电池的原
理。他用这样具体的东西来作比喻,读者一看,就很容易明
了了。
枯燥无味的理论,奥妙复杂的事物,经伊林这样用文艺
的笔墨写出来,不但使人读来容易明白,并且让人觉得津津
有味。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个在政治和
文学上都有修养的作家,所以他能用艺术的手法传布科学
知识。他打破了文艺书和通俗科学书之间明显的界限,因此
他写出的东西,都是有文学价值的通俗科学书。这些书都是
用简练质朴、清楚明白的文笔,深入浅出地写成的作品,有
些简直是优美动人的散文诗。难怪它们能很快地畅销全球,
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让人爱不释手呢。
总括一句话,伊林的作品,立论非常正确,描写极其动
人。译者敢以十分的热忱,把这些优秀的作品介绍给中国大
众。惭愧的是译者没有传神之笔,译文怕是远比不上原文那
么优美。如果译文再有不忠实的地方,那还要请大家不客气
地指教。
董纯才
有很长一段时间.水钟在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仍
是一件珍品。在查理大帝之后三百年,在那些富足的
寺院里和华贵的王宫里,都可以看到这种自鸣水钟,
但是大多数寺院和一般的城乡。依然和以前一样没有
时钟。
僧侣没有时钟,顶难过日子。一天八次,每隔三小
时,寺院里就要敲钟召集他们做祈祷。早祷之后,就是
教堂**时(就是现在上午七时、八时、九时的时光)的
祈祷,随后是第三时(就是现在午前十时、十一时、十二
时的时光),整天都是照这样做下去的。
可以想象得到那可怜的敲钟人,是很辛苦的。他常
常要从钟塔里看看外面的太阳和星星,推测时辰。如果
看不见太阳或星星,他只有像奥古斯丁教士一样,读赞
美诗来测量时刻。
另外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
放一定分量的油在灯里,或把蜡制成蜡
烛,用来测量时间。有一个时期,这种火
钟非常普遍,所以人家常常用“一支烛”
或“两支烛”来回答“现在是什么时间”这
句问话。一夜分成三支烛,比如说现在是
“两支烛”意思就是说夜已过去三分之二
了。他们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时间,也有用
油灯和划为许多段的蜡烛的。
但是那时候的油灯点起来,火焰是
不均匀的。蜡烛的粗细又不一样。所以用
这两样东西测量时间,都不太合适。能够容忍这些缺点
只是因为没有别的时钟。这就叫做“独眼龙在瞎子当中
充大王”。有些寺院的规矩是,教敲钟人听夜里的鸡啼。
据说现在中国还采用一种火闹钟。拿一根用细木
屑和松香做成的香.
放在一只小龙船里。
用一根线系两个小
铜铃,横挂在船中
央。把香一头点着。
香烧到线的时候.线
就烧断了,两个小铃就叮当一声落在船底的金属盘里。
巴黎市民一向都是照教堂的钟声安排他们的时间
的。鞋匠、木匠、纺织工人、织带工人。都是在**次晚
祷钟响的时候歇工。面包师傅烘面包,直烘到教堂做早
祷的时候为止。木匠歇工,是在圣母院大教堂敲**次
钟的时候。
夏天晚上八点钟。冬天晚上
七点钟.钟发出这样的信号:熄
灭灯火。于是人人都急忙熄掉灯
烛去睡觉。
伊林(1895-1953),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伊林凭借他那不可多得的才能,把奥妙复杂的事物简单明白地讲出来:他运用文艺的形式、散文的笔法、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具体的描写,来引人入胜地讲解科学。《十万个为什么》《黑白》《几点钟》《不夜天》等科普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得到了世界性的承认,几乎被译成欧洲所有的文字。伊林对现代儿童科普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科学难解之谜 内容简介 瞪大眼睛,本书将用*生动的文字、*明白的解说,带你探索*扑朔迷离的科学疑云:宇宙究竟是怎样开始的?恐龙究竟为什么会灭绝?黑洞究竟是什么?...
大字三字经 本书特色 经典儿童蒙学读本增长知识规范道德启蒙诵读早识汉字大字三字经 内容简介 《三字经》始于南宋时期,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我国儿童代代相...
《三菱FX PLC基础知识有问必答》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三菱FX系列PLC基础应用的问题解答。为方便读者阅读,将内容分为学习篇、基础知
最新记录的世界之最大全(漫画故事版) 本书特色 ★ 全彩图文,漫画有趣生动,照片细节丰富清晰。★ 语言活泼,寓教于乐,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学习。★ 增长知识,拓...
团购:柏迪熊漫画系列5册 本书特色 ★ 24开平装,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由台湾漫画家赖有贤主编★ 国务院发展中心环境资源研究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环境资源...
艺术-不列颠少儿百科全书-3 本书特色 to china's young readers写给中国的小读者 the publication of my fi...
鬣狗-小牛顿趣味动物馆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0岁加拿大国宝级童书,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册,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等10余项大奖。鬣狗-小牛顿趣味动物馆 内...
球根花卉.多肉植物150种(景观植物实用图鉴第5辑) 内容简介 球根花卉在宿根性多年生草本花卉中,根茎特别肥大,成块状或球状,可储存养分供发芽开花者称为 “ 球...
美国国家地理:动物故事会(套装共7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内容丰富,介绍全面;动物故事,科普知识与文学故事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精美数学 本书特色 在现实世界中,数学与生活如影随形、难以分割。这本《精美数学》由宁正新编著,以丰富详实的文字以及直观的图片为您开启数学这座奇妙殿堂之...
面孔代表我的心 本书特色 《面孔代表我的心》“脸”对我们来说格外重要,我们每天都会先照照镜子再出门。但是,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我们的世...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内容简介:本书综合运用教育政策分析理论、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博弈理
3-6岁-奇趣大自然-幼儿版十万个为什么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献给3-6岁幼儿的“十万个为什么”,共8册。它知识丰富,动物、植物、自然、天气、人体、生活习惯、科学...
《做自己的瑜伽医生》内容简介:瑜伽到底是什么?瑜伽难道就是“抻筋掰腿”的外形运动和柔体表演吗?本书作者将心法与身法巧妙结合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第2册 本书特色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是一部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著作。相对目前同类作品,该作品内容更加丰富、语句更为生动、视角更为新颖。李学...
《闲情偶寄(2017)》内容简介:自古至今,人人都向往闲情野趣的雅致生活:观雪、赏花、品茗……却鲜有人真正理解“生活美学”的要
动物 本书特色 《探索科学百科:动物》是为广大少年儿童编写的科普读物,这些虽然只是知识海洋中的点点滴滴,但确实又是少年儿童*感兴趣、*能引发思索和联想的知识点。...
我的身体比精密仪器还复杂 本书特色 本套书是经过韩国科学著述领域知名评委们的严格审查并获得认证的优秀科学学习图书。特点为:1、趣味性和学习性相结合;2、知识宝藏...
如影随形的手机 本书特色 在21世纪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很难想象这世界若是没了它们会变成什么模样。短短数年内,这些微型计算机已...
第五个 本书特色 五个残缺不全的玩具在一个光线昏暗的房间里等待着,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在门后,又焕然一新地走出来。排在第五个的小木偶越来越害怕,门后面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