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实施主体所开展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工作反映出的保护理念、技术规程、实施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等,在洞见微观关系的同时洞见了一些宏观关系,并提出了一些改进贵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
全书共有5章和2个附件。**章引论,主要阐述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第二章,主要介绍开展本研究的条件和分析框架,旨在说明以什么为依据进行研究;第j章,以实施主体所开展的工作为叙述线索,介绍贵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集中说明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第四章,主要是介绍贵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不足,说明研究发现了什么问题;第五章,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回答如何解决问题和改善工作;附件一,主要是介绍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理与法规依据,并对一些容易产生理解偏差的概念的“节点”进行必要的阐释;附件二,主要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一些纯理论的分析,通过数学视角建立模型,直观呈现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本书对贵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两条从未有人提出过的原则:一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步保护的原则,二是慎对文化遗产“族别化”的原则。其所谓“同步保护原则”,主要含义是,要尽早改变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上处于“条块化”的管理状态,在诸如“历史文化名城(镇)保护”、“民族村镇保护与建设”中,实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步保护。其所谓“慎对文化遗产族别化的原则”,是一个针对贵州的特殊性而提出的。由于受一些不当观念的作用,本不强调“族别”意义的文化遗产,在发现、识别、发掘、抢救等保护过程中,有些内容受到了“族别化”操作的影响。具体反映是对一些没有“族别”内涵的文化遗产赋予了“族别”的意义,或是把一些本来存在“族别”含义的民族文化遗产,给出了错误的解释。推动文化遗产资源“族别化”的动机和力量,源于文化遗产的“族属”赋予,同民族的历史辉煌、现时存在的合理性、政治权利的分享等,具有某种逻辑关系。在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贵州,文化遗产的“族别”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本书认为,不宜强调其“族别”的文化遗产,一定要防止“族别化”;原生l生存在“族别”概念
的,绝不能错释和误读。任何有意操纵文化遗产“族别化”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对文化遗产科学的“恶搞”,必须坚决反对。
文化遗产保护,既是繁荣文化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极为重要的基础。由于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不断被人们重视。文化遗产作为遗产地文化品位的象征,作为极其富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以及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正在成为各个地方特别是欠开发、欠发达地区提高地方知名度和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杠杆,再加上,这几年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的文化持续创新能力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断被学术界升华,这个领域的研究,在当今世界具有空前的热度。也正因为如此,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文化的国家行为和国际行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当代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章 引论: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
文化遗产保护,既是繁荣文化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极为重要的基础。
由于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不断被人们重视,文化遗产作为遗产地文化品位的象征,作为极其富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以及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正在成为各个地方特别是欠开发、欠发达地区提高地方知名度和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杠杆;再加上,这几年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的文化持续创新能力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断被学术界升华,这个领域的研究,在当今世界具有空前的热度。也正因为如此,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文化的国家行为和国际行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当代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当下,围绕如何保护、谁来保护、为什么保护等等命题,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遗产产业的企业家,都在积极思考和发表见解。大家都比较喜欢关注大问题、大现象,因而得到的结论往往都是用来回答大问题和解决大矛盾的,实际操作难以拿来运用,换句话说就是,那些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法律法规体系以及体制机制的研究所获得的精彩论断,实际上很难拿来有效地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过程中实际存在的诸多微观矛盾。这是本研究得以成立的一个重要理由,也是本研究能够有别于其他研究的重要机遇。
……
麻勇斌,苗族,中共党员,副研究员,1963年8月5日(农历)出生于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镇鸡爪沟村:现在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工作:2002年至今,兼任贵州省苗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是苗族原生宗教文化。已出版学术专著4部:《苗族巫辞》(25万字),北京台海出版社l999年12月版,该著作于2001年10月荣获中国文联颁发的“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山花奖·优秀奖”2001年11月荣获“第二届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三等奖”:《苗族巫事·祀雷》(40万字),远方出版社2002年7月版,该著作于2004年12月荣获“第二届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三等奖”:《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26万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该著作于2007年9月荣获“第七次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兰等奖”:《阐释迷途——黔湘交界地苗族神性妇女研究》(23万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不可不知的36种电子元器件(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介绍了36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包括阻抗元件、二极管
前言第一部分博士论文和政论文章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献词序言目录第一部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
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本书特色历史是人类发展过程的记录:从史前人类的进化到古代文明的萌发,从帝国的林兴与覆灭到封建社会的繁荣与鼎盛,从中世纪思想文化的璀璨到资本主义...
清史稿订误 本书特色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根据中国新兴王朝为前朝修史的传统惯例,采用纪传体体裁编纂的关于清朝的正史。《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清史稿订误》是对《清...
法国大革命:一部历史(套装共2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吉林出版集团2017年7月出版★ 浪漫主义史学家、文坛怪杰托马斯·卡莱尔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完全...
《Photoshop+Dreamweaver淘宝天猫网店美工与广告设计一本通:实战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从网店美工与网店广告设计的实际需求发所
本书篇幅不大,但令人耳目一新:阿克曼直截了当地说“别了,孟德斯鸠”(Good-bye,Montesquieu),他打破美国行之已久的三权分立
梦断三国-袁绍篡位阴谋破产记 内容简介 他曾在疑云密布的东汉末世纵横捭阖,令曹操、刘备、孙权顶礼膜拜;他曾一手结束了东汉帝国,却没能登上九五之尊;他曾公然以皇帝...
托马斯•莱昂(ThomasP.Lyons)为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东亚研究项目前主管,同时在达茅斯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任教。莱昂教授是研
《Java EE互联网轻量级框架整合开发》内容简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Java技术为后台的互联网技术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在Jav
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 本书特色 古人的世界中,受困于现实,求宠争宠成为很多人发挥能动性的重要途径。今天的世界,则呈现出丰富的可能,完全可以创造更...
对日本人而言,直到1952年美国占领期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结束,而战争年代、战败以及被占领时期,给亲历者留下了难以磨灭
中国人文小史 本书特色 文字、书法、绘画、小说、戏剧、史学…面对浩如烟海的史籍,作者倾其所读,将五千年历史和全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史实做系统叙...
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用武力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强迫中国面对外面的世界。此后,人们开始了一步步的探索,从奕、...
中国古镇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俊编著的《中国古镇》一书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聚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
《梁启超修身三书:节本明儒学案(全三册)》内容简介:梁启超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选编的《节本明儒学案》一书,可能因为是“节
《书法字体设计技巧与应用》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书法字体设计的课程。全书共分为3章,第一章主要讲解书法设计的一些概况,包括书法设
费正清中国史 本书特色 《费氏中国通史》原名《中国:传统与变迁》,是费正清先生一生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洋洋40余万字,从半坡文明叙述至20世纪80年代,内容涵盖...
1840年-1911年-晚清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绘-青少版 本书特色 《晚清故事(1840年—1911年)》为《中国历史故事绘》系列丛书之一。该书根据...
唐财政三司使研究 本书特色 盐铁转运、度支、户部三使,是唐朝后期中央执掌财政大权的主要职官。因此,它和多个领域有联系。作为使职,它从属于职官制度,而其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