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具体情况,把一些受灾群众转移到其他未受灾害影响的省市或地区,使他们能够接受比较稳定、全面的救助。这类群众多是受伤比较严重或是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
一、灾民安置的方式
(一)集中安置
集中安置是指在灾害发生后,失去家园的受灾群众集中居住,统一接受救助和管理。根据集中安置点的组建方式,分为新搭建安置点和利用已有住所两种方式。新搭建安置点多在空旷、安全的地方搭建帐篷、临时棚或其他可以临时居住生活的设施。利用已有设施主要是指利用未被毁坏,能够安全居住停留的公房,如工厂、学校、体育场、公园、政府公共设施或其他合适的场所。
一般情况下,优先选择分散安置。对无法进行分散安置的群众,选择集中安置。
(二)分散安置
分散安置就是把受灾群众安置到亲戚、朋友、同事、老乡家借住。分散安置能够获得比较好的居住、饮食和生活条件,获得亲友的帮助,是灾后优先选择的救助方式。
(三)跨区域异地转移安置
根据具体情况,把一些受灾群众转移到其他未受灾害影.响的省市或地区,使他们能够接受比较稳定、全面的救助。这类群众多是受伤比较严重或是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
二、集中安置点的选址
(一)集中安置点选择的原则
集中安置点选择的首要原则是安全。集中安置点必须消除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避免受灾群众再次受到影响和伤害。
(二)集中安置点的规划
集中安置点需要根据情况合理规划,分清生活区、公共活动区、物品存放区、垃圾处理区以及厕所等。同时考虑集中安置点的交通,方便受灾群众活动。对特殊区域要派专人负责看管。维护集中安置点的环境卫生,禁止在易燃物品存放区吸烟。
尽量复制原居住地的地理位置关系,如A乡在B乡的北部,则A乡的移民安置点放在B乡移民安置点的北部。
(三)交通
集中安置点应考虑交通问题,方便救灾物品的运输。灾民聚居区需备有紧急撤离所需的出口,并保持通畅。在集中安置点的群众需注意来往车辆,注意人身安全。
(四)服务设施
集中安置点应该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比如食品发放点或食堂、洗手池、厕所、澡堂或简易洗澡场所。
(五)信息宣传
安置点尽量设置宣传栏,向受灾群众公开相关事项,及时报告受灾情况。在有条件的地方,安放收音机或电视机,让群众尽快知道救灾进展情况。
(六)远离危险
选择集中安置点前应尽量排除各种可能存在的危险隐患,比如拆毁危险建筑、移走危险易爆物品、清理污水和动物尸体等,确保安置点不受灾害威胁。
……
居官必览-白话本 本书特色 《居官必览(白话本)》:中国历代从政经典选读《居官必览》采用明朝袁了凡的功过格形式。总结出为官功格五十八条,过格四十二条,就事使、操...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5辑)》内容简介:本书直面转型中国,诠释社会热点,扩展学术深度,贴近重大需求,服务地方发展。内容涵盖公
9-2改文风 大家谈 本书特色 近期以来,中央各新闻单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文风的要求,推动文风发生改变,其中部分单位已作出具体措施。针对...
二战经典战役全纪录·喋血瓜岛 本书特色 瓜达卡纳乐岛位于南太平洋,是所罗门群岛的主要岛屿之一。1942后8月,美军与日军为夺取这个小岛,在陆地、海洋和空中展开了...
思想自由史 节选 《思想自由史》内容简介:J,B伯里为英国研究古代世界文明与思想发展的重要学者,其著传被视为拜占庭研究复兴之*佳代表。伯里的《思想自由史》,距今...
空战 本书特色 气势恢宏的空中格斗、雷霆万钧的战略轰炸,万千空军共同演奏的空权交响曲!空战 内容简介 人类历史上*具革命性的变革莫过于战争从二维平面空间发展到三...
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全3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毛泽东酷爱读书读史,其极富个人特色的史评史论,以及评说历史的方法也是一门学问★横向搜罗...
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 目录 **章唐后期的官制:行政模式与行政手段的变革**节研究概述及存在的问题一研究概况二存在的问题第二节四等官制的解体一唐前期的四等官制二...
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官渡大决战 本书特色 这是牵动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伟人目光的一场大决战。双方的主帅,本是一对忘年交和合作伙伴。他们在战胜了一个个的敌人以后,...
朱镕基答记者问 本书特色 《朱镕基答记者问》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领域,内容丰富、翔实。朱镕基同志通过答问,解疑释惑,有针对性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深...
古代民主与现代民主 本书特色 本书是20世纪英国著名古史学家芬利的代表作。它主要以古代雅典的民主制为案列,分析了古代民主制度的特点及其成因,与近现代的民主进行了...
很多关于美军历史的专著,描述了美国人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与一般的美国军事史不同,本书稿基于美
《君主论》内容简介:《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之一,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
《人为何争斗》内容简介:罗素在本书中的观点形成于1916年早期,当时他在伦敦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社会重建原则”的演讲,此时第一次
古代中日关系史话 本书特色 兀兀穷年,不知老之已至。今天回首看看自已走过的脚印,应该说不是件没有意义的事吧!当然,更希望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来从事这研究,使之更...
第四野战军的16个军-开国雄兵 本书特色 《开国雄兵 第四野战军的16个军》详细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时建立的各个军的历史,在纸面上又展现了那如火如荼的战斗场景,既...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 上下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全国政协常委杨胜群、中共中央文献调究室室务委员汪裕尧主编★ 一部全面系统反映毛泽东思...
《算力网络:云网融合2.0时代的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内容简介:在计算与网络发展紧密结合、技术相互促进、产业协同合作的背景下,我
旗帜是这样诞生的-大型电视文献记录片《旗帜》创作纪实 本书特色 一部彰显史诗品格和国际视野的国家影像党史精品力作一部成功构建国家意识形态主流话语体系的党史教科书...
中外交流史事考述 内容简介 蔡鸿生先生一贯以“务实”,不作空泛议论,不写高头文章的学术风格著称。他曾说“略人所详,详人所略是我一贯的著述原则”。因此本书并无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