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言
中国古代的学校制度源远流长,夏代即有学校之设。至明
代,学校制度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从社学到府、州、县
学、国学的完整体系,其数量与规制远轶前朝。科举制度自隋代
创立后,经过唐、宋、元三代的发展,日臻完善,在选举制度中的
地位愈加重要。明代的科举制度在此之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
展,并与学校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对社会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
重大影响。
明代的学校、科举制度有如下二个特征:
其一是系统与严密。明代的学校、科举制度在总结历代政
治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完整、严密,覆盖之广也超过前朝。
明太祖在吴元年(1367)即建立了国学,洪武二年(1369)在全国
普建府、州、县学,洪武八年(1375)又诏建社学,此后,为加强武
备及教育武职子弟,又增设武学、卫学,此外还有专为宗室子弟
而设的宗学。明代中叶以后,鉴于地方学校的不振,又出现了众
多的书院。明代的学校层次分明,类型多样,在管理体制上也很
完备,南、北二京设有南、北二监作为国家的*高学府;各省的地
方学校则以提学官总督学政,府、州、县官直接督率,由学官具体
负责。在科举考试方面,沿袭元代建立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考试的程序和严格细密的考试方法,确立了两榜之制,开科的区
域和取士数量也大大超过前朝。科举制度又与学校制度紧密结
合在一起,“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明史》卷69《选
举志》一)使学校、科举取士制度在选举制度中占据了绝对的地
位,并为清代所沿袭取用。
其二是僵化与腐朽。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晚期,封
建经济与政治趋于成熟,反映在统治上就是专制主义的空前强
化,而极端的专制必然会导致政治的僵化腐朽,明代的学校、科
举制度也体现出这样的时代特点。在学校、科举制度之下,国家
以经义取士,并颁布了释经所据的传注,严禁逾越,否则不得取
用为官,士人因此专一注重读经,以八股时艺取科第,遂演成追
求形式,相沿摹拟的风气,造成学校教育内容空疏,毫无生气,学
校、科举制度并不能真正地达到培养和收取人材的目的,广大的
士人也因此溺于功名之中,耗费了宝贵的精力与才气。
学校、科举制度作为明代*重要的选士方法,既对明代官僚
队伍的构成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决定了世人的人生价值观念,
进而对思想文化领域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学校、科举制度之下,出身学校的官员与出身科举的官员
具有不同的身份资格,朝廷根据官员的出身,规定了其选官和升
迁的范围,划定出不同的任官层次,形成一种注重资格的任官方
法。这种资格划分的根据是官员通过各种考试所获得的学历,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保证各级官僚所应有的素质还是有积
极意义的。但过分地注重资格,既不能广泛地获得真才实学之
士。也不利于官僚队伍中各个层次间的流动和*大限度地发挥
整个官僚队伍的作用,其结果必然影响到明代的吏治。
在学校、科举制度之下,士人以追求科第为终身奋斗目标,
思想受到严重束缚,精神心力倾注于八股时文之中,知识领域窄
小,学术风气空泛肤浅,这是明代在经学、史学、文学等方面缺少
广博精深传世之作的原因之一。但另一方面,在学校、科举制度
之下,读书而入仕是士人的重要出路,明人即有“用贫求富,农
不如工,工不如商,乃远耻不如儒也。”(张瀚《奚囊蠹余》卷15
《滑县儒学教谕程君墓志铭》)之说。读书人数的增多,刺激了
书籍编纂和印刷等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文化的普及
和传播。
学校与科举制度是明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与明代政治及文
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关系。以往国内外学者就这一专题虽然作了
不少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尚缺乏系统全面论述的著
作。为了有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本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整理
与探索的工作,限于水平和功力,一定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错误
之处,诚请读者批评指正。
第三章国学
一、国学的建置
规制明代国家的*高学府为国学。始建之时称为国子
学,洪武十五年(1382)改国子学为国子监。明朝人又沿袭
前人的称呼,称之为太学,或辟雍、成均、六馆等。
明代的国学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沿用元集庆
路儒学为校址,体制较小,庙为大成殿,设两廊从祀,学则中
为明德堂,左右各列二斋, “规模结构,仅足以容一郡俊
髦。”①洪武十五年,迁建国子学于南京鸡鸣山下,建筑格局
仍为左庙右学,庙有大成殿,大成门,从祀七十二贤的廊庑;
学有会讲的正堂彝伦堂,诸生肄业的支堂率性、修道、诚心、
正义、崇志、广业六堂,并建有书堂、馔堂、庖厨室、井亭、
仓库、馆舍、菜园等学习与生活设施, “凡为楹八百一十有。
奇,壮丽咸称。”②次年又在监内建造号房,共十五连,以文、
行、忠、信、规、矩、准、绳、纪、纲、法、度、知、仁、勇
别之,凡四百三十五间。③在监外也大量的号舍。永乐时太宗
迁都北京,南京的国子监仍一直保留,称为南监。洪武八年
(1375)时,还曾在凤阳置中都国子学,洪武二十六年
(1393)省革。
成祖即位后,于永乐二年(1404)改北平府学为国子监,
仍沿用元代旧有规模。宣德时,曾修大成殿两庑,并扩建诸生
房舍。正统九年(1444)重修国子监,规制仿照南监,庙有
大成殿、从祀两庑、大成门、棂星门。学有彝伦堂七间,率
性、诚心、崇志、修道、正义、广业六堂各十一间。学舍有内
外舍之别,内舍共530间,其中有格、致、诚、正四号,计九
十八间,退省门有号舍四连,计四十九间,又有天、地、人、
知、仁、勇、文、行、忠、信、规、矩、准、绳、纪、纲、
法、度十八号,每号二十一间,另有保安堂五间,供患病监生
居住,外舍有外东、大东、登俊、集英、新南、小北、交趾、
等号,共计二百八十余间。监内还有书堂、馔堂、仓库,城外
还有菜园。①
国学初建时,设有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乐、典
书、典膳等官。吴元年(1367)又定国子学官制,增设了祭
酒、司业、典簿。洪武十五年(1382)再次申定了官制,以
后遵行不变。其设官及职掌可参见下表:
在明代,凡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广西、南直
隶的岁贡生员人南监;山西、山东、陕西、河南、云南、贵
州、四川、北直隶的岁贡生员人北监。举人、官生、恩生、援
例生则不遵此例,不分南北,随其所愿。
待遇 明代的国学设有廪馔制度。洪武时钦定监生会馔仪
制。每次用餐时,祭酒等官率监生至馔堂,分班列坐,餐前要
鸣铎传唱:“食不语,坐必安。”餐毕由膳夫撤器,不许喧哗
失次,①至于食粮定量,每年二月至十月,每日三餐,每人日
支米一升;十一月至次年二月,每日两餐,每人日支米八合五
勺。此外,还配有鱼肉柴薪及各种副食品。对有家小的监生,
酌减日支米数,而月给家小米六斗。永乐二年(1404),命北
京国子监照南监例行会馔。②
宣德三年(1428),因京师缺乏柴薪供应,北监停止会
馔。将馔米计日均发。据《皇明太学志》所记,监生馔米旧
额,无家小者,三月至十月,每日一升,每月除朔望不支米
外,共该支米二斗八升,嘉靖时实支三斗三升九合。十一月至
次年二月,每日八合五勺,每月除朔望日不支米外,共该支米
二斗三升八合,嘉靖时实支二斗八升八合八勺七杪。监生有家
小者,三月至十月,月支一斗九升三合二勺,嘉靖时则支二斗
三升一合,十一月至次年二月,不减支,嘉靖时则支二斗二升
二合六勺。另外,朝廷还规定,监生正妻月支米六斗,非正妻
则不给。凡云南、贵州及四川土官衙门贡来官民生,许带家人
一名随监生食廪,嘉靖时此种监生有家人者,三月至十月,日
支米二升二合六勺,十一月至二月,日支米一升九合二勺三杪
七撮。
越南人 内容简介 在这套《外国人》丛书中,这本《越南人》可能是*不像外国人的一种。近年来,随着中越关系的发展,也随着越南国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越南去旅游...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可以给你带来成长和改变的书。人要说话,因为人想接触人,想认识人,想关
《见证与记录:南京大屠杀真相精选(中方史料)》内容简介:《南京大屠杀文献史料丛书·见证与记录:南京大屠杀史料精选》是在《南
福原启郎,1952年生,京都大学文学博士,京都外国语大学教授。在京都大学文学部学习期间,师从岛田虔次、川胜义雄、谷川道雄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尤其关注...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
美国输出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内容简介 “输出民主”在美国外交中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长期以来,它一直是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自冷战结束以后,...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内容简介:本书收入朱光潜先生的两本小册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及《谈美》。前者是他1925年留学英国后不
1946-1950-剑指济南府-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本书特色 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改朝换代参与者的*后报告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
中共党史资料(第82辑)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文章有:“周恩来给陈云、薄一波、李富春的信”;“关于加强专家工作的几项具体办法”;“我的前半生”;“周恩来、邓小平...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 内容简介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 目录 第二卷说明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
一个外交官的美国密谈 本书特色 暗藏玄机的华盛顿高层饭局、波谲云诡的私人会所、神秘莫测的骷髅会、鲜为人知的秘密情报交易、无间风云迭起的军火商、扑朔迷离的中美关系...
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汉日对照)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尤其是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巴黎与圣彼得堡三百年罗曼史 本书特色 历史从基本来面目来看,似乎比小说还更跌宕起伏。俄裔法籍历史学家、前苏联外交官眼中的法俄之恋,探索俄罗斯灵魂,也向法兰西智慧...
伯恩施坦文选 本书特色 人民出版社是党的**家出版机构,始创于1921年9月,重建于1950年12月,伴随着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巨变一路走来,成为...
官员选考史鉴 内容简介 官员之优劣,关乎国运之昌衰,是故中国历朝历代无不重视。自设官理事始,选官的官职与部门即享有崇高的地位。《周礼》载选官择吏的人事官员称天官...
政党与政府改革-第十七辑 本书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先后进行8次改革,政府职能向市场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转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措施越来越有力。然而,政府...
基于朱可夫本人未经删节的回忆录及最新解密的苏联档案一部关于二战中“综合能力最优秀的将领”的全景式传记世界军事史协会2013年
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为国际关系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主流建构主义图谱。所以,我们分析了奥努弗、克拉托赫维尔、温特、...
实录毛泽东3(1945-1956) 本书特色 ★信息量巨大。226万字,近两千页的篇幅,是*全面的毛泽东传记版本,详细记录了毛泽东一生的所有事件。★客观。与其他...
论说党建 本书特色 《论说党建》分党建理论、党建实践、党建探索和党校建设四篇,精选了作者杨皓的部分党建教学科研成果。该书内容丰富、涉猎广泛、结构严谨、文风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