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以作者少年时在江西三湖镇私塾的读书经历为背景,描写了少女姚春华与少男李晓秋的爱情悲剧,以真挚的感情,细腻的笔法,令人掩卷叹息的情节,以及三湖镇民风、民情、民俗的生动勾画,为我们提供了晓清江南小镇的社会情景以及学堂生活实录,从这些描写中不难寻觅到作家张恨水走过的足迹。
比《未央歌》更好看的爱情,更原生态的淳美,张恨水自评“用心”之作,唯一一部自传色彩的纯爱小说,展现作者记忆中*美丽动人的情愫和风景。
不堪剪烛忆从前,问字频来一并肩。为我推窗掀翠袖,背人寄柬掷朱笺。歌声珠串如莺啭,羞颊桃娇比月圆。今日画廊消息断,帘波花影两凄然。暗濯青衫去泪痕,天涯咫尺阻昆仑。化为蝴蝶难寻梦,落尽梨花尚闭门。剩有诗心盟白水。已无灯火约黄昏。月中一笛临风起,垂柳墙高总断魂。在这本书里,大师张恨水向我们讲述旧学堂里男学生小秋和女学生春华的故事……
**回北雁南飞题签惊绮语春华秋实同砚动诗心
“临江府,清江县,三岁个伢子卖包面。”这是江西南昌城里一种歌谣。清江两字,也有改为新淦的。因为清江、新淦两县的人,在省城里挑担子卖馄饨的很多,差不多是包办了这种买卖。馄饨这东西,南昌人叫作清汤,清江,新淦人,叫做包面。三岁个伢子,是说三岁的小孩子。总而言之,是形容清江、新淦对于馄饨业之发达。当然,这不无鄙笑的意思在内。其实这两县是餐鱼稻饭之乡,文化也并不低落。尤其是新淦县属的三湖镇一带,风景幽绝,是令人留恋的一个所在。三湖距樟树镇三十里,距新淦县也是三十里,交通倒也便利。这个镇市上,约莫有千户人家,却有二、三十家牙行,四家钱庄,就普通市镇比例起来,却是畸型的发展。所以造成畸型发展的原因,却因为这里有一种甜美的出产:乃是桔子,柚子,柑子,橙子。由秋天到春初,外方的客商,都到此地来贩卖水果,所以产生了许多作桔柚掮客的牙行。又因为赣州出来的木料,编成浅筏,顺流而下,到了这里,赣江宽深了,浅筏不便行走,就在这镇边,重新编扎。木料是一种大生意买卖,国家在镇市上设了厘卡,抽收木税。于是乎官商两方,不断的有银钱交涉,因之又有了四家钱庄,在里面做一个流通机关。据官场中人说,这个厘金局,是二等缺,督办是要候补知府才可以做。因为督办资格大,手下的幕宾,也就非有相当的资格不可。其中有两个是候补县,一个是县丞。其余的也就至少是佐杂之流。
单提这县丞是位查收木税的师爷,叫李秋圃,乃河南人。在江西听鼓多年,找不到一个实缺做,没有法子,只好将就。而且他有一种奇特的嗜好,喜欢种花。这赣江上游,出花很多,有那载运花木的船,由这里经过,必定要送厘局若干盆:厘局中人,除了督办而外,都是不带家眷的,寄居在局中坐船上,要花无用,李秋圃于是包揽了这件事,在河岸边租了一所民房,用竹篱笆圈了两弓地做起小花园来。他的长公子小秋才十五岁,随着母亲在省城读书。因为酷有父风,听说父亲盖了花园,极力怂恿着母亲刘氏,带了一弟一妹,乘着放年假之便,也追到三湖来。秋圃以为在外作幕,是个短局,家眷跟了来,未免累赘,很不以为然。后来听说儿子是为慕花园之名而来,却是个同调,倒也笑着不追究了。
小秋的祖父,就是一个大官,父亲的官虽不大,然而家中也不愁吃穿,他自绮罗丛里出来,也可以算是一个标准纨绔子弟。当然,在前清封建时代,这种子弟,另外有他的一种兴趣和思想。他到了三湖的第二天,赶紧就面着花园,布置了一间书房,窗子外放了四盆腊梅,两盆天竹,在窗户台上,放了一盆带山石的麦冬草,表示这是芸窗之意。面窗自然是一张书桌,左手一列三只书架,两架是书,一架却放了蒲草盆子,宣炉,胆瓶,茶具之类:右边放了一张琴桌,把父亲此调不弹已久的一张古琴,放在那里:靠壁放了一张红木卧榻,壁上挂了一轴《秋江放棹图》,旁边有一副对联,乃是“此夕只可谈风月,故乡无此好湖山”。足足忙了一天,布置妥贴。到了次日,捡了自己几部爱读的书,如《饮水词》、《李义山集》之类,放在案头。还有《红楼梦》、《花月痕》、《西厢记》、《牡丹亭》这些小说,却塞在书桌*下一层抽屉里,把暗锁锁上了。
日方正午,太阳斜照在窗户上,腊梅开得正盛。用宜兴瓷壶泡了一壶好茶,斟在墨绿海杯里对窗坐下,看到篱笆外,银光闪闪,乃是赣江。江那边一带桔树林子,绿靠了天,十分有兴趣。一个人自言自语:“无酒无诗,如此良辰何?”其实他是滴酒不沾,诗倒会胡诌几句。他的兴致既然发了,于是翻出了一张红树山庄的格子纸,磨墨蘸笔作起诗来。开头一行题目,就是《新居即事抒怀》,这分明是个《七律》题目,少不得平平仄仄研究起来。他不住的蘸着笔,出了一会神,口里又咿咿唔晤地哼着,**、二句,倒不费什么思索,写出来也就认为可以了。但是顺着这**句的韵脚,先得了第四句,那第三句承上启下,还要和第四句作对工整的,写了好几句,都不大相称。于是放下了笔,走出大门来,沿着赣河的岸上,顺流走了去。以为开开眼界,可以即景生情,对出那句。
这河岸很宽,全栽的是桔子树。因为这里已在全国偏南的地方,气候很暖和。虽是严冬,那树叶子依然是绿油油的。树里面是一道长堤,有时在绿林的残缺所在,带着半黄的枯草,还透露出一段来。望河那边,约莫有二里之遥,也是看不尽头的一片绿树林子。两边绿树中间,夹着一道河水,并没有多大的波浪,两三挂帆的船,在水上慢慢地走着。加之那边绿林里伸出两根旗杆,有几座庙宇的飞檐,飘了出来。这边人行路尽头,有一座烧字纸的小白塔,真是互相映带着风景如画。小秋原来是寻诗料的,一味地赏玩风景,倒把找诗的事忘记了。因为天气很好,索性顺着河岸走了去。
过了那字纸塔,便是一个义渡口,有一只渡船,由河心里泊向岸边,一群男女,陆续地走上岸来。小秋看着乡下人,提筐携盒,却也有些意思,于是背了两手,站在一边看着。其中有个十四五岁的女郎,面如满月,两只漆黑的眼珠,身上穿一件蓝底白菊花褂子,长平膝盖。前面梳着浓刘海发,长平眉上,后面垂了一条长辫,扎一大截红绒绳,根底下托了一子仔绒线穗子。虽不免乡下打扮,千干净净的,另有一种天然风韵。她手上拿了一枝长的腊梅,随着一位老太婆后面走去。她在远远的,就向小秋看着,到了面前,却只管低头。可是走远了,又三番两次的回转头来。小秋心想,这位乡下姑娘倒看中了我,倒也有些意思,情不自禁地,也遥遥地跟着走了几步。又看她斯斯文文的,决非农家女,也叫人未免有情。正想再跟两步,那位老太婆回转头来,向他打量了一下,他又一转念,不要自讨没趣,也就转身回家来了。
到家以后,不觉已是夕阳西下,不曾进书房去,就在竹篱下徘徊着。他这种举动,恰是让他父亲秋圃看到了。心想这孩子呆头呆脑,未免有些可疑,倒要看看他这书房布置了一些什么。于是并不惊动谁,悄悄地走到书房里来。进来之后,四周一看,却也不免点了两下头。再到桌子边看时,砚池未盖,羊毫也未插,一张稿纸,上面倒写了几行字。拿起来看时,原来是一首未作成的诗呢!一个人自言自语的道:“这孩子斗方名士的脾气,倒也十足。”看那诗时,只有一、二、四句,第三句却在一条墨杠之外,勾了七个三角来替代了。诗是:
新卜幽居赣水边,凫群帆影落窗前,
△△△△△△△。桔柚连村绿到天:
便连连摇着头道:“太幼稚,太幼稚!”再打开抽屉来一看,却是一本虎皮笺封面的手抄本,上面有三个字,《南飞集》。他心想,《南飞集》这三个字,耳朵里却是很生疏,是谁做的书呢?于是翻开书皮来一看,上面有字注得清楚,乃是中州惜花少年小秋氏著。秋圃看到,不由得“噗嗤”一声,摇着头笑道:“这简直叫着笑话。”于是将这本子拿在手上,带进上房里去。
当时他对于这件事,却也没置可否。到了吃过晚饭以后,一家人坐在灯下闲话,秋圃带了淡笑向小秋道:“你在省里念书,一个人自由自便的,全闹的是些什么?”小秋站起来答道:“都是父亲所指定的几部书。”秋圃道:“现在你也会填词了吗?我看你书桌上,倒摆有好几套诗集:”小秋偷看父亲的面孔,并不带着怒色,这就答道:“对着谱填得来,放开了谱,记得起长短句子,也记不了平仄,所以也不大十分作这个东西了。”
秋圃“哦”了一声,然后在桌子抽屉里取出那本《南飞集》,放在桌子上,指着问小秋道:“这里面也是你作的东西了?”小秋看父亲的颜色,虽不曾生气,也不曾带了什么欢喜的样子,便用很柔和的声音答道:“是我把练习的诗词,都誊写在上面了。”秋圃道:“你一个手抄本子,也不过窗课而已,自己有这样胆大,就写上一个集字吗?”小秋道:“这原是自己写着好玩,并不给人看的。”秋圃道:“这也罢了,我问你这南飞两个字,是哪里的出典?”小秋听到父亲问起它的出典来,心中得意之极,便笑道:“这是《西厢》上的词句,你老人家忘了吗?‘碧云天,黄花地,西风起,北雁南飞’。”
秋圃看到他那番得意的样子,就正了颜色喝道:“我忘了,我是忘了,你卖弄《西厢记》很熟,俯拾即是。我问你,把一部《西厢记》念得滚瓜烂熟,又有什么用?现在是什么时候,还用得着这一副佳人才子的脑筋吗?我为了自己在外面混衣食,没有工夫管你的功课,你一个人就胡闹起来!若是根据你这条路走去,好呢,能作几句歪诗,能写几个怪字,做一个斗方名士罢了。不好呢,就是一个识字的无赖流氓!我看你这种样子,心里早就不能忍耐了,你得意忘形,倒在我面前夸嘴!”
小秋倒不料这件事无功而反有过,只得垂手站立着,不敢作声。李太太坐在一边,就在旁插嘴道:“也怪不得你父亲生气,本来《西厢记》这种书,糟蹋人家名门小姐,年纪轻轻的人,看这种轻薄书做什么?以后不要看这种书就是了,你父亲也犯不上为了这点小事和你生气。我要写一封信给你外祖母,你去取一张稿子来。”秋圃正色道:“太太,你又姑息儿子。我倒不一定和他生气,只是趁了这机会,我要和他谈一谈。”于是扭转脸来向小秋道:“我现在给你想定了两条出路,让你自己挑选。其一呢,我托督办写信,把你考进陆军小学去。(注:前清各省,皆有陆军小学,其课程则高于现实中学。)其二呢,省里有个农林学堂,办得也很不错,只是要小学的文凭才许考,这一层还得想法子。由这两个学堂出来,多少可以找一点实学,好去立身,你愿意走哪一条路?”
小秋见父亲很诚恳地说着,便答道:“依我看,还是农林学堂好,一来是个中学,二来我的志趣,不想人军界。”秋圃点了两点头道:“你这话呢,我倒是赞成。只是有一层,如今学堂里,是不考究汉文的,若不把汉文根底弄好,跨进学堂门去,以后永远得不到汉文通顺:好在两个学堂招生,都在七、八月里,有这半年工夫,就在这里再读一些汉文吧:这镇市进乡去五里路,有个姚家村,村上的姚廷栋先生,是个名秀才,虽然不曾中举,只是为着科举停了,依我看来,他至少是个进士人材。而且他很懂时务,(注:彼时以有新学识为知时务。)你跟他去念书,一定受益。他现时在村子里,设了一个半经半蒙的馆,有二十来个学生,在这一方,很负盛名。”
小秋听到要坐经馆,做八股功夫去,立刻觉得头痛,但是父亲这样婉转地说着,一定是下了决心让自己前去的,倒不能违拗。可是在这个维新的年月,还要从八股先生去研究经史,也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事,因之默默地站在一边,没有作声。秋圃道:“听到念书,你就像害了病一样,翻过年来十六岁,已经成丁了,还是这个样子,你自己不觉得难为情吗?现在是年底了,过了元宵,我便送你去上学,从今日起,把你那西厢记东厢记,南飞集北飞集都收拾起来。正正经经把读过的书理上一理,你若是到姚先生那里去了,比不上此地一些土生土长的学生,我看你害臊不害臊?”
正说到这里,一个听差进来,向秋圃道:“吴师爷派人来说,现时三差一,请李师爷就去。”秋圃站起来笑道:“你去说,我就来。”李太太笑道:“你是高蜡烛台,照不见自己的脚下黑。这样教训儿子一顿,自己听说打牌,就忘了一切。”秋圃笑道:“这是在外面混差事的正当应酬,怎样可以不去?”他说着话,穿上马褂,也就走了。
李太太也就正色向小秋道:“你父亲所说着你的话。都是正理。你怎样把《西厢记》上的话,都写到作文本子上去,实在也不成话:”小秋笑道:“哪里是呀?你老人家不知道:听说王实甫怍(西厢记》,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起,北雁南飞’这几句,吐了几口血,实在是好。我们北方人到南方来,仿佛就是那雁一样。所以我用了那南飞两个字,把北地人三个字含在字里行间。”李太太道:“你背了父亲,就有这些夸嘴,刚才怎么不对你父亲说呢?也怪不得你父亲没有好颜色给你,你总是这样淘气,以后不许再做这些风花雪月的闲文章了。”小秋在慈母面前还有什么话说,自然是答应了。可是他回到房里以后,想起在渡口遇到拈花女子的那一番韵事,十分地感到回味,于是仿作无题诗体,作了几首《七绝》。把那时的情感,和心里的感想,表示了一番。在无事的时候,也就常把这几首诗拿出来吟哦着。
约莫过了一个月,已到了元宵时节,小秋心里痴想着,今天街上玩灯,那个姑娘若是在镇市前后的,必定要到街上来看灯,不免到街前街后,也去转转,或者在街上碰到了她也未可知。果然,顺了他那一番痴心,在下午便到街上去转着。这个镇市上,横直只有五条街,他来回的总走过了十趟。人山人海,看花灯的确是不少,但是这些人里面,要是找那个穿花褂子的姑娘确是不易,至于她来不曾来,这更是不得而知了。
小秋忙了一晚半天,大海捞针,算是白忙一阵,只好回家安歇。因为次日十六,是个黄道吉日,父亲已经挑选好了,在这天送自己上学了。镜花水月,过眼皆空,这也不必再去想她。到了次日,换得衣冠齐整,带了两个听差,挑着书箱行李,随着父亲一同上学来。
这姚家村去三湖镇不过五里,顺着桔柚林子,慢慢地走来,经过了一带围墙,便有一幢高大的房屋,在广场外耸立着,顺着风,一阵读书之声,由那里传出来。走到那门口,横着的金字匾额,大书“姚氏宗祠”四个字。小秋心里想着,这四个字,应当改一改,改作“**监狱”。不过心里如此想,人还是朝前走。穿过了两进房子,一位四十以上的先生,长袍马褂的就迎了出来。秋圃抢上前一步,拱手道:“怎好让老夫子出迎,真是不敢当了。”小秋知道这就是先生姚廷栋,也就躬身一揖。
……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长期任报纸、杂志编辑、记者,同时创作白话通俗小说。二三十年代即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夜深沉》等出版。1936年以后,出版了宣传抗战、反映市民阶层悲欢离合和暴露社会黑暗的《热血之花》、《蜀道难》、《八十一梦》等。抗战胜利后任北平《新民报》经理,出版了讽刺国民党贪官污吏以及上层人物奢侈生活的长篇小说《五子登科》、《纸醉金迷》、《魍魉世界》等。建国后被聘为文化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一生写作小说一百余部。多采用章回体,拥有较多读者。
雨生花 内容简介 传说有一种叫“两生花”的植物,扎根泥土或漂零水中。她们并蒂而生,其中一朵注定先行凋零,而另一朵背负着两份生命的渴望,迎风绽放。辛酸着、快乐着的...
赌运-德语国家中短篇小说选-杨武能译文集 本书特色 半个世纪的文学翻译生涯,译作先后得到北京人民文学、南京译林、桂林漓江和北京燕山等诸多出版社青睐,直至享誉业界...
《傲慢与偏见》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几位村镇中产阶级姑娘谈婚论嫁的故事,反映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英国社会的世态风习。小说情节
《工作的喜与悲》内容简介:这个世界精确运行,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下了多少功夫,就会有多少收获,得失计算绝无水分。《工作
第五个死者的告白 本书特色 ◆当代推理小说大师P.D. 詹姆斯代表作。 ◆P.D. 詹姆斯是少有的同时包揽英国推理作家协会“钻石匕首”、美国作家协会“大师奖”两...
一地鸡毛-典藏版 本书特色 王朔称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一扫以往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传统伦理道德,是绝无仅有地反映小市民真实生活。书中新增刘震云创作时间介于《单...
刺客信条官方小说中文版-全八册 本书特色 本套装融汇刺客信条游戏官方小说系列全八册,是*刺客信条玩家及刺客爱好者们珍藏的经典套装!文艺复兴: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
凶犯 本书特色 复转军人狗子安排担任护林员,这是个肥差,不少人给他送钱送物,均被他拒绝,这却招致了灾难。有人断了他的水电,妻子被逼走,仅有的一条被打断。*终,狗...
无终仙境 典藏版 本书特色 传说,在人死之后,死尸中会有一口怨气,这股子怨气为“殃”,必须等到怨气出去,死人才可以入土为安。而为这些死人批写“殃榜”的人,则被称...
草莽卷-三国-3 本书特色 草莽卷是日本三国文化奠基之作吉川《三国》的第三卷,主要讲述了:汉献帝逃难记、曹操智挟天子、二虎竞食之计、张飞失徐州、孙策借兵平江东、...
兄弟们 本书特色 耿济之先生编译《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兄弟们》对人生罪恶的深入透视,无情的解剖,复杂扭曲的心理,体现了俄国现实主义心理描写艺术上的独特性...
大哥-上 本书特色 百万点击,三亿积分,万篇长评,百度事件吧读者票选年度*火作品,独家出版!连续几年作品均在百度事件吧年度票选作品中排名前三,微博推文号大力推荐...
收获50年精选12-香气迷人·四十而立 本书特色 《香气迷人·四十而立》属《收获》50年精选系列·长篇小说卷四。在所有虚妄想的追求都过去以后,文学依旧是一片灵魂...
菜刀传奇 本书特色 1、套中套、函中函,“安氏传奇”走红故事界,深得故事读者的爱戴。2、国内三大故事杂志——《故事会》、《山海经》、《今古传奇》的老总联袂推荐此...
猎命师传奇-卷四-新版二集合一-内赠九把刀亲笔手绘书签 本书特色 每段历史的动乱年代,都有猎命师在暗处幽幽祟动着。或为帝王护天命,或为草莽、豪富擒猎奇命。或浴血...
虞美人的记忆 本书特色 一切的色彩和声音都来自于午夜。我的宠物猫西西的眼睛里闪烁着琥珀色的光芒,一种声音好像来自于它的小小心脏。自从9岁我经历了母亲白露割腕自杀...
七日约 本书特色 这世上有一些人,会在大限来临之际,拥有额外的七天生命。七天之后,他们会再次面临选择:到底是以自己的生命来捍卫重要的东西,还是接受死神的...
爱恋插话集-文学少女-1 本书特色种种微苦而甜蜜的精彩篇章!“文学少女”身边人的隐秘故事!满怀爱恋的插画集正式登场! 《文学少女》是日本轻小说家野村美月著作的轻...
《S女奋斗记》内容简介:她们是宅女、是白领,是飞特…… 她们时而像奔奔族一样忙碌,时而像活乐族一样悠闲。在暗潮涌动的社交场,
《滔滔生活》内容简介:《滔滔生活》是金爱烂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八篇作品。这些故事写成长于饺子馆的女孩在雨水倒灌的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