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宋克书《急就章》集联》
《急就章》,原为《急就篇》,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乃中国古代学童识字的启蒙读物,旧分三十二章,因分章书写,故名《急就章》。传以三国时吴人皇象所书《急就章》为*古,后世书家奉之为章草正宗,多有临写。《中国历代碑帖集联:明宋克书<急就章>集联》即以明人宋克书《急就章》卷为底本。
《汉景君碑集联》
《景君碑》,亦称穴北海相景君铭移,全称穴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移。东汉汉安二年(公元一四三年)八月立。景君,文中未录其名,系汉任城望族景氏族人,汉顺帝时任大司农,继任元城宰、益州太守、北海相。碑原在山东济宁任城县,后移济宁县学。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载:『碑高九尺,广三尺三寸。』是碑为圭形,有碑穿,碑文隶书,额篆书。碑阳十七行,行二十三字。碑阴四列,列各十八行,第四列二行,字大小不一。碑阴末后刻四字韵二行,行四十二字。碑额阳文篆书二行,十二字。
《周颂鼎集联》
颂鼎,西周宣王时期青铜器。颂鼎传世共三器,三器铭文相同,然行数不等。铭文为大篆,凡一五十一字。
颂鼎铭文述宣王三年(公元前八二五年)五月,王在周康昭宫即位,命史官『颂』掌管成周贮二十家,监新造,以积贮货税用于王家之故事。
《汉西狭颂集联》
《西狭颂》,又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亦称《李翕颂》。仇靖撰文并书。摩崖刻。书体为隶书。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刻。在甘肃成县天井山。其文为颂扬东汉武都太守李翕为谋求民利,开通西狭道之事。
该摩崖笔力道劲、古拙凝重、结体方正、气势开张、气象浑穆、雄强刚健。字句完整可读,是东汉隶书雄强浑穆的代表作品。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评其为:“字大纵横不下三寸,宽博道古。”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疏宕则有《西狭颂》。”杨守敬《平碑记》云:“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梁启超《碑帖跋》赞其为:“雄迈而静穆,汉隶正则也。”
《晋爨宝子碑集联》
《中国历代碑帖集联:晋爨宝子碑集联》是《中国历代碑帖集联》的一种。
《爨宝子碑》,又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碑》。碑立于东晋大亨四年(即义熙元年,公元四○五年)。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一七七八年)在云南曲靖城南三十五公里扬旗田出土。现存曲靖县**中学『爨碑亭』内。碑文记述了建宁太守爨宝子的生平事迹。该碑与同在云南境内的《爨龙颜碑》合称『云南二爨』。因此碑形制较小,故又称『小爨』。
《汉封龙山颂集联》
《中国历代碑帖集联:汉封龙山颂集联》笔画圆浑,用笔遒劲豪放,有篆籀笔意,结体方正质朴,平正中蕴含动感,气象宏大,法度谨严。通篇看来,其静与动,放与敛,含蓄与豪迈,粗犷与俊美,恣肆与规整,达到了完*的统一。该碑自被发现之后,即广受赞誉,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称其“字体方正古健,有孔庙之《乙瑛碑》气魄,文尤雅饬,确是东京人手笔”。杨守敬《平碑记》称其一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魄之大,无愈于此。
《汉开母庙石阙铭集联》
为了使这一传统而优*的习书方式广为流传,我们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这《中国历代碑帖集联》。《中国历代碑帖集联:汉开母庙石阙铭集联》是其中的一种。书法在两汉时期,扮演主要角色的一直是隶书。篆书的遗迹虽然不多,但大都很有特色,表现为笔画厚重,结体茂密,气势开张,反映了汉人的自信与豪放。
《汉武梁祠画像题字集联》
汉武梁祠石刻画像年代约在东汉建和元年(公元一四七年)前后,石在山东嘉祥紫云山,计有武、梁祠画像题记三石,武氏前石室画像题字十四石,武氏后石室画像题字十石,尺寸不等,画像题字为隶书。原刻久湮土中,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一七八六年)藏家黄易(小松)访得,就地命工匠椎拓,始有拓片流传。黄易穴小蓬莱阁金石目锣有著录。
《秦会稽刻石集联》
《会稽刻石》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行临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时,丞相李斯等颂扬秦德而立。书体为小篆,相传为李斯所书。原石久佚,文辞保留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申屠以摹本重刻立石于浙江绍兴学官。清康熙时又被人磨去。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绍兴知府李享以旧拓申屠摹本嘱金匮钱梅溪重刻。后有李享、翁方纲、阮元诸家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就是清乾隆年间梅溪的重刻本。
《汉樊敏碑集联》
《樊敏碑》,拓本纵255cm,横117cm,有篆额阴文“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碑阴刻北宋眉山邱常与南宋眉山程勤懋题跋,碑首以两兽蟠其上。东汉建安十年(205年)三月,此碑立于四川芦山(今芦山县),刘盛刻,息喿书。虽见于宋人著录,但碑一度佚失,清道光年间重出土。刘运峰、刘璁编著的《汉樊敏碑集联》以碑帖中字集*新的文字,殊非易事,而对联,短小精悍,为碑帖集联带来*大的方便。
《秦石鼓文集联》
石鼓文,为战国时期秦国刻石,以形状似鼓而得名。经典篆书。因文字内容系记述秦国贵*游猎之事,故又名“猎碣”。唐朝初年在岐州雍城(今陕西凤翔)南田野中发现,故又称“岐阳石鼓”、“陈仓十碣”、“雍邑刻”等。石鼓高约九十厘米,直径约六十厘米,各环刻韵文四言诗一篇,描述秦国贵*游观渔猎、祭祀欢乐之情景,全文约七百字,现仅存二百七十二字。字经约四厘米。
《汉鲁峻碑集联》
《鲁峻碑》,全称《汉故司隶校尉忠惠父鲁君碑》,又称《鲁忠惠碑》。东汉熹平二年(公元一七三年)四月立,现存山东济宁。据清王昶《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五寸,广四尺五寸。”是碑为隶书,碑阳十七行,行三十二字;碑阴二列,列各二十一行。额隶书“汉故司隶校尉忠惠父鲁君碑”两行十二字。
大卫林奇电影创作分析 内容简介 大卫·林奇是当今世界电影史上一位无法绕过去、又无法被简单定义的重量级导演。他是当代电影创作中“作者”的代表性人物,美国独立电影阵...
中国古代幻术 本书特色 徐庄和傅起凤编著的《中国古代幻术》内容介绍:中国是世界幻术的发祥地之一。世界公认中国、印度、埃及是世界古代幻术三大发祥之地,从世界幻术发...
2015-珠宝翡翠-拍卖年鉴-全彩版 本书特色内容介绍 《2015古董拍卖年鉴》我社连续第15年出版,该书已是收藏拍卖行业*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以往分瓷器...
《明哲保身:徐文兵说成语里的中医智慧》内容简介:“明哲保身”一词出自尹吉甫的诗篇《烝民》,记载于《诗经·大雅·烝民》中。原
《大话西游》几乎已经成为了当下中国大众文化流行话语的一个重要题材,“大话西游”已经不仅仅是人们在看完影片后的谈资了,在生
赵孟頫《为隆教禅师寺石室长老疏》 本书特色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
敞开的门-谈表演和戏剧 本书特色 戏剧是一种人类根本性的需要,而剧场以及戏剧的形式、风格等等只是些暂时的盒子,完全可以被取代。戏剧绝不能让人觉得没劲,绝不能墨守...
《绝顶天才的混蛋:斯坦利·库布里克传》对于全世界的影迷来说,1999年的3月7日是个黑暗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的凌晨,一代电影宗师斯
陈季同法文著作译丛-中国人的戏剧 本书特色 在索邦大学的阶梯教室里,在法语联盟的课堂上,一痊中国将军——陈季同在讲演。他身着紫袍,高雅地端坐椅上,年轻饱满的面庞...
英文版前言在意大利的建筑历史中,很早就有建筑师兼理论家的传统。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系统的论著已经成为某些建筑师陈述自己观
丝绣笔记 本书特色 朱启钤《丝绣笔记》主要以织成、锦绫、缂丝、刺绣等中国传统丝织品为对象,从工艺美术的角度进行归纳整理研究,对中国纺织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图形创意 本书特色 张磊主编的《图形创意》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基础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以...
1902-1919-中国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研究 本书特色 近代戏剧改良运动是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剧坛上唯—一次涉及到戏剧观念、戏剧...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字帖-行书 本书特色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字帖(行书)》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字帖-行书 内容简介 人民教...
这是一部有关天坛的普及读物,在满足建筑爱好者,及旅游者的需求之外,它同样是一部精研的学术专著。著作以天坛建筑群为主体叙述
Anindustrymanagerwholefthiswhite-blue,silver-shimmeringworldofcarbodyworkanddove...
颜真卿书千字文-颜真卿楷书描临字帖 本书特色 《钢笔毛笔两用字帖楷书系列》共9本,此系列包括:颜真卿书千字文、赵孟頫书千字文、文徵明书千字文、祝允明书千字文、王...
图画大餐-儿童美术活动课 内容简介 我们试图用*简单的方式将我们的教学展示出来,但是,任何一个课程经过我们的“认真整理”,反而失去了教学过程中*精彩的部分。参与...
山西神庙剧场考 本书特色 山西神庙剧场的代表-晋祠、宋金山西神庙剧场的形成、元代山西神庙剧场的普及、明代神庙剧场的改进与改革、清代山门舞楼式剧场的广泛流行、山门...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内容简介:《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通过对余秋雨代表作的详尽阅读,综合各界对“余氏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