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是中国禅宗的奠基之作,堪称*具亲和力、超越宗教性、充满智慧和哲思的书。
唐代出了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六祖慧能,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他的《六祖坛经》是非常深刻的,是人民群众的佛经。——毛泽东 《六祖坛经》常伴毛泽东身边的书。唐们说禅,艰深敏复,枯燥无味,八戒说禅,妙趣横生,让人捧腹的《坛经》趣谈,深刻通透的佛学解析,领悟六祖慧能的超然智慧,摆脱无尽的人生烦恼。
越是深邃的思想越难抵御现实主义的狂潮。追求真理还是迎合大众,这两者之间很难取得一个妥善的平衡。我们就看同在盛唐时代的两位高僧,唐僧的佛学修养堪称举世无双,从小就下过苦功,成年以后又有一段丰富的留学经历,精通梵文,主持译经无数,而唐僧的唯识宗玄理精妙,充满着复杂的逻辑思辨和概念辨析,就算用*通俗的语言介绍出来,也足以让本科以上的读者大呼头痛,结果,唯识宗很快就无声无息了。而慧能处处和唐僧相反:唐僧是**流的高知,慧能却是**流的文盲;唐僧精通梵文,慧能却连汉语也没多高的水平:唐僧是海龟,慧能是土鳖;唐僧精通当时一切宗派的经典与教义,慧能只听人念过很少的几部经书而已;唐僧搞的是*复杂的东西,慧能提供了*简捷的成佛法门:唐僧的佛学研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慧能走的是大众路线,把佛学的概念与理论任意解释。结果,慧能禅宗发扬光大,以至于后来禅几乎成了佛教的代名词。
历史经常呈现为观念的历史,而不是事实的历史。别说这些佛门记载,就算正史也是一样。许多作为事实的历史其实都只是经由一时一地之观念所塑造出来的,或者,或多或少地带有这种塑造的痕迹。事实史是一种真相,观念史也是一种真相,所以我们没必要对许多貌似事实的事实史过于当真,更不该忽略许多观念史中所谓的虚假成分——发生真实影响力的东西往往是假货。
——熊逸
《八戒说禅:六祖坛经新释》请八戒来说禅有些格外的好处,首先是通俗有趣,其次是可以站在高老庄的立场来观察佛学,比唐僧讲经要人性化得多,说的也都是能让普通人一听就懂的话,而*重要的是;敢于追问到底一对一些别人都不好意思继续追问的问题,只有八戒才会鼓足脸皮穷追猛打,非要把砂锅打破不可。
《八戒说禅——《六祖坛经》新释 》从《坛经》人手,在梳理禅宗思想渊源的时候难免会由禅及佛,涉及印度佛教的学理纷争与中国佛教的传承演变(许多人认为禅宗是完全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其实并不尽然,禅宗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印度佛教乃至印度外道那里找到源头的),连带对一些许多人都只知其然的东西——比如“风动幡动“、“空即是色”,也会尽量讲出个所以然来,毕竟这些说法既不是故弄玄虚的文字游戏,也不是不合逻辑的信口空谈,而是有着一些比较复杂的佛学背景的。
书中也会澄清一些对佛教的常见误解,比如善恶有报,灵魂不灭,转世投胎,天堂地狱等等,还会用到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分析,但大家可别以为作者能猜出那些古人的心思一不但作者做不到,所有严肃的心理学家都做不到。是的,形式上通俗有趣确实不假,但严谨的内核才是*重要的。
第一篇行历
慧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其时,座下僧尼、道俗一万余人,韶州刺史韦据及诸官寮三十余人,儒士三十余人,同请大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刺史遂令门人僧法海集记,流行后代,与学道者承此宗旨,递相传授,有所依约,以为秉承,说此《坛经》。不立文字,用什么来立《坛经》?
开篇是讲《坛经》的缘起。慧能大师在韶州大梵寺讲法受戒,韶州市长韦据让慧能的学生法海整理听讲笔记,以使慧能的宗旨可以在以后代代相传的时候有个依据。
但是,事情才一开始,就难免令人起疑:许多人都知道,禅宗不是讲究“不立文字”么?为什么韦据和法海他们还要如此大张旗鼓地搞一个会议纪要呢?——这事情越想就越让人觉得矛盾:如果我要学禅,该不该去读《坛经》呢?如果读了,那么,按照“不立文字”的标准来衡量,我显然是在缘木求鱼,可如果不读《坛经》,只是找个老师来接受口传心授,我又怎么知道老师教的就是正确的呢?
确实,在慧能之后,尤其到了宋代,禅宗的文字越来越多,像著名的那些《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五灯会元》之类的东西真没少写。很具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不是借助于这些文字,我们又该从哪里来了解禅宗呢?
铃木大拙曾经作过一个很诡辩式的调和之论:“不立文字”当然是对的,但是,要理解“不立文字”,就必然需要很多文字。
铃木前辈这个说法当初真把我给唬住了,后来有一天突然想到,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还可以说:戒酒当然应该的,但要真正理解戒酒的意义,就需要喝很多酒;或者,戒色当然是应该的,但要真正理解戒色的意义,就需要荒淫无度?!
这道理细想一想倒也不错:只有酗过酒的人才知道酒的危害,只有纵欲过度的人才更容易体会到“女人不过如此”的真理。是的,对于一个爱吃苹果的人来说,戒掉苹果瘾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狂吃苹果以至于吃伤,下半辈子只要一想起苹果就立刻呕吐——骇人的是,这个逻辑曾经真的成为某些佛门宗派的修行理论。
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不立文字”,那语言要不要立?假如唐朝时候就有录音、录像设备,慧能会不会拒绝呢?
——如果这问题不是我问的,而是别人来问我的,我会按照禅宗历代祖师打机锋的风格这样回答: “今天天气哈哈哈。”或者诗意一些地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或者什么话都不说,只是高深莫测地伸出一根食指。但既然问题是我自己问的,还是老实一些,按照普通人的逻辑好了。汤用彤曾举了四个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本书特色 本选集分为四卷。**卷是1843-1859年的著作,第二卷是1857-1871年的著作以及《资本论》节选,第三卷是1871...
论语-精华本 本书特色 论语是中国文化*经典之书,是中国人的圣经,此版本是著名国学家、净空法师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作者参照众多注本,参以己意,还原...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本书特色 《崇文馆·历史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介绍了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经学小学及音韵学、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
易揽天下-宋儒游酢暨后裔游三林易学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篇为游酢文化。游酢是宋朝末年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书法家,在中国理学发展史上,是...
吕澂先生专力佛学和十年,著作宏富,持论谨严,多孤明先发之见。惜十年动乱中,文稿大部散失。劫后寻访搜集,渐得多数旧稿。承先
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 内容简介 我们如何判断一个行为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如果一个行为是不正当的,它给了我们什么理由不去那样做?我们为什么应该赋予那些理...
八卦与健康 本书特色 《八卦与健康》运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理论,挖掘八卦本身的生命健康知识,通过对八卦易理进行生命健康角度的诠释,指导现代人的身心健...
新哲学学院丛书:自由与神经生物学 本书特色 约翰·r·塞尔以他在语文学与精神方面的研究成果享誉全球。在本书中,他在自身的视野里,继续深入在实用哲学领域的研究,重...
阳明学述要-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本書原名王守仁,乃錢賓四先生民國十七年春應上海商務印書館之邀而作,收入該館所编萬有文庫中,初版於十九年十月...
快乐的知识-新版 本书特色 *卓然独立的哲人,*惊世骇俗的思想,*强健的心灵谱写的*绚烂的生命狂欢。被誉为“千年十大思想家”之一的尼采的旷世巨篇。聆听思想巨人的...
易经的智慧 本书特色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主编、题写书名,强力推荐。★**次把“甲子”和“八卦”纳入同一性质的纪时系统★本书**次把黄历的各个核心元素纳入太...
诸子文化与先秦兵家 内容简介 先秦兵家研究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其他诸子学派相比,有待深入,有待拓展。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先秦兵家研究》基础上修改...
图说药王菩萨 内容简介 黄山书社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系统地推出一套有关佛教文化的通俗读物,**辑有《图说观音菩萨》、《图说弥勒菩萨》、《图说地藏菩萨》三种,...
理想国 本书特色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具代表性的作品,它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为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堪称“乌托邦文学的鼻祖”。《理想国...
哲学与哲学的转向-兼论科学与哲学内在融合的统一性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探索哲学的性质、结构、发展方式,以及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的著作。作者从哲学是人类追求普遍理性的...
杜威全集:早期著作·第三卷(1889-1892) 本书特色 《杜威全集》早期著作(1882—1898)是在”现代语言协会美国作家版本中心”的指导下,在南伊利诺伊...
易学与美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独著《周易美学》为基础对易学美学原理及其应用作了独立的分析 ,发挥,论证和叙述,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易学健康开展,为初学者提供入门...
解厄学 本书特色 《解厄学》是一本古书,由北宋宰相晏殊所著,书中深刻而具体地剖析了人性的种种弱点,提出了解厄当治本的主张。《解厄学》由藏锋、隐智、戒欲、省沈、求...
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 本书特色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基金资助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
《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学》内容简介:在这一版中,除了纠正印刷错误和对少数几处表述作出改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