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常常把双臂张开抢成小鸟飞翔,奔跑在风中,满心觉得自己就是一只真正的鸟,那就一定会爱上这个自由又朴实的村庄。让丫丫给你领路吧,她也和你一样爱飞……
文芳是我*小的妹妹,我离开家乡去北京读书时,她才六岁。
在一个子女众多又不太富裕的家庭,*大的孩子和*小的孩子所享受的优待可能总要比其他孩子多一些。我是长子,再加上我当时已经在镇上报道组工作可以挣得一份工资,所以在家中自然就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地位,所有繁重的劳动一概免去。我有时间侍弄我的鸽子,我有时间去钓鱼,我有时间百无聊赖地躺在田埂上傻呆呆地仰望天空。很自由,无边无际的自由。然而,一个人的自由终究是孤单的,这时,*小的妹妹便成了我的影子和尾巴。
我去放飞鸽子,她穿着三妹的大褂子,拖着父亲的大布鞋,吃通吃通地跟着我,跑着跑着,鞋子掉了,回头穿上,又跟了过来;我去钓鱼,她就搬张小板凳,坐在旁边,我需要个什么东西,总是支使她:去,给哥哥把这个拿来!去,给哥哥把那个拿来!她觉得她很重要,因此很快乐。钓鱼是一件磨人耐性的事情,坐了半天,浮子却纹丝不动。小妹开始坐不住了,不停地闹着要回去,我期待着下一秒钟的收获,不愿放弃,就哄她安慰她,让她安静。当我重新坐在椅子上,盯着水面时,她捡起地上的泥块,啪地扔进水里,水面一下子漾开了,一圈一圈的涟漪向岸边扩展开去,我就挥动鱼竿嗷嗷吼叫:“回去揍扁了你!”她知道这是吓唬她的,并不害怕……小妹使我的那段寂寞岁月多了许多温馨,许多热闹。
我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至今,我仍然是乡下人。在我的作品中,写乡村的占了绝大多数,乡村的色彩早已注入了我的血液,铸就了一个注定要永远属于它的灵魂。二十年岁月,家乡的田野上留下了我斑斑足迹,那里的风,那里的云,那里的雷,那里的雨,那里的苦菜与稻米,那里的一切。而在这一切的乡村记忆中*温暖的莫过于亲情。《草房子》讲述了我和父亲的故事。形神憔悴的父亲忧心忡忡地背着病入膏盲的我行走在城市与乡村,早已成为我人生永恒的画面。而我同样喜爱也是我认为我所有作品中*沉重的《青铜葵花》,更多地封存了我与妹妹的童年生活。
四个妹妹中,小妹和我在一起的时间*长,得到我的呵护和关爱也*多。回想往事,我总能看到自己的一个形象:夜晚的星空下,一个瘦弱却结实的男孩,让妹妹骑坐在自己的肩上,沿着田边的小道,步行几里路,穿过三四个漆黑寂静的村庄,还要穿过有鬼火闪烁的荒野,露水打湿了裤腿,一路颤颤抖抖地高唱着给自己壮胆,却引来黑暗里一阵狗吠,吓得他驮着妹妹一路狂奔,气喘吁吁……而这只是为了带妹妹去远村看一场电影……
小妹后来考进了幼师,她的舞跳得不错,还在当地的演出中获过奖,父亲一直引以为豪。可幼师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一个条件极差且又离家很远的机场学校(就是她在《天空的天》中写到的那个学校)。父亲很着急,写信给我,让我劝慰小妹。就在我考虑怎么写信时,小妹的信先到了。她觉得迷茫,甚至有些灰心失望。这让我看到了很多年前与她一样的自己,世界好像是混沌一片,就像家乡的雨一样,人被罩在其中,辨不清方向。后来是阅读和写作使我找到了出路,并使漂泊不定的灵魂终于有了一个落脚之处。
我愿意帮身处困境中的小妹编织一个美丽的梦幻,但是梦境的实现却是我无法代劳的,我甚至帮不上她任何忙,一切只能看她自己的造化,自己的打拼。与此同时,我无数次地告诫小妹:写作只是让人心安,而不可以将此锁定为*终的目标而将全部赌注压在这里。后来的事实证明,她完全听懂了我的话。她喜爱着文学,但又不指望它。她很轻松、很自在地走进了文学,并日渐沉浸在其中,自得其乐。写到现在,她越发地认为,写作只能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不能成为生命必须要实现的全部。我承认,在对文学的态度上,她有时甚至比我恰当。 每次我从北京回老家时,以前从来不要礼物的小妹,总是打电话叮嘱我给她带书。后来,盐城那边的书店越做越大,许多书那边也有了。我就不住地为她开列书单,然后她就照着书单在那边的书店直接购买。如今,她家的藏书,大概也算是盐城的大户了。父亲在世时,甚至对人夸耀她的小女儿,说她读过的书其中有一些我这个哥哥都没有读过。
第一章 河滩
丫丫一睁开眼,就看到悬在屋梁上的“猫叹气”。
“猫叹气”是只白柳篮子,奶奶把糖果糕点盛在里面,高高悬起,猫吃不到,只能叹气,奶奶就管它叫“猫叹气”。
丫丫躺在凉席上,盯着“猫叹气”愣了一会儿神,才真正醒来。不见奶奶的人,又听不到奶奶的声音,丫丫光着脚丫跑出去找。蹲在门槛上瞌睡的黑猫,耸了耸脊背,尾随而出。
屋前屋后、菜园里、小河边,都不见奶奶的影子,丫丫又跑到隔壁大爷爷(爷爷的哥哥)家找。
大爷爷不在家,几个姑姑石榴、石竹、石杏也不在家,只有大奶奶一个人坐在蒲团上烧香拜佛。
丫丫走过门前的石榴树,绿叶红榴中,斜飞出一只白色的小鸟,轻盈地落在丫丫脚边。黑猫猛地蹿去,小鸟一蹦,黑猫扑了个空,再次冲上去,小鸟一跳,又闪开了。小鸟好似故意逗弄黑猫,不张开翅膀飞走,绕着丫丫一蹦一跳的,黑猫气得眼都绿了。
丫丫怕黑猫伤了漂亮的小鸟,尖着嗓子呵斥: “小鬼头,不能扑小鸟。”
大奶奶闭着眼睛喊:“丫丫,你奶奶在大堤上呢。”
“你怎知道我在找奶奶?”
“别问了,带着你的小鬼头去吧,让我清静会儿。”
丫丫带着小鬼头走上了村前的河滩。
河滩上芦苇碧绿一片,丫丫走进去,青绿的长叶子,擦着丫丫的白裙子,一路窸窸率率地响。
丫丫走出芦苇丛,看到高高的大堤上聚满了人,吵吵嚷嚷。
丫丫一眼就看到人群里的奶奶,她走过一片秧田,爬上大堤,抓住奶奶的衣角,嘴撅得老高。
奶奶这才知道丫丫来了,抱起丫丫哄:“奶奶不好,没带丫丫出来。”
丫丫伏在奶奶肩头想:河里的水鬼爬上岸把睡着的我抓走,奶奶不知道;讨饭的花子把睡着的我抱走,奶奶也知道
曹文芳,1966年6月生于江苏盐城。1985年毕业于盐城师范学校,后到乡村师范学校做舞蹈教师,现为幼儿教师。曾在《中国校园文学》、《东方少年》、台湾《民生报》等杂志发表小说、散文。
明太祖朱无璋-严厉的集权君王-经典少年游-人物传记-013 本书特色“经典少年游”系列是海豚出版社历时两年多时间出重拳为广大小学生策划的一套儿童读物,该套图书邀...
中国动物文学大系:斑羚飞渡.新版(儿童小说) 内容简介 《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
中国童话名家名篇书本里的蚂蚁/中国童话名家名篇(大字注音版) 本书特色 本书在作者短篇经典作品中进一步甄选了适合一二年级小学生阅读的18篇,包括《书本里的蚂蚁》...
桥-(手稿本) 本书特色 怀旧,不是心灵无助的漂泊;怀旧也不是心理病态的表征。怀旧,能够使我们憧憬理想的价值;怀旧,可以让我们明白追求的意义;怀旧,也促使我们理...
《列那狐的故事(彩色插图本)》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动物故事书。在这个动物世界里,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而惹是生非、闹
特工鼠00K-老鼠记者-26-全球版 本书特色 杰罗尼摩丢失了一封事关《鼠民公报》大楼安危的信,他只有21个小时去寻找!翻遍垃圾山,掉入臭水河,甚至溜进竞争对手...
《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宇宙的结构(新版)》内容简介:如果说《宇宙的琴弦》是在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框架下具体地介绍弦理论及其
文明国 本书特色 《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怀旧系列:文明国》为《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怀旧系列》中的一本。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却长期处于一种“不自觉”的蒙昧状态。当...
《亚非研究(2017年第1辑/总第11辑)》内容简介:本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主办,是国内亚非研究领域的专业性集刊,内容涉及亚
九色菊-[第二辑] 本书特色 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创作里程碑式出版工程。中国科普作协郑重推介。九色菊-[第二辑] 内容简介 《九色菊》是“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之一...
小蚂蚁奇遇记 本书特色小蚂蚁昆昆老是学不会躲迷藏,这个急坏了蚂蚁妈妈。为了证明自己,昆昆发誓要躲到全世界都找不自己的地方。昆昆离家出走,开始了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
巴黎圣母院-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全译本 本书特色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
恺撒传 本书特色 恺撒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高喊着民主,却用武力推行意志;征服了敌人,去命丧朋友之手……雅各布·阿博特所著的《恺撒传(我来,我见,我征服)》透...
玛丽阿姨回来了 本书特色 《玛丽阿姨回来了》是帕·林·特拉芙斯写的六本以玛丽·波平斯阿姨为主角的童话中的第二本,发表于1935年。在这部童话中,玛丽阿姨又给班克...
水孩子-小学生文库必读名著-经典彩图版 本书特色这套小学生文库,是特别精挑细选的儿童文学名著选集,兼顾文学种类、源起区域、角色特性、多元价值等,取材广泛、诙谐有...
李清照-中国第一女词人 本书特色 《经典少年游》——孩子们自己就能读的精典。《经典少年游》——专为孩子们设计的经典图书,用漂亮的图文讲经典故事,用孩子们的语言读...
葛翠琳童话精选美绘版 核桃山 内容简介 简介一场大火,夺走了妈妈的生命;一场灾难,使美丽的家园夷为平地。可怜的小熊笨笨哪,他该怎么办?没有消沉,更没有放弃,他要...
小妇人-(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插图本) 内容简介 马奇一家有四个姐妹,生活清贫、简单而又温馨。四组妹性格各异;老大梅格漂亮端庄,有些爱慕虚荣;老二贝丝善良羞涩,热爱...
乌丢丢的奇遇 目录 乌丢丢的奇遇**章 神秘的小脚印 第二章 小脚丫从哪里来第三章 重返童年的晚会第四章 远行**天第五章 逆风的蝶第六章 种鸡蛋的小姑娘第七章...
围墙里的小柯 本书特色 充满魔幻?彩的丛林故事,意境悠远的异域遐想,都是那么亲切,富有魅力。围墙里的小柯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围墙里的小桐》和《正午的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