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共分三卷,**卷为秦代书法、第二卷为汉代书法,第三卷为魏晋南北朝书法。这本书肃清并详细梳理了早期书法发展的渊源及其脉络,并对书法发展历史中的重要节点做了详细分析和精辟论断。全书内容丰富,资料性极强,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本书的初稿原本为作者在艺术院校讲授中国书法史的讲义,后在不间断参与《中国书法史》编写中积累整理出《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一书,此书1996年被定为文化部艺术类九五院校重点教材之一,后于2001年被获准为江苏省教育厅项目。黄惇教授注重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并重,以书法篆刻和理论擅名于世。
《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共分三卷,**卷为秦代书法、第二卷为汉代书法,第三卷为魏晋南北朝书法。这本书肃清并详细梳理了早期书法发展的渊源及其脉络,并对书法发展历史中的重要节点做了详细分析和精辟论断。全书内容丰富,资料性极强,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本书的初稿原本为作者在艺术院校讲授中国书法史的讲义,后在不间断参与《中国书法史》编写中积累整理出《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一书,此书1996年被定为文化部艺术类九五院校重点教材之一,后于2001年被获准为江苏省教育厅项目。黄惇教授注重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并重,以书法篆刻和理论擅名于世。
**卷秦代书法**章概论**节书同文字与秦书八体第二节隶变大趋势第二章秦代石刻文字第三章秦代金文**节秦诏权量铭文与秦诏版第二节虎符、泉币、印章铭文及其他第四章秦陶文**节秦代陶器上的印陶铭文与刻画文字第二节秦葬瓦文第三节秦瓦当文第五章秦简书**节《云梦睡虎地秦简》第二节《龙山里耶秦简》第二卷汉代书法**章概论**节汉代社会发展与书法第二节汉代初期至汉代末期的书体演变和笔法嬗变一、篆书二、汉隶三、草书四、楷书与行书第三节东汉书法的自觉现象一、朝野的好书之风二、汉代文人书法家流派的形成和书法技法的承递第二章汉代简、帛、纸书及地域风格**节江淮汉简一、马王堆简、帛书二、江陵张家山汉简三、江陵凤凰山汉简四、阜阳双古堆汉简五、银雀山汉简六、长沙东牌楼汉简第二节西北汉简一、居延汉简二、敦煌汉简三、武威汉简四、甘谷汉简五、大通汉简六、玉门汉简七、定县汉简第三章汉代的石刻书法**节西汉至东汉初期的刻石第二节东汉中期至东汉末期的刻石一、东汉中后期的篆书碑铭二、东汉中后期的隶书碑铭第四章汉代的砖瓦铭文**节汉瓦当铭第二节汉砖铭文一、模压砖铭二、刻画砖铭第五章汉代的金文与骨签刻辞**节汉金文一、汉金文中的篆隶书法二、汉金文中的装饰文字第二节西汉骨签刻辞第六章东汉后期的代表书家和书法流派**节曹喜和篆书流派第二节杜操、崔瑗与章草流派一、杜操二、崔瑗第三节张芝流派与东汉后期的草书热一、草圣张芝二、张芝的追随者第四节汉末的其他文人书法流派一、刘德升二、蔡邕第三卷魏晋南北朝书法**章概论**节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的两种现象第二节魏晋玄学、道教、佛教对书法的影响第三节文人流派书法的勃兴——文人书法流派史上的**次变革一、笔法承递二、流派沿革三、书法理论四、鉴藏与文房第二章三国、西晋时期的铭刻与墨迹书法**节三国、西晋时的铭刻书法第二节三国、西晋时的墨迹一、东吴的简牍二、魏晋楼兰残纸三、魏晋时代的经籍抄本与其他遗存墨迹四、平复帖第三章三国、西晋时的书法家**节锺繇第二节胡昭第三节皇象第四节韦诞第五节卫氏一门第六节索靖第四章东晋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与同时代的书法家**节王羲之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王羲之书法艺术一、王羲之书法的来源及其各个发展阶段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三、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影响及意义四、王羲之书迹的流传第三节王献之的书法艺术第四节东晋的士族文人书家及其他书家一、王氏一门二、郗氏一门三、庾氏一门四、谢氏一门五、道教书家杨羲与许翔第五章东晋、南朝的铭刻书法**节东晋时代的碑刻与墓志一、碑刻二、墓志第二节南朝时代的铭刻书法第六章南朝书法**节南朝书法之发展一、历史上**次由新妍向古质的回归二、南朝帝王对书法的影响第二节刘宋时期的书法一、彭城刘氏二、刘宋四家三、刘宋时期书风走向及其他名家第三节南齐时期的书法一、帝王萧氏一族二、竟陵王萧子良、竟陵八友及新潮“杂体”书三、琅讶王氏与王僧虔第四节南梁时期的书法一、梁武帝萧衍与复归锺、王二、陶弘景与萧子云第五节南陈时期的书法一、吴兴陈氏二、智永第七章北朝书法**节北朝书法的发展一、北朝书法与南朝书法之比较二、北朝的文人书法(附)北朝代表文人书家一览表第二节北朝刻石一、几个应该澄清的问题二、北朝刻石的三个阶段三、北朝的碑刻四、北朝的造像题记五、北朝的墓志六、北朝的摩崖刻石尾语北书南学,南北融合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美术学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副院长、艺术学研究所所长。《艺术学研究》学刊主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黄惇教授注重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并重,篆刻作品1983年曾获《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书法作品1993年曾获《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其作品曾参加历届《全国书展》、历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历届《全国篆刻艺术展》。并曾多次参加国际展览,如《日本海外总合书展》、《韩国第十一届国际艺术展》等。作品曾为中南海、毛ZHUXI纪念堂及海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十多年来,他曾撰写书法、篆刻史论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刊登于《书法研究》、《中国书法》、《中国篆刻》等多种专业刊物上。曾多次出席国际书法研讨会,如《国际书法史研讨会》、《韩国汉阳大学96国际学术会议》、《香港中文大学97中国书法国际学术会议》等。并应邀讲学于中央学院、山东工艺美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 著有《中国书法全集--董其昌卷》、《董其昌书论注》、《中国古代印论史》、《中国书法全集--金农、郑燮卷》(与周积寅教授合作)、《中国书法通史--元明卷》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黄惇主编的《书法篆刻》教材,至今已重印逾十万册。他所著的《中国古代印论史》,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96年被定为文化部艺术院校重点教材之一。
设计灾难 本书特色 27位顶级设计师的失败教训其中包括:斯忒芬·施德明(stefan sagmeister)滚石、hbo 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御用设计师,五次获得...
中国古代珠子-修订版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朱晓丽为四川大学美术考古专业博士,一直以中国古代珠子作为研究课题,多次参加国内外考古活动,被誉为中国古代珠子研究**人。...
徐国良学生必背古诗词行书速成-名家硬笔行书范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学生**古诗词为例,由徐国良先生亲自撰写,一本供读者练习硬笔行书的*新钢笔字帖。徐国良学生必背...
《世界妖怪经典·神魔鬼怪》内容简介:★所谓神魔鬼怪,不过是人类的孤独和恐惧的现形 ★荒诞、血腥、灵异、滑稽!一个庞大的怪物世
《数海行舟:走进数据时代的北京》内容简介:本书写作组历时半年多时间,收集梳理了大量北京市历年来大数据发展的资料及大数据相关
历代碑帖精粹 清吴昌硕临石鼓文 本书特色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名家辈出,碑帖无数。为了适应广大书法爱好者临摹、欣赏传统名碑名帖的需...
底纹背景图案与配色-II-1CD矢量图 本书特色 邹加勉、郭岚编著的《底纹背景图案与配色(Ⅱ)》中收录的图案包括经典欧式、摩登迷彩、抽象几何及可爱卡通。经典欧式...
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电影集 内容简介 本辑《中国新文艺大系·电影集》之主旨,是编选1937年至1949年间,中国优秀电影剧本有较有成就的电影剧...
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 本书特色 有关中国40年代电影文化史、艺术史的研究,目前尚未出现专门著作,本书首做尝试:40年代战后电影产生于战后中...
颜真卿《多宝塔碑》结构布局.章法解析 本书特色 本书以颜真卿《多宝塔碑》为中心,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顺序,重视书法的实用性与创作,系统介绍颜真卿《多宝塔碑》的结构...
《Java EE开发的颠覆者》内容简介:在当今Java EE开发中,Spring框架是当之无愧的王者。而Spring Boot是Spring主推的基于“习惯优于
赵孟頫妙严寺记 本书特色《妙嚴寺記》全稱《湖州妙嚴寺記》,牟巘撰文,趙孟頫書並篆額。原作紙本橫卷,縱三四•二釐米,橫三六四•五釐米,有烏絲欄...
卢梭论戏剧 (外一种) 内容简介 《关于戏剧演出给达朗贝尔的信》发表于1758年,是卢梭论文中的名篇,文中他对戏剧、演员、道德风尚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三联书店...
田英章楷书7000字 本书特色 《名师堂:田英章楷书7000字》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田英章楷书7000字 内容简介 钢笔书法被认为是现代人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门必...
魏碑章法举要 内容简介 全书共6册,分别为篆书、隶书、魏碑、楷书、行书、草书6种书体的章法举要。针对不同书体、不同内容、不同形式分门别类地介绍书法创作中的章法布...
人人必备的艺术常识 本书特色 艺术硕士,艺术高考,应试过关宝典。啊,人类,只有你有艺术!——著名学者 席勒艺术,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厦门大学易中天处于传统与...
礼器碑-中国历代碑刻整拓珍本-(第一辑) 本书特色 《礼器碑》书法瘦劲宽绰,笔画刚健,用笔力注笔端,如干将莫邪,锋利无比。其结体寓欹侧于平正中,含疏秀二严...
艺术学 内容简介 书摘*处为左右结构,左边为“饣”右边为“胡”。 艺术学艺术学前言 后记这本《艺术学》书稿,从1998年11月开始撰写,到2000年4月完成,历...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深入包豪斯起源地——德国达姆施塔德(darmstadt)和科隆媒体艺术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收集到大量*...
重大碑书-余秋雨书法-第一卷 本书特色 这本书里汇集了作者应邀为各个重大文化遗址书写的碑文,而书法也出于作者之手,故称碑书。其中包括《炎帝之碑》、《法门寺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