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鼐是中华民族抗日历史中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地记载了主人公从跟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到中原大战和指挥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及福建事变的曲折人生历程,展现了一个旧式军人成长为共和国纺织工业部部长的传奇经历。
作为研究蒋光鼐的首部人物传记,本书披露了主人公抗命蒋介石,与何香凝、叶挺、蔡廷锴等人的密切交往和深厚友谊,“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真实内幕,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慰问解放军代表团副团长时过故乡而不入的时代背景和复杂内心世界以及临终前让人从家乡邮寄两颗荔枝但愿望破灭的人性化细节。鲜为人知的内幕、曲折复杂的故事和生动感人的丰富细节是本书的鲜明特点。
一虎门,生命开篇的地方
引子
一个人的成长和命运与故土、家族永远分割不开。所以,当人类发展形成了这种社会学、地理学、文化遗传的自然规律之后,就有了那句流传广远的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蒋光鼐的人生起源于珠江人海口处一个名叫虎门的镇子。距蒋光鼐出生之前48年,这里发生了一场举世闻名的战争,那场命名为鸦片战争的重大事变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光荣和屈辱,载人了一个国家的沉重历史,虎门这个方圆170多平方公里的小镇从此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蒋光鼐79年的生命年轮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故乡的印迹,虎门的风骨与气节渗透进他的血脉,成为了他一生轰轰烈烈的宿命和信仰。
由于同虎门的机缘,我们多次走进过虎门镇南栅村八行坊,用一个后辈的崇敬去感受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用一个后辈的虔诚去拜谒一个将军的英魂。2006年12月13日,我们同蒋建国、蒋庆宁以及蒋光鼐故居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参观了荔荫园之后,登上了蒋光鼐故居后的三台山。虎门少山,遍地都是楼房街道公路汽车,满眼都是市声和繁华,三台山就成了南栅乃至更远一些地方的*高海拔。三台山上葱郁的树木和寂静的山林环境立即使久居都市的我们心情平静,肃穆起来。夕阳穿过亘古的沉静将山上的女考妣碑染上了一层亮色,碑上的文字褪去了岁月的苔痕,一个一个生动鲜活起来;海风卷起阵阵林涛,吹散了工业文明激起的嘈杂。我们来到纪念碑前,一举手就触摸到了百年文字薪传的温度,听到了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
家风传承
蒋光鼐出生的时候,他的祖父蒋理祥已经离开了人世。这是清朝光绪十四年,即公元1888年12月17日,距祖父去世整整16年。
蒋理祥出生于1823年,卒于1872年。民国《东莞县志》卷七十二《人物略》(19)蒋理祥传记载,蒋理祥字汝宸,号吉云。咸丰二年(1852)举人。此传未载蒋理祥生卒年,只称“年五十卒”。以上所记生卒年系东莞文史学者杨宝霖先生的推断求证。如果所记不虚,那么蒋理祥无疑是英年早逝。
蒋理祥天赋极高,7岁能文。禀赋的造就绝非偶然,家学渊源当是蒋理祥早慧的主要原因。19世纪的蒋家被称为儒业世家,其祖父蒋锡田,号春圃;父名慎存,号俞轩,诰封文林郎。遗传因素和家风庭训使蒋理祥幼时便出类拔萃,神童之誉不胫而走。爱才惜才的顺德名儒罗天池闻讯,不顾舟楫轿马劳顿,远道来莞,亲访蒋家。见蒋理祥口齿伶俐,思路敏捷,爱好广泛,悟性非凡,欣喜收入门下,从此倾心传授,悉心指点。蒋理祥亦学业精进,不负师望,于道光乙酉年(1848)选拔,咸丰二年(1852)乡试中举,越年进士题名,选为庶吉士。
咸丰四年(1854),东莞石龙红巾何禄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百姓恐慌,社会不宁。当局委托蒋理祥回家乡东莞操办团练,维持治安。红巾军进攻广州,被清军打败,转而进攻虎门。蒋理祥率子弟兵在沙角黑松林抵御,激战一昼夜,红巾军败走,首领王义欢丧生。蒋理祥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能力通过此战得到了检验,同时也成就了他在家乡的社会影响。蒋理祥生活阿时代,科举几乎是仕宦功名的代名词,科举人仕不仅是社会的一种导向潮流,而且也是无数读书人苦苦追求的终极目标。蒋理祥没有迎合时尚的社会风习,他拒绝了馆选后的官场仕进,入主龙溪书院讲席。蒋理祥这种清流脱俗的行为选择似乎很难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同,但他却坚定地认为,在吏治黑暗官场腐败的现实里,赢弱的中国并不需要太多的官员,而是急需从教育方面培养后代,唤醒国人。他教育救国的人生主张不能不说具有一种前瞻性的眼光和现代意识。蒋理祥还认为,东莞地处沿海要津,外族侵略往往首当其冲,从当时的国力和东莞农业社会的贫困现状出发,教育当是救民富乡的途径。
龙溪书院为当时东莞*有影响的授业之所,蒋理祥入该院讲席,正值龙溪书院历史上*繁盛的时期,同治、光绪年间,全国著名学者陈澧在此执教,探花陈伯陶、著述家张其淦受业其中,民国时以50万卷藏书为全国*丰的莫伯骥为此院学生。
与人不同的是,蒋理祥在龙溪书院授业,注重人文道德,灌输爱国守土理念。蒋理祥不以讲席为谋生手段,不收俸禄之财,只为家乡培养人才。蒋理祥高尚的行为道德和爱国理念不仅深深地影响了龙溪书院的学生,而且在家族、家庭中树立了榜样。蒋光鼐作为他的后人,其伟大的爱国行为,折射了祖父的遗传和影响。
有一年蒋理祥寿辰,亲戚朋友纷至祝贺。席间,一个少有往来的乡人匆匆登门,献上奉礼万金。蒋理祥当即令家人退还。事后得知,此人因案受督府追捕,无处藏身,想借蒋理祥的社会名望和在官宦中的影响,为其周旋销案。蒋理祥秉持操守,不为金钱所动之事一时遐迩闻名。粤督瑞麟赞赏其德行,特授蒋理祥为翰林院编修。
作为乡土名士,蒋理祥为乡家贡献不遗余力。在乡间组织“靖康团练”,联防护土;倡建育婴堂、溥善堂,救饥济馑,掩棺埋骸,收养弃婴,施医赠药,其乐善好义广为乡人称颂。
皇皇487卷的巨著《海山仙馆丛书》,从另一个方面见证了蒋理祥的学识和人格。此巨著为收藏家潘仕成编辑,蒋理祥协助其检校,前后达20年之久。潘仕成后来获罪,蒋理祥竭尽全力营救。潘仕成为感谢营救之恩,赠蒋理祥万顷沙屯田二十余顷。蒋理祥不受,转赠东莞明伦堂作为公产,造福乡梓。
1932年,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的陈铭枢为蒋理祥铜像题写铭文,为蒋理祥50年的人生作了准确精当的评价。
清华早践,柯里旋归,庶常非贵,长恋春晖。龙溪讲学,育德培才,赠药施馆,路乏弃孩。安仁感遇,鲍叔知予,夙谊不忘,戴笠乘车。东海桑田,万顷鱼鳞,不私于家,以公邑人。综公平生,众善奉行,守己弥洁,嗜义若狂。莲山肇迹,桂榜再传,科目辍矣,将相出焉。薛家称凤,甸氏呼龙。振古铄金,昔在小同。固团守藻,竞正图存。励山带河,请券吾言。
蒋理祥一生非凡,可惜英年寿限,未能看到孙儿蒋光鼐出生,未能享受蒋光鼐为家族为民族带来的荣光,当是他有为人生的*终遗憾。这种遗憾,也许是今人对前人的心理揣度和苛求,其实,培养出了蒋子敏,亦足以让蒋理祥感到自豪。
蒋理祥32岁那年,儿子来到了人世。饱读诗书的父亲为儿子取名子敏,号兰史。一个人的名字常常寄托着父辈们的人生价值选择和对后人的希冀和理想,蒋子敏这个书气氤氲的名字正是这种儒家传统的体现。
蒋子敏继承了父亲聪慧敏捷的血缘特征,家学渊源使他从小就浸润在传统文化的营养之中,严格的家庭教育让一颗幼苗出土之时便根正杆直。由于饱读经书,蒋子敏从小文才出众,14岁应学院试。1891年,顺德才子李文田任京城督学,以襄文衔聘其赴京。在京期间,蒋子敏与邑籍京官陈伯陶、张其淦等名人结交,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获益匪浅。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蒋子敏爱国激情高涨,难抑杀敌报国之心,被辽阳督师陈浞聘为幕僚,虽未能上前线亲手杀寇,但也对民族有所贡献。1895年,清朝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引起国人愤怒。康有为联合各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1300余人签名上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具有强烈民族感的蒋子敏签名参加了这场被载入史册的“公车上书”。
1897年,蒋子敏中举,授职景山官学教习,候铨吏部,讲授经学。因时政昏暗,蒋子敏壮志难酬,心情郁闷,遂流连诗酒。其所写《感事步陈石樵部曹原韵》一诗,便是这种心情的真实流露。
请缨无路志频伤,闲煞哥舒半段枪。奋臂义声传黑虎,惊心浩劫历红羊。安危局系思韩范,平准书工让孔桑。我颂觅巢巢未得,只今犹幸傍雕梁。
闻道京津壁屡摩,人心未去幸师和。沿途猿鹤全躯少,满座貂蝉误目多。孤注那堪成二掷,狂澜何自息余波?匹夫与有安危责,愿整中天返日戈。
1903年,蒋子敏卒于北京,享年48岁。其时蒋光鼐15岁。张其淦评价蒋子敏人格性情说:兰史情豪侠,尚气节,与人交,无町畦。一言之合,千金不吝。并撰联:玉局负奇才,胡为潦倒京华,诗酒风流,楼上恨添名士赋;金台传噩耗,无复纵谈时务,屋梁月落,箧中愁检故人书。
祖父和父亲的人格人品胆气学识,奠定了蒋光鼐人生之路的基础。曾经被历史批判过的血统论也许不能*终证实血缘遗传的真理性,但“血管中流出的都是血,水管中流出的都是水”这句名言,多少可以为蒋光鼐的人生走向奠定一个注脚。
母亲的遗训
太平是虎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史上,太平仅仅管辖虎门中心镇的一片范围,虎门则是一个更广大的地域概念和行政区划。
虎门是蒋光鼐的家乡,蒋光鼐出生在虎门的南栅村。南栅村紧邻沙角。沙角闻名于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在抵抗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中,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英雄的鲜血。少年时代的蒋光鼐,他的每一次离乡,都必须经过太平。沧海桑田,时世巨变,如今南下虎门的外地人,多数只知虎门而不了解太平。其实,太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已成为蒋光鼐人生中一个无法解开的情结。
乘汽车出太平东行,10分钟左右即可见一片房屋稠密的繁华村落,这便是南栅村。小村的*高处,则是被称为三台山的一处高地。葱茏的绿树,撑起了单调喧腾的工商业时代的一处风景。如果回到蒋光鼐出生的那个年代,从太平到南栅,徐徐步行或轿马代步,走在蜿蜒曲折的官道上,欣赏着农业社会的田园风光,也不过一个多时辰罢了。
历朝历代,虎门都是一处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珠江以奔泻千里的气势从虎门涌人南海,人海之处,有大虎小虎两山屹立,形如虎踞,扼守江面。虎门之名便因大虎小虎两山而来。
虎门西南为伶仃洋连香港、澳门,北面为狮子洋通广州,东西为惠州、东莞、深圳、中山、顺德、番禺等城市所围。历史上为广东海防中路之大门。从明代起,虎门屯兵扎寨,护卫省城。明洪武初年,虎门设水寨,内水道设堠寨。万历年间,又在武山扼要处建寨营,以为应援。天启年间,再度布防,添兵丁,筑铳台,建寨城。清初,再次移建寨城,后又多次重建扩大,增添军事设施。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当地百姓难免浸染熏陶。虎门多出杰出人才,亦与此密切相关。
蒋光鼐的母亲,出身于虎门白沙乡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父亲郑筱湘,系乡间的饱学之士。世家之女,多知书识礼,郑夫人亦不例外。蒋光鼐在人生*重要关头的选择,就是母亲的指引。可以说,若没有母亲郑夫人的教诲,蒋光鼐的人生也许是另一个结果了。
白沙在虎门的北面,离太平很近,距南栅也并不遥远。天气晴朗的日子里,站在三台山上,顺着桑基鱼塘田野阡陌望去,蒋光鼐母亲郑夫人的家乡,一定会在晚清的阳光里,隐隐地显现。那个时候没有公路,没有汽车,田野中的耕牛和池塘边的鹅鸭,还有小路上的行人和官道上的轿马,就是这片安静的珠江三角洲农村*有代表性的风景了。郑夫人离开白沙来到南栅的那个人生的喜庆日子已经遥远了,但我们仍然可以在一百多年之后想象这个风姿绰约的诗书女子当时坐在大红花轿中的情形:春天的阳光把延伸的宫道染上了一层金色,成群的喜鹊画眉在路边的荔枝龙眼树上扮演了乡村歌手的角色,唢呐在为一个乡间的美丽新娘祈祷她的光明前景。红巾盖头,在忐忑不安的期盼中,新娘以一种复杂的心情猜测着即将来临的一种全新的生活。
新娘的角色只是人生的一瞬,郑夫人很快就适应了环境,成了蒋家的一个重要成员。侍奉公婆,料理家务,哺育后代,一个旧社会的女性迅速变得能干和坚强。和男人一样,望子成龙也是郑夫人的人生盼望。1888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蒋光鼐出生了。一个人出生在富有光荣爱国传统的土地上,一个人出生在具有良好教育的家庭里,这为一个爱国主义英雄的成长注入了必然的因素。虎门的光荣,鸦片战争的屈辱,林则徐销烟的壮举,关天培血战的气节,义兵节马的传奇,都是源自郑夫人的口而进入蒋光鼐幼小的心灵。爱国的种子播人心田,从此就生长成蒋光鼐忠勇正直精神的大树,而郑夫人,就是爱国种子的播种人。在荔荫园里,常常出现南宋时期岳母教子的一幕。当然,郑夫人不是将精忠报国的训导刺在儿子背上,而是将它烙在儿子的心里。
有时候,蒋光鼐登上荔荫园后面的三台山,远眺沙角,遥望威远。蒋光鼐想不到,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那些令人神往的传奇,那些令中国人心酸的屈辱,竟发生在家乡的土地上。
有许多次,蒋光鼐独自来到沙角和威远,他走遍了南山、镇远、靖远、大虎山、大角、上横档、下横档等大大小小的炮台,望着那一片片战火之后的残垣断壁,抚摸着那些冰凉的弹洞和先烈们热血染过的战壕掩体,他的思绪像珠江口一样辽阔。他想,大丈夫在世,须像林则徐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只是;幼年的他,不知道在今后的人生中,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到达自己的理想目标。
郑夫人是在蒋光鼐15周岁那年和丈夫双双离开人世的。郑夫人远行的时候当然有许多牵挂,但她*难割舍的牵挂乃是束发之年的儿子阿煲。那个时候,少年蒋光鼐正跟随在家乡教私塾的大哥读书,正在朝着中国读书人科举仕途的路上一步一步走着。
弥留之际,郑夫人让少年的儿子握着自己枯瘦的手,她断断续续地告诉儿子,国家贫弱,世局日非,文章不足以救中国,只有弃文从武,才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是郑夫人留给儿子的*后一句话。这句话字字千钧,从此就刻在了蒋光鼐的心里。此后蒋光鼐投身革命,东征北伐,淞沪杀敌,抗日反蒋,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他毕生所做的一切,都在为了履诺母亲的这旬遗言。
郑夫人,一个知书识礼的睿智女子,一个不平凡的母亲。
同学渊源
母亲去世之后,蒋光鼐以一份获得“贴堂”荣誉的试卷,被东莞师范学堂录取。东莞师范学堂地点在东莞县城,学生免收学费、杂费和膳费。蒋光鼐家庭中落,经济拮据,东莞师范学堂成为了他读书的首选。
在东莞师范学堂,蒋光鼐结识了家住莞城的李章达、张廷辅和来自中堂袁家涌的袁煦圻等同学,并成为了好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时政、理想,几个少年都不满社会现实,都想走出东莞,到更广阔的世界去实现个人的抱负。
1906年,广东陆军小学招生。得知这一消息后蒋光鼐彻夜难眠,他觉得读军校,做军人,可以让他实现母亲的遗训。他把想法告诉几位同窗好友,大家一齐兴奋起来,跃跃欲试。
……
詹谷丰,1956年出生,籍贯江西修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现任东莞市文联副主席,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
当过知青、公社文书,有过十余年供销、商业、外贸工作经历。1984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已出版小说集《苍山无尽》、《1823,道光年问的东莞》,散文集《天堂的入口》。
东莞市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
曹雪芹新传 本书特色 如果你想要挑选一件*困难而*值得做,也*需要做的文化工作,那么我请你挑选对中国*伟大的天才小说家曹雪芹的研究和评介。在清代,少数人知道曹雪...
《中国香港》内容简介:本书记载了作者强世功对香港及通过香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书中收录了:“行政吸纳政治”的反思、“一国两制
1916 本书特色 袁世凯从朝鲜回到中国后,蓄势待发,从小站练兵到京城称帝这半世人生,与清廷权贵大臣们有周旋有利用,与儿时伙伴们有情谊有背叛,与天津小站兄弟们有...
《人类群星闪耀时》内容简介:《人类群星闪耀时》收录了十几个故事,跨越了地域、时代与领域的界限,从托尔斯泰到拿破仑;从列宁到
梁漱溟评传-一个现代政治变革者的理想与践行 本书特色 在中国现代史上,粱漱溟先生是一个活动涉及诸多领域,理论与实践并重,且独具个性特色和颇有影响的人物,而且,他...
全世界为之惊艳的奢侈品教父伯纳德:阿诺特 本书特色 本书从横向为读者解读法国富豪伯纳德阿诺特缔造奢侈品帝国大厦的始末经过,纵向为大家深刻解读包括迪奥、轩尼诗...
天堂·炼狱·人间 本书特色 巴金写过许多关于“梦”的文章。他在年轻时,常常把“梦”当作惟一的安慰。他说:“在梦的世界里……我只有一个现在,我只有一条简单的路,我...
北洋政府二十九位总理实录 本书特色 从1912年清帝退位,到1928年蒋介石建立南京政权,十六年期间的这段历史,由北洋军阀集团组成的政府掌控中国政坛,史学家将其...
我的前半生-全本 本书特色 ★各大高校开学指定大学生不可不读的一百本书之一。★近代史上绝不可跨越的人物,weiyi为自己做传的中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获...
★女性圣经《第二性》就诞生于这个故事中。★不朽的波伏瓦已被永远镌刻在她的传奇中,可这本书却回答了一个长久以来的疑问:她是
直面现实前田胜之助传 内容简介 前田胜之助为日本著名企业家。他于1956年进入日本东丽公司,很快就成为公司掌门人。在经济形势极其复杂而困难得情况下,他多次带领公...
谈谈我自己 内容简介 书本和图画是世界上*重要的事情,我可以阅读我自己挑选的书,我向每一个遇到的人询问一些事情的意义,我还发现了一个人可以拿起钢笔,记下自己的感...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最后岁月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处于中共早期领导核心的、在党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中共高层领导10人: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瞿秋白、李立三、蔡和森、...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皇帝 本书特色 没有争议,不成历史: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它能不断地吸引着人们去探索一个个被假象掩盖了的真相'从而品味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历史上...
一轮圆月耀天心-弘一李叔同的诗文人生 本书特色 300多年前,有一位情痴不愿做佛陀,为一人而负世人。 他成了世间*美的...
我和章含之从相知、相恋、相伴到离婚整整23年(1949至1973年),我与她的婚姻于“文革”期间破裂。“文化大革命”的年代是疯狂的
《毛泽东:雄关漫道(上下册典藏本)》内容简介: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写信给他的妻子江青:“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
《规律与逻辑》内容简介:本书较为系统地讲解了用户体验设计师的职能及价值体现的方法,由点到面地分析了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如果你想在华尔街交到真心的朋友的话,你还不如养条狗!——卡尔·伊坎.内容简介卡尔·伊坎,美国顶级富豪,被《财富》杂志称为“
《约翰·惠勒自传:京子、黑洞和量子泡沫》内容简介:3个你值得拥有《约翰·惠勒自传》的理由: 作为一本传记,首先是传主决定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