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16开精装,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 以中国古代戏剧的形态、形式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体现出建立中国的戏剧形态学的创新意识和学术理念
★ 在学术思维、学术视野和学术观点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戏剧的研究都有突破和推进
★“唐前戏剧形态篇”重新审视了我国戏剧的起源和形成问题
★“杂剧院本篇”发现了“杂剧”的*早出处,而且进一步对唐、宋、元各代杂剧的演出形态进行了新的探讨
★“明清传奇篇”对一些特殊的演出形态辟专章予以讨论
★“脚色渊源篇”从“旦”“末”“捷讥”这三个脚色的命义问题出发,进而观照外来文化与民族戏剧的关系问题
★“戏剧服饰篇”考察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历史,阐述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本质、起源和在不同时代、不同剧种中的不同表现,揭示中国历代戏剧服饰与生活服饰的关系,并分析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程式性、符号性、可舞性和装饰性
★“演出场所篇”除了从汉译佛经中寻找“戏场”“瓦舍”和“勾栏”的来历,还对学术界较为忽视的船台源流及其演出形态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总结了出我国古代剧场观念的一些规律
★“音乐唱腔篇”勾勒出明清两代主要唱腔的源流、特征与演出的关系及其基本走向
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的研究领域极为广阔。时间上涵盖了自“家为巫史”、“绝地天通”的上古蒙昧时期至*后一个世袭的封建王朝满清帝国覆亡的1911年:地域上包括中原汉族和东西南北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居住区域;戏剧品种既有已经消亡的古代优戏、角抵戏、参军戏、杂剧、南戏传奇,也有流传至今的京昆传统戏曲剧种和各种地方戏、农村祭祀戏剧、民间小戏、傩戏、目连戏、傀儡戏、皮影戏等。戏剧形态的多种构成元素,诸如剧本样式、脚色源流、戏剧文物、剧场戏台、音乐声腔、身段表演、服饰化妆、布景道具等,它们围绕着角色扮演这个中心,但同时又相对独立、互相交叉,组成了一幅全息的网络化的戏剧形态学的学科体系。可以说,只有具备开放的心态、宽广的视野,广泛汲取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使用文献、文物和田野考察相互参证的方法,全方位地、立体地研究,才能建立起一幢屹立于学术之林的宏伟大厦。
本书由绪论与七篇四十五章正文组成,大体分纵向与横向两大部分。从纵的方面讲,“唐前戏剧形态篇”重新审视了我国戏剧的起源和形成问题;分析了《东海黄公》《踏谣娘》与巫术的密切联系。在“杂剧院本篇”发现了“杂剧”的*早出处,而且进一步对唐、宋、元各代杂剧的演出形态进行了新的探讨。“明清传奇篇”对一些特殊的演出形态辟专章予以讨论。从横的方面讲,“脚色渊源篇”从“旦”“末”“捷讥”这几个脚色的命义问题出发,进而观照外来文化与民族戏剧的关系问题。“戏剧服饰篇”考察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历史,阐述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本质、起源和在不同时代、不同剧种中的不同表现,揭示中国历代戏剧服饰与生活服饰的关系,并分析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程式性、符号性、可舞性和装饰性。“演出场所篇”除了从汉译佛经中寻找“戏场”“瓦舍”和“勾栏”的来历,还对学术界较为忽视的船台源流及其演出形态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总结了出我国古代剧场观念的一些规律。“音乐唱腔篇”勾勒出明清两代主要唱腔的源流、特征与演出的关系及其基本走向。
黄天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会员、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史馆名誉馆员。曾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黄天骥教授多年来活跃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第一线,学术研究成就突出,热爱教学事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
康保成,河南郑州人,博士学历,师从中山大学中文系黄天骥教授,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参与编辑《学术研究》、《民族艺术》、《戏剧艺术》、《中国韵文学刊》、担任《四川戏剧》顾问、广东省剧协顾问等。
曾任教于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并多次赴欧美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史》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馀篇,出版《傩戏艺术源流》、《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等著作10部。曾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等奖项和称号。
唐欧阳询书皇甫府君碑(修订版)/历代碑帖法书选 本书特色 《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简称《皇甫誔碑》。于志宁撰,欧阳询书。无年月。碑高253、宽...
张志鱼篆刻印谱 本书特色 张志鱼不仅是近代刻竹高手,也是近代篆刻名家 。其篆刻宗法秦汉,又汲取了明清篆刻的特点,且对 同时代的名家作品也有所借鉴,形成了自己独特...
《大山里的小诗人》内容简介:诗歌也许不能改变留守儿童的命运,但它能改变一个孩子。本书是由公益组织“是光诗歌”发起,果麦文化
艺术文化评论-意象.阐释-1 本书特色 施旭升主编的《艺术文化评论(意象阐释)》描述了当今世界艺术的发展,尤其是中国艺术的历史与现状、东西方从传统到现代的艺术历...
《持续交付2.0:业务引领的DevOps精要(增订本)》内容简介:本书“重新定义”了持续交付,增补了组织管理和架构两个维度,辅助以真
庞中华硬笔书法 本书特色 庞中华,重庆市人,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当代中国硬笔书法教育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庞中国硬笔书法学院院长、教授,曾任第...
薛稷信行禅师碑 本书特色 薛稷世人又称其为"薛少保".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薛书历来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具有一种气象,就是大气磅礴,雄浑深...
多玛佐·蒙特纳利,1971 年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现任教于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教授现代艺术史课程。他的研究方向主要为19 世纪的艺术史,范围涉及语言学...
平面创意资源库--印刷 节选 摘录一:很多年以前,当我还是《探险》(Adventure Travel)杂志的生产部经理时,我拜访了西北部一家大型的卷筒纸印...
《北京颐和园》全书在大历史兴衰的语境之下,阐释了北京颐和园的前世今生,有着厚重的人文浓度,又不失恣意挥洒的表达。全书分为
《电影专业英语》是一本以电影制作为基础的专业英语教材。《电影专业英语》是从我国专业电影制作的实际出发,并参照了国外电影制
御园漫步-皇家园林的情趣 内容简介 《御园漫步:皇家园林的情趣》是作者的皇家园林文化随笔。由于作者诗画兼善,所以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专家学者对附着在皇家园...
柳公权楷书——临习技法精解 本书特色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
中华大典:艺术典:戏曲艺术分典 本书特色 从历代戏曲文艺文献中选录Z有价值、Z具代表性的整部、整篇或整段原始资料,以1911年为下限,按时间为序分门别类地加以汇...
图解欧洲艺术史:16世纪(文艺复兴、威尼斯、拉斐尔与解剖学) 本书特色 读完这本书,你将会了解到:★“文艺复兴三杰”各自的艺术特点是什么?文艺复兴盛期还有哪些开...
赵孟頫书心经墨迹 内容简介 赵孟頫,1254年生,1322年逝世,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今属浙江)人。宋宗室。...
《森眠子的手绘水彩教程》内容简介:《森眠子的手绘水彩教程》从绘画工具、色彩原理、涂色技法、Q版人物和漫画人物的绘制技巧、多种
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适当的交会点,是当今中国建筑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台湾现代建筑思潮的“主舵手”,
《未来算法》内容简介:我们的未来,是人和机器一起仰望星空的时代。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例子,介绍了有关“未来算
宋拓真草千字文:智永 内容简介 僧智永,本姓王,名法极,陈、隋间会稽人是隋朝时候的人,也是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他早年出家当和尚,后来云游到浙江省吴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