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往事》是一本献给故乡和母亲的书。它的背景是西安近百年的历史时空。作者遵从个人内心的法则,表达自己的切身经历与感受,有别于以往大历史的宏观视角,直抵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的爱和痛,读来令人警醒。《西安往事》所体现出的对于世相的穿透能力,可使现实强加于人的物性,在阅读中轰然倒塌。
在西安这座千年古都里。驻留着太多的中国文化之梦。纯真朴素的记忆与往事,使它的历史在今天变得更加美好。个人在这个广阔精神空间的经历与感受,对于爱和疼痛的表达,以及用体温所保留的个人记忆,都具体涉及到了对西安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尊严的守护。
大地让与它*接近的人懂得了安乐。安乐不是那种消沉中的迷醉,而是土地直接授予人的厚道和本分,没有这两样硬实的东西,人就不可能自足地依托大地生存。我从前在书本上见过关于土地与劳动的种种道理。那些脚掌实在地扎根土地,顶粱架杠,真正承载社会重力的人,是不讲这类言语的。重力的支撑和沉压,让他们的沉默更加沉默。历史像走马灯似的不停变幻,朝代的更迭,人祸和灾难,没有改变那些像汪洋一样底层人群对土地的遵从。他们被历史驱离,像散落在典册与生命的旷野之间的流星,倏而在大地的腹地显现,顷刻间就消散了自己的踪影。重复的日子,重复的劳动,在传递着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这道理无需著书立说,便能传遍四方,依靠经年的实践,逐渐深入人心。斯多葛派的修士靠苦行和禁欲来实现清教徒般的修行。戒律严格地约束着身体的举止,尽量不让行为偏离对于它的服从。人借助于身体持续的戒持而达到无我之境,确实是件很难的事情。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应苦行僧般的生活。大地在此处于更宽泛的程度上接纳了更多的人,它给出一条退路,让多数人能够生息,并保持尊严。大地只要求多数人在时节的规律上践行必要的约定,它宽厚地承纳了多数人的依从。守护恒长永久的变化,益于精神的清洁和心灵的宁静。真正的幸福感并不是对所费与所得之间功利比较的满足。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物质财富,仍然可以过得美好。自由从容地与大地的安宁交融,实际是在获得一种护佑与关照。除了简单的生活耗费,人可以不受过度消费的烦扰。生活在关中土地上的多数农人是不信任立于庙堂、刻在名山之上的金科玉律的。他们按在大地上获知的经验行事。从45岁起,人们已经开始为自己忙活准备身后用的棺材。上好的松木和柏木,被精心看管打理,制成极讲究的棺材。上年纪的人常在一起攀比:谁的材板、棺盖厚了多少毫厘:每年春天伊始,是否亲眼看着工匠新刷上一层清漆。这样的过程,每年大约都要进行一次,直到生命停息为止。通常人们十分乐于打理此类事务,像是乡间的重要事情。看着自己的归宿,人们还能够欣喜不已。我在西安南城外的一个大车店里,见到一位老者,手抚自己的棺盖不住地叹气,他大概是觉着等待得太久,生怕错过与土地的约定。在关中,年届不惑,便意味着日日月月都能看见自己的归宿。死亡不再是生命尽头的深度、忽隐忽现的吊诡。不再是一个无法可视的大限。归宿就在眼前,归期就在某年某月某天。入土为安,知命乐天。我对生命、大地和藏之于其间平凡如草根一样结实的道理,仍然知道的很少。但我在此生大地所给予的养育里,抱定了要信任简单平常的东西。去年春天,我去陕北靖边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镇子上小住了一段时间,结识了长庆油田的采油工邓振峰。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好从散落在沟梁之中的井口上巡察归来,浑身上下全是黄土,只有双眼忽闪忽闪着,站立在黄土山梁上,一句话也没有。第二天早上醒来.振峰已经干完活,坐在露营房的一角,始终没有言语。窗外刮着沙尘,铁皮房被吹得噼啪响,振峰盯着房子的另一角。不用眼睛看我。整整一早上,我们没有多余的话,听着窗外的风沙一阵比一阵强烈。在陕北黄土沟壑的深处,多望一眼远处嶙峋的焦土,心都会有一种灼痛。与振峰坐在一起,我却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踏实。从见到他起,我就有了牢靠的感觉。我们在见面的瞬间,早已略却掉了一切多余的东西,彼此相知各自的味道。振峰每天七点起床,七点半安排整理、扫院子、给井口投球、加药,夜里三点起床查泵。白天要去好几个井站巡察,保养抽油机。一次巡察下来,大约要走三个小时,两三个月就会穿破一双鞋。……
杜爱民,诗人,作家。著有《非此非彼》《眼睛的沉默》《马语》等。现居西安。
《造假的科学家》内容简介:★从“世纪大发现”到“载入科学史的丑闻”,与舍恩事件、黄禹锡事件并列的20世纪三大科研丑闻之一“ST
胡诌诗集 本书特色 胡诌诗具有特殊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这对于矫正幼儿音素误读,对于幼儿体验英语的节律,习惯成自然,逐步形成敏感,进一步发展到理性认知,大有裨益。 ...
读红一得 本书特色 《读红一得》是一部文化散文随笔作品集。在我国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本书的作者刘广定老先生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不同的版本对...
天风海涛楼札记 本书特色 平生书剑两蹉跎,回首前尘感慨多。惟有山川堪寄兴,汗漫诗卷对烟波。天风海涛楼札记 内容简介 “天风海涛楼”是朱偰先生的书斋名。朱偰(19...
在线阅读本书LongtheclassicanthologyofpoetryinEnglish,TheNortonAnthologyofPoetry,FifthE...
四类手记 作者简介 作 者 简 介刘绍棠,1936年2月29日生于北京通县儒林村,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
一颗简单的心:福楼拜中短篇小说选 本书特色 《一颗简单的心》本书收录了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中篇小说《狂人回忆》《秋之韵》和短篇小说《一颗简单的心》。《狂人回忆》...
书简-卡夫卡文集:第四卷 内容简介 《卡夫卡文集·第4卷:书简(书信、日记、谈话、箴言、剧本)(增订版)》主要内容简介:卡夫卡在他短暂的一生中,除许多中短篇小说...
失窃的孩子 本书特色 “七岁那年,我被淹死,而他占有了我所有的一切,包括我的身份和记忆。而后,我复活…”一个平凡夏夜,负气...
鲁迅与北京风土 内容简介 邓云乡先生以《鲁迅日记》为纲,从风土、生活的角度记录了鲁迅在北京生活时期的真实情况,抚昔追今,因人寓景,可谓识小而见大。文笔简洁、真诚...
时间之痕-南方丝绸之路旅行笔记 本书特色 《时间之痕——南方丝绸之路旅行笔记》是一部以作者行走在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所见所闻为主要书写对象的...
东京梦华录 内容简介 本书为宋代孟元老撰写的笔记体散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风俗人情的著作。原著共十卷,约三万字。内容涉及地理风物、礼仪制度、经济和商业贸易、...
【编辑推荐】★ 她是“小资文化”的祖奶奶,是海派都市文化的象征,是“孤岛”上海绽放的文学之花;她的语言表现力,几乎只有鲁迅能媲美。她时而不被“正史”所接纳,却一...
《棉被》内容简介:中年作家竹中时雄的生活看似幸福美满。他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三个聪慧的孩子,然而事实上他的事业 停滞不前,生活
斯台芬·茨威格作为小说家和传记作家早已风靡中国,享有盛名,但他的散文,包括评论、演讲和书信还介绍得不多,而这些文章恰好可以让我们看到茨威格的性格特点、社交往来、...
《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内容简介:普希金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普希金经典文选》精选了他在各个创作
《粉紅色噪音》問詩--語言謀殺的第一現場問:請說說你以上的「詩」如何誕生呢?答:你這問句裡兩處令我微笑。加上引號的詩以及
婉约词赏读 本书特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凝恨对残辉,忆君君不知。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
百年文言 本书特色 陈永正、徐晋如主编的《百年文言(精)》由陈永正、徐晋如主编,遴选近百年来200馀人近300篇文章,每人附有小传,每篇采用集评形式予以赏析。所...
梁启超讲演集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除了惯常意义的题目之外,当然不能放过梁氏好攘臂扼腕所谈的政治言说,譬如发动保国会时的著名演说种种,尽管他当时因为久病初起而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