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金枝玉叶》讲美丽的女子郭婉宝(戴西),是老上海著名的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的四小姐,曾经锦衣玉食,应有尽有。时代变迁,所有的荣华富贵随风而逝,她经历了丧偶、劳改、受羞辱打骂、一贫如洗……但三十多年的磨难并没有使她心怀怨恨,她依照美丽、优雅、乐观、始终保持着自尊和骄傲。她一生的经历令人惊奇,令人不禁重新思考;一个人身上的美好品质究竟是怎样生成的?
多情应观旧上海。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面纱掩映下,一个美丽的女子穿越年华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种种的磨难和大起大落,昔日的荣华富贵早已烟消云散,她却令人惊奇的保存着水般纯净的美好品质,用自尊,优雅和乐观,烘托出了一个真正高贵的旧上海宝贝。上海的金枝玉叶,也是上海的骄傲。她是谁?她就是老上海著名的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的四小姐郭婉莹(戴西)。这本传记的主人公就是这位美丽女子。
1910一岁悉尼那双白色的软底鞋
院子里有两个花园,一个我们叫它玫瑰园,花园的尽头,有一个爬满了攀枝玫瑰的格子架。格子架的另一边是另外一个花园,那里中央有一块草地,花圃围绕着它。
这是1910年4月2日,这一天是不是澳大利亚那些高高的树,在阳光和大风里落了许多叶子?那里的雏菊是不是早已经在秋天里凋零,就像一支古老的英国民歌唱玫瑰那样?这是大洋洲无数秋天中的一个。可是我不能知道。
就是这个照片里的小女孩也不能回忆起来了。1998年9月24日,她又看了看这张照片,她伸手摸了摸照片上过周岁生日的自己,说:“这是我女儿吧?我真的不能相信这是我的周岁照片。”经历了那么长的生活,经历了那么多的风花雪月和风霜雨雪,她布满细小皱纹的手指轻轻摸了摸照片上小女孩像瓷一样光滑的额头。
那时的照相店是木头地板吗?那条白色的蕾丝裙子是不是窸窸窣窣地发出响声呢?那时候应该还是用玻璃感光的吧?是不是需要许多时间呢?在等待玻璃片感光的那些时间里,小女孩一直保持着这安详和尊严的样子,是不是不容易啊?这些事,谁都不知道了。开着车带她和妈妈一起去照相店的爹爹,1932年死于上海,那一年她已是一个美丽的少女,还没有从燕京大学毕业。她的妈妈,1947年也死于上海,那时她已是一个美丽的少妇,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这些在悉尼卡贝尔街老宅的事,也就永远被父母带走了。
在悉尼市的这家照相店里,她穿着白色的蕾丝裙子,在照相。她富有的爹爹妈妈要给这家里第七个孩子留一张周岁照片,为了她将来的回忆,而且也是纪念她这一生光明的开始。那个照相的大人当知道是为了庆祝小女孩的周岁,有没有祝她长命百岁?她很胖,很安详,她穿着白色的软底鞋,那对着照相机的鞋底,没有一点点灰尘,那是因为她还不那么会走路,没有什么可以将她的鞋子弄脏。当时有没有人对她说:“笑一笑,戴西宝贝。”要是有的话,这个人是不是她的爹爹?这个从广东中山县出洋,靠水果生意发家,成为华人富商的人,*喜欢的就是第七个女儿,他把小女儿的婴儿房放在自己卧室的边上,晚上亲自照顾她。这些发生在1910年左右的悉尼老家的事,我不可能再知道了。关于悉尼的老房子,倒是在戴西的回忆录草稿里得到了详细的描写。
大门有一个通道,通向我们家房子的前门。不过,我总是从右边转到花园里,然后去后门。院子里有两个花园,一个我们叫它玫瑰园,爹爹喜欢花,特别喜欢玫瑰,所以我们家的玫瑰园里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玫瑰花。花园的尽头,有一个爬满了攀枝玫瑰的格子架。格子架的另一边是另外一个花园,那里中央有一块草地,花圃围绕着它。
进门以后,要穿过一个长长的过道,然后就到了客厅,那是一间巨大的房间,我记得它大得足以放下两套客厅家具。客厅的另一边有两间房间,**间我们叫它研究室。可实际上在屋子里有一个大桌子,爹爹用来放他的相册,里面都是他好朋友的照片。当他们来我家做客,他们就一起看照片,然后回忆起他们。早年在一起度过的日子。
在那里,我们的早餐和午餐都是在厨房里吃的,可晚餐要到餐室里吃正餐。我们家的规矩,正餐是西式的,因为我们的女佣是澳大利亚。
不过,这些描写被戴西放在了对1966年12月她和她的儿子中正被赶到亭子间里住,他们发现那间小屋子的屋顶漏了的记述以后。关于“文化大革命”初他们遭受的暴力,冬天时被净身出门的境遇,戴西在回忆录里点点滴滴地写着,即使是在纸上,我还是能感到她回忆时的痛苦,她几乎不能完整地表达,说得那么片断和勉强。然后,换了一行以后,马上从1966年逃向1910年代,回忆起童年时代的老房子来。也许对戴西来说,那栋老房子是她一生中*安全、*好的地方了吧。
那时,谁也看不出,这世界到底会有什么能威胁到她。
那一年,她周围的人,对她抱着对一个孩子祝福的心情。这出身富家、健康漂亮的小孩,会有可以想象到的美好将来。也许当时谁也无法想到,在1972年她退休以后,会独自住在一间非常小的北向亭子间里,她的家产早已被悉数充公,她靠自己每月三十六元人民币的退休金生活,即使是在1972年,它们也只够她买*简单的食物。冬天,亭子间里连她呼出的空气都会很快结冰,夏天,她不得不整夜坐在房门口,希望邻居家朝南的窗子吹过来的南风在路过他们的房间以后,能吹到她这里来。
1998年9月25日黄昏,她在上海的自己家里安然去世,是上海红十字会和上海医科大学来拿走了她的遗体。因为在1985年她立志愿书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给红十字会,所有的角膜,骨头,脏器,包括有病的心脏和肺,并且不留骨灰。那一年,她儿子一家已去了美国,她的第二任丈夫戴维·汪去世已经两年,她七十七岁。
1998年秋的傍晚,红十字会的车子带着她已经生活了九十年的身体*后一次路过上海的一些街区。1918年时她跟着全家来到这里,那时她什么也不知道,跟小朋友解释的时候,她说:“爹爹要带我们全家到一家叫‘上海’的餐馆里去吃饭。”这不是她出生的城市,也不是她的故乡,1949年以后,绝大多数家庭成员都离开这地方,她留了下来,1969年她被送到崇明岛劳动改造,被别人叫作“外国老太婆”。而1990年时,她回到澳大利亚自己的出生地,又回到上海,去到美国,又回到上海,她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后的礼物送给了这里。澳大利亚驻上海的总领事,作为她故乡的代表来向她告别。
她的葬礼就在医学院的解剖实验室里举行。
她就睡在大圆盘子的无影灯下。明亮柔和的灯光照着她的脸,被剪短的头发下露出了宽的额头,就像一岁时候那样。当九十年的岁月之水流过以后,她的容颜在一岁照片上就已经出现的那种安详和尊严,还像水底的小石头一样湿漉漉地留在那里。无影灯边上的天花板是一些大玻璃,上课的医科学生们就将站在大玻璃前看老师如何解剖她的身体,他们会在意她脸上的那种神情吗?
在她的葬礼上,代替哀乐的,是莫扎特的《安魂曲》。她穿着生前*喜爱的中式黑色立领小袄。她已经有六十年没有再穿西式衣服了,她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应该穿自己的衣服,就是在二三十年代她*富有、*年轻、*美的时候,她也是穿着中式的衣裙。葬礼上来了侨务办公室的官员,他们抱歉地说直到她去世,他们才知道她是幼年从海外回来的华侨,因为她从来没有说过。
绿色的方格子瓷砖墙被三十六个用鲜花做的花圈盖住了。小小的冰凉的房间里充满了鲜花的气息,并不是香气,而是那种已经被剪下来的生命的临近死去的喘息。许多白色的百合花,那是因为它的洁白和优雅很配戴西;许多的雏菊,小小的,安静的,张开着没有设防,那是因为她生前非常喜爱雏菊,她的名字戴西,在英文里也就是雏菊的意思,她和这种花同名。鲜花围绕着她和她的照片。
在24日下午,我去看她,带去一束白色的玫瑰,她用清水把花供在绿色小柜子上,那是很少的几件在1966年被扫地出门的时候从家里带出来的家具,一直跟着她。她整理着花,他说:“你知道,我总是喜欢花的,它们多么漂亮。”那天她也很漂亮,她新烫的头发,雪白的短发。这是她的*后一个黄昏,白色的玫瑰在暮色里像一小团云,那天她会想到在澳大利亚的老家院子里,她爹爹种过的那些1910年的玫瑰花吗?她也是一个爱鲜花的人,像她的爹爹一样。
在*后的日子里,她有时说她能看到一些灰色的人形在房间的天花板上漂浮着,她并不害怕它们,可她知道这是一些灵魂。也许是她的亲人们的灵魂吧,他们来接她了,就像她一岁的时候,他们开着车,领她到一家照相店里去照相一样,现在他们要接她去团圆的地方了。
1915六岁爹爹带我们去一家叫“上海”的中餐馆
1989年9月,戴西离开上海,去美国看她的儿子中正一家,同时她也去看了分离了三十多年的兄弟姐妹。
1958年,她的丈夫被捕入狱,被判必须向政府退还六万四千美金。她被迫向所有国外亲人写信,请他们寄钱回来,帮她家还账。她把信写好,交给政府过目。寄出去那么多信,只有她的哥哥沃利一个人寄回了八千美金,那是从前她借给沃利的钱。1962年,戴西去学校教英文,沃利还从美国寄来了许多英文教学方面的资料和*新出版的词典。而“文化大革命”以后,他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而在从前,沃利总是戴西的领袖,他总是为戴西出各种各样的主意,在全家从悉尼迁到上海的日本邮船上,他们玩了六个星期的“跟着领袖走”的游戏,沃利的领袖地位在那时候就确立了。小时候礼拜天去教堂,爹爹分给每个孩子一个便士,让他们自己投到奉献箱里去,沃利教她用半个便士去买一个冰激凌筒吃,把找下来的半个便士给奉献箱。
在全家离开澳大利亚时,爹爹妈妈又带他们一起去照相,那时戴西已经长得高过沃利,所以他一定要戴西坐下来,不让她看上去竟然比自己要高。在兄弟姐妹里,他们是*要好的。甚至戴西十多岁的时候学钢琴,后来学开汽车,也都是沃利的主意,因为这是上海淑女个个都要学的时髦。
乔治1957年从上海经广州偷渡出境,临行前清理永安公司总裁办公室,匆忙之中,突然不知触动了哪里的秘密机关,一只秘密抽屉弹了出来,里面是从前二哥留下来防身的一把枪。1947年在永安公司的一次危机中,宋子文出面帮忙,所以二哥沃利做了总裁;1948年蒋经国要杀他,所以他也是在匆忙中逃往国外,由乔治接了他的班。乔治当晚就要走,他就把那把枪带到戴西家,让她处理。她的丈夫把枪埋在了自家花园的树下。后来,就是这把他们从来没用过的枪,成为她的丈夫吴毓骧判决书上的一条罪行:私藏武器,乔治并不知道后来在上海发生了什么事,戴西再见到他的时候,他陪着太大在夏威夷开美发厅,穿了当地人爱穿的大花衬衣,他老了以后,鼻子越长越宽大,像一个犹太老人了。要是没人告诉,你不会把他与照片上那个坐着的胖胖的小男孩联系在一起。戴西从没有真正具体地告诉过他关于那把枪的事,她说,说什么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
陈丹燕,作家,自幼热爱写作,成年后实现了童年时代的梦想,成为职业作家。作品在德国,法国,越南和印度等国家出版发行,写作重点,青少年文学的写作和翻译,比如《女中学生之死》《我的妈妈是精灵》和《小老鼠斯图亚特》、欧洲和美国的旅行故事,比如《漫卷西风》《咖啡苦不苦》以及《上海城市的传奇》比如《上海的风花雪月》《外滩影像与传奇》和《公家花园》并为自己的作品拍照和插图。
伊莎贝尔的圣诞节 本书特色 随着十二月的到来,十一岁大的伊莎贝尔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一言不发。四位精神病医生都先后放弃对她的治疗,宣布她的沉默是不可理解...
追忆逝水年华之在少女花影下 本书特色 在1900年至1950年这50年中,除了《追忆逝水年华》之外,再没有别的值得永志不忘的小说巨著了。——法国文学家 安德烈?...
《战锤·荷鲁斯之乱:伪神》内容简介:银河的衰亡时代业已降临,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聆听终焉时代里,人类帝国的吼声! 本书主
后周大帝 本书特色 《摘得新》赞:百姓哀,旌旗卷地来。濯足笑浊水,待天白。王侯将相宁有种,谁敢猜?后周大帝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平民之子郭威从一介武夫历经百战*...
终结于2005(上下) 目录 1.九龙柱与九凤壁2.倾情演出3.我的是咩也4.立地成佛5.屁股与脑袋6.八字头上一口塘7.元朝的凉亭8.鹰与白鹤9.筷子、沙罐、...
海棠依旧 内容简介 关心则乱著的《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6)》讲述了:我们的怀念,起始于一个家族的即将兴盛,也结束于这个家族的花到荼蘼。花开花落,周...
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 本书特色 ★二战结束前夜,一个日本外交官的生死挣扎。★为您一刀刀剖析日本人看待二战的真实心态:矛盾、冲突、纠结与反思。★读松本,懂日本。★...
你的半步,我的天涯 本书特色 卓越泡沫,打造纯爱旗舰,继【ck美女】【锦年花开】之后铸就穷男富女爱情圣典。一段让读友“用哭与笑两种方式分泌眼泪”的纯爱故事。一本...
《恋人们的森林(森茉莉作品)》内容简介:“写作着的洛丽塔”森茉莉短篇小说集,内含四部短篇。其中《恋人们的森林》《枯叶寝床》
1996-1999-沉静的风景 本书特色 本书选出1996年至1999年间*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包括《分享艰难》《没有语言的生活》《青衣花旦》《清水里的刀子》等...
国企老总-官场小说 本书特色 国企老总毕竟不能等同于官员,所以,当劳天容从市能源办主任变成能源集团老总后,她的秘书安小元立刻下海去做煤炭生意。安小元把劳天容的独...
《四面风》内容简介:★畅销50个国家,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世事无常,克莉丝汀·汉娜从不会让你失望! ★《萤火虫小巷》《夜莺》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 房客 本书特色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房客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在全国各电视台反复播映热力四射荣儿国家“金...
内容简介:讲一个简单的故事给你听。我还在微笑,你却哭了。你一定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闪闪发光,从此你再也不能将他们忘记。
《白话聊斋(精选插图版)》内容简介:《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中国古代灵异志怪小说集大成之
湖畔:张兆和小说精选 本书特色 ◆沈从文眼中*美的女子,温婉寂静的文字,凄美悠远的情怀◆尽显张兆和旖旎温婉的文笔与意蕴,刻写青春的悲与喜,哀与愁湖畔:张兆和小说...
呼叫助产士 本书特色 ★英国BBC史上收视排名*高、超越《唐顿庄园》《神探夏洛克》的电视剧《呼叫助产士》同名原著小说。畅销20多个国家,英国销量突破百万册,美国...
远东浪荡 内容简介 当今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但也五花八门。艺术的和物质的光色交相闪烁,不仅弄得我有些目光混浊,而且乱了方寸。于是,我为来钱更多的写作方式...
《石床垫:阿特伍德暗黑九故事》内容简介:*有的人无法原谅,只能复仇到底。* ❥ 热播剧《使女的故事》原作者、2次布克奖得主玛格丽
樱花落海洋 本书特色 《花火》杂志连续六期强档连载!花火小狮无限赞誉,亲取书名!微酸袅袅继《天空不要为我掉眼泪》后2013年崭新大作,一部从迷茫到成长的青春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