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或是上万军队的统帅,或是一方省市的负责人,或是手操生杀大叔的特务头子,都曾有过不可一世的过去,在一个瞬间沦为阶下囚……其巨大的人生落差、跌宕的人生经历、难解的心路历程,以及*终完成人生态度的巨变……无一不谜一样吸引着人们。
沈醉,作为亲历者,面对这样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却以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幽默,为我们娓娓诉说着高墙内发生的故事。他甚至放言:如果读者看完不笑,他就再不写作!
揭秘功德林的牢狱生活,上百名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和特务分子,令世界惊讶的人生180°大转变真相。
熟人见面悲喜交集
首长客气小官面“左”
“你也来了!我还活着!”
1956年,战犯们从各个监狱、劳改农场和看守所等处调集到一起的时候,许多熟人一见面,无不感到惊诧和悲喜交集。因为在国内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纷纷被击溃后,被俘的高级军官,大都是分别囚禁在各个不同地区,有的还被送到很远的后方去了。如国民党军队中有名的山东三李(李延年、李玉堂、李仙洲都是兵团司令一级的高级军官),其中的李仙洲,是在山东被俘却被送到东北的佳木斯去囚禁。有的囚禁在同一地区同一监狱的单人房内,邻居是什么人,几年来都不知道;所以一旦见面,无不兴奋异常。
一些先去的,看到后去的熟人,见面**句话便是用惊诧的口吻高叫一声:“你也来了!”有的见了老朋友、老同学和老同事、老长官、老部下,还禁不住很关怀地说上几句:“真想不到你我还能见面!”或说一声:“想不到我们都还能活着!”
说这些话的原因很简单,因为1951年的镇压反革命的高潮中,被俘的国民党的党、政、军、特人员,大批被枪毙了。当时谣言很多,我在“解放”初期,看到上海出的一本《人名字典》,便说杜聿明因为在“淮海战役”中施放毒气,他又是中共公开公布过的战争罪犯,所以在被俘后,便被“镇压”了。我1956年从重庆战犯管理所送到北京功德林管理所时,看到他居然还活着,感到很奇怪。后来看到不少在谣传中和国民党报纸上曾刊登过“已被共产党枪决”或“惨遭杀害”的康泽、范汉杰、廖耀湘等一大批“死去了”的人时,几乎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人真的还活着!
战犯们集中后,便是互相交换自己被俘后的情况,有的在生活待遇上相当好,伙食是和解放军高级军官一样吃“小灶饭”,有的却又和劳改犯一样,每天劳动十来个小时,吃的是和解放军战士一样的“大锅饭”。大多数是和我在重庆一样吃“中灶饭”。而我在昆明监狱时,有家眷在昆明的,还可以由家中送饭菜,大吃大喝,我当时因家眷全都送走了,便去揩老朋友们的油,天天吃他们的。如云南保安副司令柏天民、滇越铁路局局长唐宇纵、中央日报社副总编辑陆铿、滇黔绥靖公署政工处长罗春波等,曾供应过我很长一段时间,直到“镇反”开始,不准犯人家中送饭菜,才大家洒泪吃了*后的晚餐,互道珍重而别。战犯们见面时,谈得*多的,还是精神上待遇,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各地区完全不相同。如集中在山东的大小军官,一律和战士一样,按时发衣服日用品,也穿和解放军士兵一样的衣服,只是没有帽徽、领章,每月还发五元津贴。有的地方就把这些被俘的高级军官当成“要犯”,不但脚镣手铐,晚上起来解小便,甚至翻一个身,都要先喊“报告!”一定要等站在窗口的战士问明白了要做什么,得到同意,才能去做,否则就是犯了狱规,还要受到比手铐脚镣更重的处分。不过大多数还可以,只要不走出指定的散步范围,每天还能出房间走走,也不随便打骂。
不过一到夜间,看管都是相当严格,不准随便走动,也不准在晚上谈什么,可能是怕这些人商量越狱吧!“罪大待遇好,罪小生活苦”
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有些是由军队看管,所以各个地方的待遇不统一,管理办法也不统一。自战犯管理所成立,由公安部直接领导,并负责对战犯进行教育改造后,便完全一致了。集中后,首先是提高生活待遇,各地都是16元一月的生活费,行动也只要不离开管理所,可以不再锁房门,互相间能自由往来和交谈。带有脚镣手铐的也统统去掉。规定的作息时间,也比较合理,每星期可以看一次电影,而*使人高兴的,还是伙食费比一般犯人增加了一倍。
当时,一些级别低的被俘中、下级军政人员为之眼红,表示不服气,发出“反动职务越高,罪恶越大,待遇越好;罪行越小,生活越苦”的种种牢骚。中共干部们便进行解释和说明,大意是说:这些人过去的生活都很讲究,现在当然不能让他们再过那种生活,但为了要对他们进行改造,先得在生活上让他们感到满意点,才能比较好地接受改造。而他们一般都年岁较大,身体较差,特别是对他们的改造时间要比一般人长,所以要提高一点,而一般被俘军政人员,改造时间要短些,年龄较轻,身体较好,所以没有必要再提高而超过战士和一般人民的生活。
他们听了这些话后,*注意的是说他们“改造的时间要短些”,便都不希望提高待遇而延长改造时间,希望早点恢复自由,所以闹过一阵之后,也就没有什么了。可是一些老百姓却不理解。
我集中在重庆原来属中美合作所范围的、军统局缫丝厂办事处改成的战犯管理所(也称作四川省公安厅第二监狱,对外则称训练班)时,附近许多人,看到我们厨房办伙食的,每天采购那么多的荤菜,非常羡慕。因为当时四川物价低,16元一月的集体伙食,可以每餐一荤一素,量相当多;除了鱼、肉、蛋一类外,还常常买鸡鸭等。加上集中后,都发了新的服装,还都可以在附近一定范围活动,许多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人和收入不多的人,便去打听,这是一个什么训练班?有的还直接去询问要什么条件的人,才可以参加这个训练班受训?得到的答复,当然是不能使他们满意,一般总是说他们不够条件参加这个训练班。他们还是不死心,便一再表示,要创造条件,争取参加这个训练班。他们认为训练时生活待遇都这么好,毕业后,保管能当上较高级别的干部。所以经常有人去打听,要什么条件,什么手续和什么单位保送等,以便早点能进去。后来他们当中一些人发现这个训练班的受训人员中,有过去的四川省主席王陵基、西南长官公署第二处处长徐远举、兵工署稽查处处长廖宗泽,以及四川军阀中当过什么司令、参谋长一类的著名人物时,才大吃一惊,恍然大悟,原来受训的是这些人。很多想去的人便说,难怪说我们条件不够,这一辈子也没法创造出这种条件。和这些人在一起,吓也把我们吓坏了,阿弥陀佛!请我去也不敢去了。
四川省公安部门便立即把这一情况向北京反映,因为上述这些人,都在四川杀过不少的人。王陵基在四川几十年当中,杀过的人是数以千计。徐远举也杀过几百人。那些旧军阀什么司令一类的人,也都是杀人不少。公安部门怕被杀害的人的家属去找这些人的麻烦,便在集中后实行的**个重要项目——进行参观时,先把王陵基、徐远举、廖宗泽(因他在重庆破坏了许多兵工厂,捕杀过不少兵工厂的工人,工人认识他的很多)三个人送往北京。
不久,我和几个人在附近散步,遇上一群去参观中美所内的烈士陵园(解放前夕,军统把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两个监狱内几百名犯人杀后埋葬的地方)的人,其中有几个人认出了我,便一把将我扭住,问我把他们的父、兄抓去后怎样处置的?他们提出:“生要人,死要尸!”我正在感到为难,不知怎样回答时,幸好管理所的负责人闻讯带了几名解放军赶来,一边向他们说理,一面要解放军把我保护回来。过了几天,我便和云南绥靖公署副主任孙渡、四川军阀刘文辉的参谋长王靖宇,以及曾任江阴要塞司令的孔庆桂四人一齐被送到了北京。方言误会闹笑话
徐远举在没有送往北京之前,在重庆战犯管理所还闹了一次大笑话。有天,一位年轻的女干部去找他,问解放前重庆被捕的中共地下党员中有哪些叛变了,要搞一些核对工作。他们谈话的时候,那位女干部曾表示和他谈完后,还要找另一人谈。
徐远举便在和她谈了一个多小时之后,站在窗口高声喊了一句:“××快点来,我已搞完了,你快点来搞吧!”
那位女干部立即羞得满脸通红,桌子一拍:“徐远举!你乱喊什么?”
徐还不知道为了什么会使她那样生气,又补上一句:“我们搞完了,喊他来搞。”她更气得不得了。
管理所的负责人赶忙跑来一问,才向对方解
释这是误会,因为我们习惯了把做什么、谈什么等都称为“搞”,而有些地方的方言却把这个“搞”,指为男女之间的事,说明这是方言的误会。那位女干部还是气呼呼的,管理所的负责人连忙举出了另一种因方言发生误会的事,来证实徐远举不是故意来占她的便宜:
有一次,一位四川女干部在钉钉子,找不到什么东西好敲钉子,有个战犯便用讨好口吻对她说:“我去把锤子拿给你用。”那位女干部也气得大发雷霆,说他有意侮辱她。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四川人把男性那家伙叫“锤子”,而把锤东西用的锤子叫“钉锤”。
……
走近周恩来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长篇纪实作品,作者深入采访了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机要秘书、军事秘书、外事秘书、警卫人员、医护人员、服务人员等,获得了*详细具体、...
张献忠-落日照王旗(上.下册) 本书特色 张献忠明陕西延安人,崇祯三年在米脂起义,自号八大王。后破凤阳,焚皇陵,杀襄王、瑞王,十七年占成都,国号大西,改元大顺。...
马克思的自白 内容简介 他的一生都在写着他的自白。无论是写充满青春朝气的短诗,还是写抨击的文章——那冲杀字句排成的战斗纵队;无论是剖析整个世界,还是写给燕...
胡适:孤立的人最强大 本书特色 历史回顾是《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专题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采访重新进入历史现场,发现新信息,辩驳已有的结论,回顾之目的是为寻求它新的...
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丁文江自述(14年新书,一版一次)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丁文江自述》是我国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丁文江先生的自述,内容分四编...
回忆傅作义 本书特色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著的《回忆傅作义》内容以下列三方面为中心:傅作义部进行的历次抗日战役;傅率部举行北平起义和促成绥远起义;开国后傅...
前辈 本书特色 他们是学界泰斗,或是艺界大“牌”,《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们,历时几年,真情记录了与大师们率性交流的瞬间。他们是高山仰止、不杂不泥的逸士,或是一体...
草莽英雄张作霖 本书特色 从玩劣少年到“东北王”,从匪首到国家元首,张作霖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是一个多梭角,多侧面的个性化人物;一个挟日寇以自重,*终惨死于寇手...
红楼风雨梦中人-红学泰斗周汝昌传 本书特色 这是红学专家梁归智先生历时三载,为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所作的传记。我国著名学者周汝昌,是承接新旧红学的代表人物,名重一...
伦勃朗 本书特色 伦勃朗的作品中没有拉斯特曼及同时代画家深奥晦涩而又不乏虚假的“激情”。他用有力的、自然的、富有启发的笔触,耐心地构造出他眼中的世界和人们。到后...
人物传记:梁启超传 本书特色 这本书以大量史料准确地勾勒了梁启超的政治生涯,对梁的思想和学术文化作了富有哲理性的阐述和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创见的新观点。不仅如此...
正说清朝十二王(图文本) 内容简介 本书为清朝郑亲王济尔哈朗、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饶余亲王阿巴泰、怡亲王胤祥等十二位王公的列传。正说清朝十二王...
第三野战军十虎将 内容简介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时期和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编制序列上存在过一支威震四海、名冠九洲的主力部队——第三野战军。这支野战军由华东野...
医林怪杰张炳厚 本书特色张炳厚主编的《医林怪杰张炳厚(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上卷介绍全国名老中医张炳厚教授的中医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理论性、实践性及灵...
宋真宗的朝野-宋朝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分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两卷,收入宋真宗(赵恒)时期的宰相李沆、张齐贤、寇准、神童杨亿、枢密院马知节及宋太宗时期五皇子赵元杰的...
历代宠妃野史(1——4) 内容简介 描述宫廷宠妃的哀怨荣辱表现皇权争斗的残酷无情揭露封建皇帝的荒淫昏愦历代宠妃野史(1——4) 目录 .夏桀姒履癸宠妃妹喜.商纣...
竞雄女侠传:秋瑾 本书特色 诗与剑之才女,血与火之人生!秋瑾是中国近代**位为民主革命献身的女革命家。本书参考和运用大量历史资料和中日两国人士的诗文、日记、书...
《人才盘点完全应用手册》内容简介:随着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多,中国企业感受到的人才挑战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企
我深深感受到人生真是太美妙了,身體甚至為之顫抖。藝術世界樂趣無窮,對我來說沒有比這個世界更能湧現希望、激發熱誠的地方了。
文化关怀与民族复兴-罗家伦的思想人生 本书特色 《文化关怀与民族复兴:罗家伦的思想人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文化关怀与民族复兴-罗家伦的思想人生 目录 绪论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