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出生在江宁,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江宁即今江苏南京,有许多异名,因秦淮河流穿城中,古代许多典籍亦称南京为秦淮。如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和尾声,有“秦淮烟月无新旧”、“人到秦淮尽解愁”等句,都是用秦淮代指金陵城。
曹雪芹几位友人与曹雪芹的唱和诗,也都是这种用法。如敦敏的《赠芹圃》诗中,就有“秦淮风月忆繁华”句;又另一首怀念曹雪芹诗,亦日“秦淮旧梦人犹在”,都是指曹雪芹在金陵城的生活经历。
曹氏家族,自曹雪芹曾祖曹玺起,到他祖父曹寅,直至他的父辈曹颥、曹烦,都是在金陵城做官。*后,他叔父曹頫因罪罢官,曹家被抄而彻底败落,曹雪芹随家告别金陵城。可见,这段短暂的岁月,影响曹雪芹的一生。这就是这个小册子以金陵城为切入点,定名为《秦淮旧梦》的由来。
一遗腹子诞生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仲夏五月中旬的一天。
东方刚现出一抹晨光,江宁城(今江苏省南京市)还在沉睡之中。可是,北城上元县吉祥街的曹家,却灯烛通明,全家上下人等,都已经起床,正在里里外外忙碌着。这天,曹家面临一桩大喜事,已故长子曹颙的遗孀马氏夫人,正要临盆分娩,遗腹的孩子即将来到人间。
江宁府的城区,分为上元、江宁两县。“江宁织造”,这是为皇家管理丝织品生产的官职,也兼管采购宫中的日用杂物,织造官署设在北城上元县。这时,担任“江宁织造”这个官职的,是曹寅的侄儿,过继为子的曹烦。
曹家,自从曹寅的父亲曹玺开始,到曹寅,到曹寅的两个儿子,长鎏子曹颙和过继的次子曹烦,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江宁织造”,前后达六十多年。“江宁织造”,还有“苏州织造”和“杭州织造”,合称“江南三织造”,是个很特殊的官职,品级虽然不高,但地位不凡。其本职事务是监制宫中使用的绸缎衣料和采购日常用品,此外还奉旨以密折向皇帝直接报告江南的官场吏治状况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情形。担任这份差使的,一般都是皇帝的亲信。尤其是曹寅,康熙皇帝与他,关系更是不同寻常,可以说是分属君臣,却情同兄弟。
康熙皇帝与曹寅,为什么会有这份特殊的亲密关系,并非无缘无故,而是有其多种因由。
其一,曹寅的母亲,即曹玺的夫人孙氏,曾经是康熙皇帝幼年时代的保母之一(保母非哺乳的乳母,亦非整天照看他生活的仆妇)。这是清代初年宫廷的一项特殊规定,凡皇子往往都不能与生母一起生活,而指定几名亲信大臣的夫人充当保母,以便另有照看。
其二,曹寅本人,据传,他童年时代还曾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史载,康熙皇帝七岁即位,亲政以前在宫中读书,陪伴小皇帝一起读书的,就有曹寅)。因此,君臣之间从小就有着一份近似于兄弟,甚至比真正兄弟更亲密的情谊。在皇室内部的诸多皇子中,由于皇位继承权的争夺,真正的兄弟之间,往往存在尖锐的矛盾,面和心不和,直至表现为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只有像康熙帝和曹寅那样,既有近似于兄弟的缘分,又无真正兄弟间的利害冲突,才会有那份特殊的深厚情谊。
曹寅得到康熙皇帝的信任和倚重,并非仅仅是依靠那种特殊的关系,而是在于他自身的过人才华。他能写诗、作画,又写过剧本,可说是一位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家艺术家。从一些资料看,当时江南的许多大诗人,如叶燮、陈其年、姜宸英、高江村等与他都有唱和之作,且都有较为深密的过从。
曹寅自身的诗文著作,编为(《楝亭集》,其中颇有几首佳作,清人沈德潜编选的《清诗别裁集》(当时书名为(《国朝诗别裁集》),选曹寅诗二首,可见曹寅在当时诗坛上,也是有一定地位的。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曹寅还曾主持过两部大型书籍的刊印出版,这就是(《佩文韵府》和((全唐诗》。这两部书是中国文化史上十分重要的典籍,编者虽然各都另有其人,但曹寅奉康熙皇帝之命,主持二书的刊刻出版,为中国文化作了大贡献。
曹家,是一个与皇家关系极其密切,而文学艺术气氛又十分浓厚的文化世家。曹雪芹就出生于这么一个文化世家。曹雪芹出生之时,尽管曹寅故世已经四年,但家族浓厚的文化氛围仍在。这于曹雪芹的童年教养,于他思想风格的形成,仍是至关重要的。
这天,马氏夫人在临产阵痛时,曹家的人,从李氏太夫人起,直到所有丫鬟仆妇,脸上无不流露出一种既喜悦兴奋,又惴惴不安的复杂表情。因为,这年年初曹颐去世时,马氏夫人正怀有将近五个月的身孕。曹颙的这个遗腹孩子,能不能平安降生,这孩子究竟是男是女?几个月来,一直是全家上下人等*为关切的一桩大事。
作为一家之主的李氏太夫人,听了马氏夫人贴身丫鬟的报告后,吩咐了一些事,便立即进了佛堂,在观音菩萨座前烧上香,然后就跪下来默默祈祷,祈求菩萨赐给她孙子,并保佑母子平安。她相信,这位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一定会察知她的苦心和虔诚。于是,她就不离开佛堂,坐在蒲团上念起《观音经》来。
“老太太大喜!给老太太贺喜!”
太夫人在一遍又一遍念经的时候,她的贴身丫鬟还在佛堂外面,就大声地报喜。那丫鬟一面兴冲冲地进入佛堂,一面说:“是哥儿,夫人为老太太生下一位哥儿!”
太夫人听了这个喜报,愣了一下,便回身向观音菩萨深深跪拜。那、丫鬟也急忙在一旁跪下,连连磕头。
太夫人拜罢,想站立起来,但这个喜报反而使她两腿发软,一下子又坐倒在蒲团上。她只是口中呐呐念着:“菩萨慈悲,老天爷保佑!”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串,从她那含笑而又带悲苦的脸上,一颗颗接连滚落下来。
此时此刻,甜酸苦辣,一齐涌上李氏太夫人的心头。这止不住的眼泪,究竟是因为喜悦,还是悲苦,是欢乐,还是哀伤;是慰藉,还是忧愁,连她自已也无法辨别。也许都是。
几个月来,一直重压在她心头的担心和期待,今天终于揭晓了。她等待着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她的孙子,终于呱呱坠地。
在这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李氏太夫人接连遭到了两次人生*重大的变故,作为一个女人,生活中*难经受的打击,莫过于丧夫和丧子。这两大不幸,都落在她的头上。
三年前,也就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间,她的丈夫曹寅,在扬州病故。从康熙四十四年起,任职“江宁织造”的曹寅,奉皇帝诏令,兼管《全唐诗》、《佩文韵府》等几部大型书籍的整理、校勘和刻印。那一年的六月,曹寅从江宁到扬州书馆,处理一些刻书事务,想不到竟在扬州病逝。这一年,曹寅才五十五岁,还是人生的盛年。夫妻死别的悲痛,使她在几天之内仿佛进入衰迈的老年。
对待曹家,康熙皇帝的确可以说得上是皇恩浩荡。曹寅死后,便立即任命曹寅的儿子曹颐继任“江宁织造”。谁知不到三年时间,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才二十七岁的曹颙,又一病不起,卒于北京。对于李氏太夫人来说,哭夫的眼泪未干,又逢晚年丧子,而且曹颙又是她唯一的亲生儿子。她的生活中,遭到又一次甚至更为沉重的打击。这时,康熙皇帝又让曹寅的侄儿曹颙过继给她为子,并接任“江宁织造”,以赡养两代寡妇。但李氏太夫人心中的悲痛,却是很难消解的。
几个月来,李氏太夫人悲夫痛子,过的是以泪洗面的日子。如果说,她生活还有一点支撑的话,这就是她那儿媳妇马氏的身孕,成了她生活的唯一希望。今天,曹颙的遗腹子终于诞生。这真是老天爷怜惜保佑曹家。
就在李氏太夫人悲喜交织,思绪如潮的时刻,曹頫夫妇进人佛堂。他们二人都是一脸喜气,仿佛把全家欢乐的气氛带进了佛堂。二人向太夫人道了喜后,便亲自扶着老母回到她的起坐间。
“这会儿你嫂子怎样?”太夫人问曹頫的夫人。虽然,丫鬟们刚才已经陆陆续续向她报告过马氏夫人和初生婴儿的平安,还有许多令人喜悦欢乐的细节,但她还是向这位二儿媳再问寡媳马氏夫人及孙儿的状况。
“嫂子很平安,小侄儿也真逗人喜欢。唉,要是……”她说到这里,看到曹颊瞧了她一眼,知道丈夫的意思。这时候如果再提到去世的哥哥,怕又勾起老太太的伤心,便把话打住。
李氏太夫人又转向曹頫,说:“你去祖宗灵位前磕个头,把我们家的这件大喜事上告祖宗。并向你父亲和你哥哥,……”她说到这里,想起亡夫和亡儿,又是一阵辛酸,话便咽住了。
曹烦十分清楚他母亲这时的心情,便立即接着说:“上告祖宗的事,儿子已经叫家人们去预备了。儿子还想,在向皇上请安的摺子后面,附一句小侄儿出生的事。究竟怎样说,还请老太太吩咐。”
“你想得周到。上次你给皇上的请安摺子中说到过你嫂子有身孕的事,皇上是知道此事的。如今你侄儿出生了,应该上奏皇上。”李氏太夫人又回想起曹颙去世时,皇上圣旨中曾说他是个文武全才的人,对他曾寄很大希望。她停了一停,又说:“我想,你侄儿的名字起个‘霑’字,是上霈天恩的意思。这是我几个月来一直想过的事。”
曹烦点头说:“是。儿子就把老太太说的这层意思写进奏摺。书房里已经在起稿,一会儿拿稿子来请老太太过目。”他对这个侄儿的诞生,心中也是充溢着喜悦。去世的兄长曹颐,总算后继有人了。他还看到,这几年一直郁郁寡欢的老母,今天终于在她脸上看到了一份十分难得的笑容。接着,他又说:“还有平郡王府,大姐姐福晋那里,要尽快去报个喜信,老太太还有什么吩咐?”
“好的。你大姐姐也是在等着这个喜讯。派谁进京,让他动身前到我这里来一下。”停了一会,李氏太夫人又说:“你们去忙吧,今天还有许多事要你们去料理。我也想去看看你嫂子,还有那个刚刚到我们家来的小宝贝。”
曹顺理解他母亲这时的心境,觉得不能拦阻,也就不再说别的什么,即与他夫人一起告辞出来。
这个初生婴儿曹霈,便是后来创作《红楼梦》的伟大作家曹雪芹。
注:
①在这里,我取曹雪芹为曹颙的遗腹子说。*初持此说的是已故的王利器先生。当年王老先生在世时,常在柏林寺北图古籍部翻阅古书,我与他曾羊细讨论过此事。我取此说的理由,详见于上文《弁言》。由于全书均为据此面展开,故于(《弁言》中对此说已作较为详细说明。曹雪芹的出生之年,也因此定为康熙五十四年的五月。
②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曹頫上康熙皇帝的代母陈情摺,见故宫博物院编的《曹家档案资料》。奏折全文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頫谨奏:为皇仁浩荡,代母陈情,恭谢天恩事。
窃奴才母在江宁,伏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将奴才承嗣袭职,保全家口,奴才母李氏闻命之下,感激痛哭,率领阖家老幼,望阙叩头。随于二月十六日赴京恭谢天恩,行至滁州地方,伏闻万岁谕旨,不必来京,奴才母谨遵旨仍回江宁。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求倘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本月初二日,奴才母具李煦前来传宣圣旨,奴才母跪聆之下,不胜感泣,搏颡流血,谨设香案,望北叩头谢恩。窃念奴才祖孙父子,世沐圣主豢养洪恩,涓埃未报。不幸父兄相继去世,又蒙万岁旷典奇恩,亘古未有。奴才母子虽粉身碎骨,莫能仰报高厚于万一也。谨具摺代母奏闻,恭谢天恩,伏乞圣鉴。奴才母子不胜激切感戴之至。
朱批:知道了。
二石头城
曹雪芹诞生在江宁。在这里,他经历了童年,也告别了童年。童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不知愁滋味”的时代,这时形成的许多记忆,都至关重要,甚至深入骨髓。所以,南京应是曹雪芹*确切意义的故乡。
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古名金陵,又有秣陵、建业、建邺、建康诸名。三国时代的吴,后来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齐、梁、陈,前后六个朝代,合称六朝,都是在南京建都。这几百年间,南京曾经十分兴盛繁华,故后人常常用“六朝金粉”一语来形容它。到隋唐两代,有所衰落,隋代杨广为晋王时,领兵攻下陈都,“宫殿陵园,城垣庐合,悉皆平荡,六朝旧迹,蔓草荒烟,无仅存者矣”。②五代十国时,杨行密的吴国于金陵建都,改筑城垣,跨秦淮南北。李昪的南唐,大抵承杨吴之旧。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都是在这里建都,又是另一番规模。但明代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在南京仍还保留了一套中央政府机构,名称与北京相同,作用自然有异。江南本来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所以于有明一代,这里依然维持它的繁荣昌盛。
这也是一座文化积淀深厚,文学艺术气氛十分浓郁的古城。历史上的许多重大的事件发生在这里,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曾在这里活旃过,城里城外,留下许多历史遗迹,流传着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传说。
南京这城市,历代的许许多多文学艺术名家,或者是在这里出生,或者他们的生活和创作,都与这个城市有过某种联系。特别是那里的许多名胜古迹,各个时代有不少诗人都曾写过怀古之作,借对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吟咏,来抒发自身的感慨。
这又是一座引起人们遐想和沉思的城市。唐代诗人刘禹锡写过不少吟咏金陵的诗,其中《金陵五题》,是写金陵的环境风物,用了许多历史典故,但其中蕴含刘禹锡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怀,这组诗的**首《石头城》,说: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另一首《乌衣巷》,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119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这一组吟咏石头城的诗,曹雪芹早已读过,*初他只感到引起人的许多联想,非常美,在他心中唤起的特殊感受,久久不能淡忘。然而,诗中所蕴含的深意和感慨,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有更深的体味,特别是过了多年之后,因曹家的变故而离开江宁,他才逐渐真正领略到。
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曹雪芹经历他的童年,接受这种特殊环境的熏陶。转眼间,他到了入学的年龄。在进学塾之前的几年时间内,他母亲马夫人亲自教他读书认字,他已经读过几本书,认得几千字了。他入学时,别人都还在开始读那“三、百、千、千”。这类儿童启蒙读本,他却已经全都会背诵了。这类书籍中,他读得*熟,也*喜欢的,是《千家诗》。
进学塾,于曹雪芹却是苦事。在学塾里,他每天都得读“四书”,即备将来参加科举的四部所谓“举业书”:学庸论孟(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是他*不喜欢的书,可是先生却说,将来去中举人、会进士,就必须读熟这几本书。曹雪芹却不在意这些,常常借故不去。李氏太夫人也觉得他年岁太小,说不能逼得太紧,慢慢有了老太太的这句话,他就更有“理由”借故不去上学了。
……
林冠夫,浙江永嘉人。生于1936年,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1966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红楼梦纵横谈》、《红楼梦版本论》、《红楼诗话》、《溪山话本》等。
汪精卫传(插图本) 内容简介 汪精卫,名兆铭,名季新,号精卫(1883年-1944年11月10日),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广东三水,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
唐高祖传 本书特色 书评“陕西历史博物馆魏*娥副研究员”中“*”其左是女,其右是勇书摘四处“刘*”是“*”其上是曰,其下是文唐高祖传 内容简介 唐高祖李渊是唐王...
精装帝王传宋太宗赵光义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主要讲述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第二代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同母弟。太宗即位后,勤于朝政,发动统一战争,改革官制和...
忽必烈传:元世祖 本书特色 这套《帝王传记系列》,以帝王们的一生为主线。从他们的家族渊缘入手,以历史小说的形式系统地介绍帝王们一生的沉浮。在打天下与守天下的风云...
《往来皆鸿儒:《白丁会客厅》教育访谈实录一》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首档教育类高端深度访谈节目。借力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教育
孔子纪-学术思想的启门与文化制度的创设 本书特色 《孔子纪(学术思想的启门与文化制度的创设)》:感时阅世步太史公之后尘,披史揽文还孔夫子之真身。孔子,中国**知...
刘少奇年谱:第一卷 内容简介 《刘少奇年谱(第1卷 增订本)》是记述当代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刘少奇一生经历、活动、思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它以翔实可...
吴晗-朱元璋传(珍藏版28.00)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讲述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辉煌的一生。朱元璋*初是一个普通农户的孩子,给地主放牛,和一家人过着贫...
IftheMarinesarethefew,theproud,ReconMarinesarethefewestandtheproudest.NathanielF...
《孙文波的诗》内容简介:《孙文波的诗》是“蓝星诗库·典藏版”丛书中的一种。诗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收入短诗和长诗的代表性作品
亲历-《名人传记》精华本 本书特色 名人及名人后辈讲述名人的真实人生经历。作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们见证了大时代的暴风骤雨和人事变迁。他们在波诡云谲的时代风云中...
《我的艺术生活》内容简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俄罗斯乃至世界范围内艺术史上最杰出的演员、导演和戏剧理论家,时至今日,他所创立
《姚明传》是由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播讲的同名长篇评书编辑整理而成,讲述了姚明从出生到退役之间那些或激动人心、或鲜为人知的故
《潜动力:管理者强化能力的15个突破点》内容简介:有眼光的领导都欣赏有才能的下属,要和领导搞好关系,就要在领导面前发挥出你的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内容简介:完成这本书的时候,叔本华只有28岁。这位被称为深度忧伤和悲观的哲学家,以他的唯意志论和忧伤
十年花语-美中孪生花的成功趣谈 本书特色 《十年花语:美中孪生花的成功趣谈(中英文对照)》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两位作者的家庭是由中美文化和中美血统交融...
瞧,这个人-尼采自传 本书特色 《瞧!这个人》是尼采的自述,它代表着尼采后期的思想。作者本人认为:“这本书具有*的重要性,它为我本人和我的著作提供了...
重读努尔哈赤 本书特色 本书依时间的顺序,重新解读了大清帝国的奠基人努尔哈赤的戎马一生。他少年为奴,后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以“七大恨”起誓征明,一生征战四十余年...
上天赐予的一场戏:吴秀波的表与里 本书特色 《上天赐予的一场戏:吴秀波的表与里》为吴秀波出道以来的**本写真文集。 书中文字均由其本人亲自撰写,诚...
写作生涯回忆 内容简介 《写作生涯回忆》内容有:壹儿时旧忆、我做小孩的时候、看灯有味忆儿时、旧年怀旧、家珍一联、吹鼓手、我的三位古人先生、我家不换春联、清明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