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三部:**部从戴笠的童年写起,一直写到戴笠担任特务处长之前20多年间的坎坷经历及思想生活状况;第二部主要反映抗战前戴笠及其主持的特务组织成立发展的时代背景、基本状况,以及他和他的部属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和对人民所犯的罪行;第三部则着重介绍八年抗战期间,戴笠的权势及其特务组织恶性膨胀的前因后果,以及戴笠及其团体既抗日又反共,忠实执行蒋介石“曲线救国”方针,竭尽愚忠之种种……
本书*大特点是能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戴笠的思想发展脉络、特务组织成立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戴笠复杂而又矛盾的性格,都交代得较为清楚;同时对戴笠个人的思想情感、婚姻爱情也作了较为翔实细腻的描写,把一个有血有肉的反面人物活生生地摆在了读者面前。
一仙霞岭下孤寡凄苦文溪河畔春风得意
仙霞岭,地在闽、浙、赣交界处,迤逦蜿蜒百余里,如巨形屏障,环列浙江江山县之西南。其间,峰峦如蛟龙在云端迷雾中腾跃,须江若银河在奇峰怪石问奔流,古藤似长蛇在老树修篁上挂满。此岭山势陡峭,蹊径回曲,很难翻越。相传到了宋朝,有一姓史名浩的闽将,为通畅闽浙交通,着人修一山间小路,连接福建蒲城和浙江江山县。此路五步一弯,十步一曲,蜿蜒曲折共20余里,360个台阶,每级皆用均匀的鹅卵石铺就。路修成后,他又着人沿路修了五道关卡,靠江山这边的山路上有三道,一日关门,二曰关帝庙,三日仙霞亭,统称仙霞关。由下至上,仙霞亭是*高的一个关卡,可以鸟瞰各峰,真乃“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隘。关帝庙位于山腰,是来往客旅歇息之所。许多文人墨客,常常慕名而来,游山玩水,吟诗作赋。
道出夸山乡思生,霞峰重叠面前迎。
岭头云散丹梯耸,步到天衢眼更明。
这是宋朝著名哲学家朱熹到此留下的诗句。而清代诗人方象瑛过此而写的诗,更是把仙霞岭的奇景险道描写得淋漓尽致:
复岭层崖势转横,千峰绝顶与云平。
路危似织蚕丛异,阁回遥看鸟道明。
古木阴森微见日,怪异嘈杂未知名。
九泥不蔽三关险,横睇山河百感生。
清末年间,在这风景幽绝的仙霞关龙井村内,有位姓戴名启明的乡民,听命相先生说,仙霞岭脚五里处的保安村,风水极佳,得此地者必昌。戴启明到那里一看,只见仙霞山峦屏环列四周,一水潆洄而过,果为一毓秀钟灵之胜地。于是,他便举家迁往保安村落户。从此,戴家果然人丁兴旺,连生三子,家道亦渐渐兴隆。美中不足的是,其二子戴顺旺,膝下一直无子,年迈之后,为后继有人,便将邻村郑姓之子收为养子,取名戴冠英。
戴冠英长得高大魁梧,但学文不成,学武亦不精,终日无所事事,就靠着老父顺旺挣下的几十亩田地和一座竹山度日。更令顺旺老汉不安的是,戴冠英到了而立之年,发妻病逝,只遗下一女春风。顺旺老汉急于想再让他娶妻生子,续接香火。可是族中人一因戴冠英原非戴氏嫡亲,二因其游手好闲,皆瞧不起他,不愿为他的婚事张罗。这下可急坏了顺旺老汉。
一天,顺旺老汉和几个本村老人聚在当地乡绅蓝兴旺老汉家品茗闲聊。兴旺老汉有七儿五女,真称得上是儿孙满堂了。顺旺老汉看到他家的热闹情景,真是羡慕之极,不禁向老伙计们诉说自己的忧虑。
蓝兴旺老汉与顺旺老汉交谊甚笃。他一听顺旺谈到戴冠英的婚事,就热情地对在座的乡人们道:“戴家人丁不旺,我看大家还得帮帮忙,替冠英物色个媳妇,让戴家香烟不绝才好啊!”
其间,一乡人心直口快。他“吧吧”地抽了几口长长的旱烟袋,说:“你老先生不是有五个千金?为何不把你的一个闺女嫁他?”
正当兴旺老汉被问得不知如何答对之际,他的四女儿蓝月喜拎着水壶进来续茶,在座几位老人的目光便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这待字闺中的少女身上。这少女正值妙龄,长得眉清目秀,落落大方。特别是那双含羞带笑的眸子,忽闪忽闪地望着几位长辈,显得活泼伶俐,而那微抿的双唇,又蕴藏着某种坚毅和刚强。更难得的是,老人们知道,她已经熟读了《三字经》、《女儿经》、《朱子家训》、《名贤集》等书。这在当时偏远山区是极少见的。
“爹!你们这是怎么啦?”聪敏的月喜一进屋就感觉到气氛异常。
“月喜,正说你呢!”一个老汉开玩笑地说。
“说我什么?”姑娘边往茶壶里续水,边忽闪着双眸问道。
“说给你找婆家的事啊!”另一老汉抽着旱烟倚老卖老地笑道。
“大伯看你!”月喜羞涩地瞪了老汉一眼,一甩长长的独根辫,迈着小小的三寸金莲走了。
兴旺老汉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突然表情严肃起来。他环顾了在座的几位老汉一遭,郑重其事地对顺旺说:“老兄,你看把月喜许配给冠英如何?”
“兴旺兄,你这话可当真?”顺旺老汉一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兴旺肯把自己*心爱的女儿给冠英当填房,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可当他看到兴旺肯定的表情时,高兴得连连说:“这真是求之不得啊!我这就去请媒人,准备聘礼!”说着起身就要走,仿佛怕兴旺老汉反悔似的。
蓝兴旺早年当过太学生,在村里也是颇有名望的人。一言即出,怎会反悔?再说女儿的终身大事他又怎敢开玩笑?他既然做出此决定,自有他的一番道理。一则戴冠英一表人材,虽说无所特长,但也还知书达礼,性情温和,女儿嫁过去不会受气;二则他家虽不太富裕,却也有几十亩田地、一座竹山,女儿嫁过去不会受穷;三则,其他三个女儿均许配了外村人,把自己*疼爱的女儿嫁给本村的老友当儿媳,彼此都有个照应。就这样,兴旺老汉一句话就决定了蓝月喜的终身。
蓝月喜结婚后,夫妻感情倒也融洽,1897年4月24日,便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夫妻自然高兴异常。顺旺老汉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总算有人为他续接香火啦。老汉一高兴,便打了酒,割了肉,去找蓝兴旺对樽畅饮,并为新生儿取名为戴春风。这戴春风,便是后来在中国曾一度赫赫有名的军统局特务头子戴笠。
戴春风出生后,顺旺老汉找命相先生为他算了算命。据命相先生说:“此儿干支八字为丁酉、乙巳、丙辰、丁酉,乃‘双凤朝阳’格,将来必贵无疑。”
全家人一听此儿属“双凤朝阳”格,必贵无疑,自然大喜过望,视其为掌上明珠。孰知好景不长,不久,兴旺老汉和顺旺老汉相继去世。戴春风6岁时,其父戴冠英又一命呜呼。年仅27岁的蓝月喜搂着6岁的长子春风和4岁的次子春榜,哭得死去活来。常言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如今蓝月喜也只有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这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身上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月喜的心目中,只有让孩子读书,才是培养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径。她身上的孝服尚未脱去,就领着长子戴春风去见本村的私塾先生毛逢乙。毛逢乙是江山地区有名的秀才。这天他正在学馆教学生读《三字经》。只见他身着长袍马褂,双手背在身后,边走边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忿完一段之后,他望着教室内十几个学生问:“我已经带你们读过三遍了,你们谁能把这一段读出来?”
“我会!”他的话音未落,教室门口却传来了一声稚嫩的童音。他转身一看,只见门边一个穿着白布孝鞋的孩子,正瞪着两只黑亮的大眼睛望着他,毫无惧色。
“你是谁?”毛逢乙见这孩子浓眉大眼,鼻直门阔,特别是那双眼睛又黑又亮,格外有神,便十分喜爱。
“他叫春风,是刚死的戴冠英的崽。”没等戴春风回答,教室里认识他的小朋友早已唧唧喳喳地说开了。
一听是刚去世的戴冠英之子,毛逢乙不禁生出一缕柔情。他抚摸着春风的头问:“谁教你读过书?”
“刚才你教的呀!”春风稚气地答道。
“春风,不要顽皮!”这时蓝月喜迈着小脚急急赶来。原来,春风听说是送他到毛逢乙书馆读书,就像只小皮球似的连蹦带跳地往书馆跑。蓝月喜的小脚走得慢,而且一路上断不了遇见熟人寒暄两句,所以远远地落在了儿子的后面。
戴春风见母亲责怪他顽皮,就不服气地一歪脖子,撅着小嘴说:“我真的会嘛,不信,你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他一口气背完了一大段,竞一音不差。
“这小囝可真聪明,将来一定有出息。”毛逢乙又惊又喜。
“哪里!他就爱逞能。”其母自然打心眼里高兴。她儿子的干支八字属“双凤朝阳”格,她坚信他将“必贵无疑”,但口头上她还是责怪孩子。
当她将来意向毛逢乙说明后,毛逢乙立即高兴地收下了这个聪明的学生。
戴春风果然不负师望。几年工夫,他就轻轻松松地把《三字经》、《千家诗》、《朱子家训》等读得倒背如流。11岁那年,毛逢乙自觉才疏学浅,不能再继续教他了。于是,就极力怂恿其母送他到仙霞小学去继续读书。岂料仙霞小学除了多一门算术外,国语课程并不比私塾更深。初小的功课对戴春风来说就如同儿戏一般,毫不吃力。然而他读初小的这三年中,却让其母操碎了心。
戴春风生性好强,身体又好,精力便格外旺盛。他常常放学之后不回家,带着小伙伴们去爬仙霞岭,或者领着一伙同学打群架,每天回家不是衣服被撕破,就是人被打得鼻青脸肿,或者是他打了别的孩子,被人告到了家里。为此,他没少挨母亲鞭笞。有时,明知不是戴春风之过,但其母望子成龙,也责之甚严。
有一次,他放学回家,路过自家竹山,便和同学们一人折了一根竹枝当马骑。他们一边骑,一边吵吵闹闹地吆喝,看谁跑得快。跑到竹林深处,忽闻前面有砍伐竹子的声音。他对伙伴们嘘了一声,即悄悄地循声而去。走近一看,砍竹人竟是他的一位年轻的堂叔。他以前就常听人说,有人私砍他家竹子,可母亲怕惹事,总是忍气吞声不予追究,想不到这次竞让他碰上了。他毫不畏惧地冲到堂叔面前,指着堂叔的鼻子大骂:“好啊,你这个贼,偷我家竹子!”同去的小伙伴亦跟着他大喊:“抓贼呀!抓偷竹子的贼呀!”
堂叔恼羞成怒,追过来就要揍他,嘴里还骂道:“你这个小野种,你说谁是贼!”
“你就是贼,你就是贼!”戴春风不但不退缩,反而扬起手中的竹枝向对方脸上抽去,正好抽在堂叔的脖子上,堂叔痛得嗷嗷直叫,拼命似地猛扑过来,他这才撒开腿在林子里跟堂叔兜开了圈子。堂叔追不上他,只好破口大骂,一直骂到他家门口,还堵在门口跺脚叫骂,说他是“有人养无人教的野种”。
戴母是极自爱之人,何曾受过如此的侮辱!何况,她已从春风的小伙伴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心里又急又气,但为了息事宁人,也只好忍气吞声地向堂弟赔礼道歉。戴春风回家后,自然又少不了被其母狠狠地抽打了一顿。不过,这次挨打后,其母又搂着他痛哭了一场,并含泪教导道:“儿啊,常言说‘和为贵,忍为高’,我们孤儿寡母惹得起谁啊!这些年,我哪次不是打掉牙和血吞?你又何必为几根竹子与人争短论长?你这么大了,还终日给我惹是生非,不知长进,将来叫我依靠谁啊……”她说到这里,不由得又放声痛哭起来。
自父亲去世后,戴春风很少看见母亲流泪。这次母亲的恸哭深深地震撼了他,他开始体会到了母亲的艰难,下决心要出人头地,要为母亲争口气。
1910年,14岁的戴春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江山县独一无二的文溪高小。
文溪高小早年称为文溪书院,是一处风景秀丽、环境幽静的学习场所。它坐落在江山县城的文溪河畔。文溪河宽不过五六丈,两岸垂柳依依,河水温和清湛。河心有一八角亭,飞檐碧瓦,小巧精致,上书“仰止”二字,人称“仰止亭”,有一红栏小桥将文溪高小与仰止亭相连。文溪的学生常常三五成群地到亭上静读,或观赏对岸的景色。
戴春风报考文溪高小之时,学校出的作文试题为《试各言尔志》。他挥毫成篇,其主题和结论则是“希圣、希贤、希豪杰”。这正是他的理想,也是他母亲对他所寄予的厚望。文溪的老师和校长见其小小年纪竟有如此雄心壮志,便非常赏识他,他一人校即被任命为班长。遗憾的是戴春风入学后的表现却让校长和老师大失所望。他们失望的原因并非其学习成绩不好,而是他太爱惹是生非。
戴春风自幼就爱逞强好胜,交朋结友。在保安村时因戴母管束甚严,他不敢锋芒太露。如今到了离家100里外的县城住校读书,戴母鞭长莫及,他则如虎归山,如鱼入渊了。当时在校的住读生很多,而且年龄相差悬殊,大的有二十多岁,小的只有十一二岁。朝夕相处难免发生冲突,而且每次都免不了大欺小,强欺弱。每逢此时,也就是戴春风大出风头之际。他身强力壮,又能言善辩,常常以“保护神”的姿态出现,为弱者打抱不平。许多大龄学生讲理讲不过他,打架也打不过他,于是他渐渐成了许多同学崇拜的“老大”。他自己亦很得意,每月从家拿到零花钱后,总是邀一大帮同学去下饭馆,而且总是他抢着掏钱请客。天长日久,他与县城里听有的饭馆老板都混熟了,以致他手中无钱时,也常常可以赊账请客。对此,学校的老师和一些循规蹈矩的同学均对其嗤之以鼻,称其为“江山浪子”。但令他们费解的是,在崇拜戴春风的同学中,居然有许多是品学兼优、性格文静的优秀生。
其实,仔细了解一下,也就不难理解了。当时正值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反对帝制、反对封建的革命思潮自然也传到了江山县文溪高小。许多学生跃跃欲试,但又无此胆量。而戴春风则不同,他敢想敢干,而且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思想颇为开放。当时崇拜他的优秀生中,就有后来成为他忠实部下的周念行、姜绍谟、毛人凤等同学。特别是周念行,他对戴春风说干就干的雷厉风行作风,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许多拥护革命的青年纷纷剪掉拖在脑后的长辫,以示拥护。周念行自然亦跃跃欲试。但其老父担心时局变化,坚决反对他剪辫子,他也不敢据理力争。新学期开学之际,父亲送他回学校,刚到校门口,就遇见了剪去辫子的戴春风。
“帝制都推翻了,你怎么还留着这条封建尾巴?”戴春风毫不留情地质问。
“我爹不让剪!”周念行小声地答道,生怕父亲听见。
“哦!老伯您来啦,我来帮您拿包袱。”戴春风狡狯地一笑,转身迎上周父,并热情地帮他拎包。去宿舍的路上,他边走边对周父说:“老伯,如今我们浙江也革命了,大家都在为慰劳国民革命军捐款,你老人家说,该捐不该捐呀!”
“该捐,该捐!”周父随意答道。
“这么说你老同意念行捐款劳军喽!”他乘机紧逼。
“哦!我,我同意,同意。”周父把钱看得重,捐款这种事情,在他看来是拿钱在水上打漂漂,太不合算,但在戴春风的步步紧逼之下,他也只好点头。
正在这时,负责募捐的同学们迎面走来,戴春风忙喊他们说:“哎,你们过来,周念行同学要捐款!”
周念行一进校门见许多同学都剪掉了辫子,心里就很生父亲的气,如今听见父亲同意他捐款劳军,就赌气地把身上所带的15元生活费全部投进了捐款箱。其父站在一旁,心疼得直瞪眼。他正要责怪儿子,只听见“咔嚓”一声,戴春风不知何时拿来把剪子,冷不防地把周念行的辫子剪掉了。没等周氏父子说什么,他早已举着辫子对在场的众多同学说:“这下念行同学就是全班**、全校**啦!”
同学们都冲周念行鼓起掌来。周父见此情况也不好再说什么,气得转身就走。戴春风却急忙把辫子塞在周念行手中说:“用纸包好,让令尊大人带回去,交给你妈妈收起来。”
沈美娟,原国民党军统少将沈醉之女,通过对亲历者的访谈,掌握大量鲜为人知的鲜活的珍贵史料;积有丰富经验的文史工作者,不虚美,不隐恶,反映真实的历史;热衷纪实文学的作协会员,文笔生动,凸现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
张珍玉学术评传-中华中医昆仑-大字版 本书特色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
我们仨 本书特色 《我们仨》分为两部分。**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
《玛丽·安托瓦内特传》内容简介: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1793),法国王后,路易十六之妻,奥地利女皇玛利亚·特蕾西亚之女。17
我写《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婚姻家庭生活》没用综合叙述的方法,只是给溥仪的五位妻子每人写了一篇传记,婉容、文绣是合法而有名份
《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有问题,但我们本身不是问题。当你的生命中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去寻找答案,很多
仍然在成长:柯克·卡梅隆自传 本书特色 很多人还记得美国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growingpains)中那个充满乐趣和故事的西佛家庭,更记得西佛家的大儿子迈...
《拿破仑传》内容简介:本书是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路德维希所撰写的拿破仑传记(译林出版社版),也是在林林总总的拿破仑传记中,声名
《论中国》内容简介:基辛格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
王世襄传 本书特色 《王世襄传》:“王世襄”三个字早已经是中国文化艺术精致学问的象征,他一生的文稿也早已经成了稀世的善本和清责的珍闻了,合该无憾!张建智先生早就...
才女曹诚英 本书特色 《才女曹诚英》作者查辅成用春秋笔法生动地再现了一代才女曹诚英跌宕起伏的一生:曹诚英,安徽绩溪人,九三学社会员,中国农学界**位女教授。她1...
曾国藩家书全编-全四册-文白对照 内容简介 文白对照《曾国藩家书全编》共收录了曾国藩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至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写给父母、兄弟、子女等人的一千二百五...
张学良身影集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张学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
我所知道的苏联-俄罗斯政要 本书特色 本书记述了作者与前苏联、俄罗斯多位领导人的亲身接触、对他们的印象和评价。见证他们处理中苏、中俄关系中的所作所为,展现他们公...
悲伤女王:不被宽恕的苏格兰玫瑰 内容简介 “欧洲历史上*美的贵族女子”?“不列颠历史上*不幸的统治者”? &ld...
(1917—1996)翻译家。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国大学毕业,后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曾任《时与潮》杂志主编及国立编译馆编审,东北大学
林肯传 本书特色 《林肯传》由路德维希所著,亚伯拉罕·林肯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总统之一。不过,他早年的经历竟然是由一连串的失意组成的:22岁,经商失败,债务...
发现之旅73:雷诺阿——优雅自然的美 本书特色 “对我而言,一幅画应该是可爱、令人愉快又漂亮的东西,”雷诺阿曾如此表示。在五十多年的画家生涯及数以千计的画作里,...
于是之家书 本书特色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1950-1980年代的家信精选,从中可以看到老一辈知识分子做人做事的风貌。此次是于是之的家信*次较完整的结集出版...
潘德舆年谱考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潘德舆年谱考略专著。潘是清代生于乾隆、蜚声嘉道诗坛的一位重要文人。他一生虽屡试进士不第,但对文学贡献颇丰。他不但是个性鲜明的诗人...
《一幅画开启的世界》内容简介:在《一幅画开启的世界》中,日本国宝级动画电影大师、吉卜力三驾马车之一髙畑勋,凭着六十多年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