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描绘苏州风物的巨制。徐扬,字云亭,苏州吴县人,家住苏州阊门内专诸巷,原为一名监生,擅长人物、山水、界画,花鸟草虫亦生动有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到苏州,徐扬与同乡张宗苍献上各自的画作,绘画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二人都被任命为画院供奉,后又被钦赐举人,授内阁中书。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徐扬完成了《盛世滋生图》献给皇帝。此画原藏清官御书房,著录于《石渠宝芨续编》。清王朝覆灭后,逊位皇帝溥仪辗转将此画连同其他书画珍品携到长春。1945年日本投降后,长春伪宫文物流散民间。1948年,此画由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收得,其后,归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徐扬作为宫廷画家,奉旨作画是他的职责,作品从选题到内容的表现自有其局限性。徐扬在跋语中将画此图的背景与动机表述得非常清楚,“国家治化昌明,超伕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臣幸遭逢之盛,图写太平,为《盛世滋生图》一卷。”其为统治者歌功布德的愿望溢于言表。标题“盛世滋生图”也充满了封建的气息,并不能概括苏州城乡的繁盛景象,实在不如此画入藏时博物馆所改的“姑苏繁华图”来的准确。
图中所描绘的苏州,古称吴,早在春秋时期,就是吴国的首都。战国末年,楚考烈王将春申君封于吴,在吴都的废墟上重建都城。秦代在此设会稽郡,汉代又置吴郡,因其地西南有姑苏山而改称苏州,这是苏州正名之始。宋代这里称平江府,明初又改为苏州府。满族入主中原后,为稳定统治局面,康熙、乾隆二帝都曾六次南巡,每行必到苏州。此时的苏州历经两千年的沧桑变幻,已是人文荟萃、物产丰饶,有天堂之美称,自然会引得皇帝的垂青。
徐扬选取了苏州城本部的风景入画,如跋语所称,“其图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从太湖北岸介狮、和两山间入姑苏郡城,自封、盘、胥三门出阊门外,转山塘桥,至虎丘山止。”这是苏州冣为繁盛的地带,风光旖旎,引人人胜。
《姑苏繁华图》长一千二百四十一厘米,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两倍以上,将二百多年前的乾隆时期冣为繁盛的苏州城和江南的风物人情,呈现在后世观者的眼前。这里有山川、城郭、街巷、桥梁、河道、码头、寺院、庙坛、衙署、民居、店面,有舟楫、学塾、戏台、招牌,还有婚娶、宴饮、雅集、授业、科考、出巡、演艺、田作、买卖、渔罟、造屋以及命相、测字、化缘等场面,是苏州作为江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一个真实的再现。
细读此画可体味到,作者在景物设计和局部处理上匠心独运。全图所描绘的四千余人中,男女老幼、士农工商,可谓形形色色,每个人物能够通过动作、神态、服饰、道具等体现出其身份,毫无雷同.人物的稳重造型,与全卷厚重的风格相吻合。人物的衣纹线条细劲、短促、简练,以衣纹线条的聚散、转折来突出人物的动态,并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性别施以不同的服装颜色:女人、儿童多着红、绿等亮色服装,官员多着青衣,平民多着棕色、灰色服装,以平涂法设色,色彩沉稳、厚重。徐扬所处的乾隆时期,正值艾启蒙等西洋画家在宫廷供职,徐扬笔下人物的描绘,多少受到西洋人物画技法的影响,注重块面结构,讲求透视关系、比例关系,并融合简练的中国画线条,达到了中西合璧的艺术效果。
图卷中建筑的位置安排也颇具功力。画面上建筑繁多,官署、民宅、庙宇、商号、亭台、楼阁无所不包,经画家运用远近、大小、虚实相间的手法妥善安排,既准确反映了当时的城市风貌,又以此为构图定位,来确定人物所在的场景。画家在建筑的描绘上体现了独特的风格。画中城墙多为实景,表现其真实感是绘画的关键。图中苏州古城垣如一条苍龙蜿蜒盘桓,雄伟壮观。画家采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来确定城垣的走势,近景描绘逼真,远景处理简略,甚至以云雾遮掩,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效。近景城墙采用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阴阳、向背、转折都表现得非常清晰。以界尺在墙面上画出粗细浓淡、断断续续的线条来表现墙的层面,并以此突出城墙的高度与厚度。在墙沿、墙角处点缀以苔藓,突出城墙的沧桑之感。冣后用淡墨加花青晕染墙体,石绿晕染城墙甬道,极具真实感的苏州城墙便跃上纸面了。
在宫院的描绘上,画家同样采取了写实的技法。房屋的走向、门窗、屋顶、廊柱都交待得十分清楚,房屋的颜色也如实再现,青砖红木十分醒目。屋脊与门窗的轮廓线,一般不用界尺,而以细笔直接勾描,工致中见灵动。屋顶灰瓦以墨笔写出,水墨晕染,层次丰富,远淡近浓,具有透视感。
桥梁的描绘更显出画家功力至深。桥的护栏、台阶,桥的体、面,描绘十分工细,用界尺勒出线条,再用浓淡不同的墨晕染出阴阳向背,真实刻画出桥的结构与体量。全图画了三百余艘船只,是图中描绘的一个重点,更是苏州水乡风貌的实际体现。在有限的画面上,这些船只有大有小,有虚有实,有行有止,有的避让,有的呼应。各种船只,官船、商船、渔船、游船,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增强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与以往作为山水画中点景的寥寥数笔一叶小舟不同,画家在舟船的描绘上极尽工致之能事,船上的每一个细部都不放过,且不见苟且随意之笔,连舱内景物都如实描画。船的造型充分利用焦点透视的方法刻画,以墨色、颜色的深浅不同分别阴阳向背,用富有质感的线条勾勒出船的轮廓,船上的桅杆则运用双勾填色法描绘,增强了立体感、重量感。
在山水树木的处理上,徐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山水画技法。画卷上中景、远景描绘了许多山水景致,可独立组成多幅优美的山水画。在山石的描绘上,画家继承了董、巨一脉的东南山水画传统,用淡墨勾勒,以淡墨、赭石、石绿烘染,色不碍墨,层次分明。冣后以石绿点苔,造成了草木华滋的效果,江南的春天美景毕现于纸上。远山的树木以横、竖不同的笔触点出,整齐有序;近景的树林繁密茂盛。图中所画树木达千株,有松树、柳树、枫树、桃树、桂树等等,为全图点景,画家作了精心的安排。以粗笔写树干,水墨与淡色晕染,枝叶根据树种的不同,采用点叶、夹叶、勾叶等不同的技法勾染,再以水墨、花青、石绿、赭石等色烘染。松树的苍劲、柳树的婆娑、桃树的艳治,在画家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树的画法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清初“四王”之一王翚画法的痕迹.王翚是画树的高手’集古今各派技法于一炉,卓然成家。以本卷观之,徐扬画树的技艺较王翚亦不遑多让。
综上所述,《姑苏繁华图》再现了二百四十多年前苏州城市众多的人物场景,创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体现了精湛的写实技艺,她留给后世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是艺术上的杰作,更是具有学术价值的历史画卷,在中国美术史上,它是社会风俗画的高峰作品之一。
同类型图书购买链接:《清明上河图》
★ 12开函套精装,中国书店出版
★《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两倍以上
★整个画面包括山川、城郭、街巷、桥梁、河道、码头、寺院、庙坛、衙署、民居、店面,有舟楫、学塾、戏台、招牌,还有婚娶、宴饮、雅集、授业、科考、出巡、演艺、田作、买卖、渔罟、造屋以及命相、测字、化缘等场面,是苏州作为江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一个真实的再现
★《姑苏繁华图》再现了二百四十多年前苏州城市众多的人物场景,创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体现了精湛的写实技艺,其留给后世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更是具有学术价值的历史画卷,在中国美术史上,它是社会风俗画的高峰作品之一
此乃局部展开图
若全部展开全长
975.5cm厘米
徐扬,清宫廷画家,江苏苏州市人。字云亭。家住阊门内专诸巷。工绘事,擅长人物、界画、花鸟草虫。画梅既苍劲又秀雅。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至苏州,进画,得以供奉内廷。受艾启蒙、贺清泰影响,写实功力益深。他于乾隆二十四年画出了《盛世滋生图》卷。而后又画出了著名巨作《乾隆南巡图》(共十二卷)等历史画卷。他的绘画继承了《清明上河图》等艺术形式,以散点透视法来描绘山水城池,把现实主义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其意义更大。
《杜甫传》内容简介:《杜甫传》的正文是冯至先生撰写的关于诗圣杜甫的长篇传记。正文之后还有附录,里面收录了冯至先生的三篇关于
杰作如何产生 内容简介 获奖摄影师埃蒙.麦克卡比倾情奉献,少数解析每张照片的拍摄方法和技巧,分析如何使用现代设备重现当年风采。作者用敏锐的眼光选取各时期主流媒介...
梅兰竹菊-条屏描画稿 内容简介 梅兰竹菊的画法是中国画入门的基本功,是中国画的重要绘画题材,其笔墨技法历经各代画家千锤百炼,今人只能望其项背。《条屏白描画稿:梅...
舞台挥毫 精 内容简介 郑长符(1939年9月-2004年1月),天津人,国家一级电影美术设计师。作为画家,郑长符的彩墨戏曲画别具一格。在对传统京剧艺术熟谙精通...
综合篇-结构静物-实物照片+步骤解析+训练要点-临摹本 本书特色 本书由单个的静物入手到复杂的多个组合静物,通过对大量完整作品的讲解,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介绍了...
人物画-当代名家名作 本书特色 中国人物画比山水、花鸟更具有实用之功能。庙堂里的祖宗像,在没有影像的时代,人物画成为宣教布道、记录人事的重要手段,时至今日,人物...
《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内容简介:在历时五年的“世界文学史”课程中,木心曾应听课生再三恳请,于1993年3月7日至9月1
Thirty-fouryearshavepassedsinceKevinReynoldsperpetratedthemostheinouscrimethecit...
人体素描与绘画技巧 本书特色乔瓦尼·席瓦尔第是一名享有盛誉的意大利作家与艺术家,他基于多年写生素描与肖像画经验,将人体绘画技巧与解剖知识相结合,形成了精湛的绘画...
孟庆占-经典.风范-中国当代核心画家作品集 内容简介 《经典·风范·中国当代核心画家作品集:孟庆占》介绍了具体讲到绘画创作,孟庆占认为中国画创作要在继承传统的基...
波提切利-春-01 本书特色 《波提切利·春》用丹配拉色作于木板上,现藏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后一位大师。在他的全...
任伯年 人物-艺苑掇英.名家名作 本书特色 《任伯年(人物)/艺苑掇英》编著者袁剑侠。任伯年儿时随父学画,十余岁时即能勾勒出来访者容貌,使,人见其画如见其人。十...
山水卷-中国画技法教学丛书 目录 前言山石画之法山石画法综述各种皴法介绍青绿山水浅绛山水雪景界画画树之法画树综述树的画法特殊景物画法云雾雨风水光影构图特技法特技...
任颐-中国历代名画作品欣赏-高清图 本书特色本书精选清朝著名画家任颐的绘画代表作品,基本反映了画家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成就,给读者以更全面的角度来认识这位杰出的清朝...
正方形的乡愁 本书特色 《正方形的乡愁》是摄影家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二十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书中所有照片,都是用1...
画牛百态 本书特色 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一直是人类的好帮手。牛的个性倔强、宁折不弯、勤奋肯干、踏实耐劳,正是人们所推崇的正能量。中国画中表现牛的作品很多,古有...
基础素描 内容简介 黄艾主编的《基础素描》根据教育规律和课程设置特点,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教材附有课程设置指导,并于章首介绍本章知识点、重点...
(精)云南文人画艺术-盒装 本书特色这是**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自明末清初以来至近现代云南画坛基本面貌的大型图册,也是书画研究者和爱好者顾盼已久的资料性读物。...
[英]迈克尔·巴克森德尔(Michael Baxandall)20世纪后半叶重要的艺术史家之一。曾任教于瓦尔堡研究所、伦敦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学术著作...
《你不知道的纽约》内容简介:本书用52个奇妙动人的故事描写了世界之都纽约的45个著名和鲜为人知的景点,隽永优美的语言和电影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