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长流》是一部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1954年,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以后。农业社在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诞生。在晋中平原,一个位于汾河岸边的村庄里,刚刚诞生不久的杏园堡农业社,一开始就遇到了严重的困难:霜冻、天旱、春荒缺粮……在年轻的党支部书记郭春海带领下,群众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渡过灾难。副社长刘元禄一心想发财,对抗灾多方阻扰……
《汾水长流》主要内容包括:1954年,晋中平原汾河沿岸的杏园堡农业社遇到灾害。在年轻的党支部书记郭春海带领下,群众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渡过灾难。副社长刘元禄一心想发财,对抗灾多方阻扰。富农兼商人赵玉昌乘机伙同已被拉下水的刘元禄一起倒卖粮食,鼓动社员闹退社。郭春海依靠贫下中农克服干扰,及时提出了抗旱办法,以互助互借解决了群众的缺粮困难。后来,农业社战胜了天灾人祸,生产获得了大丰收。在党支部多次帮助下,刘元禄仍执迷不悟,他竟与赵玉昌合谋,给贫农积极分子王连生栽赃,破坏生产,企图借此打击郭春海,搞垮农业社,但他们的阴谋被揭穿,副社长刘元禄被撤职,赵玉昌被逮捕法办,王连生受到群众拥戴,并被选为副社长……
姜玉牛说:“不是我撑不住,实在是看不起啦!你想,从眼下到收夏还有几个月,公家不给粮,社里又不出外头跑闹,咱有多少粮食吧,能吃住人家没底子互借?收了夏呢,穷户们七手八脚的,轮到咱名下,又能分多少。因此上,当着副社长的面,我得把话说在前头:实在不能在了,我可就要退社了。”
赵玉昌听见姜玉牛要退社,心里自是乐滋滋的。又见刘元禄一时为难不好开口,便对姜玉牛说:
“玉牛哥,你不要让元禄作难嘛,有意见就向当家作主的郭春海说去。依我看,农业社是非借粮不可的。不借粮,当下就稳不住那些缺粮户。你们没听见刚才孙茂良说的那些话?”
姜玉牛说:“是啊,孙茂良倒是个炮筒子,可就是嘴上少个笼头。”
刘元禄听说姜玉牛要退社,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暗自高兴,他倒要看看按郭春海的办法会闹出什么结果来。但他听了一会之后,又害怕万一让党支部或社干部们知道了,说他和这些人在一起商量着闹退社不好,倒不如离开这里,让他们商量着办好了。于是,他连着喝完他的一壶酒,说了声:“你们坐着,我再到会上去看看。”便站起来走了。
刘元禄走后,姜玉牛可就发开愁了。姜玉牛是杏园堡村里的富裕户,也是一个小心谨慎、老奸巨猾的人。遇事,他不肯强扭,也不愿意出头。他只怕“出头的椽子先烂”,他只想顺风扯帆、顺水行船。去年冬天办社时,就是因为他在的那个互助组全体入社,他的左邻右舍也都人了社,他的一双儿女又闹着人社,这才勉强随大流跟进来。可是眼下呢?他怎样才能逃过借粮,退出农业社?他虽愿意退社,可又怕单是他一个人孤孤地退社,那么怎样才能够使用那不牢靠的炮筒子,让那酒鬼茂良为自己开路退社呢?
周有富看着姜玉牛犯愁的样子,心里竟高兴起来。因为以前他们虽是两个好朋友,但自从去年冬天姜玉牛入社以后,他们就很少来往了。特别是在农业社成立大会上,县委李书记讲话当中,还提到姜玉牛入社,并带着几分鼓励的口气,而姜玉牛也乐呵呵地上台说了几句话。这以后,周有富心里竟有些嫉恨他了。
现在,周有富倒要看看这老鬼找什么梯子,怎么下台了!于是,他就高举酒杯,对着姜玉牛嘲弄地劝酒道:
“喝啊,老弟,愁什么啊,喝吧,酒能解愁啊!”
“喝,你喝!”
姜玉牛愁得连酒杯也举不动了。只是用他那长指甲搔着他那秃了顶的光脑壳。
周有富一见姜玉牛这样子,心里更乐了。他看见别人忧愁就觉得心里快活;看见别人倒楣就觉得心里高兴。伺况他又看到农业社遇到天旱和缺粮的困难呢
胡正,原名胡振邦,曾用笔名胡令天。一九二四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山西省灵石县城内。少年时在县城高小读书。一九三八年九月,参加晋西南牺牲救国同盟会吕梁剧社。一九四○年夏编入山西新军青年抗敌决死队二纵队吕梁剧社。一九四○年冬,随吕梁剧社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半年后转入延安部队艺术学校学习。一九四二年夏到八路军一二○师政治部战斗剧社任编辑股干事。一九四三年一月回到晋西北抗日救国联合会文化部文艺工作团。一九四三年二月到静乐县二区任抗联文化部长,同时参加武装工作队工作。 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碑》,一九九五年由中国作协、中国文联等单位联合推荐列为抗战文学名作百篇之一,收入作家出版社《中国抗日战争短篇精粹》。一九四三年十月十四日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民兵夏收》,一九八一年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第六卷。 一九四四年二月编人七月剧社第三队参加整风。一九四五年一月到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文艺工作团。一九四五年冬到晋西北文联。一九四六年春到《晋绥日报》任副刊编辑。一九四九年二月到《晋南日报》任记者。一九四九年十月随军南下,任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组副组长。一九五○年十二月到北京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毕业后于一九五三年夏到山西省文联,随即到榆次县张庆村生活一年多。一九五五年任《山西文艺》主编,一九五六年任山西省文联秘书长。 一九五四年四月发表的短篇小说《摘南瓜》,收入一九五六年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学创作选集》。《两个巧媳妇》收入作家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短篇小说选》。《七月古庙会》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短篇小说选一九四九一一九七九》(二)和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四辑。一九六二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汾水长流》,曾改编为同名电影、话剧、戏曲。 “文化大革命”中带着全家被下放到灵石县山村插队落户。一九七二年调回山西省文化局创作组。一九八○年后历任山西省文联秘书长、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名誉委员,山西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山西省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一九八八年为山西省作家协会顾问,一九九八年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敢覬覦我的人,不但毀滅其本人,還要毀滅其根源,其靠山,其老窩──於是,狼子野心的查特斯,完全敵不過醋意滔天卻老謀深算的白
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 本书特色 《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都市文化研究译丛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城市从起源到后...
「吶,老師,要不要跟我玩玩啊?」身為數學老師的伊佐,被學生穗群的玩笑話熱烈追求……!一邊想著不要被相差十歲的小鬼耍的團團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以李白的游历生活为经,以李白试图摆脱凡俗羁绊的精神为纬,形成有道教气质的诗句,深入体察诗仙李白的充溢的生命力以...
小动作-心理专家教你破解微反应背后的秘密 本书特色 为什么每次的谈判,即使你已经足够小心翼翼,却仍能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人看穿?为什么每次约会时,哪怕你很努力地想靠...
三幕话剧《茶馆》以北京一家大茶馆为背景,描写了清末、民初、抗战胜利以后三个历史时期的北京生活风貌,深刻地写出了王利发等人
《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 本书特色 本书从实录传统、良史思想传统、“成一家之言”、因人叙事、史表传统、史论传统、民族史撰述传统、审美表述等8个方面总结了《史记》对...
缘缘堂随笔 目录 给我的孩子们忆儿时闲居吃瓜子杨柳还我缘缘堂告缘缘堂在天之灵胜利还乡记我的漫画先器识而后文艺-李叔同先生的文艺观黄山松阿咪我译《源氏物语》天童寺...
瓜饭楼丛稿总目 本书特色 《瓜饭楼丛稿总目》共三个组成部分:(一)《冯其庸文集》,收作者的论文、专著、诗词、散文、题记等文字;(二)《冯其庸评批集》,收作者评批...
读品2007 内容简介 【读品】是一群热爱阅读的年轻人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用来记录和分享我们的阅读、思考以及一切与书有关的生活。追求原创,主要刊登与书有关的评论...
古代抒情散文鉴赏集 本书特色 本套书内容更充实、更丰富,不仅容纳《文史知识》已经刊发过的较好的内容,还要容纳《文史知识》未能刊发的好内容。本书深入浅出地、重点而...
明永乐年间,苏州。我睁开眼睛,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我生在现代,长在现代,标准新新人类,父母副业是医生,正职是巫师,两口
《差序治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分层互动》内容简介: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村治理出现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资源汲取型向资源输入型
《怎么办?》内容简介: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因宣传进步思想入狱,他在狱中写下本书,为了躲避狱警和审查机关的检查,小说以爱情
世说新语艺术研究 内容简介 运用文体学、叙事学、接受美学等理论,对《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 志人艺术、叙事艺术、语言艺术及其对后世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影响,作了系 ...
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 内容简介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系统和生活世界;交往行动和社会整合:米德和涂尔干的启示;生活世界的结构和生活世界的理性化;生活世界的殖民...
世界儿童文学史 内容简介 《世界儿童文学史》系国内公认的儿童文学史专家韦苇教授为儿童文学研习者撰著的学科基础书,内容从18世纪儿童文学的发生一直史述到当代儿童文...
《元诗选》与元诗文献研究 本书特色 《与元诗文献研究》为四川大学“九八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项目。《元诗选》与元诗文献研究 内容简介 随着《元诗全编》的问世,...
普鲁斯特私人词典 本书特色 ★一次关于普鲁斯特的“头脑风暴”,一场游走于《追忆似水年华》页缘内外的愉快历险—— 从小玛德莱娜到高帮皮鞋,从里茨饭店的冰淇淋到柏格...
《正义与公民》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为核心,通过对自由主义的价值体系及政治设计的研究,阐明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中的政治伦理,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