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列丛书定名为《中国改革开放:1978—2008》,分为“综合篇”、“地方篇”和“理论篇”三卷共九册。其中,“综合篇”由中央50多个部门共同撰写,共45篇综述性文章,系统总结了30年来各领域改革开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并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的改革开放前景。“综合篇”各篇文章的撰写,历史跨度大,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许多文章是由多个部门合作撰写的。
“地方篇”共47篇文章,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撰写。
“理论篇”共88篇文章,是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数百篇征文中“优中选优”精选出来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亲历者和研究者对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的理论思考。
为系统反映全貌,本篇还编辑整理了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并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对体现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主要数据也进行了梳理,作为附录一并编入丛书。
为了编辑好这套丛书,各部门、各地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把关;所有参与者本着尊重历史、客观严谨的精神收集资料和撰写文稿;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的同志和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也以热忱、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征文活动。各地各部门的相关稿件,都是在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研究、反复修改、层层把关的基础上,由相关负责同志审定,有的还提交所在单位党组会议研究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组织专家和有关同志,先后进行了两轮审稿。为了确保高质量,体现权威性,确定由人民出版社来出版这套丛书。
该系列丛书定名为《中国改革开放:1978-2008》,分为“综合篇”、“地方篇”和“理论篇”三卷共九册。其中,“综合篇”由中央50多个部门共同撰写,共45篇综述性文章,系统总结了30年来各领域改革开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并展望未来一段时期的改革开放前景。“综合篇”各篇文章的撰写,历史跨度大,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许多文章是由多个部门合作撰写的。
“地方篇”共47篇文章,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撰写。
“理论篇”共88篇文章,是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数百篇征文中“优中选优”精选出来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亲历者和研究者对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的理论思考。
为系统反映全貌,本篇还编辑整理了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并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对体现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主要数据也进行了梳理,作为附录一并编入丛书。
为了编辑好这套丛书,各部门、各地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把关;所有参与者本着尊重历史、客观严谨的精神收集资料和撰写文稿;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的同志和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也以热忱、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征文活动。各地各部门的相关稿件,都是在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研究、反复修改、层层把关的基础上,由相关负责同志审定,有的还提交所在单位党组会议研究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组织专家和有关同志,先后进行了两轮审稿。为了确保高质量,体现权威性,确定由人民出版社来出版这套丛书。
一、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邓剑秋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作出了一个十分精辟而完备的科学论断:“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探讨得比较多,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也使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应该说有了高度的共识。但是,究竟怎样认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两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内在关联?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试图从这一视角出发,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并以此作为对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一个纪念。
一、轨迹:逻辑与历史
恩格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十分精彩的话,他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他的这段话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那就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历史是按时间展开的,它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有先后次序的事件和人物,并带有各种各样的具体特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现实过程,历史的东西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史;而逻辑则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对人类认识的历史过程的概括反映,是历史在理论思维中的浓缩和思维再现,逻辑的东西是摆脱了历史形式的偶然性的历史的东西。人类认识史表明,只有把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我们能够全面深刻理解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中各种现象的合乎规律的、具有丰富内容的运动和发展。为此,恩格斯又说:“逻辑的发展完全不必限于纯抽象的领域。相反,它需要历史的例证,需要不断接触现实。”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正是这种逻辑与历史统一的鲜明表现。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历史的纵向来看,中国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到展开再到深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对外开放也经历了一个由东到西,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历史进程。从历史的横向来看,它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经济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
间接路线是当代英国战史大师李德哈特毕生所提倡的战略观念。在《战略论》一书中,李德哈特以西洋军事史上的三十场战争,二百八十
《叶笃正传》内容简介:叶笃,他带领中国大气科学研究事业追赶世界尖端水平,“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在天问的路上,他将生命
人.城邦与善-亚里士多德政治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 王涛编著的《人城邦与善(亚里士多德政治理论研究)》是一部基于对亚里士多德的着作《政治学》的文本结构与内容...
新医改的公益性路径-民生中国 本书特色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所证实的政治定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中华民国临b,i-~总统的誓...
当代日本对外关系 内容简介 《当代日本对外关系》是一部颇具新意的研究日本对外关系的专著,比较全面地涵盖了当代日本对外关系的诸多方面。除了日本同美国、中国、俄罗斯...
《上帝造人有多难:生命的密钥》内容简介:生物的复杂和美妙使得许多人去思考:生物从哪里来?生物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生命过程是如
凌志军文集: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 本书特色 《凌志军文集: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是中国**部系统研究人民公社历史的纪实著...
控制沟通(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家-社会”和“结构-行为”为分析框架,分析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行为是如何去利用媒体影响的控制社会、追求和维护政...
马骏细解二战谜中谜 本书特色 汇集名师大家,打造文化盛宴。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全力推出《名师讲坛》栏目。明星学者,名牌栏目,精品图书。本书根据作者在北京...
欧洲社会的整合与欧洲认同 本书特色 《欧洲社会的整合与欧洲认同》: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是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
《利维坦(全新插图版)》内容简介:在《利维坦》中,霍布斯以凶猛海兽“利维坦”喻指君主政体的国家。国家,即伟大的利维坦,是一
改革忆事 内容简介 2008年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30年来与改革开放兼程共进的各个方面的实践者、研究者、记录者,得以真切回顾这一激起中华民族“五千年未有...
毛泽东在50年代 本书特色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立志要建设一个不受欺负的强大国家。 ★ 毛泽东在50年代告诉我们,不是把毛泽东奉为“天上的神&r...
一本书读完人类一战的历史 本书特色 **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大战之一,那血雨腥风的战场,那惨无人道的杀戮,那血肉横飞的场景,让人刻骨铭心、回味无穷...
反法西斯-百团大战大纪实 本书特色 《百团大战大纪实》是一部文学战争类小说,本作品主要描写了包括百团大战战前如何做出决策、晋冀豫区如何率先尝试、初步决定发动破袭...
正面战场大会战-国民党军队抗战纪实 内容简介 这是一段血与火的历史。时间跨度从1937年“七七”事变,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真实再现了...
《政治秩序的起源》内容简介: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05)——保持开放性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大纲 本书特色 全国各级党政干部手边教科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大纲 内容简介 介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包括:该体系...
实录毛泽东3(1945-1956) 本书特色 ★信息量巨大。226万字,近两千页的篇幅,是*全面的毛泽东传记版本,详细记录了毛泽东一生的所有事件。★客观。与其他...
走过带伤的岁月-星星读史 本书特色 毕星星的文字老道、凝练、幽默、传神,可谓熔美文与批评于一炉,合叙事与思辨于一身。他的写作领域上触民国,下抵当今,参照半个多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