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百年诞辰之际,重温他在生命*后阶段撰写的这部上溯历史源头、追寻华夏文明的考古学著作,炎黄子孙天南地北,神州同心。
书中回望,专业和闲暇的阅读,我们共同体会到“中国考古学世纪之作”带来的厚重和愉悦。
一、两个怪圈
几十年来,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有两个怪圈:一个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是历史本身。
在中华大一统观方面,我们习惯于把汉族史看成是正史,其他的就列于正史之外。于是,本来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夏、商、周、秦、汉便被串在一起,像串糖葫芦一样,一根棍串下来,成为一脉相承的改朝换代,少数民族及与境外接壤的周边地区的历史则被几笔带过,这也使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关系若明若暗。
其实,讲到中国历史,从孔夫子起就不是把中国史看成是铁板一块。子日:“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就是把夏商周看成是三家来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而不是看做一连串的三代。汤武革命不是继承,三家各有千秋,可以互补,但还是周人的学问全面。“周礼”是国家大法,是周人建国治国的系统理论,以一个“文”字代表典章的制度化,是国家已成熟的表现,殷人还未达到这水平,所以孔子要以周为主。古人云,“入夷则夷,入夏则夏”,是看到中原的夏和四周的夷,各有各的根,周边民族到中原来,就被中原民族同化,同样,中原民族到周围地区,就被当地民族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往往是很快的,不过一两代人,而且进来是华,出去就是夷,进来出去又多有反复,所以,华夷之间的差别也并不是绝对的。孔夫子“有教无类”的名言,也是认识到他的弟子们来自四面八方,民族文化传统的背景来源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而且有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别。“有教无类”的“类”,一般都解释为身份、背景,较少联系到种族问题,但殷墟的情况给了我们启发。李济分析殷墟大批人头骨后,指出活动在商代中心地区人们的种族差别很大,他在《再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一文中说:“从著名安阳遗址出土的人骨资料来看,就远不是纯一人种的。从研究这一人骨的头形指数计算出的标准偏差数,远远超出正常范围,这肯定地说明这一组颅骨有着极不同的来源。”虽然时代越近,人种差别越小,但孔子时代,中原地区的人种差别仍然很大,所以,“有教无类”主要不是指社会贫富等级差别,而是种族特征差别,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平等待人,反对种族歧视,这当然是很进步的思想。由于面对的是多文化且复杂的民族传统社会,所以他讲课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兼容并举。《周礼》所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是包含了多文化的。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是汉武帝以后的事,把孔孟的书以朱熹的注解为标准,将朱熹一家定为一尊,那更是宋代以后才形成的。
司马迁写《史记》也是兼容并举的,他不仅对百家学说,分门别类介绍,不歧视哪一派,比较客观,而且修史内容超越国界,把西域的乌孙、康居、大月氏、安息都列为传,当国史来写,实际上写的是世界史。
……
苏秉琦(1909~1997),中国著名考古学家。1949年起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他致力于创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理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并积极推动考古学普及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先后提出中国六大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古文化古城古国”、“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三部曲”和“发展模式三类型”等颇具影响力的学术理论。90年代初提出世界性的中国考古学,更是中国考古学走向成熟的代表性论点。论著有《瓦鬲的研究》、《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和《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等,并主编多卷本《中国通史·远古部分》和《考古学文化论集》。
大家国学-傅斯年 节选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也是学界公认的自由主义思想家。 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
《大数据技术入门》内容简介:从2015年开始,国内大数据市场继续保持高速的发展态势,作者在与地方政府、证券金融公司的项目合作中
《早期消化道肿瘤学》内容简介:本书对常见的食管癌、胃癌与结直肠癌的预测、预防、早诊、早治与预后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与分析,同
傅斯年讲国学 本书特色 本书收纳了傅斯年在诗经、《史记》以及对于诸子百家的研究论述,重新解读诗经,更深层次地理解《史记》的价值,以及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争鸣现象...
咬文嚼字:合订本:2012 第三季 本书特色 汉语是世界上*优美的语言之一。我国自古以来重视语文学习,讲究炼字、遣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热爱母语,要下功夫去...
歇后语大词典 目录 第—章 人**节 品德安分守己背信轻诺大公无私得意攀附权势品德卑劣欺哄瞒骗其他谦虚勤劳节俭奢侈浪费贪得无厌虚荣虚伪以怨报德争名夺利助人为乐自...
蒙古字韵集校 本书特色成书于元代的《蒙古字韵》用八思巴字拼写汉字,在历史上首次对整个汉语音系作了音值记录,珍贵难得。本书校对《蒙古字韵》中所有的韵字和八思巴字拼...
中国古代官场习俗-乌纱 龙袍 大堂 内容简介 中国民俗文化系列,搜寻古籍方志野史,汇集各族民俗材料,进行科学调查研究,揭示中华大地上“活化石”和“活古代”的诸文...
菊与刀 本书特色 《菊与刀》是二战后期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为美国管...
中山客家话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次采用描写、分析和比较的手段,结合传统方言研究和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全面反映中山客家话的现状和变异过程,分析变异的原因及预测...
品读美国文化娱乐 本书特色 李明主编的《品读美国文化娱乐》陪您一起领略风靡世界的美国文化、好莱坞大片、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剧、精彩激烈的nba赛事等让年轻人为之狂热...
宇宙之谜_世纪文库 本书特色 为了系统整理和充分展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学术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展我们的文化视域,而不大力推动中国学术创造与前进的步伐,我们决定出版...
《大唐兴亡三百年6》内容简介: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伟大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
乡土文化研究-(第一辑) 本书特色 《学津清谈讲座丛书:乡土文化研究(第1辑)》收录了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乡土文化系列讲座文稿11篇。该系列讲座由各地方馆报送选题,...
《阳明学十讲》内容简介:本书是台湾知名教授、作家周志文先生的基于讲稿整理而成的新作。秉持“有一分据才能说一分话”的态度,意
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 本书特色 1730年代的巴黎,一群印刷业学徒发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屠猫仪式,他们折磨然后杀死所有他们能够找到的猫,包括他们师母的宠物猫。...
《应对:债券投资心理与行为》内容简介:本书揭示了债券投资看大势的必要性,提出了“不要预测市场,而要应对市场”的观点,并在此
小河俊哉,在以天空、自然、风景作为主要拍摄对象进行持续创作的同时,小河俊哉在古董车摄影领域也受到褒奖。作为毕生事业,小河俊哉创作了将世界的风景放入玻璃苹果中的摄...
传统十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名家专题精讲”之一。本书所收的系列文章主要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作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
文化想象与人文批评(市场逻辑下的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必然涉及到内外两种文化发展因素和中西两种文化批评环境。本书是为了将多年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