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父亲早年即热心于君主立宪,后又转而参加辛亥革命。在一九二四年辞去北大教职之后,不久即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工作,前后凡八九年。一九三七年日寇入侵,又为抗战奔走,从事促进国内团结、一致对敌运动,因而有访问延安,参与创建民盟及巡历敌后等活动。至抗战胜利,又曾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建国而尽力。又因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的人”,是以“动不盲动,想不空想”;行动之中自有其主见。凡此种种,此书所收录的文字多有所反映,故《忆往谈旧录》一书,可视为作者的父亲从事社会活动、参与现实政治的实录,其中辑录有其自述数十年间的亲身经历,与若干历史人物的交往,以及个人见闻等。这些内容多有一定史料性质,因此对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约半个世纪间的中国社会与历史,将不无帮助。
我认为凡事不作则已,要作便须责任分明,章法清楚。
我只是一个自己有思想又且本着自己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其他都说不上,
如我所见,我们所缺短的东西不外团体组织和科学技术这两样,亟须把它补充到中国文化里来,此外更无其他。
一般国家的教育重在教育青少年。而社会改造时期应重在教育成人大众,而对成人则应在社会之中进行教育,
我从来都是抓住我认为*要紧的事来作,抓住从大局上看在此时此地*要紧的事来作,抓住别人没有作而只有我能作的事来作。假如作的人很多,不一定需要我,我就不来作。
大家要知道,越是不容易成功的事情,越是一个伟大的事情;如果是一个伟大的事情,则一定是不容易成功的事情。中国历史的转变,没有法子不是一个大的转弯;中国的社会改造没有法了,不是一个大的工作,没有法子小就。
我大不同于那些以超政治自居的学者,而相反地我为了中国问题忙碌一生,从不自认是个学者;我自以为革命,却又实在未能站在被压迫被剥削的人们一起;说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立场吧,又一直在策划着走向社会主义而反对旧民主。
——梁漱溟
《忆往谈旧录》讲述了:作者的父亲早年即热心于君主立宪,后又转而参加辛亥革命。在一九二四年辞去北大教职之后,不久即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工作,前后凡八九年。一九三七年日寇入侵,又为抗战奔走,从事促进国内团结、一致对敌运动,因而有访问延安,参与创建民盟及巡历敌后等活动。至抗战胜利,又曾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建国而尽力。又因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的人”,是以“动不盲动,想不空想”;行动之中自有其主见。凡此种种,此书所收录的文字多有所反映,故《忆往谈旧录》一书,可视为作者的父亲从事社会活动、参与现实政治的实录,其中辑录有其自述数十年间的亲身经历,与若干历史人物的交往,以及个人见闻等。这些内容多有一定史料性质,因此对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约半个世纪间的中国社会与历史,将不无帮助。
辛亥革命前后我的活动与见闻
我想谈的就是这个题目:“辛亥革命前后我的活动与见闻”。分三段叙述:一、辛亥革命前夕;二、反清又反袁;三、清廷退位之后。
一 辛亥革命前夕
辛亥革命前,我在北京顺天中学读书,后来顺天中学升为顺天高等学堂。辛亥革命那一年,我正好在这个学校毕业。我在顺天中学读书时,有位同班同学,他的名字叫甄元熙,广东人,他是后来插班到我们班上来的。他从广东来北京前,就有中国同盟会的组织关系。在学校里,我们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秘密地讨论是革命,还是立宪的问题。当时,他是革命派,我还算是站在君主立宪派那一边的。不过,由于清廷的顽固,我自己思想上受到革命的影响,也起了变化,后来也就成了革命派。
当时有一本在日本出版,秘密流传到北京的书,名叫《立宪派与革命派之论战》。这是革命派的胡汉民、汪精卫与立宪派梁启超等人,分别发表在《民报》《新民丛报》《国风报》上的,两派之间的论战文章,由旁人汇集起来出版。那时候我们都秘密地看这本书。
辛亥革命前一年,在上海有一张《民立报》,是由于右任主持出版的,这是革命派的机关报,我们在北京也能看到。当时,我们虽然还只是中学生,但已在秘密地搞革命工作了。那时候在华北一带奔走革命的,有一位叫胡鄂公的湖北人。他不是我们学校的同学,在哪里工作说不上来,他的任务是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做革命联络工作。那时在北方的秘密革命组织叫“京津同盟会”,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北方的一个分支机构。“京津同盟会”的首脑是汪精卫、李石曾、魏宸组他们三位,汪精卫是在清朝末年的宣统年间,同黄复生从广东秘密地来到北京的,他们的任务是刺杀摄政王。因为那时宣统皇帝还只是个四五岁的孩子,实际当家的是宣统的父亲——摄政王。革命派想刺杀摄政王,他们在夜里去埋炸弹,炸弹埋在摄政王每天早晨从他自己的府第入朝,进皇宫时必经的路上。结果,汪精卫等人虽在夜里去埋炸弹,还是被人发现而遭逮捕,投入监狱。当时清廷居然没有杀他,一直关在监狱里。到了辛亥革命那一年,袁世凯才下令把他给放出来。当时,袁世凯是清廷的内阁总理大臣,他有他的阴谋和打算。他一方面站在清廷这一边,来对付南方的革命势力;另一方面,他又借革命派的势力,来威胁清廷。清廷这时是隆裕太后,小皇上就是那个宣统,刚刚几岁。袁世凯就利用南方革命派的声势,来威胁清廷,吓唬孤儿寡母,同时又借着清廷方面,向南方革命派讨价还价。这时候,我和甄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漱溟,后以其字行世,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要民主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在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上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哲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明清两代,白话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局面,在众多小说流派中,直至清朝中叶才出现的侠义公案小说,无疑是最为普通民众
鲁迅全集:一九三八年版(套装共20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初版《鲁迅全集》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与许广平发起并主持出版,蔡元...
唐诗三百首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古典名著标准读本”之一种。取影响*广的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原文,加以简明扼要的注释,版面疏朗,便于阅读欣赏。唐诗三百首 内容简...
《单身女性》内容简介:★日本冰河期就业世代女性群像 ★浮沉于时代洪流的真实证言 本书考察的对象是日本冰河期就业世代中的女性群
在血与火中穿行: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抗战救护纪实:1939-1945 本书特色 《战火中的行走》是一部纪实报告文学。“七七事变”以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为配合全民...
当你凝视宇宙时,宇宙也在凝视着你。要知道,文明之间,没有对抗,只有碾压!【内容简介】五年前,FAST 收到神秘信号,揭开宇宙真相的一角。五年后,德国格拉苏蒂镇全...
2015中国杂文年选 本书特色 “花城年选”从书中的一种,所选全为国内公开发表与报刊或网络的优秀杂文。文章论题广泛,有的是时下热门话题,有的是多年老话题,与当今...
精彩摘录我更不喜欢徐志摩那样的诗,而他偏爱到各处投稿,《语丝》一出版,他也就来了,有人赞成他,登了出来,我就做了一篇杂感
当代学者文史丛谈--堪隐斋杂著 目录 序言堪隐说梦回忆《逸经》与《逸文》回忆知堂记大高殿和御史衙门题戊戌变法时蜀学堂通知旧柬释“大挑”我的状元师傅骆成骧自传学史...
1901-2014-诺贝尔文学奖全集-(上下卷) 内容简介 由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宋兆霖先生、高莽先生联袂主持的《诺贝尔文学奖全集(上下1901-2014)...
李欧梵,一九三九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
漂泊的家园-家人与乡人篇 本书特色 关于贵州,关于贵州这块土地上的人,关于这些人的生活。关于这种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很大的,还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请一...
《轻松学手绘:素描基础入门教程》内容简介: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素描基础技法的书,还是一本充满清新风格的创意绘本。作者通过循序
韩少功,当代作家,湖南长沙人。曾任《海南纪实》《天涯》杂志主编、社长。现为海南省文联主席。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韩少功文库》(十卷),含短篇小说《...
李敖生死书(李敖祸台五十年丛书) 本书特色 李敖先生是我国台湾文坛*受争议的风云人物,说他是顽童,是战士,是善霸,是文化基度山,是社会罗宾汉。他在台居住五十年,...
《桂花:阿多尼斯中国题材长诗》内容简介:《桂花》是著名诗人阿多尼斯中国题材的长诗,记述了诗人2018年九、十月间的中国之行,尤
谢朓庚信及其他诗人诗选评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南朝的两位杰出诗人,以其诗歌作品的介绍为主,也涉及其赋和骈文的创作,对他们作品的评析中,体现了南朝诗歌的审美情趣,...
《店务通讯》排印本(全3册) 内容简介 供书店同人阅读的内部刊物《店务通讯》,创刊于1938年1月22日。到各地分支机构纷纷被国民党封闭、《全民抗战》被迫停刊、...
鲁迅小说的人物(精装) 本书特色 1.攻克鲁迅文章难懂的难题。鲁迅其人如他的文章一般,赞誉与争议从未停过,但因其文学价值奇高,市场黏性很强,外界关注度历来火热,...
作品目录《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王船山诗文集(繁体坚排版)(上册)》 甲 姜斋文集 姜斋丈集十卷补遗一卷 乙 姜斋诗集 姜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