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20位设计师,绝大多数都是“后现代艺术家”,试图用他们作为一个个坐标,画出一条现代服装艺术发展的“曲线图”,当然这并不是完美,因为还有许多有才华的设计师被省略掉了,但是,至少他们是站在一个又一个的制高点上,所以有理由选择他们。与其说他们的生涯是快乐,不如说是忧郁的;与其说他们的作品是经典的,不如说是易朽的,所以,与其说你将要了解的是一部当代服装发展史,不如说是一部从服装角度切入的当代心灵史。
本书选取的20位设计师,他们的设计风格各异:解构、混搭、中性、都市气息与媚俗、商业性感、胡拼乱贴,构成一幅后现代服装艺术史的“涂鸦”,你已经无法找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去串联他们。
这是一部当代服装发展史,也是一部从服装角度切入的当代心灵史。她展示的不仅仅是时代更替中服装的变化,也有人们内心意念的轨迹。
01 伊夫·圣·洛朗
*后的传说
诗的意境
原本学画画出身的伊夫·圣·洛朗自小生就敏感的性格,他热爱艺术,兴趣广泛,曾结交过那个时代许多声名显赫的活跃人物:如安迪·沃霍尔、凯瑟琳·德纳芙、帕洛马·毕加索、鲁道夫·努列耶夫和米克·贾格夫妇(他们婚礼的礼服就出自圣·洛朗之手)……在纽约时一度与沃霍尔、戴安娜·弗里兰、丽莎·明尼利及哈尔斯顿过从甚密。他因酷爱舞台艺术,在1959年曾为P·庇夫尔的芭蕾舞剧设计服装,并在后来设计了大量别具一格的戏装、舞台装;1966年他为当红的女星凯瑟琳·德纳芙设计了在《白日美人》影片中的服装,令其成为伊夫·圣·洛朗风潮的引领者;他还为索菲娅·罗兰等明星设计过服装;1986年,伊莎贝尔·阿佳妮在吕克·贝松的影片《地铁》中的服装同样出自圣·洛朗之手。
应该说,伊夫·圣·洛朗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家,一个把时装提升到艺术高度的非凡者。他在从文化和艺术领域汲取创作灵感方面是无与伦比、敏锐和丰富的,更擅长于将多元因素融于服装设计之中,创作主题广泛、题材多样,熔炼素材的手法圆熟而精到。他说:“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我的艺术是用服装来表达,并且,我要赋予时装一种诗的意境。”
从绘画艺术中汲取灵感是圣·洛朗常用的手法,在1965年著名的“蒙德里安”系列之后,相继又推出波普艺术系列、20世纪80年代以梵高和毕加索的绘画艺术为主题的绘画系列。他以自己对于绘画艺术的热爱和理解来构思相应的时装作品,将绘画色彩巧妙而惊艳地运用于服装中,黑色、宝蓝、珊瑚红和紫色是他*偏爱的颜色,他对色彩的天才运用和搭配技巧在同时代的时装界无人企及。他以明亮的色彩与黑色相互辉映,从而创造出斑斓的玻璃风格;他赋予黑色不同寻常的生命,将黑色变得光彩夺目、气象万千,连评论家们也不禁感叹“昨日,黑只是黑,今日,黑即是色”。
除此之外,伊夫·圣·洛朗对于异域文化、历史也始终抱有更加强烈而广博的热爱,这在他的众多展现异国风貌的系列作品中可以得到证明。
1967年的“非洲主题”,以金色雕塑般的上衣和长长飘拂的蓝色头巾与裙裾,表现出摄人心魄的壮美,仿佛尼罗河的流水和沙滩;1976年的俄罗斯芭蕾主题被誉为富有“国际情调”;1977年的“中国主题”则是灿烂繁华……无论哪一块土地都能激发他的想象,他把异国风情与民族特色糅进伊夫·圣·洛朗式的美丽服饰中,把时装当作一门艺术来探索,像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那样去创造、去寻求一种诗的意境。
他的设计灵感所涉及的领域如此之广,甚至于他自己曾这么说:“我对日常生活的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我要观察一切,浏览一切……”他的作品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就像他的祖国法兰西一样深沉典雅、气度不凡。他用简洁明快的裁剪、高级精致的毛料和沉稳的高彩度颜色,塑造优雅古典的淑女风格;他的长裤套装和及膝套装裙,含蓄优美中自然流露一分帅气,是几十年来时装中的经典;而轻柔的礼服,则像是飘拂在身体之上,充满女性魅力。他纵横流行舞台,呼风唤雨40年,创造了无数流行趋势。从1957年开始,喇叭裙线、梨型自然褶饰、骑士型长筒靴、嬉皮装、中性服装、透明装等无不风行一时。他开创的时装潮流,几乎被世界上每位成功设计师追随,他无愧于“懂得如何在变革和延续性之间寻求完美平衡的天才”。
从没有过年轻而无忧无虑的时光
和许多成功的艺术家一样,在成功的鲜花背后隐匿着苦恼和烦忧,盛名背后的伊夫·圣·洛朗并不像他所创作出来的那些响亮明艳的作品一般有着缤纷灿烂的心境,那些他热爱的美丽的宝石蓝、松石绿、珊瑚红都不能代表这个自小便敏感而纤弱的人。
他的拘谨和神经质,他那混合着痛苦的害羞气质,令他的生命仿佛是天边一颗璀璨却孤寂的寒星。他的心境更接近他擅用的黑色:一生未婚,性格孤僻、内向,谦逊、安静,不爱抛头露面,越来越倾向于过隐遁的生活,并且在所有摄影师的闪光灯前退缩。他说:“出名使人孤独。我总是感到疲惫不堪,设计服装是一种有损健康的职业,甚至是慢性自杀……我认为有创造天才的人,用与死抗争的方式平息痛苦,这期间就会创造出我们称之为艺术的不朽的东西。”
自小的敏感特性使伊夫·圣·洛朗远离人群,独自守护对他来说要命的梦想——在他还是孩子时,在吹灭九岁生日的蜡烛后,曾许下心愿:“我的名字将会燃烧在香榭丽舍的天空之上!”大概怀揣如此不凡的梦想,对于这么羞涩内向的男孩来说真不是件好事。在年轻时代的那场噩梦般的服兵役事件后,他更是开始了终生与药品为伴的生活。忧郁症、奋斗和面对公众的巨大的压力、为了那一场场写入史册的时装秀所付出的耗尽心力的痛苦,让他成为这样一个对现实生活充满恐惧的男人。
他以非凡的才华和独有的方式来爱女人,为她们创造动人心魄的美丽灵魂,却被精神忧郁症缠绕一生,他曾说过:“痛苦是我的挚友。我从没有过年轻而无忧无虑的时光。”
四十年后的谢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的更新也带来了思想文化潮流的变化,后现代艺术思潮在时尚界掀起滔天巨浪,尤其是在迪奥公司任命约翰·加里亚诺为品牌首席设计师后,更是在某种意义上宣布了以这些新晋设计师为代表的崭新、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夸张风格的设计潮流的到来……而这一切似乎与伊夫·圣·洛朗一贯遵循的设计理念背道而驰:他不喜欢风格上的大起大落,一直以来,他都是个传统的改革者,而不是时代的颠覆者。他认为女人是自由的,不能强制她们穿什么,对于他的同行们所推行的“为时髦而时髦”的方式,持坚决的反对态度——“他们只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幻想变成现实,却不为他们所设计服装的妇女们着想,”圣·洛朗批评说,“这才是可怕的”。
古典优雅的时代好像慢慢落下了帷幕,也许是时势所趋,在这样的时尚潮流影响下,伊夫·圣·洛朗选择了离开。
2002年1月7日,驰骋服装界40载的服装大师伊夫·圣·洛朗宣布告别服装行业,他用颤抖的声音宣读了自己的告别宣言。1月22日,圣‘洛朗在巴黎蓬皮杜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 Art Gallery)举行自己的*后一场时装展示会暨伊夫·圣·洛朗服装公司创立40周年庆典。随后,伊夫·圣·洛朗宣布告别服装行业,并且关闭了服装公司。为了表示敬意,法国Canal+电视台在1月25日专门为他举办了一台晚会。
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伊夫·圣·洛朗为我们留下了80场高级时装展示会,几百个系列的上万件服装,他的离去仿佛也预示着高级时装就此开始了无奈而不可逆转的转变。
40年的辉煌时刻,戛然而止。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纪梵希的退休意味着时装优雅时代的结束,那么,伊夫·圣·洛朗的退休,也就意味着正统时装传统的结束。
02 瓦伦蒂诺·加拉瓦尼
大师们的助手
这位意大利时尚大师的生平无异于一部时尚艺术史。
瓦伦蒂诺·加拉瓦尼这个后来成为红地毯霸主和罗马时尚教父的全世界贵妇争相朝拜的设计师,却不是出身名门。1932年,他生于意大利米兰北部的一个工业小镇Voghera,父亲是一家电器零件店店主,并没有任何耳濡目染的时尚熏陶来自这个家庭,但也许是天赋异禀,瓦伦蒂诺-加拉瓦尼对绘画和设计有着天然的浓厚兴趣和审美情趣。
17岁之前瓦伦蒂诺·加拉瓦尼在米兰学习时装设计和法语,17岁后移居巴黎,在巴黎著名时装学院Ecole des Beaux Arts and Chamble Syndicale de la Couture继续学习时装设计并旁听时装界雇工联合会的职业课,学生时代,他曾获得国际羊毛协会时装竞赛大奖。
毕业后瓦伦蒂诺·加拉瓦尼为法国著名报纸Le Figaro当绘图员,之后任时装设计师Jean Dess e S的助理,一千就是五年,继而又成为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大师盖·拉罗修(Guy Laroche)的助手和主要协作者。正是这段与Jean Dess e S、Guy Laroche共事的经历磨炼了这个天才与生俱来的才华和鉴赏力,这个至关重要的积累过程令他受益匪浅,甚至影响了他日后受全世界瞩目的设计风格。
盖·拉罗修是时尚界重量级人物,曾与设计师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和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一起被喻为“三王子”,设计上着力展示女性的瑰丽浪漫和自然体态,讲究轻盈舒适,这无疑深厚地影响了瓦伦蒂诺的设计观念,在他日后称霸时尚江湖的无数经典作品中都可以窥见其中端倪。
……
简牍帛书书法字典 内容简介 1899年,自新疆古楼兰遗址发现晋简之后,我国简牍文字、帛书文字先后大量出土。百余年来,简牍文字多达数万件、帛书文字亦十分可观。简帛...
日本公共雕塑设计 内容简介 公共雕塑与公共标识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公共雕塑的功能是将景观与美观组织和安排在一起,公共标识具有表示功能、指示功能、向导功能、诱导功...
欧阳询九成宫碑 本书特色欧阳询(557一641年),唐代,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公元557年出生...
书艺略论·古文变迁论 本书特色 经典,滋养着艺术家,孕育了艺术之花。今论执笔。执笔无定法, 赵子昂谓当【指实掌虚】,可谓要言不烦。王献之六岁学书,其父自后掣其笔...
破茧成蝶:李盾和他的音乐剧世界(中国音乐剧教父动情讲述,三宝、关山、郑云龙、谭维维等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中国知名音乐剧制作人李盾的音乐剧故事。全书共分为...
“样板戏”:编年与史实 本书特色 由李松编著的《样板戏(编年与史实)》是海内外**部“样板戏”编年史,堪称百科全书。以**手史料,全新的视角展现当代戏曲内幕。《...
电影讲义-影印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中国电影史料影印本丛书》是东方出版社与北京电影学院的合作项目。其编撰者均系国内*前沿的电影学者,主编为著名学者钟大丰、吴冠平。...
唐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 本书特色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碑高285厘米,宽102厘米,岑勋撰文,颜真卿书,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
广艺舟双楫 本书特色 经典,滋养着艺术家,孕育了艺术之花。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
现代主义的艺术和设计 本书特色 目录引言**章 机器时代的文化背景第二章 工艺美术运动——革命和牧歌,设计的新语言第三章 机器时代的伦理——功能主义和集体性第四...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人人能看懂的设计书:配色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本书特色 《人人能看懂的设计书配色设计从入门到精通》是一本人人能轻松读懂的配色入门设计教程,主要讲解...
本书甄选全球不同类型和地域的民宿案例,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分析和探讨民宿的设计要点。书中不仅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民宿的类
POP广告设计 本书特色 pop(point ofpurchase)广告是直接面向店内外顾客传播信息的一种广告宣传形式。以其灵活性、多样性和经济性等诸...
宋.米芾苕溪诗帖 本书特色米芾学书,取法晋唐。其子米友仁述其父云:『所藏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临学之。夜必收于小箧,置枕边乃眠。』总而言之,米芾的...
《光辉城市》法文版1933年著就,1964年重印,英文版于1993年出版。“光辉”这个词的意义超越了功能上的含义,带有意识特征。作为城市
王羲之王献之传本墨迹-中国碑帖名品-[二十五] 内容简介 《中国碑帖名品》是针对当代读者学习需求而推出的一套理念全新的丛帖。丛帖在总结该社不同时段字帖出版的资源...
书法教程-第2版 本书特色 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瑰宝,它由文化交往的工具逐步发展为一门艺术,具有实用与艺术的双重价值。本书共有7篇,内容包括书法概论、毛笔书法、毛...
《四十自述》内容简介:本书是胡适四十岁左右写的一部自传,他终其一生也只写过这一部自传。在《四十自述》中,胡适详细记述了自己
《药物创新立法比较研究》内容简介:如何为产业创新系上法律之锚?本书以比较研究为方法,剖析国外药物创新法律制度和实践,探讨药
张旭 古诗四贴 本书特色《古诗四帖》,草书,纸本,五色笺,纵二十九·五厘米,横一九五·二厘米,四十行,共一百八十八字。此帖传为张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