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三毛》收录了三毛的大部分作品。在这个日渐快速的时代里,我张望着街头,每每看见一张张冷漠麻木、没有表情的面容匆匆行过,我总是警惕自己,不要因为长时间生活在这般的大环境里,不知不觉也变成了那其中的一个。他们使我黯然到不太敢照镜子。 也许,透过书信呼应的方式,加上声音,我们人和人之间,所竖立起来的高墙,能够成为透明的。或说,不断那么晶莹剔透,或会有些光线照亮一刹那间幽暗的心灵,带来一比欣慰,然后再不打扰,各自安静存活。
《亲爱的三毛》由皇冠文化授权,仅限于中国大陆地区销售。
class="right_content">谈心
自爱而不自怜
三毛大姐您好:
前些日子在城区部参加了您的座谈,一直有股冲动想写信给您,虽然料必此种来信您定看得不胜其烦,但相信您定能深切了解一个不快乐者的心情,因此很抱歉又给您增添麻烦,只希望能藉您的指点,给我精神上的鼓舞。
我是淡江夜间部的学生。基于那种对自我的期许,我参加了大学联考。现在我正积极的准备托福,由于英文程度不挺好,因而让自己搞得好累,有不胜负荷之感。出国留学的真正目的为何?我真的不知道,可能就只为了逞强吧!由于自小好胜心强,再加上感情的挫折,让我一直有股“向上爬”的意思,三毛姐,别劝我放弃出国,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在座谈会中,您提到“我真的很不快乐”。我好感动,您知道吗?因为我也觉得自己好孤单,好寂寞。三毛姐,您能否告诉我,是什么力量支持您孤独的浪迹天涯?您精神上的寄托为何?既然您不快乐,难道不曾想过以死作为解脱(很抱歉我直言)?
三毛姐,原谅我的用词不当和辞不达意。我心里一直很苦闷,但是没人能指点我,再下去,准上松山精神病院。三毛姐,不管您有多忙,请您务必给我回信好吗?但,请您不要劝我放弃出国的念头,我现在所需要的是您的鼓励,我也想去尝尝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再次声明,绝非意气用事。
附上像片一张,看看我该是何种人物?当然*重要的,为了寄回像片您就得给我回信的,不是吗?先谢了,三毛姐!陈惠凤
陈小姐:
你的照片寄回,请查收。
为了讨回这张照片而强迫一个人回信,是勉强他人的行为。可是看了内容之后,仍然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不由得想写几句话给你。
你的来信很不快乐,个性看似倔强,又没有执着的目标和对象,对前途一片茫然,却又在积极预备托福考试。
照片中的你,看上去清秀又哀愁。没有直直的站着,靠在一棵树上。姿势是靠着,感觉却不能放松,不只是因为面对镜头,而是根本不能放松。两手握着书本,不是扎扎实实的握,而是像一件道具似的在做样子。
要我由照片中看看你是什么样的人,这实在不很容易,可是您的身体语言,毕竟也说明了一些藏着的东西。眼神很弱,里面没有确定的自信和追求。这一点,观察十分主观,请原谅。(我猜,这是一张你自己较满意的照片。)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是禁得起分析的,能够试着了解,已是不容易了。
来信中,两度提起:“别劝我放弃出国,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我并不认识你,也没有任何权利劝导别人的选择。而你,潜意识里,可能对出国之事仍有迷茫,便肯定那一份否决会在我的回信中出现,因此自己便先问了,又替我回答了。(其实是你自己在挣扎。)
你说:“出国留学的真正目的可能就只是为了逞强。”我看了心里十分惊讶。又说:“一直有股向上爬的意愿。”而结论是,出国就是向上爬,又使我十二分的诧异。
在我的人生观里,向上爬,逞强,都不是以出不出国为准则的。我以为,不断的自我突破,自我调整,自我修正,才是一生中向上爬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在台湾不能快乐,不能有自信,那么到了国外,便能因为出过国,而有所改变,有所肯定吗?或者,是不是我们少数人,有着不能解释的民族自卑,而觉得到国外去,便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再肯定呢?很抱歉我的直言,因为你恰好问到了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能到国外去体验一下不同的风俗人情,也是可贵的。至于“也想尝尝异乡为客的感觉”,这个“也”字,其实并不可能每一个人都相同。再说,国外居,大不易,除了捕捉一份感觉之外,自己的语文条件、能力、健康,甚而谋生的本事,都是很现实而不那么浪漫的事情,请先有些心理准备和认识才去。
是的,在座谈会上,我曾经说过,我的日子不是每天都快乐,而且有时因为压力大,非常不快乐。许多时候,我的不快乐,并不是因为寂寞,而是太多的“不得已”没法冲破,太多的兴趣和追求,因为时间不够用,而不得不割舍。事实上,我十分安然于一本好书、一个长夜和一杯热茶的宁静生活。对于人生,这已是很大的福分,因为我们没有生活在战乱和极权统治的国家里,这份自由,是我十分感激而珍爱的。不敢再多求什么了,只求时间的安排上,能够稍稍宽裕一点就好了。
是什么支持我浪迹天涯?是求知欲,是自信,更是“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对大地万物的那份欣赏。
你又问我,不快乐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以死为解脱?我很诚实的答复你:有过,有过两次。可是当时年纪小,不懂得——死,并不是解脱,而是逃避。
我也反问,一个叫我三毛姐姐的大学生;如果你,有死的勇气,难道没有活的勇气吗?
请你,担负起对自己的责任来,不但是活着就算了,更要活
三毛,原名陈懋平(mào)(后改名为陈平),汉族,浙江舟山人,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后结婚,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主要作品《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背影》《我的宝贝》《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随想》《谈心》《我的快乐天堂》《高原的百合花》《亲爱的三毛》《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三毛的书信札与私相簿》
三毛,原名陈懋平(mào)(后改名为陈平),汉族,浙江舟山人,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后结婚,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主要作品《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背影》《我的宝贝》《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随想》《谈心》《我的快乐天堂》《高原的百合花》《亲爱的三毛》《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三毛的书信札与私相簿》
源于2013年十大点击率最高的TED演讲之一美国著名音乐人阿曼达·帕尔默倾情讲述一段低落与精彩、接受与给予、爱与被爱的精彩人生★
《APP营销实战:抢占移动互联网第一入口(第2卷)》内容简介:《APP营销实战:抢占移动互联网第一入口(第2卷)》作为APP营销的实战
约翰·施特劳斯 艺术家生涯 圆舞曲Op.316 本书特色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年生于维也纳,1899年逝于维也纳)与他伟...
本書可能是有關當代英國社會最重要的著作。--英國大報《蘇格蘭人報》(TheScotsman)終於,有人寫出了過去十年的「真實歷史」,
西方音乐文化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传媒音乐专业教学的内容、体例、风格和教学实践的可行性等关键性问题,突出了传媒音乐教育的独特性、传媒音乐教育的目标性、理论教学...
卡门经典选曲四手联弹 本书特色 经过这么多年反复上演,歌剧《卡门》显然已成为法国歌剧的里程碑。比才很少使用伤感或神话情节,对西班牙旋律的借用都使《卡门》具有异国...
本书就中国古代书法中有关问题,拈出而成多个选题进行讨论。虽然谈论的是书法问题,但由于作者历史学者的出身,具有史学眼光和史
《美术日记》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早期的一本品牌图书。最早出版于1954年12月,即《1955美术日记》。《出版说明》中记载:"这本日记所
雷雨·日出 内容简介 本书汇聚了曹禺先生的两部*具代表性的名作《雷雨》和《日出》。《雷雨》:故事发生在20年代的天津。周公馆的老爷周朴园因江桥事件的牵连去向不明...
手稿引进全球首发纵览国际艺术品市场之诡谲的最佳指南奇迹抑或泡沫?艺术品市场上不断飙升、令人惊骇的高价纪录,意味着艺术品的
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全集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作品一直是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人们常说“没有读过莎翁作品就不算接触过文学”,此话不假,几百年来,莎士比亚作品层出...
戏剧三人行 重读曹禺 田汉 郭沫若 本书特色 《戏剧三人行:重读曹禺、田汉、郭沫若》:厦门大学戏剧影视丛书戏剧三人行 重读曹禺 田汉 郭沫若 内容简介 这部著作...
约翰.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5) 内容简介 在提高钢琴技巧和音乐修养方面,本书的进度是很快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逐日熟悉大师们的作品。与第三册、第四册一样,...
编剧的核心技巧 本书特色 好莱坞老牌编剧,以超过二十年的创作经验,提出审视故事构想的技巧,教你学习如何以“编剧”的身份来思考。由参与《红番区》《警察故事之简单任...
郑愁予诗的自选(1) 本书特色 这种剖析式的划分其实只具观念上的意义,优异的作品往往兼容多项的素质。在演释上准则时,我们已自觉地注入了“多元化”的必然性:在形式...
炼狱篇-神曲-2 本书特色 《神曲2:炼狱篇》:首部由意大利文翻译的三韵体《神曲》中文全译本;百科全书般的详细注释帮助读者领略前所未见的世界;世界著名画家多雷的...
对音乐哲学中的五个中心论题作了新颖、独到的研究。这些中心论题是理解、再现、表现、表演和深刻性。本书阐发了我们的音乐经验的
中国古代音乐史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并提出以“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作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基本...
賈克•樂寇(JacquesLecoq,1921-1999)當代最具啟發性的戲劇教師。二次大戰時期為運動員及物理治療師時,開始了對於身體結構與運動
构成课程体系形成于20世纪初,后为广大设计院校接受,成为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色彩构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色彩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