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出版得到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教授的大力支持。出版社语言艺术编辑部欣雯主任、黄松毅编辑,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出版多方策划,倾注了大量心血。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之后
一方面,中国国内的经济关系,政治制度,阶级构成和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另一方面,许多在文化类型上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国家,同中国发生了尖锐的对抗。这种情况反映到文化领域,便造成了在文化问题上激烈的冲突和论争,有人归纳说,中国近代的文化发展是在“古、今、中、外”四个字的矛盾冲突中展开的。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第一编
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
耿云志
从清末以来,中国社会就进入近代转型期。从戊戌维新开始,直到民国时期,变革政治制度成为人们最迫切的追求。政治革命与改革遂成了社会大变局中最中心的议题。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转型,处处都会碰到与政治变革的关系问题。从理论上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很必要的。
一、政治与文化的意义界定
要了解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先要对政治与文化作一清楚的界说。但很遗憾,至今尚无世所公认的权威的界说,无论是政治,或是文化,都是如此。为了提出我们对于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的关系的见解,我们只好综合各家的说法,提出我们自己对政治与文化的界说。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关于政治是这样说的: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之后,主要表现为调整人民内部关系和管理公共事物。政治对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接着,它又指出:“这一社会现象很复杂,各时代的政治学家和政治家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对它作过各种论述,但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定义。”①该书还介绍了西方学者关于政治的一些界说的大意。它列举出下述几种说法:“认为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夺取和
保存权利的行为”;“认为政治是权力斗争,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认为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物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物”;“认为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该书也征引了几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如“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问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②。
从上述各种界说来看,一方面确如该书编者所说,历来政治学家和政治家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对政治作出不同的界说,还没有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唯一权威性的定义。另一方面,我们还是可以透过各种不同的界说,发现这些界说中含有某些共同的因素。第一,都涉及到各社会行为主体,即各阶级、阶层、群体、集团和个人,以及他们的权力和利益。正如《政治科学》一书的作者指出的:“权利是政治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①第二,都离
《凶年纪事》是当代最伟大的作家和最深刻的思想家的小说作品。《凶年纪事》表达了无数人们在社会民主进程中经历的深刻忧思。一位
《碧海群狼:二战德国U艇全史(上下册)》对二战期间德国海军潜艇破交作战、各型潜艇技术性能、潜艇装备、艇员训练生活进行了细致翔
如果这是宋史-后改革时代-6-[国史悦读] 本书特色 历史三年,总销量突破五十五万白话正说全本宋朝大历史,揭示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如果这是宋史-后改革时代-6-[...
中华民国大事记(5册) 本书特色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1版1印★本书根据《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修订...
《人间烟火》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古代日常生活史的通俗历史作品。作者从古人的衣食住行、行走坐卧等微观视角,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欧洲?中世纪欧洲经济是如何起步的?本书将这些欧洲经济史里的大问题放到全球视野中,通过对西欧工业发
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The age of Napoleon 本书特色 1789年至1815年这27年间的欧洲文明,是属于拿破仑的世纪。 拿破仑是一位史无前例...
近代史资料.总108号 本书特色 本号刊发《瞿鸿禨明僚书牍》,披露了清末新政改革的重要内容。《入满打工的中国劳工问题》、《满支芝工供求关系调查》是研究劳工问题的...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精 历史卷) 内容简介 《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主要内容包括有研究状况和论战背景、关...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内容简介:1984年本书第一次出版时,距离大屠杀已有四十余年,物证被销毁,记忆已模糊,有人刻意回避,也有人
《文明的故事2:希腊的生活》内容简介:《希腊的生活》,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2卷。全书记载并探讨了从克里
燃烧的两晋-司马家族的荣耀与衰微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交织着光明与黑暗的精彩纷呈的历史时期,人们还没有在重新统一的曙光中欢喜多时,分裂、割据、混战的乱世主题又继续...
《小蚁君植物景观手绘教程》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景观设计中常见植物类别的梳理,从植物的结构形态出发,遵循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
广东文物-上中下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避免文物遭劫,部分文化界人士、学者、专家、鉴藏家携带一批文物避难到香港。以...
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书特色 作者有看点: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具有世界性影响;内容有实料:本书研究视角独特,开创了年鉴历史学派的问题史学研究方法,着意历史事件...
《畿辅通志》暨《河北通志稿》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对中华人民共国和成立前河北省四部旧通志:康熙《畿辅通志》、雍正《畿辅通志》、光绪《畿辅通志》和民国《河北通志稿》...
唐宋史料笔记---泊宅编 本书特色 本书为“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由宋人方勺撰。方勺曾和当时的名士苏东坡、苏子容、叶梦得等人游,对当时的世事、人物轶事多有所...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上两次著名改革——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来探讨何谓真正的进步的改革、如何改革才能符合历史潮流以及改革者的素质与命...
中华通史-(全三册) 本书特色 《中华通史》是著者心力之作,前后修改数次,于1913年着笔题写,1920年初具大概,著者去世两年后才得以整理出版。原书名《中华新...
商周金文选 内容简介 一、本書是商周時代青銅器銘文的選本,年代下限斷至秦统一以前,共收入拓片二百六十六件。 二、本書按年代、地域編次,即商代晚期,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