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本次修订再版,在尊重史实,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式的总原则下,主要是订正错误,并以修订注释的形式增补新的人口数据和地方行政隶属的变化情况。另外,原书中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较多,但因无资料可查核,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仅供参考。《崩龙族社会历史调查》、《新疆牧区社会历史调查》不再单独出版。新增《吉林省朝鲜族社会历史调查》、《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海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4本。修订本合计为86种147本。
《维吾尔族社会历史调查》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三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民委从1958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三种丛书。“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民委机构撤销,此项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国家恢复民族工作机构,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改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79年,国家民委决定继续组织编写以上三种丛书,并增加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两种丛书,定名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辑出版列入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
插图:实物地租分配比例定额和无偿劳役时间的规定,在各个县、各个地主、甚至同一地主对不同的佃农之间都有区别。有按实际农产品收获的二分之一分配的,也有按五分之三、四分之三、三分之二分配的,各不相等,有的规定在地主土地上劳动的时间较长,有的较短,尽管在表现形式和数量上有所不同,但其剥削类型的实质是一致的。在和田县塔瓦库里区斯拉木阿瓦提乡、皮山县哈拉他黑孜乡、策勒县达木沟、洛浦县山普拉区科其干乡及民丰县和于田县所了解到的情况,伙种都是当地地主最普遍采用的一种剥削方法。策勒、民丰、洛浦三县的地主,自留的土地很多,租出的土地极少。如民丰县地主牙库甫阿吉,他占有土地1000多亩,共租给佃农300亩,即是说,他的自留土地就有700多亩。他留下的700多亩地怎么进行耕种呢?虽然牙库甫阿吉雇佣了七个长工,但远不能满足自己使用土地劳动力的要求,因此他便将少部分土地伙给农民,从而用佃农的无偿劳动来耕种他的700多亩土地。地主牙库甫阿吉规定,佃农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他自留的土地上劳动。其他各县地主的情况和牙库甫阿吉大体相同,自留土地是靠剥削佃农的大量无偿劳动来完成耕种的。佃农在地主的土地上劳动,不但没有报酬,就是劳动工具也得佃农自带,如借用地主的农具,损坏了得按价赔偿。佃农早上吃饱饭后就去地主的土地上劳动,到了晚上地主只给一两个玉米馕即为全部报酬。此外,地主阶级对佃农采用“活租”的实物地租形式进行剥削,即地主和佃农按照农产品实际收成的数量除去地主在土地上投资所值后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实际所得比和地主平分后所得还要少得多。农民在自己分得的部分中要缴纳田赋税、水费、“乌受尔粮”和地方政府的各项苛捐杂税。以于田县地主买合买提哈力马克的佃农为例,佃农和地主对分之后,每10秤子粮食得交1秤子土地税,1秤子“乌受尔粮”,2秤子水费,每20秤子粮食交1秤子“开甫山”。如佃农艾合提,租种他的16亩土地,平均每年总产量为122秤子粮食,按照二分之一比例分配,农民分得61秤子粮食,但后因要交土地税6秤子,“乌受尔粮”6秤子,“开甫山”3秤子,水利费2秤子,地主债务粮15秤子,这样三除四扣,该佃农那年只收得粮食29秤子。这就是该佃农一年的劳动所得,但这些粮食远不足以维持其全家的生活。皮山县哈拉他黑孜乡地主马木提的佃农在和地主按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地主占
生育制度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作者抗战期间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整理而成。作者以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不局限于探讨生育问题本身,凡属因种族繁衍的需要而...
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 内容简介 这本由高红玲主编的《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运用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对网络舆情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了网络传播...
明代以来太湖南岸乡村的经济与社会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编四章主要论证农业结构的转变。**章,首先从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考察明初太湖南岸湖地自...
社科经典轻松读:《第二性》导读 本书特色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健全、*理智、*充满智慧的一本书”,出版于1949年,对妇女...
方广锠,1948年生于上海,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在新疆沙湾县乌拉乌苏乡、新疆塔城地区师范学校、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
社会公正论 本书特色 我深深地期望着:在同一蓝天之下的同胞和公民,能够有着同样的尊严和基本权利,能够有着同样的发展机会;对社会做出了不同贡献的社会成员也都能够得...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2013版 本书特色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除总报告外,“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是本书*重要的部分,本部...
冯时,1958年10月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
2008-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 本书特色 《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中国国情调查研究系列2008-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 内容简介 简介改...
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国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挑选了数位国内知名法学、政治学等领域的专家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借鉴西方社会和政治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对当前...
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6辑 本书特色 《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6辑)》:英国2009年互联网调查报告,电子纸(电纸书)的发展及其可能对传统出版业态的颠覆与再造,新中...
作品目录主编寄语 引子 薰血异俗,化为蔬饭之乡;宰杀邦家,变为劝善之国 一 摩尼的生平 1 亲受明尊清净教命 2 宣说正法 二 文献
《神话之门》内容简介:本书从中国古代史籍、子书、小说、笔记以及民间神话中挑选出三十个著名的神话故事。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读者
风土-人间学的考察 本书特色 本书讨论的是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书中通过对季风型、沙漠型、牧场型三种风土类型的考察,进而分析了各个地区的宗教、哲学...
人的发展论 内容简介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推进,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本书通过系统地发...
品书录 内容简介 中华书局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要求编辑们也要会写图书介绍及书讯一类文章,尤其是对自己担任责编的书应该撰文介绍……时光倏忽,我从书局的岗位上退休...
操控力:an investig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本书特色 ◆零距离解密默多克的政治掌控力。从平民到大亨,默多克做了什么,没有做什...
《酒鬼与圣徒:在神的土地上干杯》内容简介:饮酒是一项深受喜爱的习俗,也是一种危险的恶习,甚至在某些宗教中,是一种禁忌,被认
插图本中国图书史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古代图书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全书共有十个部分,分别论述了书籍的起源、载体、印制技术等,讨论了中国古代图书的突出成就,总结...
探底-调查特稿卷-下卷 本书特色 《探底(调查特稿卷下)》编著者曹保印。新京报从创办那天起,就把责任烙在自己的身上,尽*大的努力恪守新闻的基本准则,以人文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