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本次修订再版,在尊重史实,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式的总原则下,主要是订正错误,并以修订注释的形式增补新的人口数据和地方行政隶属的变化情况。另外,原书中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较多,但因无资料可查核,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仅供参考。《崩龙族社会历史调查》、《新疆牧区社会历史调查》不再单独出版。新增《吉林省朝鲜族社会历史调查》、《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海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4本。修订本合计为86种147本。
《维吾尔族社会历史调查》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三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民委从1958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三种丛书。“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民委机构撤销,此项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国家恢复民族工作机构,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改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79年,国家民委决定继续组织编写以上三种丛书,并增加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两种丛书,定名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辑出版列入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
插图:实物地租分配比例定额和无偿劳役时间的规定,在各个县、各个地主、甚至同一地主对不同的佃农之间都有区别。有按实际农产品收获的二分之一分配的,也有按五分之三、四分之三、三分之二分配的,各不相等,有的规定在地主土地上劳动的时间较长,有的较短,尽管在表现形式和数量上有所不同,但其剥削类型的实质是一致的。在和田县塔瓦库里区斯拉木阿瓦提乡、皮山县哈拉他黑孜乡、策勒县达木沟、洛浦县山普拉区科其干乡及民丰县和于田县所了解到的情况,伙种都是当地地主最普遍采用的一种剥削方法。策勒、民丰、洛浦三县的地主,自留的土地很多,租出的土地极少。如民丰县地主牙库甫阿吉,他占有土地1000多亩,共租给佃农300亩,即是说,他的自留土地就有700多亩。他留下的700多亩地怎么进行耕种呢?虽然牙库甫阿吉雇佣了七个长工,但远不能满足自己使用土地劳动力的要求,因此他便将少部分土地伙给农民,从而用佃农的无偿劳动来耕种他的700多亩土地。地主牙库甫阿吉规定,佃农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他自留的土地上劳动。其他各县地主的情况和牙库甫阿吉大体相同,自留土地是靠剥削佃农的大量无偿劳动来完成耕种的。佃农在地主的土地上劳动,不但没有报酬,就是劳动工具也得佃农自带,如借用地主的农具,损坏了得按价赔偿。佃农早上吃饱饭后就去地主的土地上劳动,到了晚上地主只给一两个玉米馕即为全部报酬。此外,地主阶级对佃农采用“活租”的实物地租形式进行剥削,即地主和佃农按照农产品实际收成的数量除去地主在土地上投资所值后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实际所得比和地主平分后所得还要少得多。农民在自己分得的部分中要缴纳田赋税、水费、“乌受尔粮”和地方政府的各项苛捐杂税。以于田县地主买合买提哈力马克的佃农为例,佃农和地主对分之后,每10秤子粮食得交1秤子土地税,1秤子“乌受尔粮”,2秤子水费,每20秤子粮食交1秤子“开甫山”。如佃农艾合提,租种他的16亩土地,平均每年总产量为122秤子粮食,按照二分之一比例分配,农民分得61秤子粮食,但后因要交土地税6秤子,“乌受尔粮”6秤子,“开甫山”3秤子,水利费2秤子,地主债务粮15秤子,这样三除四扣,该佃农那年只收得粮食29秤子。这就是该佃农一年的劳动所得,但这些粮食远不足以维持其全家的生活。皮山县哈拉他黑孜乡地主马木提的佃农在和地主按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地主占
雷蒙·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20世纪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知识分子的鸦片》《社会学主要思潮》《阶级斗争:工业...
容观夐人类学民族学文集 内容简介 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百年的历程,自严复1901年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以来,几代前辈学人筚路蓝缕,开启山林,使人类学在华夏...
钱学森讲谈录 本书特色 《钱学森讲谈录:哲学、科学、艺术(增订版)》收录了钱学森关于哲学、科学、教育、思维、美学、音乐、建筑等等方面的诸多精彩文章,充分展现了一...
天南地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本书特色 《读者丛书》推出十周年纪念典藏版,纪念了近十年,80后人群成长道路上的《读者》精选,在这些选出的文字里,蕴含了这个时代人的...
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本书特色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
穿越中国当代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持续20年的否定主义研究为基础,对学术界普遍流行的学术观、实践观、历史观、伦理观、个体观等,进行了别具一格的批判与重建。穿...
耕耘者言 目录 目录理解农民,理解自己——四十而惑者自述农民学反思宗法农民与社会主义民主革命社会文化观与农民文化论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当代农民研究中的...
这是一部有关香味的博物志,讲述了熏香、香料、花园、香水等有关香味的一切。 长期以来,植物利用芳香族化合物的化学特性来塑造周围的世界。乳香树通过分泌乳香脂密封受伤...
读书与藏书之间二集 内容简介 此书是《读书与藏书之间》(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版)的续集,是作者在2006至2007年间撰写的与古籍收藏、鉴赏、阅读相关的文章...
中国地权制度的反思与变革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通过重新梳理中国地权制度的历史与现实, 来审视和反思中国现行宪法和相关法律在地权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 本...
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研究-一种生产者的视角 本书特色 《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研究:一种生产者的视角》: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
跨文化对话。15 内容简介 跨文化的和谐要求社会与个人做出持续的努力,以便将他们内部限制有害因素,他们需要动员自身*优秀的道德和文化资源,培养*高的共同基础对不...
培育自由-美国教育观察笔记 本书特色 朴实视角白描三十年旅美见闻,*全面的美国教育观察笔记自由如何深入美国人心的详细展示零距离了解美国*宜读本“目前为止新移民文...
中国艾滋病调查 内容简介 我自1996年接触**例艾滋病患者至今,走过十余个县市、数十个乡镇、百余个村庄,调查过数以千计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收到过万余封来信,...
2018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邀请谢伏瞻、李培林、蔡昉、李扬、林毅夫、樊纲、余永定、李友梅、...
新媒体.融合与发展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作者*新研究成果。本书通过翔实权威的数据资料、独特新颖的理论视角,全面深入地解读了当今中国和世界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对新媒...
电视文字语言写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21世纪广播电视职业教育丛书中的一册,全书共分十章,1-5章对电视节目的文学语言作了概论性的介绍,6-10章主要对各种电视文字...
田野中的地域社会与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力图采用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科际整合的方法,从横向展示某一社会的结构、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的动力,同时又从这个横...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当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原籍奥地利,后于1931年迁居英国并于1938年获得英国...
人口论 本书特色 《经典通读》 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