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刚的作品,一向以特殊的幽默语言、特殊的生活层面和特殊的观察眼光,引起评论家的称道和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部《绝对亢奋》,同样是让人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感和思考的快乐。
作品跨越六十、七十、八十年代,描写了包括工人、苦力、煤黑子、木匠、知青、盲流、海碰子等众多奇特的人物形象,通过从都市底层的蛮野世界求生挣扎爬出来的陈立世、刘剑飞、母老虎、邵凡、姐夫和林晓洁等人的命运,展开了读者似乎熟悉又陌生的广大生存面,写出了他们在为起码生存的艰辛拼搏中,灵与肉、同情与嫉妒、仁慈与冷酷、真诚与狡诈、爱悦与情欲的交战扭殴,揭示了今天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的来源以及他们戾变和成熟的历史,写出了社会普通人的善良美好的内心,表达了作者对于历经不凡的平凡人物的理解、关注和代言。
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所充分表达的关于再是苦难的生活也会有自己的欢乐、再是平凡的生活仍是会有人生亮彩的乐观信念,一定能够成为阅读者收取并得到深深感染的精神财富。
一部难得的好小说。一如作者的所有随便交谈或是上台演讲,从来都是吸引和打动着听众的眼神和心弦,读者也会在这部小说的既轻松又幽默、同时也感到沉重和愤慨的艺术氛围中,喜欢上这部作品。
邓刚从世纪80年代初发表《迷人的海》一举成名后,又以一系列作品奠定了在我国当代文坛的地位,成为绘声绘色描摹海洋生活和“海碰子”生活的代表性作家。一个作家,开拓自己崭新的生活领域固然不可或缺,但青年时代那些阅历和遭际给心灵深处印下的烙印,也是不可轻弃的。
——作家陈建功
邓刚*火的日子,人们捧之为“中国的海明威”,但我一直觉得邓刚的经历和表达更近似于
杰克·伦敦——那个尚未成年的海盗,那个发誓要掏空资产阶级钱袋的酒鬼,那个任奄奄一息中咬断穷追不舍的狼喉的马背上的水手,连他们的笔法也那么相似地干净利索,质朴流畅,坚定有力。比起近百年前的杰克·伦敦,邓刚也许更多一些幽默。
——作家 陈世旭
邓刚对荒诞岁月的人性进行冷峻的审视和描写,展现了现实主义特有的魅力。同时,作品在把握人物的道德和精神底线上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控制力。
——评论家 王干
独特的题材,独特的人物,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格调,独特的手法,这些都形成了邓刚独特的艺术风格。
——评论家 顾骧
邓刚小说从《迷人的海》开始,一直是有一种“迷人”的特殊气质:单纯之美。
——评论家 陈福民
上部
一
惊天动地的锣鼓轰鸣和惊心动魄的口号呼喊,使我在朦胧中大受震动,不由得惊慌失措地钻出母亲的子宫,嚎哭着来到这个欢天喜地的世界。按照现时的胎教理论,我的生命里绝对注满了威武雄壮的细胞,为此——我三岁时就胆大包天,敢站在马路旁的一个高台阶上,朝所有行人的脑袋上撒尿;六岁时我就是全街上的大王,对比我小的孩子,我拧他们的耳朵揪他们的头发;对比我大的,我就钻裤裆咬他们的鸡巴。这一手使我百战百胜,连个头比我高一倍的大人也望而生畏。在我打架的时候,他们就远远地高喊,当心,别让这小子咬鸡巴!
没有人教我这一手,我生下来就知道男人那个地方*重要。
街上守规矩的老人用怪怪的眼神望着我,并当着我的面反复念叨,从小看老,将来出息不个好东西!
我从不对这些话在意——我觉得我将来绝对能出息个好东西。
我住的那条街叫民权街,二十年后的革命战鼓隆隆,我才惊讶万分,我们怎么会有这么个街名,我们怎么敢起这么个街名!我们街南面有一条宽阔的公路,整日里烟尘滚滚,从早到晚跑着苏军的坦克和汽车,这使民权街的孩子大开眼界。*开眼界的是看苏联兵过队伍,他们排着一个个方队在公路上迈步,高声唱着你听不懂的歌曲。但那些歌却很有力气,听不上半分钟就会使你忍不住用力踏步。我们为此而拼命模仿,不知不觉就唱出一首既有苏联味儿又有中国意思的歌——
爷爷我!
爷爷我!
孙子大家伙!
街上的大人们听了,全都笑得死过去。老人们很怕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兵,说他们是打完了德国开到中国东北来的先头部队。先头部队都是劳改犯,斯大林放他们出来将功赎罪。说他们是劳改犯的唯一证据,就是他们见了女人的行为。这也是我亲眼看见——他们像叫驴一样激动,尤其是喝醉酒的时候。哪怕撞见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也大呼小叫地捷乌什卡(姑娘)!并疯狂追赶。民权街理发馆的秦大奶子,被三个老毛子按在理发椅子上,干得好几天不能走路。为此,只要街上有人喊老毛子(苏联兵)来了,连我们家后街七十多岁的老焦婆子,也像处女一样惊慌失措地爬上房顶。
不过,我们街的孩子却全都喜欢这些粗野的外国兵,首先是他们走路的姿势绝对雄壮,靴子跺得地面卡卡作响;给长官打立正的动作干脆有力;打完立正的手臂闪电一样放下来,并在大腿上面使劲地拍一下。我没见过一个中国兵会这样有气魄地打立正。民权街的男孩子进学校以后,走路全都很响地跺着地面,行少先队队礼时,也是在放下手臂后很响地拍一下胯骨。使那些慢声细语的老师们惊惶不已而又怒气冲天。
我在学校表现当然不好,几乎打遍了全校。我把所有其他街道的大王打得鼻青眼肿,而又被他们打得鼻青眼肿。*后的胜利是看谁能熬得住挨打。我不怕打,不怕疼——我牙疼得要命时,就找出家里生锈的铁钳子自己拔,而且一下子拔出两颗。当时血流如注,把隔壁老麻婶吓得昏了好几个昏。我从破棉被里撕下一块发了黑的棉花塞进嘴里咬住,不一会就好了。直到如今,我也不相信医生说的话,什么细菌呀,感染呀,全都是无稽之谈。你要不健康,天天喝青霉素也得得病;你要是健康,吃苍蝇也死不了。我*大的能耐是不哭,打死我也不哭。母亲说从我出生开始,一天二十四小时地哭,整整哭了一年,我大概把一生的眼泪提前哭完了,从此滴泪不掉。
我的父亲对我管教严厉,他想尽办法使我变得老实温顺。实际上他本人暴躁得像个油桶,点火就着。据说我那个暴躁的爷爷曾严厉地管教过他,多次把他捆绑在门口的杨树上抽打。边打边骂,你他妈怎么不像我身上的好处!
我父亲也学着他父亲一样,将我绑在门口的电杆上抽打。并录音机一样录着爷爷的骂声来骂我,你他妈怎么不像我身上的好处!
我不知道父亲身上有什么好处,但我确实像他身上的坏处——父亲有一双倒八字吊眉和鞋刷子一样的满腮胡,现在我全有。还不到二十岁,那些倒霉的胡茬就迫不及待地钻出来,使所有不认识我的人都说我至少四十岁。二十五岁时我就用父亲留下的照片办各种各样的证明和汽车月票。如果我对人说我用的是我父亲的照片,别人死也不会信,反倒骂我说话不正经。
阳光明亮的日子,父亲领着小小的我在大街上走。他的粗大的倒八字吊眉和我细小的倒八字吊眉相映相照,会使所有走在街上的家伙们发笑——真是他妈的什么爹养什么儿!
父亲会些拳脚。我们山东人都会些拳脚。他从山东老家跨海到生下我的这个城市,一路惹下不少麻烦。在船上他就与去招聘他们的雇主打起来,差点把那家伙扔进海里。后来他打工头,打得工头满地找牙;还打巡警,打得巡警恨不能长六条腿逃跑。按说这是他的丰功伟绩,敢于反抗旧社会压迫。可不幸的是他在这个社会也打,与车间主任打,与交通警察打,与所有他看着不顺眼的人打——结果还是一败涂地。
我不想在这里评论父亲的功过,也不想分析他打架的原因。但我可以告诉你,我挺佩服父亲的胆量。他这个人极愿意打抱不平,为朋友两肋插刀。实际上他不管是不是朋友都两肋插刀,只要他认为不公平,便挥拳相助。下班走在马路上,看见有人打架,父亲立刻瞪起眼,就像发现不要钱的货物似的,拨开看热闹的人群就往里钻,眨眼工夫就跟着打起来。他打抱不平的原则是,谁挨打了就帮谁,从不问打架的缘由是非,也不管哪一方正义或非正义。有时由于他的帮助,挨打者精神顿然抖擞,反败为胜,发狠地去打对方,父亲反过来又去打他。总之,他不愿看到双方力量的对比相差太大。父亲上班往往在胳肢窝里挟个饭盒子,打起来碍事。所以,每次打抱不平之前,他就把饭盒随便往身旁人手里一塞,说声,给我先拿着!便挥拳而上。等昏天暗地打完之后,饭盒早就无影无踪。为此,父亲丢过数不清的饭盒子。然而他还是打抱不平——因为他总是撞见许多不平事,似乎那些事早就安排好了,一旦等他走到眼前就发生。
为此,我母亲总是恶声恶气地骂父亲,就你多事!我怎么就撞不见!于是父亲就和母亲打起来。他俩打架是家常便饭,吃一顿饭的工夫能打三次,打完了吃,吃完了打。我父亲手狠,有时把我母亲打得下不了炕。但母亲从来没有服过,她奋力同我父亲厮打,并且用锥子般刺耳的声音叫骂,使任何人听见后都会觉得母亲是强者。我父亲则不然,一声不吭,只是狠命地打——一直打得我母亲不能发出声音为止。据我那过世的奶奶说,父亲和母亲刚结婚时打得更厉害,母亲怀着我,拖了个大肚子也决不休战。由于我在母腹中就饱受父亲的拳脚,因此长得特别结实,而且生下来就习惯于他们的战争。父亲母亲打得*凶的时候动刀子、剪子和斧头,连*不怕死的邻人也不敢靠前,我却安然站在四条激烈扭动的腿中间吃烤红薯。
每次战斗都是以我母亲被打得爬不起来而结束。但母亲从不请医生,也决不吃药,顶多是用黄豆面敷在打肿的地方。奇怪的是她恢复得特别快。一旦恢复就继续打,有时甚至还带着灰黄色的豆面厮打。我母亲可真正是能打倒而打不败的英雄。我并不怎么同情母亲,因为她有个*要命的毛病就是爱激动,一根汗毛的小事能使她激动得好像割断了脖子。更要命的是她一激动就喋喋不休,能一口气不喘地骂上一百个小时,声调自始至终不减弱一分。我父亲*恼火母亲的喋喋不休,他忍受不到半分钟就扑向我的母亲。他发誓要根除我母亲的毛病,我母亲也发誓要制服我父亲——结果他们谁也没改变对方一丝一毫,双双带着自己怒火和毛病走进坟墓。
我之所以敢在这里肆无忌惮地讲他们的私事,就是他俩早在倒霉挨饿的一九六一年离开人世。如果真有阴曹地府,我相信他们俩会继续厮打下去。阎王爷也没办法。另外,我对死去的人不放在心上,也就是不怎么信鬼神——准确地说是我不怎么怕鬼神。我觉得人死了就没什么意思了,管他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去哪儿都一样——反正是死了!
我的父母打得要死,但爱得也要死。别看我父亲经常把我母亲打得遍体鳞伤,可别人要是动我母亲一指头,他立刻就奔出去拼命,好像他对我母亲百般疼爱似的。
……
邓刚,原名马全理。祖籍山东牟平。著有小说《白海参》、《曲里拐弯》、《山狼海贼》、《我叫威尔逊》等五百万字。其作品改编成影视居本《站直喽,别趴下》、《狂吻俄罗斯》、《澳门雨》等多次获全国及省、市文学奖。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谁不是学着去爱 本书特色 所有的爱都在学习,本书是顾奈的随笔集,里面教会读者如何去爱,如何更好的爱。学习就是爱情与人生的常态,她的文字会让你的内心种下平静,在急...
《物语系列:猫物语(白)》内容简介:完美无缺的班长羽川翼,在第二学期首日,与一只巨虎擦身而过。这是一份空虚的独白,一份无人
樱风堂书店 本书特色 “这不是适合这个时代的书店,却是这个地方*后一家书店。我不想放弃,我想将宝贵的顾客,以及宝贵的书店托付给你。你可以让这家书店起...
《幸福游戏》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集可以说是角田光代天才式创作的灵感“原点”,由三个关于“成长”的短篇构成。《幸福游
空军飞行员:埃克苏佩里小说全集 本书特色 圣埃克苏佩里不是一个描写航空的作家,却是一个从航空探索人生与文明的作家;他不满足于只描写孤悬于满天乱云之中,与高山、海...
蘑菇圈 本书特色 1、 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的倾力之作2、 一部直击当下藏区人们灵魂的小说3、 阿来首度以审视当下热点来传达他的悲患意识蘑菇圈 内容简介 本书由《...
《中小学必背古诗文208篇》内容简介:《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208篇》根据教育部新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乾隆皇帝(套装共6册) 内容简介 《乾隆皇帝》包括《风华初露》,《夕照空山》、《日落长河》、《天步艰难》、《云暗凤阙》和《秋声紫苑》六卷。《风华初露》描写乾隆继...
活在晚明-2 本书特色 1.一本书写透晚明时期中国的社会百态,从渔夫走卒、商贩郎中到举人士子、达官贵人,层层写透真实的晚明历史。2.作品考据细致、严谨,文化性强...
《无可慰藉(汉、英双语版)》内容简介:本书是石黑一雄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一部极尽绵密细腻、令人难以自拔的心理小说奇作。本书
鬼吹灯同人之:大漠迷墓 内容简介 东方端华,一个传说中的倒斗宗师东方朔的后人。 他和伙伴一起踏入盗墓者们所必须面对的深渊。在一环紧扣一环的凶险境况下,他们忙于应...
小人物翻转大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一群小人物的故事。之所以称他们为小人物,是因为他们的身份都很低微,有些人甚至连姓名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来。但是正...
赎罪 内容简介 13岁的布里奥妮·塔利斯拥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颇有作家天分;管家的锤子罗比在塔利斯先生的奖助下已经与布里奥妮的姐姐塞西莉娅一道从剑桥大学毕业,而...
大明王朝1566-(上下卷) 本书特色 中国电视剧*高奖“飞天奖”与“金鹰奖”*佳编剧奖、《雍正王朝》编剧刘和平的代表作!同名电视剧由陈宝国领衔主演,被誉为“中...
《身着狮皮》内容简介:♛金布克奖杰作《英国病人》前传 一旦冲破自己做的茧,你就会爆发出战胜一切的力量。✭金布克奖——布克奖5
《生活是甜蜜》内容简介:徐锦文,一个渴望仰望艺术世界的女子,两手空空闯进艺术圈,光靠飞蛾扑火的激情冲向幻象之光。而她不是创
《影视短片创作》内容简介:本书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新版)之一,系统讲述了影视短片创作的基本理论和拍摄技术,
《雪人》内容简介:初雪的夜晚,小男孩从噩梦中醒来,惊觉妈妈不见踪影,院子里凭空出现一个不知是谁堆起的雪人。他当圣诞礼物送给
湖滨谜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大唐狄公探案全译·高罗佩绣像本》之一种。《湖滨谜案》讲述了狄仁杰履任汉源县令不久便被当地乡绅韩员外等人邀请前往花船迎贺...
春雨落长河.浮生 本书特色 世事前缘如催生万物的春风,春风化雨,春雨落长河。——————————————————————潘璟宁:年少时所经的一切美好,都宛若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