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国,成就卓著的大学者,不乏其人,门下弟子也所在多有;但是作为整体,其弟子能成为某种符号,被外界认同为“某门弟子”者,却不多见。人们耳熟能详的主要有二:“康门弟子”与“章门弟子”。康有为作为著名的今文经学家、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早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曾培养出一批弟子,其中以陈千秋、梁启超*为出色。不过,前者英年早逝,未得发舒,唯有梁启超后来成就*大,不仅时人并称“康、梁”,辛亥后更超迈其师,开辟了自己的新天地。但从总体上看,康门弟子中的佼佼者,毕竟寥若晨星。戊戌后康有为很快落伍,所谓“康门弟子”,也开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章门弟子”的情况则大不相同。章太炎作为著名的革命党人、古文经学家与一代国学宗师,一生讲学,故其弟子为数甚众。不仅如此,章门弟子贤人辈出,尤其以早年在《民报》社讲学时的弟子为甚。只要看看这些名字:黄侃、汪东、钱玄同、朱希祖、沈兼士、马裕藻、许寿裳、鲁迅、周作人、吴承仕……人们就不难理解,章门弟子的天空可谓群星璀璨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国后,章太炎尽管在政治上稍有落伍,但是作为学术大家,他依然精进,且转进一层,老而弥坚;而其高足多人北京大学等南北高等学府,成为名教授,著述丰硕,泽披益广,故章门作为整体,能长期保持充沛的活力,并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这与康门弟子随着康有为沉落,多寂无所闻,终归风流云散,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作为群体,章门弟子表现出了三大特色:其一,富有民族责任感,勇于与时偕进,把握时代潮流,努力为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辛亥革命时期,章门弟子多为革命党,他们积极辅助其师,“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有力地助益了排满革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们批判旧文化,提倡新文化,所向披靡,令人神旺,大多成为了运动的主将与中坚力量。
《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首次将章门弟子作为一个群体,从宏观层面加以集中考察,尤其是着重结合中国近代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几个与之相关方面(如中西文化观演进、近代文学嬗变、伦理思想变迁、语言文字改革、近代学术转型等),来对这一群体进行系统研究,以全面揭示它对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杰出贡献,彰显其应有的历史地位。此外,《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还就章门弟子与章太炎的师生情谊以及同门之间的聚散离合做了详尽梳理,知人论世不失客观公允,且情理交融。缘是,章门弟子的风貌得到了较为完整的反映,一个生动鲜活的学术文化群体的历史形象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由于章门弟子群星璀璨、名家云集,且各具擅长、涉猎广博,所以相关研究资料也较为繁杂。概括来看,大体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公开性的论著。作为民国知识界的一个重要学术文化群体,章门弟子经常就当时的一些重大思想论争,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往往包含了他们别具一格的文化主张和学术见解,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在此方面,关于鲁迅、周作人、钱玄同、黄侃都已有搜集较为齐全的多卷本全集或文集行世,如人民文学版《鲁迅全集》、河北教育版《周作人自编文集》、人大版《钱玄同文集》以及中华书局正在陆续推出的《黄侃文集》。而吴承仕、沈兼士、朱希祖等人的论著虽至今尚未悉数汇编,但也有部分已经整理出版,如《吴承仕文录》、《沈兼士学术论文集》、《朱希祖文存》。另外,研究者还可从相关报刊中细心钩稽出一些散见的史料,诸如《国粹学报》、《国故》、《国学季刊》、《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华国》、《制言》、《文史杂志》等,均曾公开刊载过章门弟子的著述。
第二,较为私人化的资料。众所周知,在思想史研究领域中,除了公开发表的文章之外,研究对象的书信、日记等较为隐秘的资料也屡屡潜藏着一些未曾刊布的细节信息,这对深入了解相关史实的背景与过程显然具有着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就章门弟子而言,在书信方面,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人的书信集皆已整理出版,吴承仕与章太炎的通信在《章炳麟论学集》中也大略可见,而新近编成m版的《章太炎书信集》更是收入了章氏致其弟子的大量书札,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少便利。至于日记方面,《鲁迅日记》的重要性已经为研究者广泛认同,而近年出版的《周作人日记》、《黄侃日记》、《钱玄同日记》以及未刊的“朱希祖日记”,则同样也隐含了许多值得发覆之处。
……
万卷出版社万卷楼国学经典升级版:菜根谭/洪应明作品 本书特色 洪应明著的《菜根谭》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于一体。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
四川孝道文化-(第四辑)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中国传统重孝”,重在理论的论述,比如孝道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践行孝道有哪些原则,孝道在儒家伦理...
书者生也 本书特色 收入本书的都是有关藏书和书籍史的文章,作者既是古书爱好者、收藏者,也是从事历史学、文献学研究的学者,因而能从版本目录学以及历史、文化等的角度...
中国古代版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 本书特色 在中国版画史上,流传于民间的木版年画可谓是“版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匀明代末年起直到清代,随着社会的发展...
艺术、神话与祭祀 本书特色 《艺术、神话与祭祀》是张光直先生诸多学术著作中的一本,也是作者自己*为喜爱的一本。该书以他1981至1982年在哈佛大学为非专业本科...
国学知识大全 本书特色 著名国学大师吕思勉带你领略国学智慧!不可不读的传统文化百科全书吕思勉国学典藏精校版,一部民国学术巅峰期写就的大师之作。 让读者能够从一个...
打捞文明残骸(国家地理 神秘中国) 本书特色 在《国家地理神秘中国》这套书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4 目录 包山楚简鄗即巴国说“禹兴西羌”说新证巴人来源的传说与史实巴人时代的美术寻源“廪君传说”的姓氏由来与分布研究——廪君传说系列研究之二从夏...
品味公文-公文写作大手笔练就之道 本书特色 《品味公文》不是低层次地简单讲解公文格式的条条框框,而是集作者几十年的机关写作积累,归纳出丰富而实用的写作实战经...
中国文化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放在对中国文化特征的描述和文化问题的分析上,并采用了一种颇为新颖的体例,把中国文化分为宗教、哲学、艺术、语文、文学、政治、经济等...
亚鲁王书系全三册 本书特色 ★ 《亚鲁王》是苗族首部长篇英雄史诗,嵌合婚丧嫁娶、祛病禳灾、祈福祭祀等民俗礼仪,庄严而肃穆、完整而活态,篇幅宏大,是苗族古代社会的...
古今中西之争 本书特色 “现代性”问题必然会对正在思考中国现代化之路的中国知识分子造成极大的困惑,因为它意味着:现代化的进程并不只是一套正面价值的胜利实现,而且...
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观念 本书特色 人生的意义何在?虽然明清妇女不能在庙堂之上建功立业,但她们同样也关注着人生的不朽。《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
广东海丰方言研究 内容简介 《广东海丰方言研究》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海丰话概说、海丰话语句中的声调问题、海丰话文白异读研究、海丰话动词的态、海丰话形容词...
资中筠作品:老生常谈(精装) 本书特色 1. 本书一以贯之的,是作者对现实的忧思和焦虑,拳拳之心,感人肺腑。2. 作者对现实的观察和问题的反思,常常是深入历史,...
美国社会文化知识的经典读本系统分析美国传统基本价值观兼并文化认知与英语能力培养♦ 编辑推荐☆ 从价值观入手,呈现美国文化随着美国文化多样性的不断增加,围绕多元文...
明清山东方言词汇研究-以《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为中心 本书特色 这本《明清山东方言词汇研究——以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为中心》由殷晓...
融合与突破-《中国学术》十年精选 本书特色 撷精集萃,典范宏文本书研究性学术图书;专业程度强;文字风格严肃严谨。作为《中国学术》十年精选集,在学术圈有一定品牌基...
卡罗尔·R.恩贝尔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跟随约翰·怀廷和比阿特丽斯·怀廷学习人类学。她在肯尼亚卢奥人中开展性别研究,随后对婚姻、家庭、继嗣群体等进行跨文化研究。1...
中国盲文 内容简介 本书追溯了盲文产生的渊源和发展历史,论述了汉语盲文改革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搜集了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影响的各种盲文方案,汇总了正在使用和即将颁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