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国,成就卓著的大学者,不乏其人,门下弟子也所在多有;但是作为整体,其弟子能成为某种符号,被外界认同为“某门弟子”者,却不多见。人们耳熟能详的主要有二:“康门弟子”与“章门弟子”。康有为作为著名的今文经学家、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早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曾培养出一批弟子,其中以陈千秋、梁启超*为出色。不过,前者英年早逝,未得发舒,唯有梁启超后来成就*大,不仅时人并称“康、梁”,辛亥后更超迈其师,开辟了自己的新天地。但从总体上看,康门弟子中的佼佼者,毕竟寥若晨星。戊戌后康有为很快落伍,所谓“康门弟子”,也开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章门弟子”的情况则大不相同。章太炎作为著名的革命党人、古文经学家与一代国学宗师,一生讲学,故其弟子为数甚众。不仅如此,章门弟子贤人辈出,尤其以早年在《民报》社讲学时的弟子为甚。只要看看这些名字:黄侃、汪东、钱玄同、朱希祖、沈兼士、马裕藻、许寿裳、鲁迅、周作人、吴承仕……人们就不难理解,章门弟子的天空可谓群星璀璨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国后,章太炎尽管在政治上稍有落伍,但是作为学术大家,他依然精进,且转进一层,老而弥坚;而其高足多人北京大学等南北高等学府,成为名教授,著述丰硕,泽披益广,故章门作为整体,能长期保持充沛的活力,并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这与康门弟子随着康有为沉落,多寂无所闻,终归风流云散,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作为群体,章门弟子表现出了三大特色:其一,富有民族责任感,勇于与时偕进,把握时代潮流,努力为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辛亥革命时期,章门弟子多为革命党,他们积极辅助其师,“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有力地助益了排满革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们批判旧文化,提倡新文化,所向披靡,令人神旺,大多成为了运动的主将与中坚力量。
《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首次将章门弟子作为一个群体,从宏观层面加以集中考察,尤其是着重结合中国近代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几个与之相关方面(如中西文化观演进、近代文学嬗变、伦理思想变迁、语言文字改革、近代学术转型等),来对这一群体进行系统研究,以全面揭示它对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杰出贡献,彰显其应有的历史地位。此外,《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还就章门弟子与章太炎的师生情谊以及同门之间的聚散离合做了详尽梳理,知人论世不失客观公允,且情理交融。缘是,章门弟子的风貌得到了较为完整的反映,一个生动鲜活的学术文化群体的历史形象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由于章门弟子群星璀璨、名家云集,且各具擅长、涉猎广博,所以相关研究资料也较为繁杂。概括来看,大体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公开性的论著。作为民国知识界的一个重要学术文化群体,章门弟子经常就当时的一些重大思想论争,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往往包含了他们别具一格的文化主张和学术见解,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在此方面,关于鲁迅、周作人、钱玄同、黄侃都已有搜集较为齐全的多卷本全集或文集行世,如人民文学版《鲁迅全集》、河北教育版《周作人自编文集》、人大版《钱玄同文集》以及中华书局正在陆续推出的《黄侃文集》。而吴承仕、沈兼士、朱希祖等人的论著虽至今尚未悉数汇编,但也有部分已经整理出版,如《吴承仕文录》、《沈兼士学术论文集》、《朱希祖文存》。另外,研究者还可从相关报刊中细心钩稽出一些散见的史料,诸如《国粹学报》、《国故》、《国学季刊》、《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华国》、《制言》、《文史杂志》等,均曾公开刊载过章门弟子的著述。
第二,较为私人化的资料。众所周知,在思想史研究领域中,除了公开发表的文章之外,研究对象的书信、日记等较为隐秘的资料也屡屡潜藏着一些未曾刊布的细节信息,这对深入了解相关史实的背景与过程显然具有着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就章门弟子而言,在书信方面,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人的书信集皆已整理出版,吴承仕与章太炎的通信在《章炳麟论学集》中也大略可见,而新近编成m版的《章太炎书信集》更是收入了章氏致其弟子的大量书札,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少便利。至于日记方面,《鲁迅日记》的重要性已经为研究者广泛认同,而近年出版的《周作人日记》、《黄侃日记》、《钱玄同日记》以及未刊的“朱希祖日记”,则同样也隐含了许多值得发覆之处。
……
应用语言学中的语料库 内容简介 “Susan Hunstion教授具有丰富的语言教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经验,又掌握了COBUILD语料库研究的**手料,在这本《...
斯科特与中国乡村:研究与对话 本书特色 《斯科特与中国乡村研究与对话》是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斯科特与中国乡村:研究与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两部分,研究与对话、学...
浙江民间丧俗信仰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七章,书中具体内容包括:民间信仰;丧葬习俗与信仰;民间信仰与丧俗信仰的关系;堪舆的形成与发展;相墓术与风水文化;浙江墓葬...
别笑,一本正经的文言文大全集 本书特色 ◎嘿色幽品系列作品。在畅销书《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炮轰作文制度之后,此书再向文言文教学开炮。且为《别笑,一本正经的文...
世界建筑人文故事-广场的故事 本书特色 遥想卢梭当年走过左岸的广场,找到旁边的一家咖啡馆,在下午的阳光下坐下,铺开稿纸,开始写他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尔》。今...
《北京那些事儿》内容简介:本书选译自奥野先生二十世纪三五十年代有关北京的随笔文集,记录了他先后三次在北京学习、工作和访问的
古代中国与世界 内容简介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院业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
世界文明故事---两河之间:美所不达米亚揭秘 本书特色 1953年7月,法国人费尔南登上亚拉山顶时,发现了被认为是《圣经》传说中的诺亚方舟的木板。他将木板取回送...
翻译的哲学方面 本书特色 对翻译的哲学考察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国内学界对此缺乏关注,本书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憾。如同书名所示,该书具有循环的双重...
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研究 本书特色 《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外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语言测试和认知实验所提供的数据资料,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从...
《荣国府的经济账》内容简介:贾府的崩溃,说到底其实就是经济的崩溃。《红楼梦》故事的展开,无不与经济问题密切相关,但是经济问
方言 本书特色 《方言》是汉语方言学的**部著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东晋郭璞早为之作注,其注本流传下来即今本《方言》。国家图书馆藏李孟传浔阳郡斋刻...
高山流水-郑张尚芳教授八十寿诞庆祝文集 本书特色 郑张尚芳是著名语言学家,在汉语古音构拟和汉语方言研究领域有很高的学术成就。本书是纪念郑张教授80寿辰的论文集,...
隐喻的多视角研究 本书特色 《隐喻的多视角研究》分为十五章,前七章构成理论篇,后八章是隐喻理论的应用。理论篇涉及隐喻的哲学史观、隐喻的心理现实性、隐喻的三种不同...
写给城市的情书:《新周刊》城市观 本书特色 《写给城市的情书》是《新周刊》“观点供应商”文丛二十年精选系列丛书之一,以《新周刊》的城市观为主题。“观点供应商”文...
《唐俊乔笛子演奏曲集》内容简介:该书为我社“当代民乐名家演奏作品”系列。选取收录了唐俊乔演奏的竹笛代表作品百余首,由音乐小
语料库语言学的多因素分析小词置位研究 内容简介 《语料库语言学的多因素分析:小词置位研究》一书从认知——功能和心理语言学角度,运用新分析方法探讨了英语及物动词词...
苍茫古道:挥不去的历史背影 本书特色 历史上在川、滇、藏三角区域有一个东西交流的古茶马道,在茶马道的周围地区,留下了灿烂的具有特殊民族特色的文化,本书再现了这条...
生育与村落文化·一爷之孙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的两本书是作者在家庭社会学领域的一点探索心得。 《生育与村落文化》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该书以我国南方与北方各一个...
中华文化辞典-第二版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2010年4月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文化史学者冯天瑜主编,何晓明、邓建华、严昌洪等担任副主编★ 本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