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国,成就卓著的大学者,不乏其人,门下弟子也所在多有;但是作为整体,其弟子能成为某种符号,被外界认同为“某门弟子”者,却不多见。人们耳熟能详的主要有二:“康门弟子”与“章门弟子”。康有为作为著名的今文经学家、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早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曾培养出一批弟子,其中以陈千秋、梁启超*为出色。不过,前者英年早逝,未得发舒,唯有梁启超后来成就*大,不仅时人并称“康、梁”,辛亥后更超迈其师,开辟了自己的新天地。但从总体上看,康门弟子中的佼佼者,毕竟寥若晨星。戊戌后康有为很快落伍,所谓“康门弟子”,也开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章门弟子”的情况则大不相同。章太炎作为著名的革命党人、古文经学家与一代国学宗师,一生讲学,故其弟子为数甚众。不仅如此,章门弟子贤人辈出,尤其以早年在《民报》社讲学时的弟子为甚。只要看看这些名字:黄侃、汪东、钱玄同、朱希祖、沈兼士、马裕藻、许寿裳、鲁迅、周作人、吴承仕……人们就不难理解,章门弟子的天空可谓群星璀璨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国后,章太炎尽管在政治上稍有落伍,但是作为学术大家,他依然精进,且转进一层,老而弥坚;而其高足多人北京大学等南北高等学府,成为名教授,著述丰硕,泽披益广,故章门作为整体,能长期保持充沛的活力,并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这与康门弟子随着康有为沉落,多寂无所闻,终归风流云散,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作为群体,章门弟子表现出了三大特色:其一,富有民族责任感,勇于与时偕进,把握时代潮流,努力为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辛亥革命时期,章门弟子多为革命党,他们积极辅助其师,“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有力地助益了排满革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们批判旧文化,提倡新文化,所向披靡,令人神旺,大多成为了运动的主将与中坚力量。
《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首次将章门弟子作为一个群体,从宏观层面加以集中考察,尤其是着重结合中国近代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几个与之相关方面(如中西文化观演进、近代文学嬗变、伦理思想变迁、语言文字改革、近代学术转型等),来对这一群体进行系统研究,以全面揭示它对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杰出贡献,彰显其应有的历史地位。此外,《章门弟子与近代文化》还就章门弟子与章太炎的师生情谊以及同门之间的聚散离合做了详尽梳理,知人论世不失客观公允,且情理交融。缘是,章门弟子的风貌得到了较为完整的反映,一个生动鲜活的学术文化群体的历史形象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由于章门弟子群星璀璨、名家云集,且各具擅长、涉猎广博,所以相关研究资料也较为繁杂。概括来看,大体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公开性的论著。作为民国知识界的一个重要学术文化群体,章门弟子经常就当时的一些重大思想论争,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往往包含了他们别具一格的文化主张和学术见解,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在此方面,关于鲁迅、周作人、钱玄同、黄侃都已有搜集较为齐全的多卷本全集或文集行世,如人民文学版《鲁迅全集》、河北教育版《周作人自编文集》、人大版《钱玄同文集》以及中华书局正在陆续推出的《黄侃文集》。而吴承仕、沈兼士、朱希祖等人的论著虽至今尚未悉数汇编,但也有部分已经整理出版,如《吴承仕文录》、《沈兼士学术论文集》、《朱希祖文存》。另外,研究者还可从相关报刊中细心钩稽出一些散见的史料,诸如《国粹学报》、《国故》、《国学季刊》、《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华国》、《制言》、《文史杂志》等,均曾公开刊载过章门弟子的著述。
第二,较为私人化的资料。众所周知,在思想史研究领域中,除了公开发表的文章之外,研究对象的书信、日记等较为隐秘的资料也屡屡潜藏着一些未曾刊布的细节信息,这对深入了解相关史实的背景与过程显然具有着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就章门弟子而言,在书信方面,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人的书信集皆已整理出版,吴承仕与章太炎的通信在《章炳麟论学集》中也大略可见,而新近编成m版的《章太炎书信集》更是收入了章氏致其弟子的大量书札,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少便利。至于日记方面,《鲁迅日记》的重要性已经为研究者广泛认同,而近年出版的《周作人日记》、《黄侃日记》、《钱玄同日记》以及未刊的“朱希祖日记”,则同样也隐含了许多值得发覆之处。
……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目录 引言一、日本近代文化转型初期武士层的价值取向与思想动向 ——以1862年“千岁丸”访沪为例二、日本近代文化转型期启蒙思...
文化与日常生活 本书特色 《文化与日常生活》:如果每天的生活确实如此的平凡、琐碎,那么为什么还有人愿意为之浪费笔墨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因为日常生活包含的...
成语百物 本书特色 《成语百物》解释成语来龙去脉、述说器物历史渊源、品味中华传统文化。成语百物 内容简介 《成语百物》讲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深厚积淀都蕴藏...
中国民间文学讲演集 内容简介 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为满足一定群体生存、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存在、传承和演变的。民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它当然也是遵循着这种规律而...
我們都在彼此前進的軌道上,即使看似分開卻注定終有一天,要在某個時刻、某個地點再次重逢得到另一個享受美好關係、寬恕其中負面細節的機會並學習看見對方的真相所是如果你...
汉语成语辞典-(最新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中型汉语成语词典,共收列在语1.4万条。它的服务对象为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本书入选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
汪口:古埠老街 本书特色 毕新丁编著的《汪口——古埠老街》介绍了汪口建村的历史,指出汪口的历史上河埠码头、商铺、货运集散、农产品加工等商业服务十分完备,是名闻徽...
北京三百六十行 本书特色 本书分门别类对旧北京的工商业作了一一描述。共列二十四类,七百四十一行齐如山先生在提到写本书的缘由时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的手艺工艺失...
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内容包括中国当代人文精神构建的意义和新视界、理论资源清点,社会结构的现代变迁与人性结构的现代转换,中国当代...
遗失的黄金国度:南美神话 本书特色 为了祭献神灵,一位古代国王用金粉将自己全身涂遍,然后纵身跃入圣湖。透过云端的空隙,天上的人窥见了凡间的森林,百兽奔走,热闹非...
朱自清谈读书-绘画珍赏版 本书特色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本书选取朱自清著作中有关读书与文学欣赏的文章,以朱自清的视角,介绍应如...
http://www.tangmi.com/guru_photo/zushizhuan.htm
图解《说文解字》:画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故事 本书特色 《画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故事》以《说文解字》为依托,精选了1000个现代生活中较常用到的汉字,并...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前言 21世纪,世界文化正面临一个新的转折。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
中国文化史论纲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史论纲》着重介绍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裂变、重整的,重点不仅在于从整体上说明中国古代文化是什么样的、对文化传...
《辩护的逻辑》内容简介:本书尝试呈现缜密辩护逻辑的展开方式及其案例实务样态,从事实逻辑与法律逻辑出发,还原最为真实的刑事辩
SIMPLE.BASIC.HANDMADE習於每日更新印章課題,生活也可以透過變化符號而延展。50個橡皮章刻印主題,截取200個印章生活片段,日常生活也要玩刻創...
清风阅览故纸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杂文集。与众不同的是,作者是根据其收藏的几十件“前朝字纸”有感而发,创作而成。这些藏品中,有清代的地契、广告、当票、列车时刻...
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十一辑(总第一五一辑) 本书特色 本辑分为民主斗争、人物述林、军事史苑、抗战纪实、工商史苑、史海钩沉和体坛精英七部分。其主要介绍了潘文华、徐崇...
中国文化的展望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的展望》论列了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文化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并以此为基础,试行导出中国社会文化今后可走的途径。作者把中国文化的...